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甲玛铜多金属矿经过一年的勘探工作,发现矿区外围工业矿体仍未圈闭,其找矿潜力巨大。为了验证在周边区域存在矿化的可能性,笔者运用遥感技术对矿区及其周边区域进行成矿预测研究,力图能为甲玛的进一步勘查提供依据。文中运用ETM+图像进行主成分分析、比值分析、MNF变换,通过蒙赛尔变换,形成HLS图像,根据Fe3+、Si、OH-在解译图像中显示出高亮度反射的特点,设定阈值,从而提取遥感矿化蚀变信息。解译结果与矿区IKONOS图像的蚀变、岩性解译结果相吻合,蚀变提取形态一致,从而确定了ETM+图像信息提取结果的正确性,证实了在甲玛及其外围采用ETM+图像提取与矿化有关的信息是可行的。引入ETM+图像TM6波段,合成746假彩色图像进行构造信息的解译,并综合构造的、蚀变的、地质的研究成果,利用GIS技术进行信息的分层提取和叠加分析,在甲玛铜多金属矿矿区周边圈定了6个找矿远景区,这些远景区主要分布在甲玛矿区的周围及其北部一定的辐射范围内,是甲玛矿区外围找矿的重点。目前该研究区域除甲玛、驱龙外,其他地方的勘查程度均较低,但文中采用ETM+图像提取各种成矿信息,再用高空间分辨率的IKONOS图像提取成矿信息,开展对比研究,验证了圈定的找矿远景区的客观性和正确性,从而可用于指导甲玛的外围及冈底斯成矿带的区域找矿勘查实践。  相似文献   

2.
陈勇敢 《地质与勘探》2014,50(Z1):1418-1423
以多元地学信息综合成矿预测为理论指导,综合分析攀西成矿带基础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与成矿相关的异常信息,利用计算机图形叠合处理方法将多元地学信息与遥感数据融合,重建遥感图像并进行综合成矿信息提取;利用综合成矿信息预测显示,成矿有利区多位于大量已知矿床发育的地段或周围区域,且在已知矿床点的外围仍是综合成矿信息的主要区域,表明在已知矿区的外围仍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3.
根据冶金地质普查找矿工作的特点,航磁主要是在已知矿区(带)外围开展以1∶2.5万比例尺的航磁测量,为扩大已知矿区(带)的找矿远景,寻找新的矿区,解决有关地质构造和其他地质问题提供找矿信息.1980年以前,冶金工业部航磁测量的主要任务是寻找磁铁矿.测区主要选择在北方前震旦系老变质岩或中酸性岩浆岩分布区,直接寻找沉积变质铁矿、夕卡岩型磁铁矿和火山岩型磁铁矿.1981年以后,航磁任务扩大,除继续寻找上述几种类型的铁矿外,还大力开展了普查多金属和贵重金属矿的间接找矿工作.航空物探队建队17年来,根据我们实践认识,航磁在冶金地质普查找矿工作中的作用主要是: 1.多、快、好、省地提供了主要铁矿区(带)及其外围的航磁资料,在全国几个重点铁矿区(带),如鞍本、冀东、吕梁、五台、白云鄂博、  相似文献   

4.
四川甘孜—理塘断裂带是川西高原重要成矿区(带)之一。区域水系沉积物测量和早期异常查证结果,在阿加隆洼、雄龙西、马拢等3处高浓度金异常部位发现了有较大找矿前景的岩金矿产地。为进一步挖掘区域化探资料所蕴含的找矿信息,后期研究工作以水系沉积物金异常为单元,结合区域找矿新进展和新认识,对异常进行了再评价;以采样方格为单元,进行了地球化学统计成矿信息预测和靶区筛选;以阿加隆洼金矿床(含外围)为重点研究对象,初步建立了水系沉积物—土壤—岩石地球化学找矿模式,进行了找矿预测。经对矿区进行少量钻探工程验证后,获得了明显的找矿效果,对外围部分靶区查证后,在原有分散流弱异常地段,也相继发现了宰乌隆洼、阿达隆2处有较大找矿前景的岩金矿产地,拓展了找矿空间。  相似文献   

5.
陆地卫星TM遥感图像以其信息丰富、分辨率高而越来越受到广大遥感地质工作者的重视,随着在地质及找矿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和深入,遥感图像的信息提取和开发,为地质及找矿的深化提供了客观的、科学的依据,其中TM比值合成图像的应用为地质解译和蚀变岩带(或矿化蚀变带)的圈定增加了一个很有效的信息源,该方法在北山南带地质和找矿  相似文献   

6.
遥感蚀变信息提取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围岩蚀变是成矿作用发生的重要标志之一、从遥感图像中提取蚀变信息也成为一种重要手段、以波谱理论为基础,以遥感信息提取理论为依据,根据ETM 数据特征,选择多种遥感图像处理方法,对吉林省东部小西南岔铜金矿南山矿区(地表植被覆盖严重)、北山矿区(地表裸露)及其外围的金泉岗地区(地表植被覆盖严重)的遥感图像处理后进行彩色合成,对色调信息运用统计学原理进行评估,提取蚀变信息,经野外实地验证,取得较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7.
西藏玉龙铜钼矿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王成辉 《地质学报》2009,83(10):1445-1455
西藏玉龙铜钼矿是三江地区玉龙成矿带上的超大型铜矿。随着矿区开采工作的启动,矿区外围的找矿工作也逐渐展开。本文在矿区外围找矿项目中,对矿区及外围的年代学进行了研究,采用高精度离子探针方法对矿区及外围的岩体进行了年代学测试,获得玉龙铜钼矿两件含矿黑云母二长花岗斑岩的成岩年龄分别为主矿区岩体时代为43.0 ± 0.5 Ma(MSWD = 1.3)、43.8 ± 0.7 Ma(MSWD = 2.6);矿区外围北部甘龙拉地区石英二长花岗斑岩岩体时代为43.9 ± 0.6 Ma(MSWD = 1.19),矿区外围南部的纳加扎地区黑云母二长花岗斑岩岩体时代为41.4 ± 0.6 Ma(MSWD = 1.6)。表明玉龙斑岩铜钼矿带岩体主要于中始新世沿碰撞产生的拉分盆地侵入、就位,并且具有由北向南逐渐演化的趋势。矿区北部地区具有一定的找矿潜力。结合三江地区其它矿床的年代学数据和动力学背景,认为以玉龙铜钼矿为中心往北及往南均存在较大的矿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8.
以甲玛矿区的ETM+(TM)数据和Aster数据为数据源, 采用波段代数运算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两种数据中的蚀变矿物信息, 然后将蚀变信息结果融合得到研究区矿物蚀变分布图。ETM+(TM)数据适合提取羟基、铁染、碳酸盐等基团(离子)信息, 为遥感找矿提供基础的技术支撑。Aster数据可以识别出更细化的蚀变矿物, 如方解石、褐铁矿、绿泥石、白云母和高岭石等。通过与研究区地质资料及前人勘探结果比对分析, 遥感矿物蚀变信息结果有效、可靠。   相似文献   

9.
藏东三江地区多金属矿产遥感信息综合找矿预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藏东三江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是我国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在进行藏东三江地区遥感解译编图与矿产资源预测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卫星遥感数据信息丰富的特征,结合该地区的地质构造与矿产类型、规模及分布特征,分析了测区区域矿产地质特征、成矿地质背景和控矿条件,总结出研究区的成矿特征;在初步建立该地区与矿产相关的遥感五要素找矿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区内已有化探、物探资料,圈出了5个遥感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0.
根据成矿理论和我国成矿规律研究的最新成果,对北京市区域成矿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划分出2个Ⅳ级成矿区和5个Ⅴ级成矿带(或矿集区),并对其成矿特征进行了总结,编制了区域成矿规律图,这项研究对提高本地区地质工作研究程度、确定已知矿区深部及外围的找矿方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开展江西田村圩地区遥感地质解译,提取区域地质构造、侵入岩体、地层及蚀变信息,初步剖析测区典型矿床矿化遥感蚀变信息特征;提取研究区遥感成矿、控矿条件,开展区域成矿远景研究。依据离子吸附性稀土矿的成矿规律,综合遥感地貌解译和风化特征矿物异常信息提取结果,圈定5处稀土矿遥感找矿预测区。尝试建立石英脉型钨矿的遥感找矿预测模型,圈定钨矿找矿远景区4处,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提供找矿线索。  相似文献   

12.
西藏墨脱地区山高路险,植被覆盖严重。区域地质调查中卫星遥感TM和SPOT光学图像受到植被干扰,地质构造露头不清;而微波侧视雷达图像(SAR)由于受到高山地形影响,信号遮蔽,控制点的精确选取和遥感地质解译也十分困难。研究中采用DEM(数字高程模型)模拟SAR图像的方法,利用模拟SAR图像对原始雷达图像进行控制点选取和影像正射校正,通过TM图像和SAR图像的正射影像处理以及二者的影像数据融合,并利用DEM进行三维构像,最大限度地发挥了TM图像和SAR图像的影响优及二者的影像数据融合,并利用DEM进行三维构像,最大限度地发挥了TM图像和SAR图像的影像优势,用于测区区域地质和构造解译,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平山县秋卜洞银矿床位于麻棚岩体外围多金属矿重点勘查区内,成矿条件优越。近年来的勘查工作找矿成果显著,仅银资源量已达中型以上接近大型矿床的规模,同时共(伴)生有Au、Pb、Zn等有益元素。在该矿区已有找矿成果基础上,对麻棚岩体外围(含本矿区在内)金银钼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进行研究,以黄铁矿(与成矿关系最密切)作为切入点,从成因矿物学的角度对矿床成因、找矿前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矿床找矿潜力很大,具备发现大型银矿床的潜力,并可指导矿区的进一步勘查工作及区域找矿。  相似文献   

14.
在华北地台北缘中新生代火山岩发育区,发现大型铀钼矿床,其外围被第四系广泛覆盖。为了进一步扩大找矿,我们采用了以遥感图象、地质图件、航磁、航放资料为基础信息的多元信息计算机综合分析技术。通过已知成矿模式的建立,对与成矿有关的地质体与基础信息源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对这些相关信息在图像处理系统中进行的组合显示分析,从而确立了各类地质体及控矿地质要素复合集聚区的多参数影像模型;查明了它们的空间分布规律;圈出了5个主体火山机构;发现了大规模蚀变带及其与铀矿化异常之间的空间相关关系。据此编制出反映该区成矿地质环境的第四系覆盖层下深部地质构造影像图及成矿远景区影像图,在某一远景区内用航空彩色红外图像及侧视雷达图像进行解译,圈定了5个隐伏次火山岩体。经钻探验证了它们的存在并发现工业铀矿化。这一切都为已知矿区的外围扩大找矿工作起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遥感技术在里伍铜矿床成矿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里伍铜矿床位于扬子地台西缘,是中型铜多金属矿床,其成矿背景复杂,找矿潜力巨大.这里利用ETM+遥感影像,进行研究区的构造解译和矿化蚀变信息提取,并结合区域地质、化探、物探信息进行综合找矿信息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矿区环形构造边缘和线性构造交叉附近遥感异常强烈,里伍铜矿外围的黑牛洞、柏香林、挖金沟、白岩子、笋叶林、上海底为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6.
肖克炎 《矿产与地质》1993,7(3):208-213
研究区位于关门山铅锌矿床及外围约2000km~2范围内,依据综合信息成矿预测的基本理论,采用图像处理方法,进行遥感信息及地球物理信息对地质构造识别的增强处理.通过地质多源信息的综合研究,分析区域成矿规律,建立综合找矿模型,运用统计预测方法进行靶区优选.  相似文献   

17.
西昆仑成矿带高分辨率遥感调查主要进展与成果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遥感技术是地质矿产调查工作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以高空间分辨率(WorldView-2、QuickBird、IKONOS)和中等空间分辨率(ASTER、ETM+)卫星数据为遥感数据源,利用多元、多层次遥感技术,完成了西昆仑成矿带高分辨率遥感地质调查工作。制作了调查区1∶5万正射影像图,为遥感地质调查工作提供了既具有精确地理坐标,又能直观反映区域交通和地质灾害分布状况等信息的基础影像地图; 通过遥感地质解译和遥感蚀变异常信息提取,结合野外验证,基本查明了调查区区域(含矿/成矿)地质体、(含矿/成矿)地质构造的展布特征和遥感矿化蚀变异常信息的分布情况; 在典型矿床找矿模型、区域成矿分区、区域成矿/控矿要素分布特征等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了遥感找矿预测,并对部分遥感找矿预测区进行了野外验证和简易工程查证。本次调查共为调查区推荐3 349处遥感蚀变异常区,圈定146个找矿预测区,推荐16个区调/矿调工作优先部署区和30个一般部署区,充分发挥了遥感技术在区域矿产地质调查工作中的先行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金川铜镍矿床成矿模式、控矿因素分析与找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辉 《地质与勘探》2009,45(3):218-228
金川岩浆Cu-Ni-PGE硫化矿床与世界上其它几个大型硫化铜镍矿相比,具有矿化比例极高,岩体的岩相分带和矿体产状与原地熔离机制不协调等地质和成因特点.论文通过对金川铜镍矿地质构造及矿化特征、成矿模式系统分析,指出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形成和定位的主要控制因素表现为:同源岩浆控制和后期构造控制.侵入体成矿后期的构造变形对矿化的控制主要表现在对侵入体形态产状的改变,并影响到矿区深部、外围及区域矿化及分布特征,因而对矿区深部、外围及区域找矿具有指示意义.据此提出了矿区深部、外围及区域找矿新思路,并在矿床外围及区域与龙首山隆起平行的金川超镁铁岩带确定了两个勘探靶区一金川东延靶区和金川远东靶区.  相似文献   

19.
会讯动态     
冶金部《隐伏地质构造和找矿远景预测及其方法研究》专题,于1982年2月下旬,在江西举行了第五次技术问题讨论会。熊光楚同志就重磁数据处理问题作了中心发言。会议认为:专题组是一个由生产、科研和院校师生组成的协作攻关组,主要任务是通过重磁资料、遥感资料、区域物性资料的数字处理与研究,提供更多的二次找矿标志,结合化探工作,协助地质人员确定有较高分辨率的找矿准则,建立高概率的找矿范式,从而作出找矿远景区的预测,为开展大比例尺  相似文献   

20.
藏东三江地区遥感五要素模式找矿远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杨日红  于学政 《现代地质》2004,18(4):543-548
藏东三江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具备形成铜、金及铅 锌 银矿的地质背景,是中国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在进行藏东三江地区遥感解译编图与矿产资源预测的过程中,充分利用遥感信息丰富的特征,以遥感五要素找矿模式为技术手段,并结合该地区的地质构造与矿产类型、规模及分布特征,深入系统地阐明了测区的区域矿产地质特征、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控矿条件;同时综合分析了区内已有的化探和物探资料,初步建立了遥感找矿模式,最后圈定出了5个遥感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