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丑纪范     
1934年7月23日出生,湖南省长沙人,汉族,中共党员。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81年2月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进修和工作(访问学者)一年;1986年在兰州大学晋升为教授,1987年任兰州大学大气科学系主任,1990年任北京气象学院院长;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历任中国气象学会理事、常务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学科评审组成员。30多年来,一直从事数值天气预报和数值模拟以及气候动力学研究和教学,重点研究长期数值天气预报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以及有关的大气和海洋动力学,特别是非线性动力学问题。他早期将泛函分析引入数值…  相似文献   

2.
李泽椿     
1935年6月1日出生,江苏省南京人。1965年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1983-1996年任国家气象中心主任;1987年评为正研级高工;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北京气象学会理事长,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及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博士生导师。长期在业务第一线工作,曾在基层气象站任观测员3年,在中央气象台任预报员10年。1978年带领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上海市气象局和国家气象中心的业务骨干去日本气象厅研修和试验我国自行构造的北半球及区域NWP业务方案,回国后建成我国第一个自动化北半球与区域NWP业务系统,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3.
孟雪峰同志1989年7月毕业于北京气象学院,2007年12月取得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硕士学位.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气象学会大气物理专业委员会和兰州大学大气科学系联合举办的“兰州市大气污染学术讨论会”,于1991年12月在兰州大学逸夫科学馆召开。与会的有中科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兰州大学大气科学系、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兰化公司、西北矿冶研究院和省市环保部门的专家、领导和管理干部,共37人。提交会议的学术论文共17篇。着重从冬季兰州市大气污染源和污染现状、影响兰州冬  相似文献   

5.
张乃召(193~1979),中央军委气象局副局长、中央气象局副局长、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世界气象组织第一任常任代表、世界气象组织执委会第一任中国委员。张乃玲同志足中国共)全党领导下气象上作最早组织项导之一。1939年4月参加人民解放军,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调延安工作,1944年9月调中央军委开始从字气象工作。随即任华北通市专科学校气象、通讯训练队队长。他受项任务后,立即从部队抽调了葛全民、朋友顺、周文彩、王振海、陆汉欣、房上奇等21名报务员,在“鉴仙胜境”的延安清凉山上办起了我军0批\象人员训练…  相似文献   

6.
根据山西省气象局党组的安排,我于2004年10月20日至12月20日赴安徽省池州市气象局挂职学习。按照安徽省气象局人事教育处文件任命,挂职期间任池州市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通过2个月的调研学习,池州市气象局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是:领导班子团结和谐,扎实苦干;思想解放,不甘落后;职工凝心聚力,团队意识强;对外依法管理,对内科学管理;无论是气象业务,还是科技服务,省局起到了龙头的带动作用,池州市局紧紧抓住机遇,在现代化建设上和科技服务发展上,紧跟龙头上下联动,使池州气象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研级高级工程师。1937年7月出生,江苏南京人,中共党员。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气象专业,曾先后在兰州大学、南京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北京气象学院进修过长期数值天气预报、大尺度动力学、政治理论、管理学等。1958年10月,他自愿报名,由国家统一分配到新疆气象局工  相似文献   

8.
世界气象组织的前身是国际气象组织,创建于1873年。1946年2月在伦敦召开世界各国局长会议。当时任中央气象局局长的吕炯当选为国际气象组织执委会七委员之一,成为我国在国际气象组织中任委员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9.
《干旱气象》2013,(1):130
2013年1月29日,《干旱气象》2013年度编委会工作研讨会在甘肃兰州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北师范大学、  相似文献   

10.
消息与动态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雅罗2005年11月访问气科院大气成分中心;美国马里兰大学气象系的张大林教授被邀请任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海外主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与上海市气象局局院合作签字仪式;局、院、青海省领导参观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届学术年会.  相似文献   

11.
气象学会是气象科技工作者的学术性群众团体,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和联系气象科技工作者的纽带。我省气象学会几十年来,在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气象科普宣传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对促进气象科技事业的繁荣与普及起到了积极作用。第一节武汉分会1954年1月10日,中国气象学会武汉分会在武汉市成立,这是我省气象科技工作者首次成立自己的学术团体。会员30人,由王宪钊任理事长,罗昭彰任秘书。中南行政委员会气象  相似文献   

12.
<正>2015年10月16日,由中国气象学会干旱气象学委员会、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甘肃省气象学会、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干旱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学术交流会在天津召开。  相似文献   

13.
《干旱气象》2011,(4):516-517
2011年12月26日,《干旱气象》第三届编委会工作会议在甘肃兰州召开。来自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气象局、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等单位的编委近40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气象局组织,温克刚为编辑组组长,陶诗言院士任主编,叶笃正院士作序的《涂长望文集》,已于近日由气象出版社出版。 涂长望先生( 1906~1962)是中国近代气象科学奠基人之一,中国长期气象预报的开拓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事业的主要创建人,是新中国首任气象局局长。在涂长望先生的领导下,新中国气象事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涂长望先生研究中国气象,无论是起点还是所达到的水平都是很高的。早在20世纪30年代,他的《大气运行与世界气温之关系》的论文,就引起国际气象界的瞩目;40年代,他的《中国夏季风之进…  相似文献   

15.
杨启国 《干旱气象》2008,26(4):11-11
2008年11月22日,由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主办的第六届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圆满召开。此届学术年会是做为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第九分会场举办的,联合主办单位还有中国气象学会干旱气象学委员会、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16.
赵国强     
<正>1986年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农业气象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008年7月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学博士学位。2001年11月获得正研级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2011年5月任中共吉林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吉林省气象局局长;2016年3月任中共河南省气象局党组书记、  相似文献   

17.
《干旱气象》2009,27(4):345-345
2009年10月25日,《干旱气象》第三届编审委员会成立暨工作会议在甘肃敦煌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青藏高原研究所、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兰州交通大学,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相似文献   

18.
李新建,研究员,硕士生导师。1965年生,河南淮阳县人。1982年考入南京气象学院农业气象系,1987年毕业到新疆工作。1987年7月至1988年11月在新疆乌兰乌苏农业气象试验站锻炼实习,1988年12月开始在新疆气象科学研究所工作,先后任新疆农牧业气象服务中心副主任、新疆棉花气象服务中心副主任、新疆气象局决策服务领导小组秘书,  相似文献   

19.
选准突破口 开创气象科技服务新局面任惠民开展气象科技有偿服务是气象部门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气象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途径。几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人和气象服务的不断发展,平顶山市气象局从加强气象科技服务管理、调动科技服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人手,把开...  相似文献   

20.
王建国     
《河南气象》2009,(1):F0002-F0002
1982年1月于山东海洋学院海洋气象学专业毕业,取得本科学历及理学学士学位。198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7月取得工程师职称,1995年晋升为高级工程师。1995年任山东省气象局副总工程师,1999年任山东省气象局副局长,2003年任山东省气象局局长、党组书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