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古道、彩石与美丽乳源在粤北的湘粤交界处,有条横亘南北穿越南岭的秦汉古道,这条艰险的小道,或沿江而行,或穿山越岭,用武水之秀载中原文脉入粤,也将岭南之风物,逆流穿山而上,不远万里,携入中原,让中华之文脉交相辉映,和谐融融。位于广东西北端的乳源,正处于这条古道的中南部,恰似咽喉,镶嵌在湘粤连接的要地上。这条古老的驿道,也就与南岭崇山,与迷幻般的大瑶山,与武江与南水"长相厮守"了。两千年的"恋情",默默地守护,默默地维护着历史的风脉,绘制着史海文化的图腾。  相似文献   

2.
卢良志 《国土资源》2007,(12):50-53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统一度量衡等措施来巩固政权的统一。这些措施客观上对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秦王朝灭亡后,继之是汉王朝的统治,汉武帝刘彻和光武帝刘秀统治时期是东西两汉发展的鼎盛时期,社会经济、科学文化得到了较快发展。秦汉时期的发明和创造对地图制作技术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和促进,使地图脱离了迷信色彩,跨入了有科学理论指导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3.
<正>屯者,驻军防守也;田者,耕作之地也。屯田又称屯垦,就是由政府派遣军队或组织平民垦荒耕种,解决军需供应,缓解财政压力,促进经济发展,形成强大而可持续的防卫体系。"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自秦汉以来,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如一条巨龙,横亘在中华大地上,捍卫着中原腹地的家国田园,成为北方游牧铁骑难以逾越的屏障。其实,历代中原王朝还以农耕民族特有的方式,将土地、移民、农耕与军  相似文献   

4.
岳阳,古称巴丘,又曰巴陵,后改岳州,为历代府郡州县治所在.岳阳因有岳阳楼而名扬海内外,但岳阳之名由来,至少有三说. 幕阜山南说.幕阜山,位于湘鄂赣三省交界处,海拔1000米以上山峰有12座,最高峰尖峰为1596米.南宋王象之在《舆地纪胜》中,将幕阜山与岳阳之名联系起来,写道:"幕阜亦谓天岳,州据其阳,故谓之岳阳."这种说法用来指称今日之岳阳,似难令人信服.从地图上看,幕阜山在岳阳东南面,岳州古城则在此山西北面,按地理方位讲,叫"岳阴"才合适.  相似文献   

5.
当前,国内外地理学史界对中国先秦地理学的成就普遍认识不够。本文认为先秦地理学的成就相当辉煌,是中国地理学著作的创立时代,亦是中国古代地理学成为一门学问的时代。先秦地理学还有着考察自然、研究自然的好传统,秦汉及其以后的中国古代地理学基本上丢失了这个传统,走上侧重地理沿革的考证、社会历史和社会状况的记述之路,形成内容上以史学地理、经学地理、沿革地理为主体的中国传统地理学。先秦与秦汉地理学之间存在一个大断裂。这个大断裂影响了中国古代地理学取得的成就,致使中国古代地理学无法发展衍生为近代地理学。  相似文献   

6.
"要将‘天地图’做成世界一流的民族品牌。"两会之际,全国政协委员、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局长徐德明就社会各界关心的"天地图"建设情况接受了记者采访。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天地图"已被列为"天字号"工程加紧建设。"天地图"是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是中国区域内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资源最丰富的互联网地图服务网站,自2010年10月上线以来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相似文献   

7.
张九龄是唐代岭南诗人之宗,他留传下来的200余首诗中,题咏或咏及岭南的诗篇将近50首.与唐代绝大多数岭南诗不同,张九龄的岭南诗流露出明确的“岭南”乡邦意识,在他的笔下,岭南不是蛮烟瘴雨,而是环境优美,山川明秀,风物宜人.透过这些诗作,我们可以把握张九龄对于岭南乡邦所抱有的完全不同于非粤籍诗人的特定感情  相似文献   

8.
2007地理信息系统银奖工程简介重庆市3维地理信息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系统建设背景及工程概要介绍 随着重庆市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政府、企业、社会都对地理空间信息应用提出了强烈的需求,发展改革部门将之提升为"地理空问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政府亦将"地理空问数据库"确定为是与人口库、法人库、宏观经济库并列的重点建设四大基础数据库之一.  相似文献   

9.
岭南人黄咏梅的小说充满了浓郁的岭南风情。她的小说多以岭南城镇为背景,岭南的各种景观、风俗民情、方言俚语和独特的岭南小吃常常出现在她的笔下,岭南风情在她的作品中得以有力呈现。黄咏梅的岭南风情画满足了读者有关岭南的想象,但过于浓郁的岭南特色却使作品表现出传播范围、作品深度等方面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今年的"8.29"全国测绘法宣传日主题被确定为"依法普查地理国情,测绘服务美丽中国",与之相关的一个重要背景是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全面展开.8月19日,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对地理国情普查工作进行了动员部署.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会上着重强调了此次普查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这次的普查是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时期进行的一次普查,关系到我国当前和今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地理学史上的一次大断裂——兼评《汉书·地理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先秦地理学有着考察自然、研究自然的传统,而且在这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汉代及其以后的中国古代地理学基本上丢失了这个传统,始作俑者为东汉班固。西汉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但排斥或扼杀了其他诸子百家,也摧残了先秦儒家注重自然的传统。班固著《汉书·地理志》,屈从当时的潮流,忽视先秦时期“山川,地理也”的传统,赋予“地理”另一种含义,即以记述疆域、政区的建制置和沿革为主,而把山川等自然知识作为附庸,使以后的中国古代地理学走上侧重地理沿革考证、记述社会历史和社会状况之路,形成内容上以史学地理、经学地理、沿革地理为主体的中国传统地理学。先秦地理学与秦汉地理学之间存在一个大断裂。这个大断裂影响了中国古代地理学取得的成就,并使中国古代地理学无法发展衍生出近代地理学。  相似文献   

12.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20,(2):F0003-F0003
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南京师范大学建设,以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学科、地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为支撑。实验室瞄准国际地理学与地理信息科学学科前沿,以服务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目标,以"地理数据获取-地理数据分析-地理模型构建-地理过程模拟-地理规律探求"为主线,围绕"虚拟地理环境系统平台"、"地理规律与地理信息机理"、"地理建模与地理模拟"以及"地理环境变化动态监控" 4个研究方向,进行地理学及地理信息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和新技术应用探索。  相似文献   

13.
更上一层楼     
水族最传统的民居建筑,毫无疑问是布局紧凑、错落有致、依山势回环而建的"干栏"式房屋群. 在水语中,"干"指的是楼,"栏"指的是房子或居家,"干栏"由此合成了楼房的特色表述.实际上,干栏也是更有厚度的古百越族群所留下的文化遗产之一.  相似文献   

14.
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南京师范大学建设,以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学科、地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为支撑。实验室瞄准国际地理学与地理信息科学学科前沿,以服务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目标,以"地理数据获取—地理数据分析—地理模型构建—地理过程模拟—地理规律探求"为主线,围绕"虚拟地理环境系统平台"、"地理规律与地理信息机理"、"地理建模与地理模拟"以及"地理环境变化动态监控"4个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4,(4):F0002-F0002
正实验室简介南京师范大学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学科支撑下,经过多年的努力与发展,已成为我国地理学与地理信息科学科学研究、学术交流、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地理信息产业化的重要基地。实验室瞄准国际地理科学与地理信息科学发展前沿,面向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以"扎根地理学、服务地理学、发展地理学"为显著特色,围绕"地理信息系统集成与共享服务"、"地理知识发现与规律挖掘"、"地理建模与地理模拟"及"地理环境遥感动态监测"四个方向开展理论和应用研究,形成了以"长江学者"和优  相似文献   

16.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4,(2):F0003-F0003
正实验室简介南京师范大学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学科支撑下,经过多年的努力与发展,已成为我国地理学与地理信息科学科学研究、学术交流、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地理信息产业化的重要基地。实验室瞄准国际地理科学与地理信息科学发展前沿,面向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以"扎根地理学、服务地理学、发展地理学"为显著特色,围绕"地理信息系统集成与共享服务"、"地理知识发现与规律挖掘"、"地理建模与地理模拟"及"地理环境遥感动态监测"四个方向开展理论和应用研究,形成了以"长江学者"和优  相似文献   

17.
正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南京师范大学建设,以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学科、地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为支撑。实验室瞄准国际地理学与地理信息科学学科前沿,以服务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目标,以"地理数据获取—地理数据分析—地理模型构建—地理过程模拟—地理规律探求"为主线,围绕"虚拟地理环境系统平台"、"地理规律与地理信息机理"、"地理建模与地理模拟"以及"地  相似文献   

18.
正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南京师范大学建设,以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学科、地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为支撑。实验室瞄准国际地理学与地理信息科学学科前沿,以服务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目标,以"地理数据获取—地理数据分析—地理模型构建—地理过程模拟—地理规律探求"为主线,围绕"虚拟地理环境系统平台"、"地理规律与地理信息机理"、"地理建模与地理模拟"以及"地理环境变化动态监控" 4个研究方向,进行地理学及地理信息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和  相似文献   

19.
<正>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南京师范大学建设,以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学科、地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为支撑。实验室瞄准国际地理学与地理信息科学学科前沿,以服务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目标,以"地理数据获取—地理数据分析—地理模型构建—地理过程模拟—地理规律探求"为主线,围绕"虚拟地理环境系统平台"、"地理规律与地理信息机理"、"地理建模与地理模拟"以及"地  相似文献   

20.
正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南京师范大学建设,以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学科、地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地理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为支撑。实验室瞄准国际地理学与地理信息科学学科前沿,以服务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目标,以"地理数据获取一地理数据分析一地理模型构建一地理过程模拟一地理规律探求"为主线,围绕"虚拟地理环境系统平台"、"地理规律与地理信息机理"、"地理建模与地理模拟"以及"地理环境变化动态监控"4个研究方向,进行地理学及地理信息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