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村土地确权过程中需要建立起数据库对庞大的数据做储存处理,因此选择切实可靠的可以运用的建库软件才能够解决其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农村土地确权工作是重点工作,数据处理和录入量都非常大,因此为了能够提升数据的可用性,提升大规模下的信息数据存储空间还需要对农村土地确权数据库建设难点做出多方面的研究和分析,希望对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可以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中,数据库建设是重要的工作内容,是运用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以及数据库等有关技术手段,构建图形、影像、权属全面一体化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数据库,更好地对土地承包权属信息、承包地块空间信息的数字化、信息化管理。为此本文,结合实践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中的数据库建设进行探讨,希望能为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欧亚大陆山地垂直带谱数字集成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亚大陆是山地垂直带谱多样性和复杂性最集中的区域,在世界山地垂直带谱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针对当前山地研究数据集成相关的研究计划和山地垂直带谱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指出进行欧亚大陆山地垂直带谱数字集成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探讨了欧亚大陆山地垂直带谱数字集成的框架体系,包括数字集成的方法、数据库框架结构与内容、技术流程等;详细阐述了数据收集与预处理、分类系统的建立、数据提取、元数据建设、数据存储方式等技术流程;建立了欧亚大陆山地垂直带谱数据库,包括5个专题空间数据库和元数据库;指出了该数据库对山地垂直带谱及相关研究的意义;总结了数据库建设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展望了进一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宁夏青铜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例,分析了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主要流程要点。文章主要从6个方面讲述了确权登记流程,为提高确权登记效率提供了参考。此外,三维自然资源信息展示系统的建设提高了成果资料的社会化服务效益,且有助于后期新增信息的录入与更正,为相关部门对土地资源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上本文详细介绍了利用ArcGIS进行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的流程,对建库过程中的数据转换问题和数据质量控制方面也做了简单的探讨。该软件能为用户提供一个全面的、可伸缩的GIS平台,相信随着相关行业GIS数据库建设的广泛开展,其必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树轮灰度资料采集技术方法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结合气象行业标准《树木年轮气候研究树轮采样规范》(QX/T90-2008)和WinD-ENDRO 2005树轮图像分系统的多年使用经验,将树木年轮灰度资料采集流程划分为野外采样流程、样本预处理流程、灰度数据获取流程、灰度数据交叉定年流程。通过对灰度资料采集过程中各个流程的讨论,希望可以为将来制订规范的树轮灰度资料采集技术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空间数据库建设标准与规范,并以四个旗县为试点,选取土地、耕地、草地、水、森林五类自然资源要素建立空间数据库,为自然资源监测评价、管理、统一确权登记提供数据支撑,为自然资源空间数据整合与数据库建设提供标准与参考,为国土资源"一张图"建设提供技术支撑,还可应用于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等。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采用的是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权属调查中的承包地块调查内容包含土地用途、地力等级、利用类型和是否基本农田等信息,这些信息资料需要从当地国土、林业等相关部门收集。这些信息资料通常多以数据库、电子图件、电子表格等形式存在,其中涉及的坐标系通常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或1980西安坐标系。如何把收集的资料中的坐标转换成CGCS2000坐标就成为非常紧迫和十分重要的任务。但是,从2009年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试点至今,针对这项工作的图件及数据坐标转换的研究较少。针对此问题,本文从实际应用出发,以山西省某县为例,首先通过对比两种坐标转换方法的转换结果,确定了在县域范围内采用七参数法,接着又提出了一种应用南方CASS及TGO等软件对图件及数据进行坐标转换的方案,并通过实践验证了该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这种坐标转换方案流程简单,易掌握,可以有效提升工作效率。本文还对本项工作中涉及坐标转换的关键环节提出了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2011年,经过市、县(区)两级地名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安徽省马鞍山市顺利完成了国家地名数据库(V3.0)建设任务,共采集、录入地名数据12大类19531条,并在全省较早上报省民政厅汇总。一是制定工作计划。市民政局专门制定下发了《国家地名数据库上报汇总工作计划表》,将地名数据库建设工作分为数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调绘和权属调查过程及方法进行了探讨。以大比例尺正射影像图(DOM)为基础,通过入户摸底调查、现场权属调绘、界址点设置、内业资料整理、公示审核、农户确认签字等流程,查清承包地块的面积、空间位置、权属,提交相关的文字、图件、表册、数据成果,并就过程中几个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春光 《西部资源》2015,(2):136-138
按目前形势大数据库的完善和提升,是国家战略直接应用于航空航天、地球物理、资源勘探、土地动态监测、农牧渔业、智能化交通管等重多领域,测绘导航也正在逐渐过渡到具有现代意义的大数据库时代。它特征是数据体量大、类别多、处理数据块、准确率高等优势。但面临的问题也很凸现,导航大数据库实时化、动态化、种类多样化、数据网络化、应用广泛化、重组及扩展化的原因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测绘导航大数据的思维还未完全转变、体系尚未建立、标准规范不完善、缺少测绘导航大数据支撑系统、管控及数据挖掘不够。现势条件下,测绘导航大数据建设原则应该是"立足专业,着眼急需,突出壁垒,加大管控,规范标准,科技创新"。测绘导航事业发展至今天,从生产方式到数据应用,都发生了很多变化。我们需要结合测绘导航任务特点以及发展趋势,通过政策统筹,打破行业、地域壁垒,建设健全共享机制,逐步建立完善大数据标准规范,建立区域乃至全国的测绘导航大数据体系。对测绘导航数据进行全流程管控,并培养一批具备有测绘大导航数据建设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共同迎接信息条件下测绘导航事业的数据时代。  相似文献   

12.
城镇产业布局基础空间信息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城镇产业布局基础空间信息数据库的目的是避免城镇基础空间数据集的重复采集,减少浪费,协调空间数据的使用,加强对信息资源有效而经济的管理。针对城镇产业布局分析中对基础数据的实际要求,综合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数据库技术和空间数据库引擎技术,设计了城镇产业布局基础空间信息数据库的系统框架结构和建库技术路线,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分布式城镇产业布局数据库原型系统。该系统能够对城镇产业布局分析相关的海量空间数据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和应用,并预留了数据接口,可为相关的城镇产业布局分析软件提供数据支持服务。此外,该系统还可实现不同部门和用户的数据共享,为城镇建设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3.
在调查问卷与实地访谈基础上,利用有序Probit模型探究广州市天河区及白云区农村建设用地低效利用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位置、产权、产业、历史、基础设施、审批、经营、管理、利益分配及经济形势等因素构成经济快速发展地区城乡结合部农村低效建设用地形成机制的因素群组,位置、产业、产权、历史、基础设施及审批等因素是影响农村低效建设用地形成最为强烈的关键因素。通过建设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加快集体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制定农村低效建设用地认定标准与程序,积极稳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加强二次开发利用的监管及简化审批流程。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资源环境数据库建设是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NSDI)在河南省的具体实现,属于省级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一部分,也是以3S技术为基础的资源环境数据的生产和成果存档、管理、分发服务系统在信息时代的具体表现形式。对国内各省份资源环境数据库建设现状进行研究,提出河南省建立资源环境数据库的必要性及意义。采用地理空间数据库建库技术,对河南省资源环境数据库架构、数据库标准、数据库结构及数据库功能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和论述,并对数据库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为资源环境数据库建设及其应用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俞俊 《中国地名》2012,(1):51-51
2011年,经过市、县(区)两级地名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安徽省马鞍山市顺利完成了国家地名数据库(V3.0)建设任务,共采集、录入地名数据12大类19531条,并在全省较早上报省民政厅汇总。  相似文献   

16.
采用美国Davis公司成熟电子自动气象站产品采集气象数据,通过移动无线GPRS方式,TC-PIP链接,进行数据传输,应用VB、VC和C语言混合编程,完成数据的收集、处理及管理,采用微软SQL数据库软件建立中心站数据库,实现数据的存储、查询、管理等功能,采用LED大屏幕显示系统实现气象要素、天气预报、气象预警等信息的接收、处理和显示。系统经过一年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各项技术指标基本符合设计要求,能够满足气象研究、气象服务工作需要。系统建设集数据采集、接收处理、信息发布、综合显示为一体,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通过探讨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与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在现实中的“八点不同”,依据祁连山国家公园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实践得出两项工作在技术标准、数据基础和作业方法中的“四个衔接”。在技术及成果中实现协同与统一,进而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科学建立自然资源分类、与用益物权进行区分和成果数据互通共享四方面为工作的实施提出具体建议,合力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与全国国土调查工作。  相似文献   

18.
基于ArcEngine的乌梁素海湿地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乌梁素海湿地数据管理的需求,采用ArcGIS Engine工具包进行乌梁素海湿地资源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从乌梁素海湿地数据管理的需求分析、数据的采集与集成,到湿地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及该系统需要实现的功能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对该数据库系统功能的数据管理模块、图形制作模块和湿地数据分析模块等进行了介绍和描述。该数据库系统既是乌梁素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诊断的数据基础,又是乌梁素海湿地资源信息综合智能管理平台的基础数据来源,对乌梁素海湿地资源数据的管理及湿地恢复与重建辅助决策支持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国家资源环境信息共享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家资源环境数据库与共享平台建设,包括自然要素、人口、环境可持续发展属性数据库与空间数据库实体建设和全球数据库空间集成;模型研究与模型库建设;资源环境元数据管理、数据压缩、数据安全、软件研制;建立国家资源环境数据库网站.此项研究将开发出Internet环境下高效、安全的数据集成和空间信息共享、知识传播的网络化运行系统,将为政府部门、研究机构提供资源环境领域的时空数据平台,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地球科学研究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刘艳  顾春艳 《地理研究》2012,31(1):187-194
航空情报资料是空中交通地理活动所必需或所产生的航空地理数据,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面临着多源异构数据的集中管理、统一维护和分布使用等需求。GML作为开放的空间数据模型标准,为航空地理数据的交换和共享提供了要素编码方法和数据交换规范。针对航空信息化系统建设中对规范的航空地理数据的应用需求,在研究航空地理数据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航空地理数据与GML模型之间的映射关系,以航线管理系统中基础航空情报数据库的建设为例,基于GML规范设计了航空地理数据模型,阐明了数据处理流程,为建立标准化的航空信息数据仓库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