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枪口南银多金属矿位于东昆仑多金属成矿带东段,1:2.5万沟系沉积物测量在矿区圈定出以Ag、Cu、Pb、Zn、Mo为主的综合异常4处.经异常查证,圈出9条矿化带,21条矿(化)体,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通过进一步异常查证,在AS1、AS2异常中Ⅶ、Ⅷ和Ⅸ号矿带内圈出银、银铅锌以及银金砷异常高值段,展示出了异常区具较好的银多金属矿的找矿远景.AS3异常内的Ⅳ号含矿花岗斑岩体深部发现多条铜多金属矿(化)体,且发育较强的围岩蚀变,显示具有较好的斑岩型铜多金属矿找矿潜力.AS4异常内Ⅰ-Ⅲ号金矿化带具较好的金多金属矿找矿潜力.本区具有优越的成矿地质条件,化探异常发育,且已发现了较好的银多金属矿找矿信息,充分展示出本区具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2.
乌珠日特多金属矿化区位于大兴安岭成矿带的突泉—林西、孟恩套勒盖—布敦花银铜铅锌成矿亚带上,本文通过分析其化探异常特征及矿化蚀变特征,认为该区成矿地质条件较好,矿化蚀变主要分布在下二叠统寿山沟组中,元素异常分布与地表矿化蚀变吻合性高,强硅化、褐铁矿化、孔雀石化等蚀变是主要的找矿标志;综合分析显示,乌珠日特多金属矿化区异常...  相似文献   

3.
黄土覆盖区由于较难采到基岩风化的水系沉积物,区域化探反映效果往往不理想,因此在我国很多黄土覆盖区域未开展区域化探工作。本文在河南崤山中河堤银铅锌多金属矿区利用深穿透地球化学方法开展了针对黄土覆盖区的隐伏矿地球化学勘查技术试验研究,采用的土壤微细粒分离测量和金属活动态提取测量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能较好地指示黄土覆盖区下伏多金属矿(化)体异常,同时金属活动态提取方法进一步增强了成矿元素对矿体的异常指示,因而两种方法均可作为黄土覆盖区寻找隐伏多金属矿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建瓯半溪矿区通过土壤测量,分析单元素异常特征、多元素衬度累加异常特征、异常元素组合特征,优选异常进行查证,经地表槽探(剥土)、浅井揭露和深部钻探验证,发现2处规模较大的银多金属矿(化)带,新发现银多金属矿体5个,取得较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5.
林乃武 《福建地质》2013,(4):296-301
尤溪山头顶矿区通过土壤测量,分析多元素衬度累加异常特征、异常元素组合特征,优选异常进行查证,经地表探槽揭露及深部钻孔验证,发现2个规模较大的银金多金属矿(化)带,新发现银金多金属矿体12个,取得较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6.
多年以来,激发极化法被广泛应用于金属矿产勘探的普查、详查和异常评价工作当中,比较明显的激电异常总是与岩(矿)石中存在电子导体的石墨或金属矿化有密切关系。为了突出与金属矿化关系密切的激电异常、压制干扰因素影响,引入了视金属因素参数来提取激电异常的二次信息,通过应用实例论证,该激电参数二次信息能够较好地评价激电异常,对推断解释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青海某地第三纪红色碎屑岩层中发现金矿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三纪红色碎屑岩层在青海分布广泛。长期以来,由于它特征的地理地质条件,在这一层位中寻找金属矿床的工作不受重视,至今未见在该层位中发现金属矿(化)的文献报导。但在一些地区的第三纪红色碎屑岩层中有化探金异常。在某地Au异常浓集区所进行的化探查证工作初步揭示了Au异常的形成是由于次生富集作用引起的,并在水系重砂样品中首次发现金矿物颗粒,从而为地质工作者重新认识这个金属矿的“不毛之地”提供了确凿证据。  相似文献   

8.
研究区处于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多金属成矿带,区域有多个1∶5万土壤化学测量综合异常分布,以中低温元素为主,异常规模大,数量多,峰值高。多伦沟矿区分布一个以Ag、Pb、Zn为主的1∶5万土壤测量综合异常,经1∶1万土壤测量查证,分解了多个子异常,子异常以Ag为主,元素浓度分带明显,浓集中心套合程度好,主要子异常区内发育以褐铁矿化为主的蚀变带,蚀变带中赋存以银为主的多金属矿(化)体。经探槽初步揭露控制,蚀变带中银单样最高达1 332×10-6,伴生铅锌矿,推断异常由以银为主的多金属矿引起,显示出本区有良好的找矿前景,区域有望形成内蒙古又一重要的银多金属矿带。  相似文献   

9.
通常运用地质、地球物理以及钻探的方法来确定金属矿体的赋存状态,地球物理方法中常用的探测手段主要有地面伽玛能谱测量法、X射线荧光法、浅层地震、地电化学参数法和地电化学提取法等.SYT法接收反射回来的带有地下地质信息的电磁波,再经过特殊的数据处理而得到的反映地下地层物性特征的曲线和柱状,可以用来进行地质解释,运用该方法对山东牟平隐伏区的含金矿化异常带进行了探测研究,探测结果显示,在SYT法探测曲线中,含金矿化带有明显的异常特征,可以用来确定金属矿体的埋深和厚度.  相似文献   

10.
刘恒福 《青海地质》1997,6(1):34-38,6
作者通过在唐古拉山雁石坪地区进行稀密度化探扫面工作,发现了一处Ag含量高,矿化明显,相关元素异常相互套合好,具有一定规模的,以Ag为主的多金属矿化综合异常。  相似文献   

11.
广西高龙金矿地电化学深部找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电化学提取法是在动态平衡的原理之上,利用人工电场提取深部或成矿离子进行成矿预测,确定成矿靶区。为节省投入和资源,延长矿山寿命,对广西高龙金矿投入以地电化学提取为主的深部找矿方法来找寻延深或下伏矿体。通过对地电化学提取异常和其他物化探异常的综合分析,确定高龙金矿鸡公岩矿段具有一定的找矿潜力,并再次证明了地电化学提取法找寻深部隐伏矿的有效性及其探测深度。  相似文献   

12.
地电化学提取法是在动态平衡原理的基础上,利用人工电场提取深部的矿化或成矿离子,进行成矿预测,确定成矿靶区.为探明资源、节省投入,在虎拉林金矿区投入了以地电化学提取为主的找矿方法,来找寻矿区隐伏的矿体.通过对地电化学提取异常和其他方法异常的综合分析,确定在金矿区具有一定的找矿潜力,并证明了地电化学提取和其他方法在森林覆盖区寻找深部隐伏金矿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青海祁漫塔格地区有效找矿方法总结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对祁漫塔格地区近年取得找矿突破的有效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在青海祁漫塔格地区的有效找矿方法主要有:①地球化学找矿方法,1∶20万化探扫面工作圈定的水系沉积物测量综合异常锁定了该区60%以上的已发现大中型矿床,地电化学技术方法能准确定位分布在覆盖区和半覆盖区的多金属矿矿(化)体,提高了找矿命中率;②高精度磁法在找矿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1万高精度磁法测量工作圈定了一系列具一定规模(长大于200m)呈线型或面型正磁异常,基本覆盖所有铁多金属矿区;③剖面测量综合分析找矿方法,通过1∶1万地质测量、剖面测量工作为准确预测找矿有利部位和可视化信息提供可靠依据;④成矿“缺位”预测的应用,暗示祁漫塔格成矿带除矽卡岩型矿床以外,其他类型找矿有望取得新突破.总之,目前在祁漫塔格地区主要依靠地面高精度磁法、水系沉积物测量法、地电化学法、地质剖面法及遥感方法等综合方法的综合利用,并与矿床成矿规律研究密切相结合,有望实现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14.
通过在贵州威宁凉山铅锌矿区耿家寨矿段深部开展构造叠加晕法、地表厚覆盖区开展地电化学测量实验,预测深部有较好成矿信息,经过钻探工程验证,获得较好的找矿效果,这表明构造叠加晕法、地电化学测量法在岩溶地区及覆盖地区深部寻找盲矿具有很好的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电提取法基础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金铭  卢军 《物探与化探》1992,16(4):275-285
本文从电解质溶液的基本电化学性质出发,根据传导类电法的电场分布理论,以均匀各向同性介质为例,对点源电流场中离子迁移一定距离所需时间和电极(液态、固态元素接收器)提取的物质质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作了较详细的讨论。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时量曲线的模拟实验结果给出了离子淌度、迁移距离和迁移浓度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通过箭猪坡锑多金属矿综合信息找矿模型的研究,对于进一步开展深部矿体定位预测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本文基于箭猪坡矿床锑多金属矿找矿工作,研究了深部成矿模式,分析了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CSAMT)、瞬变电磁测量(TEM)、地电化学测量等方法在深部找矿中的作用和效果。【研究结果】可控源测量能反映深部断裂带的延深情况,瞬变电磁测量低电阻率能有效识别矿化带或控矿断裂带,地电化学测量Pb、Zn、Sb元素变化曲线峰值能指示矿化体的存在。【结论】箭猪坡锑多金属矿地质-物探-化探测量综合信息找矿模型的建立为五圩地区深部找矿提供了可以识别的探测目标,CSAMT、TEM及地电化学测量综合方法能探测控矿断裂的深部特征,综合信息特征的找矿方法是构造控矿的有效技术手段。创新点:采用地质-物探-化探综合找矿方法构建多源信息找矿模型,预测深部矿体的位置、规模。  相似文献   

17.
地球电化学法是一种借外加电场使活动态的金属离子定向迁移到特制的接收装置、分析装置中的电解物,从而发现与隐伏矿床有关的金属离子异常,达到找矿目的的新方法。通过在中国江西省乐安县湖溪某矿区、澳大利亚Four Mile East某矿区开展以地球电化学提取测量为主、土壤离子电导率测量为辅寻找隐伏铀矿的工作,结合相应矿区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对该集成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提出了地球电化学法寻找隐伏铀矿的理想异常模式。结果表明,地球电化学法不仅适用于厚层覆盖区寻找火山岩型铀矿,对砂岩型铀矿同样可以取得良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8.
A version of the geoelectrochemical prospecting technique developed in China was demonstrated in China and Australia to test its suitability under both Chinese and Australian conditions. 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e mechanism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technique applied to search of concealed mineralisation through regolith cover, based on both experimental and field tests. This paer deals with three main aspects of the method: a) how metallic ions are released from orebodies by electrochemical dissolution; b) how these ions migrate to the collector and are deposited as elements by electrochemical extraction in the presence of an electric field; and c)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ethod illustrated by some case studies.  相似文献   

19.
根据航空物探资料及地面查证(包括地质观察、地面磁法、电法、化探等)资料,探讨了空地异常组合特征与铁及多金属矿产的关系。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利用空地异常组合特征寻找铁及多金属矿的分析方法,对于今后利用空地综合方法确定找矿目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体系是基于全国129个典型矿床的深入研究,以及在勘查项目实践验证基础上总结而形成的一种特别适合生产找矿第一线使用的有效方法。该方法以成矿作用内因(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外因(地质作用类型)相结合的思路,构建以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和成矿作用特征标志为主要内容的找矿预测地质模型。四川会理地区位于扬子板块西缘,区域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经历多期构造事件叠加,形成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铁铜矿床。近年来,在拉拉铜矿的深部及外围已取得了重大找矿突破和进展。本文以会理拉拉铜矿为典型实例及深部找矿预测成果示范,阐述该方法在深部找矿预测中的具体应用过程,得出了如下认识:早期成矿地质体为赋矿火山岩(河口群钠长岩类),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主要为基(中)性火山岩与沉积岩的界面及可能的喷溢口;热液叠加期成矿地质体推测为深部隐伏岩体,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主要为褶皱、断裂和裂隙。在总结成矿作用特征标志基础上,建立了拉拉铜矿勘查区找矿预测地质模型。通过与地质和物探方法相结合,圈定红泥坡南部为找矿靶区,经钻探验证,发现厚大矿体,打开了区域找矿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