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三讲 量纲分析与相似性原理我们来考虑均匀介质中剪切位错点源的P波远场辐射,即求给定震源情况下的纵向远场位移U.“点源”,指的是震源与台站的距离足够地远,确切地说,是这个距离比我们所考虑的地震波的波长大很多的情况.辐射地震波的强度,由地震断层的几个物理量决定:断层面积A,剪切模量M,错动速度ΔU(M.=MAΔU即是所谓“地震矩”,而M=MΔU为地震矩时间变化率).此外,介质波速α,介质密度ρ和源点与接收点之间的距离R也是必须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地震学是地球物理学的一个分支.地球物理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物理学的特征之一是定量化.现代物理学的特征之一是高度的定量化.历史上,第一次为物理学赢得世界性声誉的,就是物理学严格的定量化计算.那个时候,地球物理学在物理学中的地位,还不象今天这么次要.从某种意义上说,艾萨克·牛顿就是一位地球物理学家.  相似文献   

3.
表土颜色和气候定性至半定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杨胜利 《中国科学D辑》2001,31(Z1):175-181
通过中国现代土壤的颜色测定, 发现土壤颜色与成土过程和现代气候因子之间有良好的函数关系, 土壤红度和黄度主要与赤铁矿和针铁矿的含量密切相关, 与气候的关系在热带-暖温带湿润区表现最好, 而明度与有机质积累、腐殖质过程和碳酸盐化过程等密切相关, 与气候的关系仅存在于温带湿润-干旱区. 土壤的湿度和表面糙度对土壤颜色有较大影响, 野外土壤颜色的直接测定有较大误差. 同时, 对经典黄土剖面进行的千年尺度和万年尺度颜色气候记录的分析表明, 颜色气候记录在这两个尺度上均可很好地再现亚洲季风和全球气候变化的特征, 并表现出了磁化率在相对湿度较高的地区所不能指示出的成土过程和气候特征.  相似文献   

4.
陈运泰  吴忠良 《地震学报》2004,26(1):110-111
为纪念国际地震学会(现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 IASPEI)成立100周年, 美国学术出版社于2002年和2003年出版了<国际地震学与工程地震学手册>上、下卷.  相似文献   

5.
能源乃国民经济建设的粮食。没有能源,一切建设就无从谈起,人民群众起码的生活也得不到保证。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能源的开发和建设。但是自然界的敌人——地震却不时来搔忧、破坏能源建设。 走得了和尚走不了庙 1975年2月4日辽宁营口发生7.3级地震,由于有了准确的预报,人们撤离房屋,因此伤亡甚小,但是房屋和建筑物仍遭到严重破坏。能源工程的震害也是很重的。  相似文献   

6.
地震学     
这份报告总结了过去三年中地震学的进展。在这一时期发生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地震,它们都具有特别的意义。第一类地震包括发生在俯冲板块边界上地震空区中的较大地震和大地震。1985年3月3日智利瓦尔帕莱索地震(M_S=7.8,M_W=8.0)发生在有充分资料证明其大震周期为86±10年的地区。这个地区的上一次大地震发生在1906年。1985年9月19日墨西哥地震(M_S=8.1)  相似文献   

7.
为纪念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IASPEI)成立一百周年,IASPEI 组织编写的《地震学与工程地震学》(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EARTHQUAKE AND ENGINEERINGSEISMOLOGY)于2002年出版。这部百科  相似文献   

8.
9.
10.
11.
地震学小史     
虽然对地震产生的原因和影响进行学究式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中世纪之前(Needham,1959;Adams,1938),但迟至19世纪末地震学才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许多进行了深入研究的分枝则起步更晚,有些甚至是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的。本文回顾了地震学中不同分枝的发展,同时试图阐明它们是如何以及为什么发展成今天这样的。我们不准备讨论地震学中的所有重要结果,也不想考证谁对特定的概念做了最初的陈述;对此Stoneley(1967)已进行过类似的考察。  相似文献   

12.
国际地震学     
引言 在众多学科中,地震学可能是由于人们的共同努力而受益最多的一门学科。在地震学发展的初始阶段,这种共同努力的必要性就已经得到了认识。19世纪晚期仪器记录的出现使得合作的必要性更为明显,对于地震学家来说,以下两种途径的合作是必要的:在实践方面,交换在不同国家所取得的地震记录,来确定地震发生的可靠位置;另外,地震学家们一起讨论活动计划和科研成果也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实用地震学     
过去10年的回顾“俗语说,需要乃发明之母,如果人们没有其它理由怀疑这一古老名言的正确性,那么简单回顾一下地震学的发展史,至少足够使人们确信地震学的发展过程是极其缓慢的。地震学这门科学象许多其它学科一样,已经成为其仪器的产物。在第一台现代化地震仪发明以后的一个世纪的3/4时间里,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4.
重构地震学     
日本3·11大地震和海啸发生两个月之后,5位日本地震学家反思其从中吸取的教训与得到的启示。 1整合所有可利用的数据 (Takeshi Sagiya,Nagoya University,Japan) 假如历史记录更完整一些,假如数据之间的差异早点被发现,那么,即使日本政府没有预见到在日本东北部会发生9级地震,我们对此次地震可能也会有所警觉。  相似文献   

15.
数理地震学是地震学的一个分支,其主要研究内容是把各种应用数学方法及某些理论与实验分析方法应用于地震学的研究当中,它可以包括统计地震学和模糊地震学的大部分内容和计算地震学,理论地震学、实验地震学、非线性地震学等的一部分内容,侧重于数学方法与模糊研究和计算,本文简要介绍近年来数理地震学研究的某些新进展,1995年5月3-6在杭州召开的中日数理地震学术研讨会,会后于5月7-15日在国家地震局杭州干部培训  相似文献   

16.
近场地震学观测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中美地震科学研究合作项目之一——“近场地震地面运动研究”工作开展的初步情况,及观测研究的初步结果。作者使用四台DCS—302型三分向数字磁带记录地震仪,于1981年8月至10月,在唐山地区滦县布设了台距为5至7公里的近场地震台网。记录到在台网内发生的一组震群,其中最大震级为4.8(M_L)。文中简要论述了选择滦县开展近场地震学研究的特殊意义,近场地震记录分析的初步结果,以及与常规台网记录的比较。  相似文献   

17.
地震学进展     
简要回顾了当代地震学发展的两个方面,一是利用地震波探测地球内部.包括:现代测震技术的发展、数字地震学、地震层析成象、地震勘探和地下核爆炸侦查等;二是研究天然地震的成因以及地震灾害的预测和预防,包括:考古地震学的发展,地震活动的统计特征,地震模型、中长期地震预报等.  相似文献   

18.
软地震学     
一门崭新的综合科学——软地震学,正在迅速成长.“地震社会学”的创立是软地震学研究的开端.然而软地震学还应该包括对地震科学本身的各个系统、各个层次的战略问题的综合研究.软地震学具有其他软科学分支所不能取代的特殊的重要性.本文试图讨论这门新兴科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工程地震学     
用仪器观测到的由破坏性地震和人工建筑物的相应反应所引起的强地面振动为估计地震灾害的严重程度提供必要的数据。这些数据为估计未来地震振动的强烈程度、抗震设计和了解地壳内孕震破裂的物理性质提供依据。不仅地球科学和工程界的研究者们使用这些数据,而且建筑师和设计师们也利用这些数据来设计  相似文献   

20.
岩爆地震学     
普通地震学中所采用的每一种方法,实际上都适用于对岩爆的研究。把上述思想作为指导原则,我们对瑞典中部地区的格兰葛斯堡(Grangesberg)铁矿区的岩爆进行了为期4年的连续研究,这项研究的各个方面都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至少,从定性分析的意义上来说是这样。在搞清楚了局部的、近地表地层结构的情况下,即可以此为基础来确定岩爆源的各种参数——定位及震源机制。岩爆按其震级及时间的分布特征提供了它的物理性质及其统计学特性,包括对岩爆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