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收集了1995-2007年中原油田濮阳地区各油田的注水开采等质量迁移资料,利用图示法研究发现油田注水与区域地震活动之间存在一定联系,并定量计算了油田注水引起的重力变化量.结合重力复测资料对油田注水引起的重力场变化和该地区地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其注采作业引起的重力场变化在土0.1~10×10-8m·s-2之间,并随着油田中心区域的距离而衰减.  相似文献   

2.
收集了1995—2007年中原油田濮阳地区各油田的注水开采等质量迁移资料,利用图示法研究发现油田注水与区域地震活动之间存在一定联系,并定量计算了油田注水引起的重力变化量。结合重力复测资料对油田注水引起的重力场变化和该地区地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其注采作业引起的重力场变化在±0.1~10×10-8 m.s-2之间,并随着油田中心区域的距离而衰减。  相似文献   

3.
张永强 《地球》2011,(11):98-98
蓬莱19-3油田的阴霾还没有散尽,10月14日,辽东湾北部的锦州9—3油田B平台又曝出溢油的消息。这两次溢油事故都发生在渤海及其周边海域。前者是中海油与美国康菲石油公司合作开发的油田,这次溢油的锦州油田则完全是中海油的自营油田.  相似文献   

4.
本文较详细的阐述了应用超低频可控震源在科尔沁油田进行振动测井和振动采油的试验过程,并通过对1995年度在该油田包1断块区进行的13个周期的基础资料的统计,做出了符合实际的效果评价,试验表明在油田开采初期通过振动采油可取得显著增产效果和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经常遇到由于物探爆破、钻井施工、大修作业等产生噪动,对周围民房或农民家禽、家畜等产生一定影响的现象,从而引发工农纠纷,影响油田勘探开发生产的正常运行.为了指导油田勘探开发科学生产施工,尽量减少对家禽、家畜等养殖以及周围环境的振动影响,开展了油田勘探开发工程声-振动生物效应统计特征研究.文中通过对油区19个自然村庄的实地调查,分别分析了油田勘探开发工程中钻井作业、物探放炮、大型载重卡车等作业所产生的声-振动生物效应特征及不同施工作业对周边居民和动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钻井作业和连续的间断性物探放炮对周边环境内某些敏感性较高动物的生理性负面影响具有不可忽视的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刘建中  李自强 《地震研究》1990,13(3):298-307
本文比较了从油田压裂资料获得的应力值与专门的水压致裂应力测量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前者的最小水平主应力可以和后者的精度相当,最大水平主应力的精度略低。以长庆油田岭261—2井1985年11月15日实际压裂记录结果和吉林油田东33—35井的压裂记录为例,提出了处理油田资料的方法,给出了相应的处理结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研究任丘油田地质构造的基础上,讨论了注水诱发地震活动特点和今后趋势。诱发地震与断裂构造、地层岩性及油田水文地质条件有密切关系,分布于特定的地质构造部位。  相似文献   

8.
文中以苏仁诺尔油田为例,分析了主要产油层南屯组精细解释技术的应用效果.苏仁诺尔油田处在北东向苏仁诺尔构造带上,南屯组顶底界面及内部分界面(T23)为区域标准等时面,精细对比研究时参考局部等时面,可获得高精度地层格架.油田内断裂关系复杂,精细断层解释结果阐明了苏仁诺尔油田内部储层不连通、注采关系不对应等现象原因,以及对油田油气聚集规律产生的影响.采用多级次断裂空间配比关系来解决开发地质问题,同时结合生产动态资料反过来验证地质问题,对于油田开发过程中注采关系调整,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油田轩面建设和产能建设工程的防灾减灾投资对策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体化设计思想,给出了防灾投资与油田地面建设、产能建设的三种设计模式,即分解模式,闭环模式和分项解剖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中国油气微生物勘探技术新进展——以大庆卫星油田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庆卫星油田,将油气微生物勘探技术应用于油田开发区.通过油气微生物勘探技术应用研究,揭示了卫星油田研究区内断层-岩性油气藏中剩余油气富集规律;扩大了油田的开发范围;与此同时,发现了4个微生物异常区.并通过钻井实践证实,油气微生物勘探在该区预测的成功率达80%,并为卫星油田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300×104t.通过油气微生物勘探技术在卫星油田的应用研究,为该技术从勘探领域向开发领域奠定了较坚实的基础,并建立了更为精确的微生物异常标准体系,为研究区及其邻区,乃至整个松辽盆地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解释依据.同时,对于我国的复杂油气藏,特别是岩性油气的后期开发提供了一个新的技术支撑,这必将对我国的油气勘探尤其是在油田开发区寻找剩余油与扩边增储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红岗油田压裂时的工作压力分析了该区的最小水平主应力。并引用以往测量值的统计结果,估算了该油田的最大水平主应力的下限。进而分析讨论了该油田发生套管变形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小断层的地震识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勘探后期或油田开发阶段,认清小断层的分布对油田注采井设计、产能建设、油藏管理和油藏挖潜等的落实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受地震资料分辨率的限制,用常规的地震资料解释方法进行小断层的识别很难达到油田生产需求,为此,本文根据研究区储层不同厚度、物性特点,以测井、地震、地质统计为基础,设计了薄层、厚层和不等厚互层三种储层不同断距...  相似文献   

13.
注水引起的局部构造活动及其与地震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本研究了玉门老君庙油田近年来形变隆起的成因,认为,油田注水量超过开采量而引起形变隆起和套管错断,形变隆起幅度和套管错断位置与注水量大小、构造部位有关。进而论证了超采注水造成的局部构造活动与诱发地震的关系,认为注水诱发地震需具备一定的构造条件,而老君庙油田不具备此构造条件,虽注水压力很大也不会诱发地震,乃以蠕滑形式释放了能量。  相似文献   

14.
地震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对地震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但在实际应用过程却遇到了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地震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实例,分析了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初步探讨了地震技术在油田开发中应用的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15.
渤海N油田地质构造复杂,储层研究的精细程度直接决定着开发井的成败及油田的开发效果.为了精细研究储层的平面展布,针对该油田储层薄、地震资料分辨率低、储层平面刻画难的特点,运用反射系数序列分解技术,分别对目的层段的反射系数进行多种组合,并精细研究各种反射系数组合得到的合成地震记录之间的差异性,据此确定了目标油层的地震响应特征.结合该油田的地质沉积特点,建立基于井的二维地质模型,利用正演模拟技术对储层响应特征进行分析研究,针对目标层位开展三期前积体的精细刻画.在此基础上,根据前积体的最大振幅属性特征刻画出主河道延伸范围和储层的平面分布特征,优化了开发井井位,实钻结果与钻前预测一致,厚度预测精度较高,证明了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和研究成果的准确性,提高了油田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6.
自1979年10月开展任丘油田地震研究工作以来,已取得了很多成果。经过10年的努力,科研人员在油田已建起深井地震观测系统,并开展了各种研究工作,例如:诱发地震的研究及预报、油田开发与地震活动的关系之研究、注水诱发地震的研究、震源机制及应力场的研究、工程地震研究、震源物理研究、油田注水与地下水位的关系之研究以及地震地质背景的研究等。本文综合介绍了以上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7.
大庆长垣油田开发至今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传统意义的油藏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现今油田实际的需求,为此,本文总结了井震联合多学科油藏描述技术,并阐述了其在长垣高含水油田开发的应用及效果.井震联合多学科涵盖了井震联合构造解释、井震联合储层解释技术、井震联合砂体雕刻及剩余油预测和地震约束储层地质建模技术.其中,井震联合构造解释技术主要包括小尺度构造解释、低级序小断层识别和组合、高精度速度场建立和井间微幅度构造,为一套适用于大庆长垣密井网构造解释的配套技术;井震联合储层解释技术阐述了二个核心技术——地震属性技术和重构地震反演技术,分析二者在长垣密井油田的应用与限制,地震属性技术适用于舍气边界识别和河道砂的识别,地震重构反演适用于密井网储层精细刻画.在此基础上,以大庆长垣油田为例,应用井震联合多学科油藏技术在断层变化大的区域进行注采调整和水平井设计,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对扶余油田套管变形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们利用扶余油田的压裂资料,分析了该油田应力场的特点,探讨了油田套管变形的原因.认为该区以水平压应力作用为主.由于高压注水,有效法向应力降低,引起地层间的相对滑动,造成套管变形.主要的套管变形是由于地层沿水平间断面--AB 界面的滑动造成的.通过控制注入压力和注水方式可以降低 AB 界面中的空隙压力,使界面上的法向应力有所恢复,降低套管变形的速率.   相似文献   

19.
新发现的冀东南堡油田位于地震和断裂活动较强的渤海湾地区,抗震设防问题不容忽视。本文分析了油田所在地区的地震活动和地震构造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划分出了潜在震源区,确定了地震动衰减关系,进行了地震危险性分析。然后根据油田周边相关工程的工程地质条件特征,建立了场地土动力模型,进行了土层地震反应计算,确定了场地设计地震动参数。结果表明,局部场地条件对地震动峰值和反应谱的影响较大,需对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研究。  相似文献   

20.
某些油气田地表土壤的磁性与烃运移相互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上方的MI02线、江苏储家楼油田与江汉盆地花园油田地表十字剖面土壤磁性的测量结果,研究地表是否存在与深部油气藏中烃类垂向运移相关磁性蚀变带的可能性及其分布形式.结果表明,MI02线样品显示了明显的高磁性异常特征,并与酸解烃之间呈很强的正相关.磁滞回线形态与参量显示出明显的亚铁磁性特征.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样品中主要磁性矿物(磁铁矿)中高温杂质元素含量很低.江汉盆地花园油田十字剖面磁滞回线参量(饱和磁化强度Js与饱和等温剩磁Jr)的高异常位于油田周边,油田顶部土壤呈典型顺磁性特征.储家楼油田地表土壤的高磁性异常主要位于油田上方,它们均与盖层中的断裂构造对应,储家楼油田的高磁性样品中发现的典型球粒状磁铁矿为次生低温磁铁矿,它与烃运移之间存在成因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