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0年通海地震和大邑地震后,在我省西北部地区的地震活动带上布设了9个地电台.1980年前后又分别增上了5个台,全川共建地电台14个,除松潘、米易、南坪、姑咱4个台停测外,现仍有10个地电台在观测.这些地电台所取得的资料,对我省地震监测工作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例如:1982年6月16日甘孜6级地震能作出预报,甘孜台的地电阻率异常是发布预报意见的主要依据之一.为了总结经验,现就我省地电工作的现状及与地震的对应关系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强震观测工作是地震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交流和俭查1989年强震观测的工作情况,加强今年重点地震监视区的工作,进一步完善强震观测的有关管理制度,国家地震局震害防御司于1990年5月6日至5月9日在江苏省无锡地震科技交流培训中心召开了强震观测工作会议。江苏省地震局,四川省地震局,新疆地震局、广东省地震局、云南省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武汉地震研究所、地球物理所、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和工程力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山西临汾中心地震台大地电场观测系统,并对2009年以来更换电极后,观测数据质量进行了分析评价,表明,临汾台大地电场观测数据能够反映出地电场强度的时空变化,数据质量符合规范要求,可以为地震前兆研究提供相应信息。  相似文献   

4.
山西临汾地震台地电阻率异常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山西临汾地震台地电阻率观测数据在临汾及其周边地区发生4.0级以上地震时的异常变化、异常形态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临汾中心地震台地电阻率对于捕捉该区地震前兆异常信息有积极的意义;对2008年4月以来临汾中心地震台地电阻率观测数据的变化情况、变化形态做了分析,其结果可为场源外区域地电异常的研究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临汾中心地震台“十五”前兆观测系统运行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观测系统工作状态稳定、运转情况良好,产出数据的连续率、完整率等指标达到了规范中≥95%的要求;3套形变观测数据“内精度”达到了国家“Ⅰ”类形变台的标准,对于全球7级以上地震和全国6级左右地震,石英摆倾斜仪能清晰记录到50%以上地震的前驱波现象;在同一地震前垂直摆出现的异常变化与石英摆存在截然不同的异常图像形态,这可能与两仪器自身之间的摆系、工作周期、频率等指标的差异性有关;大地电场有较好的远场异常效应,在青海海西等地震前记录到了明显的短临异常。  相似文献   

6.
一九七九年十月底省地震局、地震学会在临汾召开了地震学术讨论暨介休地震总结会议.出席会议的代表共181人,提交会议的学术论文和介休地震总结资料70余篇.这次会议是对我省地震科研和予测予报探索成果的检阅.代表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认真交流学术成果,虚心学习先进经验,表现出不  相似文献   

7.
对山西临汾中心地震台的台址情况及地电观测环境做了介绍.对影响观测的干扰因素和观测资料的映震能力进行了,分析.认为.山两临汾中心地震台地电观测具有较强的监测地震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临汾地区科技局于一九七四年三月十七日到二十一日在洪洞县召开了地震群众测报工作会议。参加人员有各县科技局负责人,有来自有关工厂、农村、学校、气象部门的业余地震测报员,共五十余人。 省地震队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地球物理研究所,省队负责群测工作,临汾地震台也派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期间首先学习了有关批林批孔的文件,通过认真学习讨论,连系实际,深入开展革命大批判,在认识提高的基础上,进行了群测工作经验交流。会议上有洪洞县电厂工人测报员李宗祥,临汾县土门公社,隰县石家庄大队,侯马市西马庄大队的农民测报员,分别介绍了他们如何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积极开展群众测报的经验。对与会的同志教育和启发很大。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地震局第一次通讯工作会议于1990年3月29日至30日在石家庄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各地震中心台、保定台管组和有关地震台的负责同志、无线电报务员以及省局分析预报中心、监测处、地方地震处、计划条件处、通讯站等共28人。会上局分析预报中心主任陈绍绪同志作了无线通讯工作报告。陈绍绪同志首先回顾了河北省无线通讯网自1978年组建以来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指出:目前我省无线通讯以省局为中心,由张家口、文安、石家庄、邯郸4个Ⅱ级网组成纵横式通讯网络,应用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有关单位在临汾盆地及其周围地区进行了电法、重力、人工爆破观测、航磁、大地电磁测深等工作,并有不少有关研究成果问世.在鄂尔多斯课题研究中,作者利用现有的地球物理资料,对临汾盆地深部构造及其与地面地质构造的关系作了进一步较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临汾地区处于华北地壳厚度由东向西逐渐增大的变异带上,盆地内存在北北东走向的上地幔隆起带,控制盆地的深部构造走向与地表构造走向基本一致.本文还分析了盆地深部的力学过程,临汾附近有一地慢对流的上涌中心,这也正是盆地发生8级地震的力学原因.  相似文献   

11.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地震局关于地震台站观测规范化的精神,为广东省地倾斜台站从1987年元月一日起正式执行新的《地倾斜台站观测规范》作好业务、技术上的准备,局监测处组织了汕头台、五山台、信宜台、茂名台和综合室有关同志在广州举办了为期三天的新规范研讨班。研讨班首先听取了1986年9月在上海台开的“《地倾斜台站观测规范》研讨班”、“第三次全国基本台站定点形变连续观测工作会议”及“DQG综合监控仪鉴定会”三个会议的情  相似文献   

12.
影响地电场观测数据干扰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电场观测是地震电磁前兆观测方法之一,由于观测物理量的原因,所受到的干扰因素比较多。为了正确鉴别震前异常信息,对临汾中心地震台影响地电场观测数据的各种干扰因素做了详细的研究,并对典型干扰事件进行了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临汾区域数字地震台的技术系统建设过程、技术构成及成果应用,并将其与同台基模拟观测系统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其监测地震的能力以及处理地震的速度明显优于模拟观测系统,山西临汾区域数字地城台的建成将大大提高山西南部对震的快速响应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几年来,我省地震群测群防工作,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深入开展批林整风和批林批孔运动,认真贯彻地震工作要“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下,以予防为主、专群结合、土洋给合,大打人民战争”的方针和周总理对地震工作的重要指示,积极开展群众性的地震科学研究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地震群测群防运动的发展,使我省地震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一、群测群防工作开展情况山西在历史上沿汾河、桑干河、滹沱河流域的广大地区,曾多次发生过破坏性地震.解放以来,党和国家对山西地震工作是很重视的,特别是一九七一年国家地震局组织了地球物理所、地震地质大队、测量队、物探队、河北及山西省地震队二百多人在临汾、晋中地区进行会战,统一计划,分工负责,密切协作,基本上掌握了临汾盆地的地  相似文献   

15.
对临汾地震台垂直摆倾斜观测资料中记录到的阶变型异常图像进行分析,对异常成因进行探讨,希望对观测数据异常判断、数据预处理及地震预测预报的应用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临汾台地电阻率观测资料为依据,着重对临猗地震前后的异常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这次地震地电阻率前兆异常形态与特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地震局于1986年10月20日在大连市召开了对大连地震台和金州地震台的表奖大会。大连地震台的地磁观测工作,在基础较差的条件下,克服重重困难、奋起直追。在1983年,1984年和1985年的全国地磁观测资料质量评比中,连续三届获得地磁三类台第一名,并荣获司南奖杯。金州地震台的短水准观测工作,自建台以来,克服各种困难,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以山西省及邻区十几年来所发生的几个ML4.5以上地震为例,对山西临汾中心地震台地电阻率观测数据分析、处理后所提取出的异常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临汾中心地震台地电阻率对应中强地震的中短期异常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9.
为了交流经经、总结成果,临汾、晋中地区会战领导组于一九七四年元月七日到十二日,在临汾市召开两年来工作总结会议。会议由省科技局领导同志主持。国家地震局派人参加。参加会议的有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国家地震局地震地质大队、地震物探队、地震测量队,山西省地震队,河北省地震队,临汾、晋中地区科技局等会战单位及北京大学代表三十二人。 两年来来自各方面的地震会战专业人员近二百人在临汾地区工作。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统一计划,分工负责,密切协作,作了大量的工作,基本上达到了予期的会战目标。  相似文献   

20.
对临汾地震台钻孔体应变仪观测资料从数据完整率、年零漂、观测精度、噪声水平、典型干扰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发现:仪器正常情况下,观测资料完整性、精度、稳定性均符合观测规范技术要求。最近几年,在每年6-9月出现的数据大幅度阶变及高频抖动畸变疑与雷雨季节、仪器老化、传感器故障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