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基于二次曲面的Shepard方法在GPS高程拟合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单一GPS高程拟合方法的不足,给出了一种基于二次曲面的Shepard拟合法。通过对二次曲面拟合法、Shepard拟合法和基于二次曲面的Shepard拟合法进行高程拟合结果的比较,表明基于二次曲面的Shepard拟合方法能显著提高高程拟合精度。  相似文献   

2.
选取恰当的拟合模型是提高高程异常拟合精度的关键.本文利用湖南省新化县城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和水准测量数据,采用反距离加权法、多项式插值法、径向基函数法、克里金插值法等多种曲面拟合方法进行高程异常拟合研究,并进行拟合精度评定.结果表明,径向基函数插值法内插精度最高,其中误差为±0.0158 m;局部多项式插值法外推精度最高,其中误差为±0.0104 m;综合来说,局部多项式插值法在县域尺度高程拟合中精度最高,本文研究结果对小区域GNSS高程拟合方法选取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针对GPS水准中常用拟合方法的不足,给出一种基于二次曲面的Shepard拟合法。通过某测区GPS水准实测数据,采用二次曲面拟合法、Shepard拟合法、多面函数法和基于二次曲面的Shepard拟合法对测区高程异常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基于二次曲面的Shepard拟合法计算得到的高程异常的精度和可靠性最高。  相似文献   

4.
将多面函数拟合法获得局部区域的最优结果作为移动二次曲面拟合时选择搜索半径的依据。然后,将获得的搜索半径作为最优拟合距离,运用移动二次曲面法实现了高程异常拟合,即移动-多面函数拟合方法。以某区域获取的高程异常作为实例,比较了3种方法的拟合精度。结果显示,移动二次曲面法、多面函数和移动多面函数的中误差分别为1.499、0.870和0.304 m,可见,移动-多面函数法比另外两种方法的拟合精度都高。  相似文献   

5.
结合风河快速路的相关数据,分别采用二次曲面模型及移动二次曲面模型,并结合不同定权方法,设计了不同的高程异常模型拟合方案,分析了不同方案在该地区的适用性。各方案拟合精度均可达到毫米级,通过对比分析,认为二次曲面模型在拟合该地区高程异常值时有较好应用价值;采用距离定权法的移动二次曲面模型,可以在该地区得到精度更高的拟合结果。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二次曲面GPS高程拟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对高程异常的GPS高程拟合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相对正常高高程异常值的改正,把GPS点的相对大地高转化为相对正常高,然后将相对正常高与已知点的正常高高程连算,按照传统的水准测量计算方法平差解算,就能得到最优解的正常高。采用该方法通过某山区工程实例数据进行验证,表明在地势起伏较大的测区比二次曲面拟合得到的精度要高。  相似文献   

7.
以松原灌区GPS控制网为例,采用高程异常直接拟合和插值法,以及基于EGM2008重力场模型和移去-计算-恢复技术的残差二次曲面拟合和插值法,精化了测区大地水准面。首先简要介绍了研究区数据,进而探讨了高程异常的获取,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二次曲面拟合的大地水准面精化和空间插值法大地水准面精化方法,结果表明,EGM2008重力场模型精度较高,对精化局域和国家大地水准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现河口海岸区GPS大地高向正常高的转换,就需要掌握该区高程异常的空间特征并进行高精度的拟合研究.文章以福建闽江口为研究区,综合应用半方差函数以及整体和局部逼近拟合方法对闽江口测区GPS高程异常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闽江口GPS高程异常在空间上可用高斯和球状半方差函数进行表达,水平分布上呈海区至陆地逐渐变小的分带规律性;二次曲面和Shepard分区加权方法对研究区高程异常的整体拟合和局部逼近结果具有相似的累积频率分布和外符合精度,而两者的组合模型较之单一拟合方法在精度上提高42.9%~55.2%,可获得较为稳健的拟合结果,适用于该地形条件复杂的河口海岸区.  相似文献   

9.
王昶  王旭 《测绘工程》2009,18(4):43-46
在调兵山地区,选择已用GPS定位技术求得大地高的76个已知点作为原始数据的基础上,采用两种数学模型建立大地水准面,模型包括二次曲面法和最小二乘配置法,这两种模型是在不分区拟合和分区拟合两种情况下进行的。通过实例发现,拟合点的选取及位置对拟合模型有很大影响,在平坦地区,采用不分区拟合时,二次曲面法和最小二乘配置法的模型所求的检验点高程异常的精度要好于分区拟合时的情况,二次曲面法比最小二乘配置法在求高程异常时精度要高,而在分区拟合和不分区拟合时都能满足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0.
利用GPS测量高程代替水准高程时,选取合适的GPS高程拟合方法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利用某测区94个已知点作为实验数据,其中65个作为建模点,29个作为检验点,利用不同的函数模型法和不同的统计模型法建立实验区的GPS高程拟合模型,并通过MATLAB语言设计实现GPS高程拟合模型的建立以及精度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实验证明:移动曲面拟合法是本文列举函数模型法中拟合效果最好的;基于二次曲面的Shepard拟合法是本文列举统计模型法中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
用地球位模型和BP神经网络转换GPS高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转换GPS高程的地球位模型和BP神经网络的拟合方法.用已知GPS水准点的高程异常移去地球位模型高程异常,然后对剩余高程异常通过BP神经网络拟合和内插,在内插点上恢复地球位模型高程异常,从而得到该点的高程异常.通过实测GPS水准数据将该方法与基于地球位模型和二次曲面的拟合方法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转换GPS高程的精度优于基于地球位模型和二次曲面的拟合方法,能够满足一定的工程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曲面移动拟合法中定权方式仅以采样点与待插点的距离作为权重,而忽略采样点方向性和分布对DEM插值精度的影响问题,将Shepard加权模型引入曲面移动拟合法中进行分区定权,并在此基础上对采样点的方向性和分布进行约束,提出改进的曲面移动拟合插值方法。以湖南城市学院玉壶山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线性内插法、自然邻点插值法、曲面移动拟合法和本文方法对采样点数据进行插值生成DEM,并采用数值精度指标、等值线、坡度和坡向值以及剖面值对不同算法插值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在地貌类型为丘陵和山地的混合地区,本文方法内插出的DEM效果相对较好,DEM具有良好的连续性,能够较好地模拟出研究区的真实地形。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取了EGM2008模型和面状拟合中的二次曲面拟合、平面拟合、多面函数拟合等方法进行GPS高程异常计算,通过实测数据分析了EGM2008模型和面状拟合法求解的高程异常的精度,结果表明:二次曲面拟合相比其他方法精度更好,达到厘米级。  相似文献   

14.
矿区似大地水准面拟合模型适用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杰  张锦 《测绘通报》2012,(12):29-31,43
为提高GPS/水准数据拟合高程异常的逼近精度,利用某矿区控制网观测的GPS/水准数据,计算控制点高程异常值,分别用加权平均法、Shepard插值、多项式曲面拟合和多面函数法4种方法对矿区似大地水准面进行拟合。对各种拟合模型的原理和拟合精度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似大地水准面物理和几何特性,采用组合拟合的方法进一步改善似大地水准面的拟合精度,利用该模型内插高程异常值与实测GPS/水准点的高程异常值比较,其均方根误差不超过0.02 m,结合GPS观测成果可以取代四等及以下几何水准测量。  相似文献   

15.
GPS高程拟合的方法主要有二次曲面拟合、多面函数拟合、最小二乘配置拟合、BP神经网络拟合等,但是这些方法在应用上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在地形较为复杂的区域会存在较大的精度损失。基于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二次曲面拟合模型进行高程拟合。该模型的基本思路是将二次曲面模型和最小二乘配置拟合模型进行组合应用,首先利用二次曲面拟合模型计算各拟合点的残差序列;然后利用最小二乘配置模型获取残差序列模型;最后对各点的高程异常值进行残差改正,得到改正后的高程异常,并对该方法的结果进行精度评价分析,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对以后的工程实践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青岛市某区GPS地籍控制网进行了数据处理和精度分析,由已知CORS基准站的高程异常利用二次曲面模型拟合得到了四等控制网点的正常高,通过对拟合点高程精度进行检验分析,验证了控制网精度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纯数学模型在进行高程转换时,只能反映测区高程异常的大致趋势,影响高程转换精度的问题,采用地球重力场模型与数学函数相结合的"移去-恢复"法来反映高程异常的细节变化,以达到提高转换精度的目的。以安徽省某输电线路工程部分走向线实验区为例,分别采用数学模型的二次曲面、Kriging插值、多面函数以及与EGM2008、EIGEN-6C4、GOCO05S地球重力场模型结合的"移去-恢复"法等13种方案实现了测区的高程转换。结果表明,多面函数的精度优于Kriging插值法和二次曲面法,地球重力场模型与数学函数相结合的"移去-恢复"法精度较纯数学模型有了大幅提升,GOCO05S、EIGEN-6C4与多面曲面相结合的方案精度最佳,内外符合精度优于10.0 mm,RMS、STD均优于9.2 mm。  相似文献   

18.
郭辉 《测绘科学》2018,(2):34-38
针对二次曲面模型在地形起伏较大区域用于GPS高程转换中存在较大的模型误差的问题,该文构建了二次曲面-RBF神经网络组合的GPS高程转换模型,组合模型中用二次曲面拟合高程异常中的中长波项,用RBF神经网络来泛化高程异常去除中长波后的残余项,并进行了二次曲面模型、RBF神经网络模型及二次曲面-RBF组合模型的实测数据GPS高程转换、比较分析与精度评定。实例结果表明:该组合模型比二次曲面模型的转换精度提高了22%,比RBF神经网络模型的转换精度提高了40%,该组合模型的转换方法可行、精度优于单一模型。  相似文献   

19.
传统水准测量工作强度高、效率低,常规GPS测高技术多基于单纯数学模型的高程异常拟合。为获取正常高,提出了EGM2008全球重力场模型辅助下的高程拟合方法。以某铁路线路控制为例,使用二次曲面、三次曲面和EGM2008+三次曲面三种拟合模型在平坦和山地地区试验,比较3种模型的拟合效果,通过内外符合精度的计算,结果表明,EGM2008全球重力场模型辅助下的高程拟合方法较单纯,数学模型效果更优,能够满足常规四等水准测量要求,尤其在重力异常变化剧烈的山地测区仍能获得拟合精度高,残差更稳定的结果。EGM2008全球重力场模型辅助的GPS高程转换方法可为高程控制网的建立提供检核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区域内插点的分布对GPS高程异常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GPS高程异常拟合中,选取分布不同的内插点,采用二次曲面、BP神经网络和RBF神经网络3种方法,对两种点位分布情况进行高程异常值的拟合。拟合后的数据采用了格拉布斯准则检验各种拟合模型的外推点数据的粗差情况,并查找剔除粗差。分别对两种情况进行精度分析,评定不同内插点的分布对高程异常的影响。实例分析证明,在实验地区均匀分布的内插点,无论是内插点的精度,还是外推点的推估精度都有明显的提高,合理地选取内插点,有利于高程异常精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