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了中子星的热演化,自转演化和磁场演化的相互影响,考虑了一个自洽模型,中子星因磁偶极辐射而自转减慢,在内部产生某些加热过程,中子星磁场通过壳层的欧姆耗散来衰减。结果表明,磁场衰减提高了加热过程的重要性,相反,加热效应减慢了磁衰减,因此可以得出,中子星的热,自转和磁场也许不是独立演化的,不仅如此,这些演化与初始条件有关,因此,人们也许可以从射电和X射线观测对脉冲星年龄,初始磁场和周期给出某些限  相似文献   

2.
太阳系探索和地外生命搜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际上进行太阳系空间探测的现状,着重介绍了探测月球,火星,不星和外行星的意义,目的,手段和成就,择要介绍了美国宇般局,欧洲空间局,俄罗斯和日本近年来和下世纪初的空间计划,论及地外生命搜索,主要介绍了火星上水和生命搜索进展,地外生命搜索的的SETI计划及其发民菜,物理学家与生物学家有关搜索成功的可能性的争论,以及太阳系外行星系统的发现,太阳系外行星系统的发现是当代天文学最时髦的,也将是未来21世纪成果最丰富的研究领域之一,目前,已经发现了大约50个太阳系外行星系统,太阳系外行星系统的发现与地外生命搜索研究是密不可分的,这项研究近20年来发展较快,它的研究也促进了航天学,宇宙化学,天文生物学乃至哲学等其化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束成钢 《天文学进展》2001,19(2):249-249
从星系形成和演化的角度出发,对星系结构和动力学进行的粗略的评述,内容包括:(1)初步描述了星系中各主要成分的物理特征(空间分布,运行学和化学)及其形成和演化,(2)Damped Lyman-alpha systems(DLAs)是本地星系的化石,对其进行观测研究是HST的主要任务之一,对DLAs宽的谱线轮廓的物理机制和其恒星形成,化学演化进行了讨论,(3)目前已证明Lyman Break方法是发现高红移高恒星形成星系的有效手段,讨论了Lyman Break Galaxies的动力学过程和恒星形象,(4)旋涡星系和椭圆星系的Scaling Law是星系形成和演化所必须解释的问题,对近期该方面的研究结果作了介绍,(5)整体超星的反馈作用在星系形成和演化中起了重要作用,评述了该物理过程对星系演化的影响;(6)随着观测资料的不断积累,各种物体对河外背景辐射的贡献已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讨论了宇宙整体的星形成历史和化学演化,(7)银河系是进行星系形成和演化研究的归算零点,介绍了银河系的结构,动力学及演化。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了毫米、亚毫米波学科领域的发展动向,及其在解决一系列天文学前沿课题中面临的挑战,在文献[6]的基础上概述国际上毫米波,亚毫米波射电观测设备运转和改进的状况,分析了在学科发展的强力推动下毫米、亚毫米波技术迅锰发展,以及在现有设备成功运行的条件下,筹划和发展大型毫米波,亚毫米波技术迅猛发展,以及在现有设备成功运行的条件下,筹划和发展大型毫米波,亚毫米波综合孔径及毫米波VLBI的充分性和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5.
太阳磁场观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要回顾了近几年国际上太阳磁场研究的一些重要进展,包括耀斑与磁切和电流的关系,电流螺度和磁螺度,磁场拓扑性,三维磁场外推,色球磁场研究,日冕磁场研究,内网络磁元,磁流和振荡,极区磁场观测以及色球磁元观测等方面内容,同时也介绍了怀柔太阳观测站最近所取得的主要成果,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YOHKOH高分辨率的太阳X射线数据,SOHO的多波段大尺度观测,TRACE的高分辨太阳过渡区资料,为研究太阳磁场从内部到距离几十太阳半径处的大范围演化提供了依据,高效的空间资料结合长期的地面资料,将是正派推动太阳磁场研究的重要手段和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6.
关于天球参考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动序列计算和地球定向参数测定需要一个中间的天球参考极作参照,1984年,采用IAU1980章动理论,选取天球历书极作为参考极,利用改善岁差章动模型和由天文测地新技术确定地球定向参数实现的天球历书极,其精度可达0.1mas,随着理论和观测精度的提高,在微角秒量级下,章动和极移模型中周日和半周日成分分应被考虑,地球定向参数的高频成分已被测定,因此天球历书极的原先定义不再适用,需要更改,叙述了不同天球参考极的概念,天球历书极的定义,评述了天球历书极目前实现及其缺陷,介绍了新的天球参考极-天球中间极的定义及其实现。  相似文献   

7.
在考虑径向对流和不同光学厚度的基础上,我们采用一般的辐射冷假设,在统一的框架内考察了吸积盘的整体结构,对α模型,我们发现在不同盘区在不同的整体结构,在吸积率较低时,存在三种类型解,光学厚的局部辐射冷解,光学薄的局部致冷解,光学薄的对流致冷解,这些解在盘内较大范围内都存在且互不交叉,但在吸积率较高和粘滞系数较大时,两种局部致冷解会相互交叉,而对流为主的解在所有盘区都稳定存在,另一方面,在吸积率较高和  相似文献   

8.
简要地回顾和介绍了IAU时间尺度和参考系的历史和进展,其主要内容:(1)牛顿时空观和相对论时空观,(2)IAU各种时间尺度的历史演变和相互关系;(3)IAU的天文参考系,有关的最新决议,相对论框架下度规及其规范问题,四维时空中的空间1PN坐标变换,也介绍了一些有关工作,阐明了与IAU最新决议稍有不同的观点,指出目前IAU有关决议可能仍存在的某种程度上的不完善。  相似文献   

9.
刘庆忠  杭恒荣 《天文学报》1997,38(4):434-440
对XPer新发射相连续四年的光学光谱和近红外光度监测结果,XPer近两年的变化不同寻常,主要表现以下两点:(1)尽管它的光学光度V星等只恢复至失去气壳前的亮度,但Ha发射线等值宽度和近红外,J,H和K光度地超过了历史记录的最大值,分别达到了16.34A和5.3^m,5.3^m和5.1^m,表明XPer新发射相气南的密度和尺度较都大,(2)我们首次观测到XPer近红外光度和Hα发射线等值宽度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
简要地总结了2001年度上海天台科研工作,包括知识创新工程和基础研究。实测和技术工作,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科研支撑和相关管理工作,以及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若干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1.
用DIMM测视宁度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DIMM测视宁度是目前世界上通行和好的方法之一,但仪器、观测和处理方法不同会影响观测结果和精度,本文就其中的几个最主要因素进行讨论。包括:望远镜和子瞳,曝光时间,取样时间,星像计算的判据和计算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12.
顾震年 《天文学报》2002,43(4):432-442
利用西峰市以西16km处的巴家嘴黄土剖面的上新世以来的(6.2-2.5MaB.P.)磁化率和粒重及太平洋深海沉积物资料,用不同的数据分析方法,不仅得到地球轨道主要参数中(对应于偏心率、交角和气候岁差)的0.1Ma、0.041Ma和0.023Ma几个天文周期,而且还得到了0.20Ma、0.15Ma、0.08Ma和0.06Ma其他周期,它们都在80%置信度水平以上,此外,通过小波变换表明,所有这些周期呈现出时变特性,随不同的地质年代增强或逐渐消失,这说明古气候的变化受多种古环境的影响所致,近来提出0.1Ma周期变化不但和地球轨道偏心率有关,而且可能和星际尘埃粒子沉降速率和青藏高原的隆升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地球轨道参数变化影响气候长期变化只是其中一种因素。  相似文献   

13.
高精度的时间和频率不仅在基础研究领域,如地球动力学研究、相对论验证、引力波检测、脉冲星周期观测与研究、人造卫星动力学测地等等,而且更多地在应用研究和国民经济活动中,如能源(电力联网)通讯、交通、计量测试、地震测定等,以及在军事和空间活动中,如习行器的测控、制导、通讯和数据传输、卫星定位、军事测绘、武器试验和国防新技术研究等,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在这些应用中,高匠时上尖标准源,谷称原子钟,毫无疑问是这些时频活动的基础。因此,如何科学地、因地制宜地选择标准源,便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在这篇资料中,我们对目前实用的商品原子钟进行了一些调查,列出了它们的一般特点和性能比较,也给出了它们的一些应用例子。通过比较,我们认为,根据我国国情,使用国产氢原子钟无论从性能、价格上考虑,还是从寿命和售后服务上考虑都是合算的。  相似文献   

14.
多目标光纤光谱处理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俄罗斯SAO 6米望远镜的多目标光纤光谱(multi-object-fiber-spectra)为例,介绍了多目标光纤光谱的观测方法和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分析了影响精度的主要误差来源,根据所用软件和仪器的情况,对散射光,相对透过率,波长定标,流量定标等问题作了相应的讨论和适当改性。  相似文献   

15.
吴月芳 《天文学进展》2001,19(2):246-248
对于大质量的形成,由于区域的遥远和结构的复杂以及过程的特殊,研究相对迟缓,对可能形成大质量得的云核和大质量年轻星体的活动,进行多波段搜寻和研究,取得了相应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Blazar 的X射线谱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Donato文献中选择了一个含有69个Blazar的样本,样本中每个源有多个X射线辐射流量数据,用该样本研究了流量密度和谱指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研究了三类源(HBL,LBL,FSRQ)的红移和谱指数的分布。结果表明:对于HBLs,谱指数和流量密度之间有一个较好的反相关关系存在,而对于LBLs和FSRQs却没有相关。因此认为HBL的X射线是同步辐射所致,而LBL和FSRQ的X射线辐射较为复杂可能是同步自康普顿过程导致。HBL显示软X射线谱,而FSRQ显示硬X射线谱,LBL居中。在谱图中HBL位于近端,rSRQ位于远端,LBL居中。  相似文献   

17.
乌鲁木齐25m射电望远镜脉冲星观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乌鲁木齐天文站自1999年以来陆续研制完成脉冲星1.5GHz频段消色散接收系统,0.327GHz,0.61GHz,2.3GHz,4.8Hz和8.4GHz等5个频段上的单通道的脉冲星接收系统和2组双频(2.3GHz和8.4GHz及0.327GHz和0.61GHz)同时观测的接收系统,上述设备均已投入观测,并取得一批诸如脉冲星周期参数,周期跃变,逢行速率,脉冲轮廓模式变化,星际闪和谱特性等观测成果。  相似文献   

18.
银河系的起源和演化天体的起源和演化是天文学中重大问题之一,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以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为例,自从康德在18世纪中叶提出第一个星云假说,二百多年来,至今已有多种假说问世,但仍没有一个较完整的、被普遍接受的学说。虽然,恒星的起源和演化的研...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对一系列彗星进行的宽带或带CCD测光得到了许多有趣的结果,为深入地理解彗星的物理性质,结构,起源和演化等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文中简要地介绍了利用CCD成像观测在测量彗核的自转,大小,开头,质量和研究彗核的活动以及彗发的形成和演化等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20.
小型化是目前氢钟的发展方向之一,氢钟的小型化主要是谐振腔的改进,它的结构尺寸决定了氢钟的最小尺寸和重量,目前要用的小型腔主要有电极负载腔,磁控管腔,介质负载腔和TE111腔,新型的谐振腔虽然减小了体积减轻的重量,但量由于它本身已经很难满中立起振条件,所以在伺服电路上也不同于主动型氢钟,根据电路原理的不同,将小型化的氢钟分为反馈振荡型和被动型,反馈振荡型氢钟使激射器工作在反馈振荡状态,通过正反馈维持激射器振荡,被动型氢钟的激射器工作在振荡阈值之下,其作用与揩振放大器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