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漫谈领海     
领海,英语作territorial sea,指邻接一国陆地领土(“领陆”)及其内水并处于该国(广义,还包括尚未独立的所谓“地区”)主权管辖下的一定宽度的海域而言。1958年,《领海及毗连区公约》规定,国家主权及于其陆地领土和内水以外、邻接其海岸的海域,这种海域就是领海。1982年的《联合国海洋公约》采用类似的规定。  相似文献   

2.
张耀光  刘锴  刘桂春 《地理科学》2012,(9):1033-1040
南海诸多岛礁是中国最早发现的领土,南海九条断续线是中国海域疆界线。南海九条断续线的形成与演进,既是重要的海洋地缘政治问题,也是维护国家主权权益和岛礁保护与资源管理的重要问题。南海断续国界线形成的历史线索是中国历史研究中一个尚未拓展的领域。地图是国际上确认领土的一种证据,除了用文字进行阐述外,着重利用地图本身特有的功能来反映这条界线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这条疆界线的形成分为雏形期、形成期、成型期3个时期: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出现在南海的中国海上疆界线的时期,为疆界线形成的雏形期;20世纪30年代为南海疆界线的形成期;20世纪40~50年代,为南海海域疆界线的成型期。从以上时期的地图上可以形象地看到这条海上疆界线的"连续线"和"断续线"2种画法。同时从地图发展上可以直观地看到这条疆界线由11条线演变成为现今的9条线。这条海域疆界线的形成与演变过程,说明了南海9条断续海域疆界线内的岛礁是中国领土的历史事实,南海9条断续海域疆界线是中国海上国界线。  相似文献   

3.
《地理教学》2005,(8):5-5
1.扩大日本在东海的海洋权益。日本陆地面积狭小,资源贫乏;通过争夺岛屿以扩大海洋领土已成为日本的国家战略。中国在自己管辖海域内开发春晓等油气田,日本就硬说中国侵犯了日本经济权益。日本外务省曾表示,只有争得钓鱼岛的主权.日本才可以和中国划分大陆架大约2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并进而夺取东海丰富油气资源的一半。日本现正处心积虑地扩大其海域管辖范围。按目前其要求的海域面积,已达300多万平方公里,是其陆地领土的10倍;日本还不满足,还企图于2009年向联合国大陆架委员会提交调查数据,把其大陆架范围从200海里扩大到350海里。  相似文献   

4.
邹磊磊  黄硕琳  付玉 《极地研究》2014,26(4):515-521
加拿大和俄罗斯分别是北极西北航道与北方海航道的实际管理者。本论文采用对比研究的方式分析两国北极航道管理举措的异同点,以此为切入点,深入解析两国航道主权诉求的异同点,了解两国在诉求北极航道主权及实现航道经济潜能之间的权衡,探究两国对待未来北极航道商业通航的态度。并且,两国不同的北极航道管理举措还可以揭示各自对航道在国家政治军事安全重要性的认知差异、对海域环境保护的不同重视程度。北极航道管理举措折射出两国北极航道的政策现状及走向,围绕其展开的对比研究有助于国际社会更好应对未来北极航道的全面商业通航。  相似文献   

5.
大陆架在国家可管辖海域划界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陆架是地质地理学研究的内容,随着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大陆架已成为国家在海洋权益维护方面重要的内容。该文阐述了大陆架制度的形成以及在可管辖海域划界中的作用,并对我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制度以及大陆架在我国可管辖海域划界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长白山水情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位于我国的吉林省东端,地处闻名遐迩的长白山南麓。是以鸭绿江为域内起点.并以此为中朝两国的天然疆界.是我国惟一的朝鲜族自治县。  相似文献   

7.
“坚持尊重历史,注重现实的原则”是福建省海域勘界的三大总体原则之一.在海域勘界过程中,常出现海域历史归属和现实的海域开发利用不在同一行政区的历史遗留问题,协调好二者的矛盾冲突关系到海域勘界工作的顺利进行.本研究以泉州湾和东山湾的2条海域勘界线的工作实例,就如何利用“管辖权”和“使用权”分离的方法来解决海域勘界管辖中历史遗留的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坚持尊重历史,注重现实的原则”是福建省海域勘界的三大总体原则之一.在海域勘界过程中,常出现海域历史归属和现实的海域开发利用不在同一行政区的历史遗留问题,协调好二者的矛盾冲突关系到海域勘界工作的顺利进行.本研究以泉州湾和东山湾的2条海域勘界线的工作实例,就如何利用“管辖权”和“使用权”分离的方法来解决海域勘界管辖中历史遗留的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中国与海洋邻国间海域划界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根据我国的领海制度,中国专属经济区与大陆架法以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有关内容,研究划分我国与海洋邻国之间的海域管辖范围,从而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  相似文献   

10.
从现代地缘政治学的角度来讲,海洋主权直接维系着国家的兴衰更替,作为海疆基本划界标准之一,海岛是海洋上极为重要的领土标志和主权归属象征,因而地处海疆边界的海岛自然容易成为海权争端的导火索,多方交界的海岛或附近海域更是如此。目前我国周边海域争端不断,海洋权益面临严峻考验,如何审视这种边界海岛的战略定位也将成为我国维护海权的一大课题。为此,以下将尝试借用相应的陆疆概念---“界点”,以海南岛和韩国济州岛为例,分析处于多方势力海疆交界处的海岛地缘形势,以期探索一种新的海疆主权范式,进而对我国维护海洋权益、保护海洋疆土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从现代地缘政治学的角度来讲,海洋主权直接维系着国家的兴衰更替,作为海疆的基本划界标准之一,海岛是海洋上极为重要的领土标志和主权归属象征,因而地处海疆边界的海岛自然容易成为海权争端的导火索,多方交界的海岛或附近海域更是如此。目前我国周边海域争端不断,海洋权益面临严峻考验,如何审视这种边界海岛的战略定位也成为我国维护海权的一大课题。为此,本文将尝试借用相应的陆疆概念——"界点",以海南岛和韩国济州岛为例,分析处于多方势力海疆交界处的海岛地缘形势,以期探索一种新的海疆主权范式,进而对我国维护海洋权益、保护海洋疆土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能源安全与南海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十一世纪是海洋经济时代。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能源问题日益突出。由于我国陆上石油资源日益枯竭,海上石油开发成为我国能源的战略重点。南海陆架新生代地层厚约2000~3000m。第三纪沉积有海相、陆相及海陆交互相,具有良好的生油和储油岩系。南海扼海上要冲-马六甲海峡,南海航线是我国能源的海上生命线,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我国南海资源和海域主权遭受到极大的侵犯。发展深海油气的勘探和开发技术,开发我国的南海深水石油资源,维护我国海域主权已经刻不容缓。优先进行南海石油开发是破解我国石油能源困局的必选战略。  相似文献   

13.
刘南威 《热带地理》2022,42(7):1214-1216
<正>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菲律宾、越南等部分南海周边国家与美、英等域外大国频繁挑衅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权。为维护国家主权,韩振华、曾昭璇、陈史坚等学者多次实地调研、撰书立说,为南海史地研究奠定了坚定的基础。韩振华是中国南海诸岛史地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相似文献   

14.
张苺 《西部资源》2010,(5):64-64
1999年国土资源部启动"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以来,政府不断增加国内地质找矿勘查的投资额度。在我国领域和管辖海域范围内,对矿产资源开展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综合调查评价工作,实现了国内地质找矿的重大突破,发现了一  相似文献   

15.
2012年6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海南省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设立地级三沙市,隶属海南省,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三沙市的设立,标志着我国继浙江省舟山市之后,第二个以群岛为行政区划设立地级市,它也是我  相似文献   

16.
南海争端新动向与我国维权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进入新一轮修订期,各国都要在2009年5月13日前提交"领海基线声明",用以重新审议岛屿主权。正是这次大规模修订,使得我国南海地区进入主权领土争夺的多发期,如何应对越南、菲律宾等国对中国南海岛礁的侵占,千年来海洋观念的淡薄,成为目前中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厦门马銮湾海域污染治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銮湾位于厦门西海域的西北部,原与厦门西港连为一体。海湾面积达1700km2,是马銮湾位置图一个湾口向东的敞口型海湾。湾北岸为厦门重要的杏林工业区,沿岸环状分布着十几个村庄,人口约37万人,行政上隶属杏林区管辖。1959年,厦门市轻工业局为发展盐业...  相似文献   

18.
陈雨诗  刘云刚 《热带地理》2022,42(7):1085-1095
运用文本分析,从中美关于南海制图的特点及差异着手,探讨了中美制图所表达的南海领域化过程以及地图对于领域化实践的作用。研究发现:1)中美制图中南海海域范围、岛礁地名及海疆边界表达的演变,是国家权力影响制图的表现。2)中美南海制图差异源于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需求:中国通过制图(再)领域化,对内加强南海海域管控,强化国民海权意识,对外宣示南海主权;美国通过制图(去)再领域化,强调南海的公海和多国属性。3)地图作为领域化工具,能够在国际舞台上讲述中国人的南海故事,也能清晰表达中国对南海诸岛和附近水域拥有主权的一贯和明确立场。应从地图维权、地图创新、地图宣传等方面加强对南海的领域化表达,使地图在南海海洋国土治理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张耀光  刘岩  王艳 《地理科学》2003,23(3):257-263
中国既是中国海(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沿岸国家(包括台湾以东西太平洋海域),历史上也曾经是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海的沿岸国家。帝国主义入侵与清政府不平等条约的签定,使中国一部分海疆与海权丧失,失去了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海沿岸国的地位。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及中国颁布的《领海法》、《专属经济区与大陆架法》,对中国海疆地理格局的形成、演变进行研究,从而了解中国的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与大陆架等可管辖海域(海洋国土)的地理格局。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个海洋大国,在我国辽阔的海域分布着无数个星罗棋布的岛屿,形成了我国的“蓝色国土”。这些岛屿中有人居住的部分,大都被各级政府实行有效的行政管辖,并被开发利用。另外还有一部分无人居住的岛屿,像一颗颗沉睡在海上的珍珠,闪耀着熠熠的光芒,等待着人们撩去她们的面纱,真正地认识她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