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三维GIS具有表达直观、三维空间分析等特点,可以为电力线路勘测选线提供强大的辅助设计支持及空间分析功能。在分析传统的电力线路选线方法的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维GIS技术在电力线路选线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并着重研究了电力选线三维系统的总体建设内容、三维可视化场景的建设方法和专题应用功能的设计思路,以及应用该系统对实际的电力线路选线设计进行了实践,满足了电力选线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电力选线是输电线路设计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结合电力选线的研究现状,探讨了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设计和开发了基于Arc GIS Engine的电力智能选线系统,提高了电力选线的自动化水平。最后使用该系统在实验区域内选出一条输电线路,并对线路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选出的线路能为电力设计人员提供决策支持,大幅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基于MapGIS的公路选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卫红 《测绘通报》2002,(11):49-51
结合GIS技术论述公路选线的自动化实现方法;利用MapGIS软件,通过对一实验选线区域的公路线路方案的确定,证明GIS技术支持下的公路选线方法准确、高效。  相似文献   

4.
针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智能优选,研究了选线的多种影响因素及其量化方法,设计了一种变分辨率网格数据模型,并结合GIS的地形分析和空间分析,提出了顾及诸多因素的最短路径选线算法,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智能选线系统.实验分析表明,智能选线系统选出的线路符合要求,而且其速度明显优于人工选线,为送电线路选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研究输电线路选线原则的基础上,以电力走廊多源空间信息为数据基础,以成本最优和敏感区避让为基本原则,利用GIS空间建模的方法,在地理空间位置上综合分析得出线路路径,实现了输电线路的智能优选,为输电线路选线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为输电线路设计人员提供了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6.
GIS技术在道路选线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传统道路选线方法所具有的精度不高、效率低下和绘图周期长等缺陷,以及现行CAD技术不能解决线路比选等问题,引入地理信息系统的有关理论、方法和技术分析手段,利用GeoStar系列软件,对道路选线过程中所出现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提出一种全新的道路选线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介绍基于GIS栅格数据计算最优道路路线问题的算法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本算法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它主要是根据坡度分级费用、最大坡长、最大纵坡和选线范围等限制条件,运用费用栅格矩阵法计算最优道路路线。本文最后给出一个示例,以验证道路选线模型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GIS道路选线缺乏定制化的问题,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基于DEM的高程最优路径选取算法,该算法将高程作为道路选线因素,以匀坡作为选线标准,采用上下行算法和内分插值算法进行道路选线。基于ArcGIS Engine平台,对设计的算法进行了编程,最终实现了卓呼线的自动选取。实验证明,该算法可以利用DEM格网点高程自动绘制匀坡线,从而生成高程成本最优路径。同时,该算法时间复杂度较低,计算速度快,健壮性良好,运算成果正确,不失为一种快速的道路选线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应用卫星遥感图像对研究区500KV输电线沿线地质灾害和地质构造进行解译,查明了沿线不良地质体;同时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和虚拟现实技术对线路进行可行性分析,并提出修改建议,为线路选线和塔位选址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在低空摄影测量领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本文基于该技术获取了试验区范围内的实景三维模型。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规划选线,将倾斜摄影测量应用于BIM+GIS技术,有效整合、兼顾轨道交通线路周边的地上、地下信息资源,对选线过程中的空间分析提供基础条件,为选择一条符合规划要求、经济合理、因地制宜、能充分发挥轨道交通社会经济效益的线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顾俊凯  刘聪  崔建军  魏宏安 《测绘科学》2010,35(4):142-144,119
本文借助于GIS强大的空间数据管理和分析功能,以Lidar点云数据为数据源,对交通信息系统基础空间数据进行快速采集和更新。文章并且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四维Hough变换的Lidar数据的提取和分类方法,对提取的道路信息进行重构。实践证明,此方法较之传统Lidar数据分类和提取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其计算量过大、噪声过于敏感、道路边缘方向不平行等问题,实现道路的自动提取。  相似文献   

12.
少有学者测度规划道路系统分析出的空间形态与规划师空间形态规划意图的一致性。为更好地落实规划师的空间形态规划意图,以安厚镇为例,提出"基于GIS和空间句法的空间形态一致性测度"方法。主要思路为:首先,基于规划的城镇道路系统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及集成度、智能度等句法变量分析新一轮城镇空间形态,然后,测度分析出空间形态与空间形态规划意图的一致性。测度结果表明经分析出的城镇空间形态与规划师本意的一致性有待改善,主要表现为城镇发展轴整体智能度较低、可理解性不高,城镇空间拓展主轴较大程度偏离原规划拓展方向,城镇发展次轴对空间结构的引导效用高于主轴。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GIS空间数据各种不确定性模型,提出了基于贝叶斯网络的GIS空间数据误差分析模型,论述了贝叶斯网络的基础理论及贝叶斯网络建模方法,为使用GIS空间数据库的用户提供了更可靠、更快捷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利用分区思路优化拓扑关系自动生成算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空间数据拓扑关系的建立是GIS中研究的重要课题 ,它直接影响空间数据的空间关系的建立、空间数据的查询、空间数据网络分析等操作。作者在实际的软件设计过程中 ,在空间数据的自动求交、结点匹配等两部分中 ,通过分区思路减少了计算量 ,提高了空间数据拓扑关系自动建立算法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研究结合重庆市主城区2011-2017年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相关地形图、规划资料及交通专题资料信息等,提取城市路网和城市建设用地数据,基于GIS操作平台,采用空间核密度方法分析主城区城市路网时空演变特征,探索城市路网空间分布规律,以街道(镇)为研究单元分析城市道路与城市用地扩张之间的耦合关系,为合理规划交通道路布局,促进城市扩张与道路网络的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主城区城市路网分布具有空间不均衡性特征,路网演变有明显的方向性,以东西两翼带状区域变化为主,路网密度变化集中在低密度区。与城市用地扩张相关性研究中发现,城市路网是城市扩张的主要驱动力之一,路网中密度区域对城市扩张的驱动效应最明显。  相似文献   

16.
回顾了两种类型的时空数据模型,发展了面向对象的规划道路中线时空数据模型,进一步实现了对规划道路中线对象的查询及更新维护。该模型具有充分利用GIS已有的空间分析和方便实现时态分析的功能,同时也具有数据维护和历史数据恢复方便简单,空间信息没有冗余,时态信息冗余小,且能表达变化原因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基于GIS与主成份分析的道路交通事故黑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准确找出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份分析的黑点识别方法,并将GIS相关技术应用到道路交通事故黑点研究中。通过实实例,验证所述的黑点研究方法能够为交通管理部门制定减少交通事故发生,提高道路安全水平的措施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8.
针对城市雨水网络传统规划手段落后导致城市地面雨水不能及时有效地收集和排除的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GIS和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WMM)集成的带权雨水网络的构建方法。通过软件互操作模式将SWMM模型封装成.NET托管动态库,实现了其与GIS空间分析组件的无缝集成;以新城区竖向设计高程和规划路网为基础数据,构建顾及路网的格网DEM;基于新城区规划用地类型和研究区暴雨模型,运用GIS空间分析实现了水文参数的自动提取;进一步率定雨水管网权重因子,利用GIS几何网络分析实现了带权有向雨水网络自动构建及布局优化。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较传统方法工作效率更高,且布网方案、雨水出口选择、管力计算等方面更加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9.
基于面向对象知识表达的空间推理决策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沙宗尧  边馥苓 《遥感学报》2004,8(2):165-171
提出了一种基于面向对象知识表达的空间推理决策方法 ,该方法扩展了常规的GIS空间分析功能 ,使其建立在GIS空间分析与领域知识基础上。认为GIS空间分析与领域知识利用的结合需要建立统一的知识表达概念模型 ,通过将常规决策知识设计为决策知识类 ,将决策事实作为事实知识类处理 ,并由知识类的消息机制进行内部通讯 ,实现空间推理决策的智能化。在进行领域知识分析与知识分类的基础上 ,给出了领域知识类的层次结构组织图和知识类定义以及决策知识及事实知识的面向对象表达 ,最后给出了空间知识类的形成及空间推理决策过程。方法的实用性在实践中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20.
校车最优路径规划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个基于GIS网络分析的校车路径方案规划算法。算法采用Dijkstra最短路径算法结合道路网络拓扑分析。以高效利用各种资源为目的,通过限制搜索范围提高算法效率,并用空间分析选择最佳起始节点,计算将学区内路网上各乘车节点处的学生送至学校的最优路径方案。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高效性和有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