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矿多样性与矿床谱系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赵鹏大 《地球科学》2001,26(2):111-117
成矿多样性是成矿事件的根本表现,它不仅表现为一个矿床在成因,形态,尺度,矿石类型,矿石组合,有利及不利组分上的多样性,还表现在矿床,矿田,矿带,成矿省,成矿区域及成矿时期上的多样性,成矿多样性在成矿物质基础上受矿源地质异常控制,在成矿物质运移上受运矿地质异常控制,在聚矿作用上受赋存环境地质异常控制,在成矿后的变化上受保矿与毁矿地质异常控制,因此,可以通过地质异常背景的研究来揭示成矿多样性的具体特征,矿床谱系在时间,空间及成因上与成矿多样性密切相关,它在评价与预测新类型矿床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了解成矿多样性与矿床谱系,对研究超大型矿床,成矿流体,区域矿化以及揭示成矿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生物多样性遥感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遥感技术和新型传感器的发展,遥感已成为目前区域或全球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要方法。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生物多样性遥感研究的最新进展;分析了遥感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包括光谱变异假说、生产力假说和种—面积关系理论等;总结了利用高空间和高光谱分辨率遥感数据直接监测生物物种及其多样性的进展与局限性;基于遥感反演的不同环境变量进行生物多样性模拟和预测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对其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并介绍了相关模型的发展。最后,总结了该方法在我国的应用局限,指出增进学科合作、将遥感方法与生态学理论和模型相结合、重视地面验证数据的使用将是生物多样性遥感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地质多样性是关于自然界的非生物多样性,是建设地质公园、发展地质旅游和保护地质遗迹的基础。在全球范围内,地质多样性保育最具代表性的体现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地和世界地质公园两个体系。目前关于地质多样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地质多样性评价和保育两个方面。云南是我国地质多样性极其丰富的典型区域。云南北部的元谋盆地地质多样性具有科学、文化、观赏、生态、科普与教育等多重价值,但对其开发不足、保护不力甚至破坏严重。开展地质多样性研究可为元谋盆地可持续发展提供崭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中国中、东部典型样区土壤和水体多样性关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别选取中国中、东部不同尺度典型样区为研究区域,将多样性理论与方法应用于水体空间分布多样性和土壤构成组分多样性评价中。计算了各研究区及其分区域内,以土属为基本单元的土壤构成组分多样性和2km×2km网格尺度下的水体空间分布多样性,并探索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表明:将多样性理论与研究方法应用于区域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离散性评价具有可操作性;区域水体总面积变化与区域水体空间分布多样性变化之间具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70%以上数据支持这一推断;区域水体比例与水体空间分布多样性之间并无绝对联系;水体和土壤研究数据均体现出分形特征及结构;区域土壤构成组分多样性与水体空间分布多样性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大尺度区域下的相关系数R2约0.8。  相似文献   

5.
段金龙  李卫东  张学雷  李滨 《水文》2015,35(6):19-23
水体空间分布多样性的提出为地表水资源的分布特征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网格尺度设置是其研究结论获取的前提条件。以河南省内5个典型样区为例,计算了14种不同网格尺度下水体空间分布多样性的变化特征,以期探索水体空间分布多样性研究中合理网格尺度的设置准则。结果表明,水体空间分布多样性研究中的网格尺度设置为2km~500m之间为宜。  相似文献   

6.
基于条件价值法评估罗源湾海洋生物多样性维持服务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洋生物多样性维持服务指海洋中不仅生活着丰富的生物种群,还为其提供了重要的产卵场、越冬场、索饵场、避难所、栖息地等场所.基于条件价值法,于2009年8月对福建罗源湾周边城镇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掌握当地居民对保护罗源湾生物多样性的支付意愿,进而评估罗源湾生物多样性维持服务价值.结果显示,2009年罗源湾4种珍稀生物的支付意愿为618.8元/户.2004-2008年罗源湾生物多样性维持服务价值分别为747.17万元、1 912.52万元、2 565.08万元、3 821.92万元、5 272.00万元.分析表明:家庭年收入、对保护生物的了解程度和环保意识是影响生物多样性维持服务价值的主要因素.对于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来说,经济发展政策和环保政策都是必要的,如何做好这2个政策的平衡是政府应该关注的.  相似文献   

7.
云南地学多样性定量评价方法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自然保护事业的发展,地学多样性评价日益成为各类自然地保护和管理的一种重要理念和实用工具.然而,目前全球对地学多样性定量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缓慢.重点研究地学多样性定量评价的方法和应用,介绍了地学多样性在全球的发展历程及其核心思想,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评价模型,并将其应用于云南地学多样性定量评价,得出评价结果.通过分析评价结果认为,对地学多样性可以进行定量化评价;地学多样性同地表粗糙程度存在着强正相关系;云南地学多样价值空间分布呈水平和垂直相交状,并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相似文献   

8.
生物多样性的保育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A)项目编写的<生态系统与人类福祉:生物多样性综合报告>的核心内容.报告表明,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的源泉,当前的生物多样性丧失是由直接驱动力与间接驱动力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且这些驱动力的作用尚未出现减缓迹象,预计未来几十年仍将持续存在,甚至可能进一步增强.因此,为了减缓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必须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做出更大努力,制定并实施一整套的保育及可持续利用对策.它们包括:①以保护为主的对策,比如建立保护区等;②以可持续利用为主的对策,如建立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服务的付费制度及交易市场等;③兼顾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综合对策,如加强多边环境协议之间的协调等;④侧重于驱动力与促成条件的对策,如取消鼓励过度利用生态系统服务的补贴等.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工作,随着全国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对生态修复实施理论与实践的影响和思考鲜有研究。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是《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25个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之一,同时也是《全国生态功能区划(修编版)》63个重要生态功能区中的秦岭——大巴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源涵养重要区,具有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维护和水源涵养功能。本文以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陕西省镇安县为例,结合实际情况选择与归并地类,探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在区域生态保护修复中的应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镇安县各土地类型二级生态功能生态服务价值逐渐降低。食物生产、原料生产、水资源供给、气体调节、土壤保持、维持养分循环等6项生态服务价值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2011-2020年间生态环境服务价值变化率绝对值最大的是土壤保持功能,为60.05%;(2)镇安县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需要重点关注土壤保持功能、水文调节生态系统功能以及水资源供给功能;(3)本文提出以农业空间综合整治、城镇空间综合整治以及生态空间生态修复为方向与目标的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方案;(4)根据镇安县生态红线划定成果,本文确定了确定生态保护红线范围、自然保护区、水...  相似文献   

10.
刘羽 《地球科学进展》2005,20(11):1256-1261
阐述了美国2000—2010年古生物研究的4个主要方向: ①生物多样性的驱动机制,这些机制所适用的时空尺度;②主要的生物演变时、空分布的不均一性;③生物系统如何影响地表的物、化性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如何随时间发生变化?④生物圈对区域尺度和全球尺度环境变化的反应,以及每一个方向包含的主要科学问题.。最后阐述了运用古生物知识认识当代环境变化。  相似文献   

11.
李林 《地质与勘探》2024,60(1):197-206
地下空间开发地质适宜性评价是合理进行地下空间开发、降低开发地质风险的重要手段。传统的评价方法没有考虑地下空间复杂的垂向变化,因而无法满足越来越精确的地下空间规划要求。本文以西咸新区沣东沣西为例,结合该区地质地貌背景、工程地质特征、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作用以及地下空间开发现状等特点,建立地下空间开发地质适宜性评价因子体系;利用三维精细化剖分的评估单元为载体,综合使用多种三维空间分析方法从多要素地质模型中定量或定性提取各项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模型开展研究区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60 m以浅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条件优越,总体适宜开发建设。浅层空间易受文物保护区、地面水体、活动断裂影响,中层空间受城市建成区既有设施及地下构筑物影响较大,深部地下空间主要受断裂影响。该方法能够精细刻画地下空间在垂向上的差异,评估过程与结果能够立体透明化表达,能够定性、定量地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提供辅助决策,以达到资源保护优先、协同开发的开发利用格局。  相似文献   

12.
生物多样性信息学及其在地质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生物多样性信息学做了简要介绍,并说明了其在生物学与地质学交叉领域研究中的应用现状,指出了生物多样性信息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及其在地质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生物多样性信息学在生物多样性信息数据库和生物多样性信息处理程序2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而古生物学、生物与环境协同演化、地质生态学等研究领域的一些课题已经应用了生物多样性信息学的成果.  相似文献   

13.
黑河中下游荒漠区植物多样性分布对土壤水分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基于对黑河流域中下游荒漠区植被和土壤生境的调查分析,以土壤水分在各调查样地中的差异来反映研究区的生态水文特征,采用种的丰富度和多度来代表荒漠植物多样性研究了荒漠植物,包括隐花植物多样性分布对土壤水分变化的响应。土壤水分变化不仅直接影响着荒漠植物的多样性,而通过影响其它生境因子又间接地影响着多样性的维持。因此,如何维持中下游相对稳定的土壤水分来源是该区荒漠植物多样性保育今后所要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罗海  李杰  邹亚菲  徐会明 《地学前缘》2020,27(6):289-299
湖泊是全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湖泊初级生产力的生物多样性在湖泊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对其如何在千年时间尺度上对气候变化做出响应却知之甚少,而千年时间尺度与预测未来变化最为相关。本文以云南云龙天池湖泊为研究对象,以湖泊重要的初级生产力硅藻为研究手段,分析了末次冰消期期间硅藻生物多样性对千年尺度上气候变化的响应。云龙天池硅藻生物多样性表现为暖期高、冷期低。随着全球温度的快速变化,硅藻生物多样性亦对应的快速响应:在转暖时(Bolling/Allerod暖期)快速增加,在转冷时(Herinrich 1和Younger Dryas)快速降低。这些变化主要与温度变化驱动的湖泊环境条件的变化(比如冰封期长短、边岸带水生植被的变化等)有关。研究结果还表明,在末次冰消期期间,云龙天池湖泊硅藻生物多样性与千年尺度的气候变化同步,而且在长时间尺度上,气候变暖对高山湖泊生物多样性可能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5.
国土整治生态修复中的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国土整治修复需要更多生态科学和技术的支撑。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并提供了应对气候变化等风险的途径。本文分析了我国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其对国土整治生态修复的重要性,国土整治生态修复中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挑战,并总结了欧盟在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经验和方法。最后,文章提出了将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整合到国土整治生态修复的四项策略,包括生态空间的“生态修复和管护-生态补偿-民生改善”策略、农业空间的“生态基础设施-生态系统服务提升-绿色发展”策略、城乡生活空间的“多功能景观-绿色宜居空间营造”策略、国土全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策略,为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国土整治生态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鉴于保护地调查评价历史与目标,国家公园地质考察评价基准是地质学关于地球的“时间、空间、演化”知识的发现路径,既识别国家公园候选地的国家符合性地质事件,又识别国家公园自然性、独特性、优美性、多样性、整体性的地质机制,提供国家公园最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与自然景观保育管理的地质学支撑。浙江丽水百山祖国家公园符合性的地质事件是公园发现的4.0~4.2 Ga冥古宙陆核物质的锆石晶体、中生代岛弧陆盆火山酸性火山岩系列和从流纹岩山岭到花岗岩—变质岩谷底的“峰—岭—丘—谷(盆)”的亚热带滨海山地地貌结构,地貌结构发育演化是百山祖公园最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性流域水源地、独特山水景观的形成基础。保护百山祖公园地貌结构和过程的完整性与真实性是确保其重要自然生态系统自然演化和生态服务产品持续供给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李玉辉  王志国  毛烨峰  朱浙辉  陈林  李春忠  李鑫  孟耀 《地质论评》2021,67(4):67050002-67050002
鉴于保护地调查评价历史与目标,国家公园地质考察评价基准是地质学关于地球的“时间、空间、演化”知识的发现路径,既识别国家公园候选地的国家符合性地质事件,又识别国家公园自然性、独特性、优美性、多样性、整体性的地质机制,提供国家公园最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与自然景观保育管理的地质学支撑。浙江丽水百山祖国家公园符合性的地质事件是公园发现的4.0~4.2 Ga冥古宙陆核物质的锆石晶体、中生代岛弧陆盆火山酸性火山岩系列和从流纹岩山岭到花岗岩—变质岩谷底的“峰—岭—丘—谷(盆)”的亚热带滨海山地地貌结构,地貌结构发育演化是百山祖公园最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性流域水源地、独特山水景观的形成基础。保护百祖山公园地貌结构和过程的完整性与真实性是确保其重要自然生态系统自然演化和生态服务产品持续供给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三维地质建模是当前国内外矿产资源勘查与评价研究的重要途径和热点.以栾川钼多金属矿区为例,针对研究区地质背景复杂、成矿地质条件多样性特征,开展了基于地质(岩性地层及其物性特征、地质体产状数据)与重磁正反演集成技术组合的三维地质模型建模研究,其研究内容为:(1)根据研究区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确定研究区矿床地质特征以及近地表地质体的空间属性特征;(2)利用重磁数据,在定性解译地质信息的基础上,开展二度半正演方法定量解译研究,并运用三维位场概率成像方法反演和解译深部地质体;(3)根据研究区地质与重磁反演解译资料综合分析,确定晚侏罗世斑岩岩体和控矿构造的时-空-因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地质岩性属性特征的重磁正反演联合解译,能够综合利用地质体之间的物性差异、成因关系界定其几何形态,从而在三维环境中建立它们的时空关系,即三维地质模型,为研究区深部找矿、矿体定位预测以及金属矿产资源定量评价提供技术支撑和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内蒙古准格尔旗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早期的腕足类物种多样性、沉积环境进行了综合研究,指出本区海进序列的腕足类物种多样性远高于海退序列;规模较大、具有一定水深的海进序列是腕足类辐射、分异、物种多样性升高的重要环境体系;本区腕足类辐射起步于晚石炭世早期之初,物种多样性出现了3次峰值(晚石炭世早期之中期、晚石炭世早期之晚期、晚石炭世晚期之中期),其中晚石炭世早期之晚期是本区腕足类物种多样性的顶峰期。  相似文献   

20.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命有机体及其借以存在的生态复合体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层含义.遗传多样性,即指所有遗传信息的总和;物种多样性,即生命机体变化的多样化;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即栖息地、生物群落和生物圈内生物过程的多样化.相应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也在环环相扣的多个生物空间等级层次上进行,即景观和生态系统总和体层次、群落层次、物种层次、基因层次[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