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2.
3.
我国耕地数量、质量与空间变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清华同方)的相关检索文献作为研究数据源,运用EXCEL软件和文献计量方法统计分析1994年以来该数据库收录的论文,并根据研究内容需要进行人为筛选分类,分析研究我国耕地数量、质量和空间变化的进展情况。结果表明:我国耕地变化研究经历了早期调查、动态监测以及土地利用和耕地变化综合研究三个发展阶段,目前研究还存在综合性与系统性不够、缺少定量指标和综合模型、研究尺度不全面、专业化研究不够和服务目标不全面等方面的问题。鉴于此,认为从多尺度构建具有空间、动态性的综合模型是今后耕地变化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坝上高原安固里淖粒度年纹层与环境变化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在安固里淖湖心区获取一未扰动沉积物样柱,分析发现了由冬季风搬运物与湖心沉积共同形成的粒度年纹层,建立了纹层年表,恢复了安固里淖湖区8507aB.P,以来的环境变化过程。8507-5429aB.P。冬季风活动较弱,后期的所波动;5429-3244aB.P.冬季风活动较强,3244-2494aB.P。冬季风活动减弱;2494-1165aB.P。冬季风活动略有增强;1165aB.P以来,冬季风活动减弱。安固里小淖粒度年纹层反映的冬季风变化情况与我国北方地区同期的环境变化和海平面变化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5.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的范围和主要内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盛和  鲁奇 《地理译报》1996,15(3):7-12
  相似文献   

6.
山东历史时期冷暖旱涝状况分析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郑景云  郑斯中 《地理学报》1993,48(4):348-357
本文利用山东历史时期冬温指数、水旱指数序列,分析了近500多年来山东冷暖旱涝状况。主要结论是:山东气候存在着明显的冷暖干湿变化,冷暖变化为四暖三冷,干湿变化为四湿四干。旱涝灾害频繁,旱涝发生频率为44%,且在区域和季节上表现出不均匀性。全省范围的大旱大涝随时间有增加趋势。冷暖波动与旱涝变化关系密切,冷的时期涝灾较多,且存在地区和季节差异。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以来土地利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介绍和分析了土地利用和土地变化的研究进展,为开展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提供借鉴。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土地利用研究主要围绕土地利用调查、土地资源评价、土地利用规划等开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呈现综舍化研究的趋势。研究内容、研究理念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在研究方法与手段、驱动机理、地区案例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系列的成果。  相似文献   

8.
GPS技术在获取土地利用空间变化数据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准确地,定量地把握土地利用及其变化状况具有重要的意义,介绍了全球定位系统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双重作用和技术,通过对土地利用变化类型分析,简化GPS测量的野外工作量。  相似文献   

9.
10.
准确地、定量地把握土地利用及其变化状况具有重要的意义,介绍全球定位系统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双重作用和技术,通过对土地利用变化类型分析,简化GPS测量的野外工作量。  相似文献   

11.
12.
关于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指数模型方法的讨论   总被引:264,自引:3,他引:261  
朱会义  李秀彬 《地理学报》2003,58(5):643-650
近几年来,各类指数模型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我国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中,并在区域土地利用变化规律总结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指数方法包括变化率、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转移矩阵、流向百分比、动态度、相对变化率、邻接度、多度、重要度、景观指数等。但有关文献对这些指数的表述与计算中,还存在一些明显的混乱与误用。文章通过分析国内相关文献中所涉及的各类指数方法,将其按资源变化的分析、变化方向分析、变化的空间形式分析等目的取向加以归类,然后在此类型框架下,详细阐述了各种指数方法的概念、计算方法、意义、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土地利用变化对水城盆地岩溶水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influence of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a focus of global change research. The paper chooses an industrial city-Shuicheng in Guizhou Province-as a study area because the karst water quality around the city is deteriorating with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The natural susceptibility of karst water system is an important factor leading to karst water pollution.But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 is also a main factor according to the chemical analysis of karst water quality and land use change. So it is a good way to protect karst water through rational planning and managing of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变暖趋势的增强,土地利用变化是全球变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尤其是空间变化研究就成为了研究者非常关心的问题。以云南省保山杨柳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实例分析,详细阐述了GIS的空间分析方法及其在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中的应用。利用转移矩阵研究结果显示:该小流域农地总变化量最大,其次是有林地和荒山,变化最小的是水体和未利用地,有林地和未成林造林地以交换变化为主,水体和居民地净变化为主;从新增的角度来说,农地转化为有林地最具有转换优势,其次是农地转换为荒山;从流失的去向看,牧地转换为农地最具转换优势,其次是农地转换为牧地。  相似文献   

15.
苏桂武  方修琦 《地理科学》2000,20(3):212-217
基于滑动-t突变检验结果,对京津两地近50年来水稻种植面积的变化进行了阶段划分,并分别讨论了各阶段的变化特点。两地水稻种植面积的阶段性均受自然、技术和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事件相关分析发现,作为人类对隆水变化响应的裟种植面积的变化较降水变化滞后一年,使得年雨量变化与当年水稻种植面积变化之间存在在明显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黑河下游干旱地区环境变化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孙文新 《中国沙漠》1997,17(2):149-153
额济纳旗绿洲是典型的干旱荒漠天然绿洲,是河西走廊及内陆地区的一道绿色屏障。通过对额济纳旗绿洲土地利用情况的遥感调查,证实了额济纳旗绿洲生态环境恶化的严重性。对处于干旱区的额济纳旗绿洲环境变化的研究,分析了干旱地区环境变化的因素,表明干旱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17.
西南季风对中国自然环境影响的区域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南季风作为亚洲季风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自然环境也有较大影响。西南季风建立以后,因青藏高原高度不足以阻止西南季风这一深厚的大气环流系统,加之西南季风厚度随着山地尤其是横断山脉的上升而不断增厚、增强。南支西风急流的气旋性质对西南季风深入有引导作用,西南季风较东南季风活动性强,影响区域范围大,影响到太行山以西中国大部分地区。中更新世时,青藏高原隆升至海拔平均约3000m的高度,同时期也出现了第四纪最大冰期与最大温暖期,高原热力和动力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西南季风厚度加大,西南季风对中国自然地理环境深化起到重要作用。晚更新世以来青藏高原隆升至现今的平均约4500-5000m的高度,特别是喜马拉雅山脉的隆起,足以阻挡大部分西南季风进入西藏高原和中国内陆地区,西南季风影响范围退缩到长江上游以南的西南地区局部和青藏高原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基于MODIS-NDVI遥感数据反演计算了我国陆地2001—2015年地表植被覆盖度的空间分布,讨论了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分析了影响植被覆盖度近十几年来动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陆地植被覆盖度从2001—2015年,植被覆盖度总体上呈增加趋势,其中淮河流域、华北平原地区、以及黄土高原地区增加趋势显著。根据植被覆盖度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特征,可将其变化类型分为持续增长型、先减小后增长等六种类型,其中农业种植区基本为一直增长型,而主要森林覆盖区,特别是西南地区的植被覆盖度在研究时段内表现出波动性的变化特征。降水是驱动华北平原北部,内蒙古,以及西北大部分区域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的重要因素,东北、青藏高原等地区植被覆盖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而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光照条件是影响该区域植被覆盖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冯利华 《地理科学》1998,18(6):538-541
洪涝是各种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由于这些因子表现出趋势变化,周期变化和偶然变化等规律,因而洪涝序列中带有趋势变化,周期变化和随机变化等成分。这样,根据趋势变化分析,周期变化分析和随机变化分析综合集成的方法来寻求钱塘江流域洪涝年的长期变化 可行的,提出的综合预测模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