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沙漠里的天外来客沙漠陨石即在沙漠地区发现的陨石。根据沙漠陨石的野外考察经验,在沙漠地区的某一位置或者附近能同时发现多个陨石样品,因此沙  相似文献   

2.
仰望繁星闪闪的夜空,偶尔一颗流星划过苍穹,留下多少遐思和记忆,人类用智慧探索着深邃宇宙,而天际问随意降落的行星残余,为人类提供免费的开启宇宙的钥匙。北京天文馆陨石与天体化学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几乎每天都要处理来自全国各地的陨石爱好者送来的石头或邮寄的图片,这些石头都是一些地球上常见的石头,比如赤铁矿、磁铁矿、玄武岩、砂岩、花岗岩、  相似文献   

3.
世间就有这样的稀罕事儿,晴空万里,却从天上掉下大冰块,实在令人惊诧。它是怎么来的呢?见仁见智,人们议论纷纷。在未查明其来由之前,研究者可以谨慎地称之为“坠冰”或“落冰”。它也可能是天外来客,比对太空来的石块——“陨石”,称它为“陨冰”。那么陨冰的性质和来源天体又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4.
陨石琐谈     
1997年2月15日深夜,山东荷泽地区的甄城上空突然出现了一个直径达1米的大火球,随着它呼啸而下变成了一场罕见的陨石雨。估计它在方圆十多平方千米的大地上,送来了千余块“天外来客”———陨石,总重可能有1吨左右,最大的一块重约3千克。这本是一次让科学家...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 陨石是珍贵的天体实物标本,它为我们带来星际空间的各种科学情报。要对陨石进行研究,了解陨石在陨落过程中的各种详细情况就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它是我们进一步研究陨石在宇宙空间的运行轨道,进入地球大气时的运动速度、倾角、质量、承受压力和温度等多种科学资料的重要依据。本文是对路南陨石陨落现场考察工作的整理总结和最近对该陨石的初步分析、测定结果,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天外来客”飞抵鄄城王玉卿,李恩杰1997年2月15日午夜11时27分许,在山东鄄城县城上空,有一直经约1米的呈蓝白色的火球由东向西划破长空呼啸而过。火球形成一束耀眼的强光赫然照天,响声犹如滚地的春雷隆隆震响。陨石在落地之前发生两次高空爆裂,随之如同...  相似文献   

7.
上期我们已经介绍了石铁陨石中的一种类型——中铁陨石,本篇介绍石铁陨石的另外一种类型——橄榄陨铁(Pallasite)。橄榄陨铁是陨石中最漂亮的类型,它实际上是一种火成岩,透明或半透明的黄绿色橄榄石晶  相似文献   

8.
100年前,一颗彗星或小行星在中西伯利亚的通古斯地区上空几千米处爆炸,大片森林被夷为平地。尽管多方探寻,但是迄今为止,没有人找到这个天外来客的任何残骸。如找到这样的证据可以帮助科学家们研判中等大小的彗星或小行星对地球的威胁程度。1999年由意大利科学家组成的一个考察队,在距离爆炸中心大约8千米处,发现了可能存在的陨石坑以及陨石残骸的证据。2008年这支意大利考察队准备重返通古斯,以确定曾经探测的疑似物体是不是1908年在空中爆炸的天外来客的残骸。据意大利科学家近年的研究推测,在通古斯上空爆炸的天外来客的残骸撞击地球形成了切克湖。首先,爆炸中残存下来的一块一米大小的碎片,在距离爆炸中心大约8千米处撞击地面,那里靠近金楚河。切克湖现在略微偏离正圆的外形以及它与震中的位置说明,这块碎片以45度倾角撞击地面,速度不超过每秒一千米;接着,由撞击产生的能量融化了永久冻土层,随后释放的气体和水把陨击坑的尺寸扩大到了现在切克湖所具有的规模—长500米、宽350米;后来,金楚河水带来的物质在湖底形成了一层沉积层。  相似文献   

9.
去年12月中旬,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宣布在火星陨石晶体中发现了微小的磁晶体,而这种晶体在地球上只有微生物才能产生。因此,这对于古代火星上曾有过生命看来十分有利。他们的文章发表在去年第12期的《地球化学和宇宙化学学报》上。  相似文献   

10.
①儿时,一册旧的《十万个 为什么》把我的思绪引 向了浩瀚的宇宙,从此 心再也无法平静……②小学二年级时,我因幸 运地捡到一颗陨石,而 让伙伴们羡慕死,还成 了“焦点”人物……  相似文献   

11.
邮购信息     
《天文爱好者》2011,(8):94-94
宇宙与天体 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对浩瀚的宇宙充满了敬畏和好奇,在蒙昧无知的古老年代,人类把宇宙看成神灵,而今天,我们可以有遥望宇宙的千里眼,有直径达100米的射电望远镜,甚至可以驾驶着飞船邀游太空。  相似文献   

12.
按照标准模型,我们的宇宙创生存.137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佃由于宇宙膨胀,天文学家们通过先进的望远镜仍能观测到远达450亿光年的天体。一些宇宙学家认为这个距离可定为我们宇宙的边界或称为宇宙视界(cosmic horizon)。  相似文献   

13.
《天文爱好者》2008,(8):16-16
尽管人类认识宇宙的历程并不长久,不过我们如今可以很自豪地说,我们确实已经掌握了一些自然规律。只是科学家们仍然有些疑问,这些规律在宇宙的其他地方是否仍然适用?新研究对此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相似文献   

14.
宇宙学的目的是了解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单从这一点就能看出它的雄心勃勃。近一个世纪前,天文学家发现绝大多数的星系正在远离我们,并由此揭示出了一个让人惊骇的事实——我们的宇宙正在膨胀。几十年前,天文学家意识到,天空中充满了宇宙形成之后不久光子所发出的微弱射电波。几年前,专门用来探测这一宇宙微波背景的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WMAP)则又发现了强有力的证据,证明我们的宇宙在极早期经历过一个超高速膨胀的“暴涨”阶段。  相似文献   

15.
天文学家正在努力了解宇宙的大尺度结构——它们是如何形成以及是如何影响宇宙膨胀的? 在最大的尺度上,我们的宇宙看上去就犹如午后无风的湖面,平静、波澜不惊。但是在数亿光年或者更小的尺度上,宇宙则呈现出了物质和巨洞之间的随机、混杂分布。这是一个物质聚集成团的宇宙。  相似文献   

16.
被誉为“东方之星”的日本太空美术大师岩崎一彰(原名:岩崎贺都彰),1935年出生在我国大连市,并在那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岁月,1945年随父母回到日本。 回到日本后不久,一颗陨石落在了小岩崎家的后花园中,使他对神秘的宇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接上期)三科学界与民间陨石爱好者之间存在诸多沟通问题 1.陨石知识严重断层。这个问题很好理解,民间陨石收藏热从2008年才开始,民间陨石知识严重断层,这造成了陨石骗子的兴起和假陨石泛滥的问题。民间也成立了许多陨石论坛,成为科学家与爱好者中间的桥梁。北京天文馆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也在积极从事陨石科普工作,而现状是民间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真陨石,  相似文献   

18.
南极是世界最大的陨石天然保存库,自1872年澳大利亚探险队发现第一块南极陨石以来,到目前为止,在南极41个冰区约2500平方千米的蓝冰区域收集到陨石约37000多块(包括我国4次南极收集陨石样品9834块),使南极成为第一大陨石富集区。南极之所以富集陨石,主要因为:1)南极寒冷和干旱的气候抑制了陨石的风化,使南极陨石的居地年龄(从陨石降落到被发现之间的时间)可达几十万年;2)南极广阔的冰盖提供了陨石保存的场所;3)特  相似文献   

19.
每逢寒暑假,北京天文馆都会举办针对中小学生的天文科普冬、夏令营。而每次策划活动时,第一要务就是给该次活动设定一个特色鲜明的主题。我们设定的主题往往和当年的天文热点有关,比如2006年南极陨石科考取得突破性进展,我们举办了“陨石探险之旅”夏令营;2007年“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升空,我们举办了“探月前哨站”冬令营。  相似文献   

20.
太空美术从广义上说,以太空世界为题材的美术都可视为太空美术。太空美术是用艺术手法描绘宇宙天体,既展现宇宙之美又显示科技成果。它超越了天文望远镜和空间探测器的局限性,大大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和对未来的展望。中国很早就有了太空美术的雏形,日月星辰在远古时代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