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合利用LiDAR点云数据与WorldView-2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采用面向对象分类的矿区地表覆盖信息提取方法,利用nDSM高度阈值区分候选分割对象,构建了基于决策树分类器的矿区典型地物提取模型,在此基础上将图像光谱信息、DSM数据和地形参数等多源数据进行了融合,提取了出矸石堆、煤堆等典型煤矿区地物要素及植被、道路、水体等地表覆被要素信息。  相似文献   

2.
针对ALOS PALSAR全极化数据提取了多种极化特征,分析其对人工地物、裸地、农田、林地、水体5种典型地物的提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全极化SAR影像提取的极化特征可以较好地区分城市典型地物类型,并且全极化数据的地物区分能力优于双极化数据。对于单一时相的数据分类结果而言,人工地物与其他非人工地物的极化特征差别最大,水体与林地也较容易区分,而裸地和农田容易混淆。  相似文献   

3.
针对激光扫描系统高精度检校与相机标定、点云数据滤波处理与高精度DEM构建、地物要素自动提取等技术难题,自主设计建立了机载LiDAR检校场,实现了机载LiDAR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高精度一体化检校;利用改进的各向异性扩散滤波算法模型有效滤除了高分辨率DEM数据中的高频噪声,提高了等高线提取和水文分析的质量;基于激光点云和高分辨率航空影像构建的面向对象的地物要素主被动遥感协同提取模型,实现了居民地、道路等主要地物要素的自动提取。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地物要素的整体提取准确度超过90%。  相似文献   

4.
5.
作为重要战略目标的机场跑道是一种重要的遥感图像提取目标。高分辨率遥感图像中机场跑道等地物人工标志线清晰可辨,可作为一种重要的地物提取标志。在建立机场跑道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带通滤波的提取机场跑道人工标志线的算法,并建立了机场主跑道提取的技术流程。该流程包括非植被区提取、数学形态学处理、带通滤波、Douglas-Peucker平滑算法以及平行线对模型的建立等。利用该算法对6处机场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提取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6.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上居民地半自动提取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设计了一种基于 3× 3区域灰度方差纹理特征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居民地特征分析算法 ,通过高斯模糊处理提高影像上居民地区域纹理特征一致性的同时 ,加大了其同背景地物纹理特征值的差异 ,并设计了相应的居民地自适应分割阈值求取算法 ,提出了针对居民地与道路提取分离的骨架化分析算法  相似文献   

7.
居民地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产物,快速掌握居民地及其他地物的空间分布和变化特征对城市化进程及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四川省绵阳市为研究区域,采用Landsat-7 ETM数据,利用基于像元和面向对象两种方法分别对研究区的居民地及其他地物进行提取,并对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方法都能较为准确地提取出居民地及其他地物信息,但在提取精度、工作量投入、应用场景方面各有优缺点,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在大范围生产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可视域分析方法需借助高精度三维模型,而目前三维模型构建的自动化水平、精度和完整度等很难满足道路环境可视域分析的要求。车载激光扫描系统可以高速度、高密度、高精度地获取道路及两侧地物的位置和属性信息(如反射强度、回波波形等),为大规模道路场景可视域计算与分析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技术手段。借助深度缓存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三维激光点云数据的可视域快速、稳健计算方法。该方法在典型道路地物要素提取的基础上,动态构建视场空间索引,实现了道路场景中任意位置可视域的快速、稳健估计,可广泛应用于交通标志牌遮挡分析、路灯有效照明区域计算和建筑物可视绿地面积估计等,为基础设施科学安置及运行健康状况监测、城市形态分析与城市规划等提供科学的辅助决策。  相似文献   

9.
从遥感影像中提取道路网是一个经典课题,根据遥感影像中的道路具有灰度和方向一致性的特征,提出一种从遥感影像中提取道路网的新方法。首先根据遥感影像的灰度信息和方向方差信息建立灰度和方向一致性准则分割模型,由此可从遥感影像中提取基本的道路网轮廓,然后再针对道路区域存在非道路点:空洞和裂缝等情况,采用膨胀、腐蚀等操作去除杂乱物块,最后通过数学形态学操作提取出道路网。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适用道路、建筑物、植被等多种复杂地物的城市遥感影像中提取道路网,且能获得较好地提取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一种城市高大地物阴影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水体、偏蓝色地物会影响阴影检测精度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WorldView-2影像的城市高大地物阴影检测方法。首先,在统计分析阴影及典型地物光谱值的基础上,对C1C2C3色彩不变空间中的C3分量利用直方图阈值法分割阴影区域和非阴影区域,分离后的阴影区域中包含了绿色植被信息;然后,利用多波段运算提取植被信息;其次,对最初的阴影植被混合区域和植被区域做逻辑差运算,得到目标阴影区域;最后,对阴影提取结果进行小区域去除和形态学滤波等后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针对WorldView-2影像具有普适性,能够有效避免水体、偏蓝色地物的影响,能够精确、快速地检测阴影区域。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山东科技大学若干典型地物如植被、水体、岩石的波谱特征测定、波谱图像处理,获得了较详细的地物波谱数据。结合当前地物波谱的研究现状及成果,建立了一个便于查询山东科技大学地物波谱特性的数据库系统。同时研究了地物波谱的动态变化规律,为进一步遥感数据分类等应用提供基础数据,为学生进行遥感实验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2.
以Hyperion高光谱影像为数据源,以植被、裸土、裸岩作为喀斯特地区典型地物,利用纯净像元指数方法从影像中提取这3类地物的端元,然后利用匹配滤波(MF)和混合调谐匹配滤波(MTMF)混合像元分解的方法对喀斯特地区的植被覆盖度进行了估测。结果表明:MTMF方法反演得到的喀斯特地区植被丰度与实测植被覆盖度之间的最大偏差为0.15,确定系数R2为0.78,均方根误差RMSE为9.18,MTMF植被覆盖度提取的结果明显优于MF,故MTMF方法反演得到的喀斯特地区植被丰度准确地代表了地表真实植被覆盖情况。研究表明,MTMF方法对喀斯特地区植被覆盖度的估测具有更高的精度及可靠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基于ComGIS的典型地物波谱特性数据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典型地物波谱数据库是遥感定量分析和计算机智能提取地物类型的基础数据,是进行地物识别的重要参照系,可用于遥感技术应用项目的数据分析。本文介绍了典型地物波谱数据库系统软件设计的研究内容,包括系统结构的组织、系统环境的集成、功能设计,系统界面设计以及系统的关键技术分析等。  相似文献   

14.
自动赋初值的LSB-Snake模型的道路半自动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SB-Snake模型是一个半自动提取线状地物的有效方法,但是在提取道路时需要人工输入道路特征(与背景相比道路的亮暗、宽度)作为初始值,在初始种子点稀少的时候不够稳健,且降低了LSB-Snake模型的效率。因此,本文提出了自动赋初值的LSB-Snake模型,采用自适应模板匹配方法为LSB-Snake模型提供初始特征,同时在初始种子点的基础上自动生成可靠、密集的点,共同作为LSB-Snake模型的种子点参与道路提取。对IKONOS和QuickBird进行道路提取的试验证明:在给定同样数目的初始种子点的情况下,提出的自动赋初值LSB-Snake模型比LSB-Snake模型更加稳健;由于无需人工输入道路特征,自动化程度更高;在道路附近地物阴影、遮挡较多的情况下,抗干扰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5.
SPOT卫星影像居民地信息自动提取的决策树方法研究   总被引:49,自引:3,他引:49  
赵萍  冯学智  林广发 《遥感学报》2003,7(4):309-315
以南京市江宁县为研究区域,首先分析了该区域居民地的影像特征,然后研究了居民地及其背景地物在SPOT—4(Ⅺ)卫星影像4个波段上的光谱特征,并由此探讨了它们在光谱特征上的可分性。研究发现,除道路在光谱特征上与居民地差异不大而难以完全分开外,其它背影地物均可以依据各波段亮度值的大小关系或适当的阈值与居民地分开。但道路和居民地在形状上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可以利用形状指数的差异加以去除。最后分析建立了基于光谱特征和形状特征的简单决策树模型,对研究区域居民地信息进行了提取并对结果进行了精度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总体提取效果较好,特别是对于面积大于10000m^2的城镇和集村。其提取精度与通常的监督分类方法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只是在水际交界处和道路两侧有误判现象。因此,利用该模型可以将背景地物类型复杂的江南地区的城镇和集村居民地自动提取出来,并且模型受时相影响较小,只是在域值大小上会存在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16.
张碧帆 《现代测绘》2005,28(3):35-36,41
遥感技术是二十世纪快速兴起的一门技术学科.目前在城市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城市典型地物(水体、植被、道路以及工矿建筑等)的波谱特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遥感技术在城市规划与城市环境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利用MRF方法的高分辨率影像道路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提供了地物更丰富的信息,包括光谱信息、地物结构、形状、纹理以及地物之间的空间关系等多方面的信息。面向对象的影像分析方法以目标地物为研究对象,充分考虑目标地物的形状、结构及空间关系等信息进行目标的提取和分析,是当前高分辨率信息提取技术的主要方法。研究了采用面向对象目标的思想将MRF方法应用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道路目标提取中,并进行了道路提取实验。  相似文献   

18.
赣中红壤区TM图像的居民地信息自动提取专家模式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从遥感信息分析入手,分析了抚州地区居民地在Landsat TM1 TM2 TM3 TM4 TM5 TM6 TM7各个波段上与其它背景地物的可分性。通过对各地物光谱曲线特征进行分析,利用居民地光谱特征与其它地物的差异性,建立条件表达式,即可把该区的居民地提取出来。通过验证,其点位精度达到81%,面积精度达到75%。该研究表明,通过简单模型的建立,可将以水泥顶房屋和瓦顶房屋为主的居民地提取出来。  相似文献   

19.
相较于传统摄影测量及人工视觉检测道路病害的方法,车载移动测量系统具有实时、动态、高精度和高密度等优点,它可以大面积、高分辨率、快速地获取目标地物的三维空间信息。本文采用车载移动测量系统作业,进行沿线激光点云数据采集以及全景影像数据采集,应用Vsurmap后处理测图软件的单、双全景采集功能对道路病害进行提取。  相似文献   

20.
常用的人工判读方式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成本高且周期长。针对这些问题,基于视觉Transformer的深度学习网络模型对成都市重点区域开展典型地物要素分类,智能提取耕地、林地、道路、大棚、水体等8类地物的分布情况,并通过规则化算法对建筑提取结果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分类精度达到84.25%,较U-Net、HRNet、DeeplabV3+分类精度更高,且对成都市约6 400 km2重点区域的分类时间约为2 h,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效率,能够辅助成都市高效率、大范围、高频次的监测重点区域地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