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20年初,新冠肺炎(COVID-19)在全国大规模暴发,导致数万人感染,社会经济活动受到影响,严重威胁到人民生命健康与正常生活。以江苏省官方发布的新冠肺炎疫情相关数据为基础,基于微服务架构,综合运用时空大数据分析技术、跨平台可视化技术等,设计并实现了江苏省疫情大数据平台。平台统计分析了江苏省疫情数据,包括每日新增、累计新增、疫情地图、疫区人员迁入情况、疫情预测、病例出行信息等,向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相关部门提供精准高效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服务,为政府相关部门防疫、控疫工作的实时化、可视化、精准化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和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2.
COVID-19疫情期间,为了让疫情的确诊疑似病例数量、定点医疗机构分布、确诊患者的行动轨迹更为直观可视,通过对接福建省卫健委的疫情统计数据,利用地图动态渲染、地图聚合等地图前端绘制技术,实现疫情动态变化信息的地图表达。基于天地图·福建的地图服务接口,采用leaflet地图框架,基于微信公众号设计福建省新冠肺炎疫情动态分析系统,从地图的视角动态展示福建省新冠肺炎的发展过程,包含了疫情分区、定点医院、确诊病例轨迹等信息的地图可视化,直观易懂地展示福建省新冠疫情的发展态势,为政府对疫情防控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也为类似需求项目的开展提供了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自然资源信息化领域"一张图"后台管理模块重复建设及缺乏统一和通配式的时空信息服务管理平台的问题,以GIS技术为核心,基于群组与服务和角色与功能的权限控制,设计和实现了通配式时空信息服务管理平台框架,实现了用户、服务、群组、角色、功能、数据字典、日志等统一管理,实现了后台管理配置与前台时空数据可视化集成.一方面通...  相似文献   

4.
新冠肺炎的暴发成了全球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此处从地理信息技术角度出发,结合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展示技术,围绕整合各类疫情信息,及时发布疫情发展状况,发布权威数据,指导公众快速查询定点机构等需求,通过数据获取、整合建库、综合分析和平台展示的方式,开展了江苏省新冠肺炎疫情地图移动平台设计和实现,为政府相关部门防控和社会公众提供了公报、分布图和综合查询等功能,为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提供了帮助,为政府单位发布信息和社会公众了解疫情状况提供平台支撑。通过系统建设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系统建设提供了思路,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江西省卫健委通过官方网站每日发布疫情信息,各商业平台也积极发布疫情地图信息,让公众了解疫情的最新态势、政策措施和工作进展,有效缓解了公众的焦虑情绪。但分析发现公布的疫情信息存在以文字描述为主、位置信息模糊、县级以下详细程度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天地图·江西"平台研制疫情专题图和开发江西疫情地图移动端的设计方案,利用"天地图·江西"现有的GIS服务资源和数据优势,快速将疫情数据空间化并发布疫情专题图,构建WebGIS架构开发江西省疫情地图移动端,为疫情数据发布和公众了解疫情信息提供直观、可读性强的可视化平台。  相似文献   

6.
采用B/S技术框架,集成GIS技术、Web Service、SOA等技术实现框架数据后台管理、平台运营维护、服务在线提供等。为了确保共享交换平台的可持续发展,系统软件架构采用面向服务的SOA,基于Web Service技术向政府部门发布地理空间数据服务,通过服务接口实现专业应用系统的定制。还实现了多源数据之间的转换与互操作、跨平台图元编辑器与不同格式的GIS图元数据的互操作。  相似文献   

7.
地理信息是重要的信息资源,地理信息技术是先进的技术手段,二者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管理、指挥调度、辅助决策中发挥了重大的支撑作用。作为甘肃省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甘肃"可为疫情防控提供高效的地理信息服务。结合疫情防控实际应用需求,讨论了基于"天地图·甘肃"的疫情时空动态展示、疫情定位监控以及疫情地图服务提供方式,设计开发了甘肃省新冠肺炎疫情动态演变地图系统、疫情定位系统以及前置服务系统,实现了疫情信息的时空展示、定位监控、发展预判,为疫情防控科学决策提供支撑,有力地保障了疫情防控工作,可为今后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和处置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席卷全国,政府部门和公众亟需一种能够实时发布、直观动态显示疫情分布的信息平台来了解疫情的发展状况。基于天地图服务快速构建的"天地图·山西新冠肺炎疫情动态地图",能够很好地满足政府和公众的这一需求。该系统采用云服务、数据融合、响应式设计和统计图表分析等技术,实现了在地图上展示疫情分布、发展趋势、市县统计信息、医疗机构分布等功能。系统提供了全面、及时、可靠的地理信息疫情服务,为政府疫情防控决策提供了支撑,也是公众及时了解疫情信息的平台。系统上线运行以来,每日都有大量用户访问,获得了社会各方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相似文献   

9.
对2020年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居家隔离工作进行分析,设计了高风险人员居家隔离管理工作的信息登记与生活服务等相关业务流程,并基于地理信息技术进行系统的实现,为防疫工作中压实疫情防控责任,提高基层工作效率提供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10.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集成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专题数据、GIS功能等各类资源,并通过公共服务平台为公共管理和社会公众提供服务。本文在数字惠州地理空间框架的基础上设计并构建了惠州市公交线路管理系统,说明基于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如何构建GIS应用系统,实现资源的共享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为科学防控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江苏省通信管理部门牵头建设了江苏省疫情分析平台,运用大数据分析,支撑服务疫情态势研判与疫情防控部署,统计分析省内人员动态流动情况,协助疾控部门开展确诊和疑似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以及排查密切接触人员。"天地图·江苏"为江苏省疫情分析平台的搭建,提供了统一空间框架、基础电子地图资源、基础地理数据集以及各类开发接口等,实现了江苏省疫情信息和区域间人口流动态势,以及医院、商场、超市、车站等重点场所的区域预警在空间"一张图"上的集成展示,辅助决策者利用空间化手段开展疫情信息挖掘和分析研判,发挥了较好的基础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2.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各地社区防疫工作者投入到一线防疫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最后一公里”防疫工作,很多社区面临着铺天盖地的表格,严重影响工作效率。本文以新冠肺炎疫情防疫为主线,以GIS+网格为信息化模式,构建社区网格化防疫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对辖区内的人员进行精细化服务和日常监测。平台在社区防疫和企业复工复产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提高社区和企业的防疫工作效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现有的数字天津地理空间框架,依托服务式GIS技术,设计并开发了天津能源燃气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对全市燃气基础信息的全面可视化管理,为专业部门的设施管理、分析和决策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4.
为宏观掌控山东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展态势,辅助政府防控部署和精准施策,并为公众提供基于位置的医疗卫生资源检索服务,此处利用实时疫情数据、移动信令数据、医疗物资数据以及人口格网数据等,基于地理信息技术建立了潜在疫情分析、密接人员隔离分析、高发预警分析、医疗资源丰缺分析等分析模型,设计研发了山东省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地理信息分析平台,实现了疫情信息总览、疫情态势分析、医疗资源检索、疫情监测分析等功能,以空间化、可视化形式直观展现了全省疫情分布及变化趋势,并提供疫情态势监测分析服务,为科学评估全省疫情发展态势,精准部署防控提供了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5.
快速开发WebGIS应用系统的地理信息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新辉  卢霞  吴旭晖 《测绘科学》2011,36(1):223-225
由于不同WebGIS业务系统类型存在建设周期长、开发成本高、维护困难等问题,本文提出设计并开发地理信息平台.文中讨论了平台的结构、功能以及实现的关键技术.在GIS平台上实现了空间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共享;提供统一的接入标准和开放的应用框架,实现各经济社会业务系统的无缝集成与访问;能够利用其可视化配置技术根据业务需求快速搭建...  相似文献   

16.
以移动GIS平台架构为研究对象,采用面向服务思想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云+端"模式的移动GIS快速开发平台,提出一种分层开发模型OS-GAL-IAL,研制出跨平台、高性能、全自主的GIS内核,实现了一套精细化、流程化、可视化、易扩展的快速开发框架,能帮助开发者快速构建快速、高效的移动GIS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17.
为提升湖北省农村公路基础数据更新的准确性与效率,在总结新时代农村公路基础数据信息化管理需求的基础上,采用GIS技术框架设计了农村公路专项调查管理平台,实现了农村公路(县道、乡道、村道)路网资产、附属设施、行政区划和遥感影像等数据的一张图可视化管理。通过以图管路的方式,可以高效便捷地对农村公路基础数据进行查询统计、定期更新。实践表明,平台能充分适应新时代湖北省农村公路发展建设需求,提升了农村公路信息化管理水平,减少了管理部门的繁杂工作程序,提高了政府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以《自然资源部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为指导,依据相关技术标准与规范,从“一个网、一张图、一个平台”的技术要求入手,整合各类地理信息数据资源,建设并持续更新二、三维地理信息数据库,设计二、三维地理信息管理展示平台的技术框架,明确平台组件及功能,形成基于自然资源大数据一体化的三维展示和分析平台。该平台功能不仅包括提供海量空间数据的管理、三维数据全要素实时在线更新、三维GIS分析及应用,还涵盖了地上、地表及地下的三维空间建模和可视化展示等功能,为自然资源相关的三维数据生产、数据库建设、功能模块设计等提供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代工程测量中无法内外业协同作业、数据和测量成果难于集中管理、外业缺少可视化测量的问题,设计了基于物联网技术与云计算的可视化工程测量平台.该平台使用物联网技术将全站仪和GPS-RTK(real-time kine-matic)一体机采集的数据上传至云服务器进行集中管理,利用云计算技术处理数据并将其保存至数据库,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B/S)架构构建管理平台与可视化测量平台,并设计了一套完整的在线测量作业流程.该平台将测量仪器联网,统一管理工程数据和作业流程,实现了可视化测量,可为施工企业提供管理、作业一体化服务.  相似文献   

20.
结合GIS处理时空地理数据和WEB地理信息共享的优势,以WEB地理空间框架提供的地理信息服务、数据为基础,利用AJAX和WEB Service技术并结合ArcGIS Server平台,构建基于WEB GIS的地理标志信息系统。实现了地理标志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