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Chal.  CW 《北京测绘》1995,(1):34-36,19
1993年(美国)国家大地测量的工作内容CharlesW.Challstrom国家海洋大气管理部的大地测量局建立并运用国家大地测量控制网,该控制网为纬度、经度和海拔高程提供了参考系统——国家空间参考系,这是所有测量、制图、编制海图的控制网基础,该系统...  相似文献   

2.
局部连接是各种空间大地测量技术组合的关键要素。针对当前一些并置站局部连接精度较低,无法满足组合需要的问题,通过各种空间大地测量技术的长期解,对法国国家地理研究所最新公布的并置站局部连接数据进行了质量分析,在此基础上,以赫尔默特变换参数为评价指标,对并置站进行了筛选。结果显示,21%的并置站局部连接残差大于10 mm;从赫尔默特变换参数中发现,并置站局部连接精度较低会导致空间大地测量网发生扭曲,对于网的平移和缩放影响尤其严重;选择出一组高精度的并置站局部连接,其在N、E和U方向上残差的均方根值分别为4.4 mm、4.7 mm和6.4 mm。  相似文献   

3.
在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IUGG)第十八届和第十九届全体大会期间(1983—1987年),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AG)的工作按以下五个分部进行。第一分部:定位。该分部的课题为:高精度平面和高程网;卫星和空间定位技术;大地天文学;海上定位;折射影响。分部内设有如下专题研究组:大地网的自动规划和设计;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进行陆地和海上定位;水准误差的分析和估算;全球相对高程系统的选择;光学长基线干涉在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空间大地测量技术越来越受重视,其中GPS定位技术在测量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原来的经典测量方法越来越受其空间性和时限性限制,而GPS测量技术正是突破了经典测量中的种种限制,达到全天候采集和不受空间通视条件等限制,作业效率大幅度提高,特别在城市控制测量中,由于建筑物密集等干扰因素,常规测量方法费时且精度有限,GPS更是得到充分应用.本文通过锦州GPS控制网的建立,系统阐述了GPS在城市控制测量应用中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5.
2000国家大地控制网的构建和它的技术进步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2000国家大地控制网”是国家大地测量的重大科学工程项目。它主要包括建立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2000国家重力基本网,以及前者与国家天文大地网的联合平差等,以实现国家3维地心坐标系统的坐标框架。这个项目的主要特点有:①涉及多个学科,如经典和空间大地测量学、天文测量学、重力测量学、近代数据处理理论和技术等;②处理的数据量大、种类多,如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有2600多个测点,46000多条独立基线,天文大地网与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联合平差所需解算的未知数多达15万个;处理的数据几乎包含了三角测量、导线测量、天文测量、重力测量和GPS测量等各类测量的成果;③所处理数据的施测时间跨度长,如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中三个子网的施测时间各不相同,前后从1988年到2000年历时12年,而天文大地网的施测时间是在上一世纪的50至70年代;④处理数据所覆盖的国土面积大,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及天文大地网覆盖了我国整个大陆及部分沿海岛屿,而2000国家重力基本网则扩展到香港、澳门以及南沙等地区;⑤处理数据需顾及的因素多,如需分析近70年来我国大陆板块运动、板内运动、局部地壳运动和新旧大地测量基准、新旧天文系统、和不同历元对上述这些大地测量观测数据的影响及其统一归算。本项目的主要技术创新点有以下四个方面:①首次将我国不同部门、不同时期施测的多个平面(2维)和高程(1维)分离的大地控制网通过空间大地测量和数据处理技术,科学的整合为全国统一的整体的国家3维大地控制网,将原来大地测量中所采用分离的几何与物理参数,进行了科学的统一的整合;②首次将我国非地心大地坐标框架整体的科学的转换为地心大地坐标框架;③首次将我国大地坐标框架的地心坐标精度由±5 m提高15倍,达到了±0.3 m;将我国重力基本点的精度由±25×10-8ms-2提高近4倍,达到了±7×10-8ms-2;④首次将海量数据由原来采用的最小二乘平差经典数据处理技术提高为最小二乘平差,抗差估计和方差分量估计相结合的现代数据处理技术,提高了成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建立国家空间大地网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利用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建立我国的空间大地网的目的、任务和布网设想进行了论证。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从我国空间大地测量的现状出发,提供了利用VLBI、SLR和GPS技术布网的设想。  相似文献   

7.
海底大地测量控制网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精度的海底大地测量控制网是数字海洋和水下网络中心战的基础设施之一,而现阶段我国海底控制网的建设和研究几乎为空白。为自主建立我国高精度的海底大地测量控制网,本文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国外海底控制网的发展与研究现状,系统介绍了GNSS/Acoustic系统的组成及发展;详细梳理了数据处理中的关键技术,分析了影响海底控制点精度的因素和控制点定位精度;结合我国现状,建议加紧开展我国海底控制网的建设与研究。  相似文献   

8.
《测绘工程》(原《冶金测绘》)于1992年9月创刊以来,得到测绘界专家学者和广大测绘科技人员的关怀和支持,本刊收到数量较多的测绘各学科的质量较高的论文和稿件,选用刊出的文章受到广大读者的重视和好评。为便于作者为本刊撰写文章,现将1995年选题提纲介绍如下: 1.几何大地测量、物理大地测量、地球动力学和空间大地测量研究的新成果.测量控制网优化设计和测量数据库应用技术的新成就; 2.测量数据处理的新理论、新方法,各种抗差估计在测量控制网平差及数据转换中的理论和应用;特种工程控制网数据处理的成果; 3.摄影测量理论研究和实践技术的新成果,摄影测量技术在工业及工程技术量测方面的应用,以及在地籍测绘、土地调查等方面的应用技术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GPS定位与精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近几年来,对GPS的开发应用表明,GPS系统具有极广泛的应用领域,如精密定位等。在我国已运用它开展了大地测量网的联测和地形变观测。以确定三维坐标和地壳变形量。最近为了解决长江三峡新滩链子崖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地形图使用问题及其纠正原坐标系统长期紊乱的状态,单纯采用地面观测技术、常规测量方法,在该峡谷地区难以建立国家大地测量三角点的情况下,我们成功地运用GPS联测了两个新建的三角点。本文就其观测方法和精度进行讨论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
《测绘工程》(原《冶金测绘》)于1992年9月创刊以来,得到测绘界专家学者和广大测绘科技人员的关怀和支持,本刊收到数量较多的测绘各学科的质量较高的论文和稿件,选用刊出的文章受到广大读者的重视和好评。为便于作者为本刊撰写文章,现将1995年选题提纲介绍如下: 1,几何大地测量、物理大地测量、地球动力学和空间大地测量研究的新成果,测量控制网优化设计和测量数据库应用技术的新成就; 2.测量数据处理的新理论、新方法,各种抗差估计在测量控制网平差及数据转换中的理论和应用;特种工程控制网数据处理的成果; 3.摄影测量理论研究和实践技术的新成果,摄影测量技术在工业及工程技术量测方面的应用,以及在地籍测绘、土地调查等方面的应用技术新进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大地测量学的进展和展望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回顾了我国大地测量工作的进展。面向 2 1世纪前期的我国经济和国防建设及科技和社会发展 ,展望了我国新世纪的大地测量 ,提出应逐步进入精确、动态、实时的现代化体系 ,即完善国家三维空间大地网 ;建立 GPS综合服务体系 ;提供导航和定位服务 ;测定地壳运动、电离层参数、大气中可降水份等信息 ;精化中国地区重力场参数 ;建立新的国家重力基准网 ;完成分米级精度的中国似大地水准面的推算 ;积极开展海洋和空间大地测量 ,为资源、环境的管理以及防灾监测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 众所周知,测绘工作者的传统目标就是完成控制网和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目前测绘工作者虽面临着为土地经济学服务的新任务,但还是离不开大地测量学。从国外情况看,有些国家已把强调摄影测量转而强调大地测量工作。  相似文献   

13.
<正> 前言 1991年8月在维也纳召开的第二十届IUGG大会上,苏联地球物理委员会提出了国家报告,对苏联近四年来在大地测量科研工作作了综合性介绍。共分物理大地测量;大地网;重力测量;空间大地测量及现代地壳运动等五个部分。该报告分专题由苏联中央测绘研究所,国家天文研究所,国立莫斯科大学,苏联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单位撰写,最后由苏联地球物理委员会归总编篡而成。报告中每个专题都列出了大量参考文献。通过此报告可了解苏联大地测量科研工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我国大地测量科研工作的发展会有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月球航天探测和月球测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月球航天探测的主要情况作了回顾,概要介绍月球地形测绘和月球大地测量.首先介绍月球大地测量(Selenodesy)的定义和方法.月球大地测量的特点是它的观测数据绝大部分都要依靠航天探测器或环月、绕月卫星来获取.月球大地测量的内容可以考虑有三个方面:一是在月球上给出一个有确定定义的坐标参考系,并在其中布测一个控制网;二是确定这一月球参考系的大地测量几何和物理常数;三是求定月球的外部重力场.最后概述月球地形测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黄健  华磊  何燕 《测绘通报》2012,(8):31-32,42
新疆油田CORS基站网是我国首批针对整个油田应用的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络系统,它在全准噶尔盆地13万km2范围内建立了永久性参考站,并进行精化似大地水准面的工作,以实现高精度三维测量,从而构成新一代的网络化的大地测量系统,可以向各级测绘用户提供高精度、连续的时间和空间基准,使油田井位测量、勘探踏勘、地面工程规划设计和空间数据采集等工作效率得到极大提高,成为数字新疆油田基础设施之一。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地面网与卫星网的联合平差,以改善网的精度和建立高精度的地心坐标系统,是当前大地测量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讨论了以两网单独平差的结果为基础,在三维空间直角坐标系统中施行联合平差的不同方法;并推荐了相应的转换模型。  相似文献   

17.
月球地形测绘和月球大地测量(5)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陈俊勇 《测绘科学》2004,29(6):7-10
主要介绍月球地形测绘和月球大地测量的情况。第一部分论述了月球大地测量(Selenodesy)的定义和方法。月球大地测量的一个特点是它的观测数据绝大部分都要依靠航天探测器或环月、绕月卫星来获取。月球大地测量的内容可以考虑有三个方面:一是在月球上给出一个有确定定义的坐标参考系,并在其中布测一个控制网;二是确定这一月球参考系的大地测量几何和物理常数;三是求定月球的外部重力场。第二部分介绍月球地形测绘。重点介绍了月球地形的特点,它大体分为月海、月陆、环形山等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8.
一、前 言矿区大地测量是在采矿企业的特定生产条件下,作为全部矿山测量工作基础的一种控制测量;它的工作内容虽然和一般的大地测量基本上相同,但是,经过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单纯按照一般大地测量的布网原则和测量方法获得的成果,实际上很难完全满足采矿企业的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19.
大地测量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要精密地确定点在地球表面上的位置,这就必须建立一个定义明确的大地基准以供大地测量观测和定位计算使用,近来,应用GPS并参照ITRF所建立的一组坐标可作为一个国家的三维地心参考系统。台湾于1997年开始建立并于1998年实现了这种基于全新概念的地心参考系统,利用GPS可有效地建立新的国家参考系统,同时这些分布好的定义明确的GPS点,还有益于方便地进行坐标系统的维护。  相似文献   

20.
面向数字中国建设中国的现代大地测量基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回顾我国大地测量基准建设历史的基础上,分析了在当前建设信息化社会,创建数字中国,对现代地理空间基础框架中测绘基准的需求。提出了在我国建设现代大地测量基准的建议。在平面基准方面,建议在国家GPS2000网(三网)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密国家GPS网点和永久性追踪站,构建有足够分布密度的三维高精度动态大地坐标框架,为我国今后建立新的大地坐标系统创造条件。在高程基准方面,建议在仪器设备和规范细则方面作好准备工作,依法定期对国家高程控制网进行复测。在重力基准方面,在国家2000重力基准网和国家2000(似)大地水准面的基础上,有步骤的按省或地区推算具有厘米级精度,10km级栅格分辨率的似大地水准面。在条件成熟时,我国应考虑采用三维地心坐标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