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7 毫秒
1.
近日,由河南省地矿局第五地质勘查院承担的郑汴新区中牟段地热资源普查项目通过专家验收。项目区发现一处年地热流体可开采量为1220万立方米的大型地热田,经地热流体评价,地热水氟、偏硼酸含量达到有医疗价值浓度,偏硅酸含量达到矿水浓度,具有较高的理疗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河南省地质调查院承担的郑汴新区地质环境综合调查工作已经完成野外作业。调查结果显示,郑汴新区地壳稳定性好,总体上地下水消耗与补给呈现均衡状态。据项目组人员介绍,2011年开始的郑汴新区地质环境综合调查,超出了当年划定的郑州新区和开封新区,涵盖了郑州航空港大部分地区,总面积2150平方公里。郑汴新区地质环境综合调查项目是针对郑汴新区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正>8月30日上午,位于洛阳市新区伊洛路北侧、龙门高铁站附近的棕榈泉小区ZLQ1号地热井探采结合项目,举行成果交接仪式,这标志着洛阳新区地热资源勘探开发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地热资源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新型能源,被誉为21世纪最具有开发价值的绿色新型能源之一。为改善洛阳市能源结构,增加能源供给,优化人居环境,根据市政府关于加强新区地热  相似文献   

4.
日前,在洛阳新区地热资源综合研究成果评审会上,受洛阳市国土资源局委托,河南省地球物理工程勘察院介绍了对洛阳新区地热资源的勘察结果。结果表明,洛阳新区地热有利地段总面积达23平方公里,其中一级有利地段面积约2平方公里,预测日涌水量1750立方米;二级有利地段面积约15.5平方公里,预测日涌水量1440立方米;三级地段面积约5.5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5.
<正>日前,河南省地矿局第五地质勘查院在濮阳市南乐县成功打出一眼2700米深地热探采井。据了解,这一深地热探采井工程是该院通过竞标与中石化新星河南地热能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在南乐县施工的第一眼探采井钻井工程。项目位于南乐县城西南部,以揭示寒武或奥陶系灰岩顶板以下500米为准,查明该区的地层结构、圈定地热异常范围,确定该区地热流体的水温、水量,为南乐县城及周边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日前,由河南省地矿局水文一队承担的两权价款项目《河南省温县地热资源普查》顺利完成野外普查,现正在进行紧张的报告编写,预计年底将提交普查报告。  相似文献   

7.
正地热资源是一种十分宝贵的可再生能源,其功能多,用途广,有着广泛的开发利用前景。作为一种绿色能源,地热在中国已被广泛接受。地热资源储量登记直接关系到地热资源的后续合理开发利用。本文结合浙江省近几年储量评审备案和登记工作的实际,就地热资源储量(地热流体可开采量)登记工作中碰到的地热资源储量分类问题进行探讨。一、地热资源储量和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比较地热储量是指在当前经济技术  相似文献   

8.
<正>11月22日,河南中牟页岩气勘查郑东页1HF井钻完井及压裂试气工程开工仪式在开封市西姜寨乡举行。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教授翟刚毅,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厅长张兴辽,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党组书记、局长郭轲等出席开工仪式。河南中牟页岩气勘查区块郑东页1HF井项目设计井深4510米,其中,水平段1200米,压裂试气20段,项目预计投资1亿元,项目主管单位为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承担单位为河南  相似文献   

9.
通过该井地热钻探及区内已有石油钻探研究资料,对德州市城区古近纪沙河街组地热资源的地质背景、地热地质特征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认为沙河街组地热资源属于层控型低温地热田,在沧东断裂以东都有分布,热储层厚度超过120m,地热水中碘、锶、铁、偏硅酸达命名浓度,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山东聊城东部地热田位于阳谷凸起的北部区内,区内常被开发利用的奥陶纪马家沟组热储层的地热流体主要为地热水,其矿化度和温度较高,水量较大,属氯化物·硫酸盐一钠·钙型和中性极硬型盐水;其锶、氟的含量达到了命名矿水浓度;偏硼酸的含量达到了有医疗价值浓度,有时会达到矿水浓度;偏硅酸的含量达到了矿水浓度;对金属具有强腐蚀性,对普通水泥具有结晶性侵蚀,对各类水泥无分解性侵蚀,并含有铁、锂、锰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可以在地热供暖、洗浴、医疗保健、种植业、养殖业、工业等行业进行广泛地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通过专家评审的《许昌市中部地热资源勘查开发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河南省第二地质勘查院在许昌市中部发现一大型地热田。地热资源量为2.885×1019焦耳。这次调查,为该区的地热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该项目属河南省地矿局项目,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由地勘二院承担并实施,共完成1∶100000地热地质调查2240平方千米,调查井点225个,收集12眼地热井资料,完成野外物探剖面  相似文献   

12.
正刚刚完成的《洛阳盆地东部地热资源调查评价与开发利用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结果显示,河南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勘查院在洛阳盆地东部发现一大型地热田,估算岩石中储存的热量为54×1017焦耳,折合标准煤3700万吨,相当于一个大型煤田。该项目属河南省地矿局项目,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实施。该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专家组组长王现国介绍,项目通过野外地热地质补充调查、地球物理测量、水文地球化学测量、抽水试验、水土样品采集与分析等工作,初步查明了  相似文献   

13.
8月30日上午,位于洛阳市新区伊洛路北侧、龙门高铁站附近的棕榈泉小区ZLQ1号地热井探采结合项目,举行成果交接仪式,这标志着洛阳新区地热资源勘探开发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地热资源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新型能源,被誉为21世纪最具有开发价值的绿色新型能源之一。为改善洛阳市能源结构,增加能源供给,优化人居环境,根据市政府关于加强新区地热资源的勘查许可证,矿区面积54.67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通过专家评审的《许昌市中部地热资源勘查开发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河南省第二地质勘查院在许昌市中部发现一大型地热田。地热资源量为2.885×1019焦耳。这次调查,为该区的地热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该项目属河南省地矿局项目,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由地勘二院承担并实施,共完成1∶100000地热地质调查2240平方千米,调查井点225个,收集12眼地热井资料,完成野外物探剖面  相似文献   

15.
济南市东部地区地热地质条件较好,典型代表为章丘地热田。为了估算评价其地热资源,服务于进一步的预可行性勘查,该文在资料收集、野外勘查的基础上,依据地热地质条件及地热田勘查研究程度,确定奥陶纪灰岩裂隙岩溶层状、带状热储层为章丘地热田的主要研究对象。该文对章丘地热田地热能资源量、地热流体可开采量进行了计算。章丘地热田总面积为468.524km~2,在章丘地热田Ⅰ,Ⅱ计算分区385.225km~2范围内,地热资源总量为1.337×10~(18)J,折合标准煤0.4562×10~8 t,地热资源储量查明程度为推断的。按照最大允许压力降低值0.3MPa计算,章丘地热田奥陶系热储地热流体资源可开采量为6620.56m~3/d。按照地热流体可开采量计算的地热田产能为10.83MW,年开采累计可利用的热能量为5.690×10~8MJ,折合标准煤1.941×10~4t/a。通过该次评价,为持续做好该区的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构建能源节约型社会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6.
<正>日前,由河南省地质测绘总院环调二所承担的"南阳盆地邓州市、新野县、唐河县地热资源普查"项目地热井开始钻进。该项目属2008年"两权价款"地质勘查项目,设计地热井一眼,井深1500米。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菏泽郓城地区地热资源丰富,主要赋存于奥陶系和寒武系灰岩中,为估算评价该区的地热资源,在收集资料、野外勘查的基础上,施工1眼地热井,结合收集该区30余眼地热井资料,基本查清了郓城地区的地热赋存条件,确定奥陶系和寒武系热储为本次研究对象,对郓城地区地热流体质量进行了评价,地热资源量进行了计算。评价结果,为持续做好郓城地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构建能源节约型社会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章丘市桃花山地区专项地质、水文地质调查、地温测量、地球物理勘探、地热钻探、抽水试验等一系列地质工作,勘探查明地热田120.36万m2,地热资源总量1.52×1016J,可利用地热资源量2.29×1015J,单井可开采量高达3 485m3/d。桃花山地热具有资源储量丰富、地热流体医疗价值高、所处区位优势明显等诸多特征,拥有良好的开发远景,可作为供暖、洗浴、疗养用水等。  相似文献   

19.
不久前,《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焦斌屯—小周地热资源普查报告》在齐河县通过了省地矿厅组织的评审验收。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成果质量较高,投资效果明显,建议尽快投入开发。《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焦赋屯—小周地热资源普查报告》是德州市首批实施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地勘项目之一。该项目在收集大量地热地质资料的基础上,采用了地质调查、物化探及水文观测等多种勘查方法,并施工地热井一眼,通过建立热储概念模型,估算可采热储量为1.43×1017J,相当于488万吨标准煤,热水可开采量21000m3/a。报告还从水质、温度…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地热信息系统建设工作 ,把以往分散和零乱的地热地质条件、普查勘探及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等资料 ,通过文、图、表、声、像等形式综合地、直观地反映出来 ,以有助于政府管理部门更好地开展地热资源勘查规划、开发管理与利用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