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基于对自组织映射聚类的道路网网格模式识别方法。以道路网中的网眼为基本单元,从网眼自身形状特征、相邻网眼的形状特征以及与周围网眼的关系等方面定义了5个参量。将由5个参量描述的网眼及由CRITIC方法导出的参量权重作为自组织映射的输入,经过训练,运用K-means方法对神经元码书向量进行聚类。对深圳市道路网数据进行了实验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识别网格模式。  相似文献   

2.
基于“数据密集型范式”的研究思路,设计了两种格网模式道路识别方法。一种是基于统计实验区域的道路相交角的方法,另外一种是基于统计实验区域道路网眼格网单元矩形度的方法。经过实验验证,两种方法效果均较好,且易于运用于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运用自组织映射识别网格模式的方法。首先,计算街道网中网眼的参数,这些参数是质心、面积、矩形度、延展度、是否含有平行边、边数、一阶邻居数和矩形度平均值;然后,将网眼作为自组织映射的向量进行训练,利用U-matrix可视化方法挖掘聚类得出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从不规则街道网中识别出网格模式。  相似文献   

4.
层次性是道路网一个重要的空间结构特征,文中提出一种城市道路网面域层次结构特征的识别与表达方法。首先以路链为基本单元对道路网数据进行重新组织,选取连通度、接近度、中介度和长度对路链的结构特征重要性进行评价;然后以道路网眼作为表达道路网面域层次结构特征的基本单元,依据路链的属性等级、结构特征重要性以及视觉对称性原则,依次选取路链对道路网最大包络区域进行层次剖分从而获得其包含的各级层次道路网眼;最后利用二叉树模型对道路网眼之间的层次关系和邻接关系进行结构化表达。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完整提取出道路网包含的全部道路网眼并准确建立它们之间的空间关系,其结果能较好地反映道路网面域的层次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5.
双线道路识别与提取是城市路网综合的关键。提出了一种城市双线道路提取的方法。在构建好的道路网眼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双线道路网眼形态特征以及构成网眼路段之间的语义相似度,设计了识别双线道路网眼的综合指标。通过判断网眼综合指标确定最终的双线道路网眼,最后根据识别出的双线道路网眼提取出双线道路。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取出城市道路数据中的双线道路。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网格模式识别方法。首先利用形状参量和关系参量描述道路网中的网眼;然后生成网眼数据的主成分;最后,根据主成分分析构造参量权重的思想,导出网眼属于网格模式隶属度,根据该参数识别网格模式。实验结果表明,识别结果与肉眼识别类似。  相似文献   

7.
对于十分规则的道路网(城市道路)来说构造网眼是十分容易的,且得到的道路网眼完整性较高,然而对于乡村道路,由于数据采集习惯或数据质量的影响,道路在居民地附近容易断开,导致计算机不能构造完整的网眼。本文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利用居民地聚类和缓冲区分析的方法辅助道路网眼的构建,从而提高了乡镇郊区道路网眼的完整性,为采用网眼合并的方式进行综合的方法,以及各种基于网眼的空间分析提供了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8.
基于网眼密度的道路选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道路数据中的网眼密度能反映局部区域的道路密集程度,通过确定目标尺度要求的密度阈值,比例尺缩小后能够标识出数据中需要取舍路段的网眼;循环剥离密度最大的网眼,利用反映路段重要性的参数及其优先级,渐进筛选出舍弃的路段,并完成与邻接网眼的合并;得到的选取结果保持了道路网在密度、拓扑、几何及语义方面的重要特征,从而提出一种新的道路选取方法。最后进行实验,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蒙艳姿  徐柱  刘国祥  蔡国林 《测绘科学》2010,35(4):106-108,99
为了能从矢量地图中准确、快速地识别道路交叉口,本文将感知分组方法与道路交叉口的典型结构特征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感知分组和结构特征的道路交叉口识别方法。为检验算法的有效性,选取两块典型区域即简单道路网和复杂道路网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快速、准确地识别道路交叉口,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灵敏性。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基于关联规则分类算法进行道路网网格模式识别的方法。首先基于空间认知理论,从人类视觉认知Gestalt原理出发,采用几何与拓扑关系特征量化计算网眼形状参量,从网眼自身形状指标、相邻网眼排列一致性、相邻网眼形状相似性3方面描述网眼模式。然后利用关联规则分类算法对道路网网格描述特征进行识别分类。实验表明,本文方法有效可行,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最优化建模理论提出一种保持城市道路格网模式的街区合并混合整数规划模型。首先定义道路格网模式保持的目标函数,集成了紧密性、骨干性、排列一致性和合并方向性四个评价指标;然后构建四个合并约束条件,包括合并尺度、路划删除、联动合并和连通性保持,来保证合并过程正确有效且满足目标尺度需求,;最后利用已识别的主干道和格网模式对道路网进行分区,在保持道路网的骨架和格网结构模式的基础上对每个分区内的道路街区独立建立最优化合并模型。本文采用数学最优化规划程序CPLEX对模型进行求解。。实验使用ATKIS 1:25000数据,将其简化至1:100000并与已有数据作比较。结果表明,通过本方法简化的道路网能够保持道路网中整体和局部的模式特征。  相似文献   

12.
基于C4.5算法的道路网网格模式识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道路网模式的识别对于地图综合、数据匹配和空间分析具有重要意义。网格模式是道路网中的典型模式之一。本文提出一种基于C4.5算法的网格模式识别方法。该方法以道路网中的网眼多边形为基本单元,根据上下文关系将其标识为属于网格模式和不属于网格模式两类。首先采用形状参量和关系参量描述网眼多边形,然后,基于决策树C4.5算法分别对5维参量和3维参量构造分类器,运用10折交叉验证获得具有说服力的结果,其Kappa值分别为0.63和0.66,正确率分别为81.7%和82.9%,置信度90%的置信区间分别为[0.785, 0.846]和[0.797, 0.857]。在新数据上进行了识别效果的验证,结果表明该分类器可用于网格模式的识别。研究试图将传统模式识别和数据挖掘的理论方法应用于空间问题的解答中。  相似文献   

13.
高分辨率影像上道路表现为宽度近似不变的条带状同质区域。根据此特征,提出了一种融合多特征、多方法的高分辨率影像道路网自动提取方法。该算法首先采用均值漂移聚类对图像稳态点图进行分类;然后运用Gabor滤波及张量编码,以线性显著性最大为准则识别道路中心点类;最后,运用张量投票和连通成分分析完成道路段连接及道路网组网。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完整地提取高分辨率影像上道路网,提取的完备性和准确度优于对比算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道路网多尺度匹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在小比例尺数据道路网眼约束下的多尺度道路匹配方法。首先,构建两幅不同比例尺数据的道路网眼;其次,在小比例尺道路网眼的约束下,提取出大比例尺道路中由若干道路网眼构成的复合网眼,并完成与小比例尺道路网眼具有多对一和一对一关系的网眼匹配;然后,实现不同比例尺道路网眼的多对多匹配;最后,由复合网眼与小比例尺道路网眼的匹配关系转化为多比例尺道路网眼边界道路之间的匹配和内部道路之间的匹配,完成整个道路网的匹配。试验结果证明,本方法能较好地实现多尺度道路网的匹配。  相似文献   

15.
针对道路网综合时须保持道路网眼空间分布特征这一基本要求,在讨论道路网眼拓扑形式化描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拓扑相似性的道路网综合模型。该模型通过制定道路网拓扑相似性评价指标来进行道路网综合方案选择,同时针对拓扑相似性相同的不同道路删除方案,进一步提出了利用道路形状加以评价的方法。结果表明,该模型原理正确,无论对于保持道路网眼空间分布还是形状特征都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城市道路中主要结构的识别在路网综合、多尺度路网建模、导航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本文提出一种使用自组织映射(SOM:the Self-Organizing Map)网络来同时识别城市道路中多行道和立交桥的方法。首先计算道路网眼的几何形态特征指标,然后利用SOM对道路网眼进行分类,根据得出的网眼和道路的空间关系来提取路网中的主要结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识别出城市道路中的多行道和立交桥。  相似文献   

17.
基于拓扑相似性的道路网综合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道路网综合时须保持道路网眼空间分布特征这一基本要求,在讨论道路网眼拓扑形式化描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拓扑相似性的道路网综合模型.该模型通过制定道路网拓扑相似性评价指标来进行道路网综合方案选择,同时针对拓扑相似性相同的不同道路删除方案,进一步提出了利用道路形状加以评价的方法.结果表明,该模型原理正确,无论对于保持道路网眼空间分布还是形状特征都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崔晓杰  王家耀  巩现勇  武芳 《测绘学报》2018,47(12):1670-1679
空间分布模式识别对地图综合、地图匹配等具有重要意义。环形交叉口是道路微观环形模式的典型代表。本文以改进的霍夫变换检测矢量圆环为基础,提出一种环形交叉口的几何识别方法。该方法将环形交叉口的识别分为环路识别和支路识别两部分,首先通过圆环识别、均匀度优化及相似度优化3个子过程识别环路,然后再通过连通性判别、支路分类和组合支路补充3个步骤提取支路。选取英国某区域道路网数据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识别道路网中的环形交叉口,且召回率和准确率均高于对比方法。  相似文献   

19.
获取现势性的交通道路数据是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基于传统测绘的道路网更新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而基于众源数据及行车轨迹数据更新道路网近年来则倍受关注。首先提出了一种新的道路变化增量更新方法,该方法先对历史道路网建立面拓扑结构,生成由道路网组成的最小闭合面域(道路网眼);然后以道路网眼为基本控制单元,综合利用轨迹点上下文距离信息和隐马尔可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HMM),提取失配轨迹点和失配轨迹段;最后采用缓冲区分析和最大密度法对失配轨迹提取骨架线,创建新增道路,增量更新历史道路网。实验结果表明,以道路网眼为控制单元,利用轨迹点上下文距离分析和HMM捕获失配轨迹点,可提高失配轨迹点的提取效率,改善道路网更新效果。该方法可用于大规模路网的增量式更新。  相似文献   

20.
袁林辉  刘凯  刘佩  沈婕  马劲松 《测绘科学》2019,44(3):8-14,20
针对小比例尺道路网专题数据少、语义信息缺乏的特点,该文根据小比例尺道路网已有的语义几何属性和拓扑结构,构建一系列参数作为选取依据。将道路网选取抽象为分类问题,提出一种使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和多参数进行道路网选取的方法。相比时下较常用的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具有更高效的学习性能。利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对样本进行训练和验证,并选择不同结构类型(放射式、格网式和自由式)的道路网进行选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小比例尺道路网选取研究中具有可行性,且在自动获取选取参数的同时提高了选取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