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郭秀英  李少群 《气象》1987,13(12):34-37
一、概况 8607号强台风的初始扰动发生在13°N、162°E附近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并缓慢向偏西方向移动。7月1日发展成热带低压,4日02时,发展成台风,一直向WNW方向移动,5日08时加强成为强台风。7—8日发展得最强盛,中心附近最大风速达65m·s~(-1),中心最低气压为920hPa。9日  相似文献   

2.
1997年第11号(国际编为13号)热带气旋于8月10日在西太平洋上生成后迅速发展为强台风,然后比较稳定地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18日移入我国东海后转向西北移动,于18日21时30分在浙江省温岭市登陆后继续西北移,逐渐减弱为热带风暴.直至20日08时以前仍维持热带气旋性质。  相似文献   

3.
1972年20号强台风出现季节迟(“立冬”前后)、强度强、影响大,转向后移速快(每小时达30—40公里),为近90年来所罕见。 20号强台风11月4日在西太平洋洋面上生成,并向偏西方向移动,5日夜间进入南海,6日傍晚台风中心移至中沙群岛东南方海面,移速减慢,并改向西北方向移动,8  相似文献   

4.
8217号强台风于9月6日14时生成于菲律宾东部洋面、向西南西移动,之后又折向西北西移。到12日08时,台风中心移到我国西沙群岛永兴岛以东大约200公里的海面上,移速突减,折向偏北移。14日08时前后又折向西北西移,于15日06时在徐闻县登陆,10~11时进入北部湾北部海面,17~18时穿过涠洲岛东北部(距岛约10公里)海面向偏北方向移动,但两个小时以后又折向西行,于16日l~2时在防城县东兴镇到中越边界一带沿海登陆。台风登陆后,向偏西北方向移动,14时前后消失在龙州县境内。这个台风是解放34年来,登陆我区沿海最强的台风。受这个强台风影响,我区东南部出现了大范围的狂风暴雨天气:钦州地区沿海风力都在8级以上,其中西部沿海9~11级,北部湾北部海面达12级且持续15~18个小时之久;钦州、南宁两地区大部出现暴雨到大暴雨,河  相似文献   

5.
郭秀英  陈韶光 《气象》1989,15(7):39-41
一、概况 8719号台风的初始扰动发生在13°N、157°E附近的太平洋洋面上,10月17日08时西移至13.4°N、154°E,发展成台风,移动方向由偏西逐渐转向西北方向,18日20时发展成为强台风。20日20时发展最盛,中心附近最大风速达70m·s~(-1),最低气压910hPa。20日开始,台风转向偏两方向移动,24日到达巴士海峡,中心附近最大风速仍有40m·S~(-1),  相似文献   

6.
1引言1997年第11号(国际编为13号)热带气旋于8月10日在西太平洋上生成后迅速发展为强台风,然后比较稳定地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18日移入我国东海后转向西北移动,于18日ZI时30分在浙江省温岭市登陆后继续西北移,逐渐减弱为热带风暴,直至20日08时以前仍维持热带气旋性质。ZO日08时在江苏省徐州附近转向北偏东方向移动,经过山东省进入渤海,并于20日23时30分在辽宁省营口市第二次登陆。至21日08时以前由于高空西风槽和弱冷空气的结合,变性发展为半热带气旋。ZI日鹏时在辽宁省北部变为温带气旋,然后移经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的东部地区…  相似文献   

7.
1978年第6号台风于7月24日02时在菲律宾以东洋面上生成,26日08时发展为强台风,中心气压975mb,近中心最大风力33m/s,并稳定向西北方向移动。在移动中又进一步发展加深,至28日02时达最强,中心气压960mb,近中心最大风力42m/s,以每小时15km的速度向西北方向逐渐朝长江口以东海面逼近。在强度稍有减弱后,台风稳定少变,29日08时台风第一次转向,缓慢北上;30日08时至1日08时停滞少动,1日08时后第二次转向迅速东移,  相似文献   

8.
蔡志林 《气象》1981,7(5):20-20
7806号强台风于1978年7月25日在台湾省以东约1200公里的太平洋上形成。初期向西北移动,31日移到长江口以东200多公里的海上,以后以十分缓慢的速度向东北移去(图1)。  相似文献   

9.
7807号强台风是1978年7月25日原在南海北部的热带低压加强发展起来的。形成台风后向偏北方向移动,25日夜间移到汕尾南部近海地区,强度加强。26日白天其路径折向偏西,强度加强到12级以上,中心气压下降到960mb。27日夜间移向折向西南,强度稍有减弱。28日下午在电白县南部近海地区突然转向偏东,29日白天向东北偏北方向移动,30日08时在汕尾附近登陆,登陆后强度迅速减弱成低压,移向东北31日02时折向西北,31日夜间在江西南部消失(见图一)。这次台风过程路径曲折多变,给预报带来根大困难。  相似文献   

10.
滕文芳 《气象》1988,14(8):2-2
1987年9月9日06时G MS红外云图。在西北太平洋上,同时出现了三个强台风,从左至右的顺序为:Gerald、Freda、Holly。它们都具有清晰的台风眼。圆形对称的台风云系,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分别为45、50、60m·S~(-1),中心最低气压为955、945、905hPa。三个强台风同时  相似文献   

11.
8807号台风在冲绳岛两侧距我国东海岸不到500公里的洋面上生成,生成后以平均每小时29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北偏西方向快速移动,在移动中强烈发展,于8月7日23时许在象山登陆,从中央气象台编发台风报到台风登陆不足15小时,是一个近海生成的强台风,登陆后经浙北到安徽,过豫西至鄂北减弱为低气压,最后在陕西省境内消失(图1)。这次台风历经浙北近10个小时,所经之  相似文献   

12.
9615号台风是一个西行路径的强台风。此台风的特点是,强度强、移速快、路径稳定。9月6日08时,9615号台风生成于菲律宾以东洋面,此后一直向西.匕偏西方向移动,时速约30~40km;于9日11时在广东吴川登陆,登陆时风速达35m/s,给吴川、湛江、电白和茂名等地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以后台风继续西移,进入北部湾,于9日万时再次在广西防城县登陆。四天气形势分析认9月7回到9日的高空形势图上可以看出,在台风生成发展和加强西进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稳定地控制着华南广大地区,并略有加强西伸(图1)。在这期间,虽然副高的北侧有西风槽通过…  相似文献   

13.
通过现场查看、测量,采集已登陆的强台风资料,参考专业规范和图集,计算避雷针在强台风作用下所受的载荷、内力、圆管惯性矩和应力等,结合受力的分析,得出结论:在强台风的作用下,钢管截面弯曲正应力超过钢管的屈服强度时,钢管有可能发生弯曲,并可能形成弯曲90°现象。在设计、安装避雷针时,台风地区避雷针材质选用应有更高要求,优先采用接闪带形式。  相似文献   

14.
今年第11号热带气旋于8月10日在南太平洋生成后, 在沿西偏北方向移动中不断加强,很快发展为中心气压为920hPa、最大风速60m/s的强台风。8日21时30分在浙江温岭登陆时,近中心最大风速仍有40m/s。受台风倒槽和风暴环流的影响,自18日夜间到20日夜间,我省自东向西普降暴雨到大暴雨,全省平均降雨量133.6mm。其中,半岛和鲁东南有24个县(市、区)降特大暴雨,以即墨市降雨量最大,达482.5mm。这次大范围暴雨.相当于全省增加211亿方水.使我省水资源紧张状况得到了明显缓解。同时,山东…  相似文献   

15.
台风的移动路径是受多因素影响的,用常规天气图、卫星云图和CINRAD探测资料分析,并通过散度场、涡度场、能量场以及海温场等资料,对0601号强台风"珍珠"移动路径综合分析,得出了一些能反映与台风移动路径相关信息,对台风路径的短期分析预报及短时预报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廖义樟  康晋闽 《广西气象》2007,28(A02):15-17
台风的移动路径是受多因素影响的,用常规天气图、卫星云图和CINRAD探测资料分析,并通过散度场、涡度场、能量场以及海温场等资料,对0601号强台风“珍珠”移动路径综合分析,得出了一些能反映与台风移动路径相关信息,对台风路径的短期分析预报及短时预报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太平洋年代际振荡与严重影响海南岛强台风事件的关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49—2018年热带气旋资料、NCEP/NCAR再分析格点资料、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指数资料等分析了严重影响海南岛的强台风事件变化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PDO对强台风事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严重影响海南岛的强台风事件频数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具有连续性和群发性,在1960—1990年间存在显著的8~10年的周期规律;强台风事件与PDO冷位相期存在较好的对应,更容易发生在冷位相年;PDO冷(暖)位相,菲律宾以东低纬度西太平洋海域海表温度与强台风事件频数呈现显著的负(正)相关关系;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弱(强),位置整体偏东(西)偏北(南),低层辐合带呈现西北东南走向(东西带状分布),辐合区域较为宽广(窄长),有利于PDO冷(暖)位相年时强台风事件的发生。PDO通过对副热带高压、低层环流场等气候因子的调制作用进而影响强台风的生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应用Micaps资料及FY-2c卫星云图,通过天气分析与诊断分析,探讨了0814号强台风"黑格比"的移动路径特点,对广西的强降水过程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造成强降水的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19.
李永治 《气象》1981,7(7):26-26
1980年第7号强台风于7月22日20时在雷州半岛的徐闻县登陆。登陆时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以上,中心最低气压960毫巴。该台风具有强度强、范围广、移速快的特点。台风登陆时正值雷州半岛东岸涨潮,天文潮汐加上台风增水,使雷州半岛遭受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海潮的袭击。  相似文献   

20.
利用T639、ECMWF数值预报资料和热带气旋历史资料,对1213号强台风“启德”后期快速移动以及造成广西大范围暴雨的成因进行分析,找出了造成“启德”强度强、移速快、风雨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