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课题对北京旧域区62.5km2范围内可供合理开发的浅层地下空间资源分布和容量进行定量调查和评价, 为研究北京城市地下空间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宝贵的信息和全面的基础资料。调查中, 航空遥感技术的应用是课题的重点, 给旧城地面空间调查部分提供了有效而科学的现代化手段。城市浅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受到现有地面空间利用情况、地下空间利用现状及浅层的地质条件三大因素的影响, 这是本课题调查的基本内容。通过调查, 探讨了北京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在扩大城市空间容量上的潜力、作用和前景。  相似文献   

2.
开展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是加强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有助于及时发现并消除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存在的安全隐患,也有利于城市地下空间的节约利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对地下空间资源的需求极为迫切,同时城市的安全运行保障需求进一步提高,也使得开展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及日常动态更新工作迫在眉睫.下文我以...  相似文献   

3.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作为城市的重要自然资源,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民防工程建设、环境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提高地下空间资源的规划水平、开发水平、管理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广州市三维地下空间决策支持系统通过分析广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现状,实现地下空间信息处理的量化、可视化、实时更新与资源共享,是城市建设部门、管理部门、服务部门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必备,是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信息资源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测绘》2017,(3)
地下空间是指地表以下的空间,具有隐蔽、安全、防护等特性。开展城市地下空间初始调查研究,有利于加强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和管理,促进地下空间合理开发利用,适应城市发展需求。本文以上海市徐汇区某地下空间为例,详细地介绍了地下空间初始调查方法、地下空间要素测绘与数据库建立,为提高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率提供基础数据保障。  相似文献   

5.
城市空间格局发展是体现城镇化的重要特征,研究其分布与演化规律可以为国土空间规划、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等提供决策依据。本文基于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成果,结合规划、经济、人口等专题数据,采用监测分析模型与评价指标,开展海南省城市空间格局变化监测,分析2000—2018年海南省城市的空间扩展变化、规划实施情况、公共服务水平、综合交通网络等信息,旨在为海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等提供客观的监测信息和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发展迅速,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离不开地下空间及其设施的位置信息和属性信息的支撑,测绘地理信息服务迎来了新的机遇。为规范地下空间测绘中的时空基准、控制测量、现状调查测绘、三维建模、数据管理及质量控制等技术要求,需要制定相应的标准规范。本文在分析城市地下空间测绘需求和特点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新近发布的国家标准《城市地下空间测绘规范》(GB/T 35636—2017)的立项背景、编制过程、总体架构和主要内容,分析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测绘》2018,(5)
针对城市内涝频发、水环境恶化等现状,本文利用地下管线普查数据成果、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城区用地规划数据,结合人口、经济区域面积等社会经济数据探索性地确定了地下排水管道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了其评价模型。以渭南市为例,对其排水管网的现状、结构性隐患管道现状进行了评价分析,发现了城区排水不畅的影响因素,为后期城区排水管网的规划、建设及维护改造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双评价"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基础性工作,明确了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最大规模及适宜性空间.本文基于哈尔滨市"双评价"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结果,运用ArcGIS软件中空间叠加分析方法对哈尔滨市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和冲突空间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合承载规模评价结果和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现状,对哈尔滨市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超载规模进行分级;针对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突出问题和风险,分析国土空间布局优化的路径及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了全面提升长春市国土资源管理水平,实现国土资源管理新的飞跃,清晰、直观地反映城市国土资源地表、地上和地下空间土地利用状况,真正实现地表、地上和地下的土地使用权有效管理,构建集土地收储、土地审批、批后监管和面向社会服务为一体的3维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为科学管理城市和规划城市,提升经济快速发展,保障民生和城市综合配套管理等领域提供基础服务保障,为“数字长春”的建立奠定坚实有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地理国情监测数据,结合同期城市经济、人口等统计数据,利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数据提取北京市建成区边界要素。采用地理国情与城市空间扩展相融合的监测分析模型及相关评价指标开展空间格局变化分析研究,揭示北京市2000—2017年间城市扩展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化规律,并对其变化原因进行分析。其成果可为北京市科学规划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研究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结合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规划数据、外业调查及其他参考资料,开展了全市建制镇建设用地人机交互式遥感解译,对建制镇建设现状及空间格局特征,建制镇与地形地貌、河流水系相关性,以及建制镇空间形态等进行了定量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全市建制镇现状建设大部分在0.5 km2以下,重点镇平均规模明显高于其他建制镇;空间上建制镇呈现西部、中部偏北等区域分布较为密集且建设规模较大,东南部和东北部区域较为稀疏且规模较小等特征;建制镇主要建设在丘陵和山地地貌上,建设数量占比超过65%,平原、台地上也有部分建设,河谷区域布局较少,且在高程200—400 m区间建设的建制镇超过一半;空间形态上,以组团型布局为主,具有集中型、带型、放射型等多样特征,建制镇的研究对于未来优化建制镇布局、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三维城市建模是进行三维城市空间分析的基础,也是构建"数字城市"的重要手段。研究了利用ArcEngine组件对象模型构建三维城市模型的方法,将三维城市建模分为地上地物建模和地下管网建模,分别探讨了通过几何体拉伸、组合等操作构建地上地物模型和通过圆柱体拟合构建地下管线的方法,分析了利用3DMax软件构建三维管件模型的方法,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为城市规划部门辅助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我国GIS应用现状,在应用需求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哈尔滨市城市建设基础信息系统建设过程的经验,提出了特大城市建立城市基础信息系统的方案。  相似文献   

14.
哈尔滨城市建设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我国GIS应用现状,在应用需求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哈尔滨市城市建设基础信息系统建设过程的经验,提出了特大城市建立城市基础信息系统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是满足城市建设用地供给的重要途径。本文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建成区为研究区域,从经济潜力、社会潜力、生态潜力三方面构建哈尔滨市建成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功效系数法及协调度分析模型,定量计算和分析哈尔滨市建成区1999~2008年10年间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和系统协调度。结果表明,哈尔滨市建成区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整体呈上升趋势,土地利用向集约的方向迈进,2003~2008年其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达到了基本集约和集约利用状态;从准则层看,经济潜力指标是导致土地集约利用度出现波动的主要驱动因素;经济潜力、社会潜力与生态潜力3个子系统的协调度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其变化规律与集约度变化规律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16.
通过研究哈尔滨经济和社会条件,对高分一号卫星数据进行数据检查、筛选、预处理并对研究区域土地覆盖信息进行分类,提取哈尔滨市区域2013~2014年土地覆盖变化信息。利用此应用案例,结合地理国情监测的特点进一步分析高分一号卫星数据的适用性;同时将高分一号卫星数据与同级国外卫星数据比较,研究国产高分数据在地理国情监测中的可行性。实验研究表明,高分一号卫星数据能够满足人们快速掌握各种土地覆盖信息的需求和对土地覆盖变化的动态监测需求。  相似文献   

17.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甄艳  鲁小丫  李胜  陈勇 《测绘科学》2018,(5):62-67,86
针对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影响因素复杂多样的问题,该文研究了不同地表分类对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以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数据为基础,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一套基于地理国情监测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借助GIS空间分析功能,对研究区的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适宜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集中于地下浅层区域,在未来规划中,结合地质环境,中层和深层的地下空间可充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8.
三维规划设计管理辅助系统是基于西宁市三维城市共享平台(政务版)开发的,建立了集影像与矢量、二维与三维、地上与地下、现状与规划于一体的空间数据库,利用二维数据、三维数据的联动关系对象,实现规划审批、模拟拆迁、方案优选一体化的辅助系统。系统采用B/S架构,利用WebGIS技术发布空间信息,满足众多用户对空间信息的访问需求。  相似文献   

19.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需要统一的三维空间定位框架和数据分析基础。本文统筹内蒙古自治区地形地貌特征、区域经济格局和高质量国土空间体系目标,研究了分层、分级、分精度建设自然资源调查监测高精度实景三维数据底版的总体布局与建设方法,重点论述了地形级与城市级实景三维建设的技术路线、技术指标和实践结果。相关成果精度优于设计技术指标,已有效服务于内蒙古自然资源管理、城市国土空间监测、立体时空数据库建设等,推进了实景三维内蒙古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20.
绍兴市城镇用地扩展的遥感监测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绍兴市的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扩展趋势如何,土地的开发利用现状如何是制定今后土地利用规划,进行土地管理、开发的重要依据。为此绍兴市土地局开展了以TM影像为基本信息源的城镇遥感监测工作,本文对此工作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