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河南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现状 1988年全省乡镇企业完成总产值393亿元,超过农业总产值28.1%,乡镇工业总产值已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33.1%,当前乡镇企业已成为全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1.乡镇企业的发展,改变了农村单一经农业的产业结构,促进了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从产值方面来看,工业企业、建筑企业和交通运输业仍然是我省乡镇企业的主体。1988年,乡镇工业产值占乡镇企业总产值的56%。工业部门也比较齐全,建筑业占乡镇企业总产值的  相似文献   

2.
一、我省乡镇集体采掘业发展概况 在乡镇企业工业的发展中,采矿业和以矿产资源为原材料的工业的发展,在全省乡镇企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1984年以来,在开放搞活的方针指引下,群众性的上山办矿热潮迅速展开。截止到目前,全省乡镇集体矿山达1000多个,群采点7000多个,从业人数近百万。1986年全省乡镇企业乡以上矿产采选及加工业总产值达近百亿元,占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6.3%。1987年统计矿业产值占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40%以上。在一些主要矿产品  相似文献   

3.
一、乡镇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乡镇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位置重要。农村兴办乡镇企业为国家和地方提供了财富。1988年乡镇企业总产值占全省工农业总产值1158亿元的36%。为农业总产值370亿元的107.4%;工业产值占全省工业产值780亿元的27.2%。其中乡、村办工业产值达105亿元,占全省工业产值的13.5%;增加了财政收入。仅税收就为农业税收的3.7倍,占全省财政收入的12.5%;出口商品的交售额占全国外贸收购36.4亿元的14.3%;乡镇企业产值达到农民人均573元;从业人数占全国从业人数9000万人的10%。  相似文献   

4.
去年我省乡镇企业总产值已超过农业总产值的28.1%,占全省工农业总产值34.17%,1988年乡镇企业总产值相当于1980年的11.65倍,去年乡镇企业年利润达51.87亿元,向国家交纳税金9亿元。 这种高速度发展靠的是什么呢?首先是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特别是对发展乡镇企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其二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有力地促进了我省农业的全面发展,增强了农业对乡镇  相似文献   

5.
一、我县乡镇企业在治理整顿中稳步发展 经过十年改革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我县乡镇企业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已经成为我县农村经济的主体产业,其产值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78.5%,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87%,占全县税收的50%以上。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农业剩余劳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乡镇企业的收入,成了增加群众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展农业、文化、教育、科  相似文献   

6.
发展乡镇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从开封市的情况看,乡镇企业在巩固农村改革成果,振兴开封经济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明显。一是乡镇企业已成为全市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1988年全市乡镇企业已发展到8.12万个,总产值达19.68亿元,相当于1978年全市的工农业总产值。其中乡镇企业工业总产值已占全市工业产值的25.3%,我市乡镇企业中的骨干行业的产品产量在全市工业生产中也占较大的比重。二是安排了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至1988年底,全市乡镇企业务工人员达36.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6.2%。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黄河两岸地区是全省自西向东由黄河、陇海铁路、焦(作)石(臼所)铁路等扭结在一起组成的带状地域,西起三门峡市,东至濮阳市和商丘地区,包括42个县市,土地面积3.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273万人,分别占全省的23.3%和28.6%。全省7个大中城市中,有5个位于该区,1987年工业总产值占全省的53.7%,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原值占全省的72.1%。因此,黄河两岸是全省初步形成的骨干经济带,是省域经济的重心所在,在全省乃至更大区域工业的发展中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首先,该区是我国从“一五”就开始进行重点建设的区域,已建成了一大批大中型工业企业,  相似文献   

8.
一、河南乡镇企业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 河南省乡镇企业有30多年的发展史,大致可分为萌芽、探索、调整、大发展四个阶段。 (一)乡镇企业起源于自然零星的小手工业。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一些高度分散的、零星的小手工业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但都系萌芽状态,没有形成气候,在农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甚微。 (二)探索阶段。1958年,全省在“乡社要办工业”的号召下,一些企业得到壮大和发展。1959年毛泽东同志给社队企业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许昌市乡镇企业的发展现状和历史资料的统计,结合近几年该市乡镇企业发展的特点,选用了三次指数平滑数学模型,对该市乡镇企业的总产值、总收入等六项指标1989、1990、1995、2000年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并做了必要的分析。 1.明确预测目标 要预测乡镇企业的发展趋势,根据综合调查分析:决定预测以下各指标(1)总产值、(2)总收入、  相似文献   

10.
中国山区工业开发的战略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山区的工业总产值仅为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1.4%,社会总产值 全国社会总产值的6%,大多属于高投入低产出的基础产业与基础工业,尚属于工业开发初期阶段。全国山区县中贫困县占40%。落后的山区经济是中国经济腾飞的重大障碍之一。同时,它还关系互社会与政局的稳定。只有消除中国山区的贫困与落后,才有助于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工业开发的持续健康开展,虽中国山区经济发展与脱贫致富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通过治理整顿,安阳市乡镇企业的发展概括起来有三个特点:(1)统一了思想,采取了措施,促进了乡镇企业稳定发展。市领导经过冷静分析后认为对乡镇企业的功绩必须肯定,安阳乡镇企业起步晚,不存在“过热”,而是要通过“调整、整顿、改造、提高”,以适当速度发展,提出在调整中要抓好“四个稳定”,即稳定职工情绪,稳定既定政策,稳定骨干企业,稳定发展速度。要求企业迎难而上,迈出新步伐。采取了加强对企业领导和技术力量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一)发展是否过热。巩县乡镇企业十年平均发展速度为27%,出现两大缺口。一是供电缺口50%左右,而且还在继续扩大。导致成本上升,产值利税率,由1985年的15.7%,降低到1988年的11.2%。二是资金缺口,仅1988年新建投资所需3亿元,当年完成的2.44亿元中,自有资金占11%,银行贷款占61%。基建规模太大,部分企业陷入了困境。(二)结构是否合理。巩县乡镇企业以工业为主体的经济结构,工业产值占83.9%。以集体企业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集体工业占61.4%。以重为主,  相似文献   

13.
我国工业碳强度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1998—2008年我国工业碳排放和碳强度空间分布特点的基础上,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建立回归分析模型,探索地区工业碳强度变化的原因。研究发现,省际工业碳排放量和碳强度的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回归分析显示,地区工业总产值在全国所占比例越高,其工业碳强度越低,工业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有利于降低工业碳强度,但其效应较为微弱,地区工业结构中大中型企业比例增加、重型工业和国有企业比例减少均有利于降低工业碳强度。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在于,各地区在发展工业经济的过程中应积极推动工业结构调整以降低工业碳强度,要鼓励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壮大规模,防范重工业过度扩张和积极发展非国有经济。  相似文献   

14.
山区约占我国全部国土面积的2/3。做好山区的农业信贷工作,对改变山区贫困面貌,促进农业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据笔者对四川北部达县地区的调查,辖属13个县、市、工农区中,共有通江、南江、巴中、万源、宣汉等七个贫困山区县(含一个工农区),这些县人口,耕地,幅员分别占全地区的48.0%,49.6%和67.2%,但工农业总产值仅占全地区的43.1%,其中工业产值仅占全地区的28.9%,乡镇企业产值仅占全地区的37.3%,财政收入仅占全  相似文献   

15.
影响乡镇企业发展的经营环境主要表现在企业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在企业内部:一是所有制关系不清,特别是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关系不清;二是贪“大”求“洋”,盲目发展,使企业从一开始就孕育着亏损甚至倒闭的因素;三是经营承包制不完善;四是经营管理混乱。在企业外部:一是市场机制不健全,尤其是目前市场疲软;二是社区环境条件差,资金、能源、原材料缺乏,技术水平低,法制不健全,交通闭塞,信息不灵等;三是政府行政部门行为缺乏规范,对乡镇企业经营支持服务少,干预、限制多。面对以上问题,应采取如下对策:1.深化改革,增强企业活力,推行股份制。根据国家宏观要求和市场、资源的变化,进行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16.
乡镇企业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乡镇企业在为农村脱贫致富的逐步实现现代化的同时,乡镇企业特别是乡镇工业带来的环境和生态破坏成为当前我国保护工作的热点问题之一,乡镇企业要得到稳定、持续的发展,就必须注重环境保护和选择适宜经济发展的新技术,增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一、调整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的意义和作用。1.调整乡镇企业产业结构是缓解资金、能源、原材料供求矛盾,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要求。只有通过调整,才能甩掉包袱,集中财物,保证重点。2.调整乡镇企业产业结构是发挥本地优势,增加有效供给的要求。只有通过调整,才能集生产力要素于一体,强化资源开发,增加花色品种,满足生产生活需要。3.调整乡镇企业产业结构是推动企业技术进步,提高自身素质和竞争能力的要求。只有通过调整,才能把重点放在内部挖潜、技术进步上,增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封市的乡镇企业经过十年发展,已成为开封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截止1988年未开封市乡镇企业全年总产值接近18亿元。从业人员达35万人,已在开封市的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当前通货膨胀条件下,乡镇企业面对的形势比较严峻,但这种局面也给乡镇企业的调整、提高、发展创造了机遇。乡镇企业应变压力为动力,利用机遇,调整结构,以外向型经济为龙头,建立起我市独特的以资源为优势的创汇型乡镇企业。  相似文献   

19.
一、坚持发展乡镇企业的战略方针。首先,要认识治理整顿的目的在于促进乡镇企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坚信发展乡镇企业的战略方针不会变。其次,认清本地乡镇企业的落后状况,树立继续巩固、提高、发展的思想。 二、注重效益,正确引导,适时进行战略转移。要搞好外延与内涵、速度与效益、发展与提高“三个结合”。实行“十个转变”,即从依靠硬投入向依靠科技,从依靠贷款向依靠自我积累,从重产值向重质量讲效益,从面向国内市场向国内外市场同时开发,从分散经营向集团规模经营,从加工原料缺的产品向加工有资源的产品,从抓大路货产品向创名优产品,从四级六业并进向以集体、骨干工业、创汇企业为重点,从单一厂长承包经营向厂长牵头、全员  相似文献   

20.
辽宁省建筑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近年来,中国建筑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一直保持在6%左右,且有逐年增长的趋势。在宏观分析全国建筑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辽宁省建筑业发展的现状和走向,然后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和回归模型对辽宁省2001~2009年建筑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认为辽宁省建筑业与经济增长的依存关系显著,即建筑业每增加1元可以带动全省GDP增长5.809元,然后从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和全省"十二五"发展规划、建筑业的支柱产业地位、完善市场运行体制及拓宽建筑业发展空间等几个方面,提出辽宁省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