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玉邦  梁川 《水文》2011,31(5):57-63
基于农业生态系统环境要素、水的资源属性、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内涵、生产力水平、土地利用方式、种植结构及种植模式等因子,选取构建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综合分区的指标体系(16个定量指标、4个定性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为区划方法,对川中丘陵区进行量化分区。研究结果将川中丘陵区16个地级市和一个县级市(简阳)分为农业水资源较低利用区、农业水资源低效利用区、农业水资源中等利用区、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区和农业水资源较高效利用区5个区,这对南方季节性干旱区水资源利用规划有较强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菏泽市总面积161.6421km^2,其中,无容量、合理、低度利用土地面积95.14km^2,利用率为58.85%。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快速向城市转移,中心城区人口不断增加,在明晰现状、从土地利用结构、利用强度和未利用土地3个方面进行潜力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加强土地利用宏观调控、完善土地集约利用机制、优化中心城区用地布局、提高固定资产投入强度等城镇土地利用挖潜途径与措施,以实现菏泽市土地资源优化利用。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南宁市2010年耕地利用数据为依据,从耕地投入强度、利用程度、产出效果和可持续利用状况等4个方面构建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南宁市各地区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并对不同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原因进行探究,结合制约耕地集约利用的因素,就如何提高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地热水的利用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对地热水利用范围和规模的日益扩大,开采量急剧增加,从而在利用过程中和利用后产生了诸如地面沉降、地震、热污染、土壤污染、水体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分析了地热水开采、利用、排放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地质问题,并提出了防治这些问题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5.
李瑾 《山西地质》2013,(6):123-128
文章通过农用地集约利用模型定量分析了沁水县七镇的农用地集约利用状况,沁水县七镇在1997年到2007年之间,农用地集约水平整体有所下降,且低于山西省平均水平。根据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土地集约利用的关系,结合七个镇的农用地集约利用状况,分析了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农用地利用时所出现的耕地减少、建设用地占用农用地、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业人投入产出不成比例、农业科技薄弱等问题。据此提出了以合理规划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土地政策、建立农用地集约利用考核制度、发展特色生态农业、积极进行土地的复垦工作以及加强农业科技投入为主的可推进沁水县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土地利用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从地下水资源利用的角度将其划分为能利用的地下水资源和尚难利用的地下水资源.根据其勘查利用程度,把地下水资源量分为A、B、C、D、E五级,以便应用于不同的范围.  相似文献   

7.
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循环利用矿物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体废物是一种潜在的“混合复杂资源”,实现固体废物资源循环利用是构筑可持续资源供给与应用的重要方式,也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阐述了固体废物资源循环利用的属性特点、意义和5R原则,同时总结了固体废物资源循环利用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学科基础,归纳了固体废物资源循环利用面临的主要科学技术问题。以蛇纹石尾矿、煤矸石、粉煤灰、冶炼渣、工业副产石膏、电子废物等典型固废资源循环利用为例,介绍了不同种类固废的矿物学特性、循环利用发展方向,并阐述了固体废物资源循环利用的矿物学方法,指出了未来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循环利用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8.
利用方式对东北黑土粘土矿物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方式是影响土壤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因素。粘土矿物是土壤重要的活泼物质,会受利用方式的影响而发生改变。为了揭示利用方式对土壤粘土矿物的影响,对不同利用方式下的东北黑土进行土壤理化特性及粘粒XRD分析。结果表明:荒地、旱田(大豆)、旱田(玉米)、水田利用的土壤矿物颗粒的风化依次增强,伊利石的含量和结晶度也依次降低。经水田利用后的黑土,粘土矿物的演变过程为:云母→伊利石→蛭石和绿泥石。定量结果表明黑土水田利用会出现蛭石绿泥石化现象。综合说明旱田利用会使土壤结构破坏以及水土流失加剧,而水田利用则能较好的协调土壤理化性质,可较大程度的改良土壤。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水环境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若干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简要分析了我国水环境的状况与趋势,水资源分布与利用的若干特点,并着重分析了降水利用、节水、矿山排水利用、咸水利用以及污水回用对我国北方缺水地区的意义。最后重点讨论了我国北方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运用的几种方式,提出人工回灌、优化调控;系统规划,联合运用;井渠结合、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三种持续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10.
土地利用规划的实质是有限的资源,在数量、质量、时间、空间和用途上的合理配置。充分发挥土地的区域优势和最大效益,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基本目标。当前,《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已经由国务院发布实施,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已经上报国务院审批,市、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也进入了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1.
海河流域洪水资源利用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给流域洪水资源利用合理性评价提供基本的阈值标准,有效协调洪水资源利用与河流生态环境保护和流域防洪安全的关系,建立了流域洪水资源利用评价的基本框架.指出洪水资源利用评价应解决洪水资源量计算、洪水资源利用水平分析、洪水资源可利用量评价和洪水资源利用潜力评估四个基本问题.在对洪水资源利用量、洪水资源可利用量、洪水资源利用潜力等基本概念进行系统阐述的基础上,建立了流域洪水资源利用的评价方法.根据所建立的基本概念和评估方法,对1980~2006年海河流域及4个二级区的洪水资源利用状况及合理性进行了全面评价.结果表明,1980~2006年海河流域平均年洪水资源可利用量和利用潜力分别为62.8亿m~3和5.35亿m~3.海河流域洪水资源利用总体而言处于比较不合理的状态,洪水资源利用量频繁超过洪水资源可利用量,洪水资源利用潜力不大.多数年份洪水资源利用量超过了河道内必要需水量允许的限度,少数丰水年份超过了流域洪水资源调控利用能力的范围.今后,海河流域洪水资源利用合理性的提高,需要逐步调整目前洪水资源利用主要集中于山区的空间格局,提高平原区洪水资源调控利用能力,有效保障洪水期河道内必要需水量.  相似文献   

12.
张媛媛 《地下水》2010,32(1):73-75,134
基于海河流域“96·8”洪水,挖掘沧州市洪水资源利用潜力,因地制宜地建立洪水资源利用系统,弥补资源性缺水问题。并制定洪水资源利用措施及相关的洪水资源利用风险模式,探讨区域洪水资源利用的新途径,使洪水资源利用达到安全、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13.
在槐荫区政府的领导和全区有关镇办、部门的共同参与下,《槐荫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及槐荫区段店镇、吴家堡镇和美里湖街道办事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于2009年12月22目通过了济南市国土资源局组织的专家评审。评审委员会认为槐荫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段店镇、吴家堡镇和美里湖街道办事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符合国家和省、市关于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范宁 《地下水》2014,(5):157-158
在综合考虑淄博市水资源、降水、水文地质等特性基础上,结合淄博市雨水利用的实际情况,估算了淄博市雨水的利用潜力。通过雨水利用典型案例分析,提出了淄博市雨水利用的总体规划方案,通过雨水工程建设、制定相关雨水综合利用的技术开发与相关法规和分步实施集雨工程规划利用量等措施,以促进淄博市的雨水利用。  相似文献   

15.
植物修复技术在污染治理中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植物修复技术是利用活的植物对污染土、污染地下水等介质进行修复。植物对金属元素的净化机理是植物积累、根系过滤、植物根系对土的稳定作用;植物对有机物的净化机理是植物降解、生物刺激和植物的蒸发作用;此外植物的水力控制也是控制污染的主要途径。目前国外在利用植物修复卤代烃、农药、汽油、柴油、重金属、放射性物质、废旧炸药、处理污染填土淋滤液、利用植物分解处理空气中的污染物质或将氧化氮转化为氮气等多方面的研究已取得很多重要成果,而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利用杂交植物对卤代烃污染地下水进行修复和研究利用转基因植物吸收土壤中的甲基汞。我国在植物修复技术方面的研究也取得重大成果,如利用凤眼莲修复污水中的某些农药、利用蜈蚣草叶片富集砷,利用印度芥菜对土壤中难溶态镉的吸收等。  相似文献   

16.
张颖 《山西地质》2012,(2):98-101,103
本文以太原市万柏林区为研究对象,对万柏林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及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进行全面分析,通过指标量化的分析方法从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动态利用总体趋势及数量、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指出万柏林区土地利用的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提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是保障实行可持续土地利用的重要手段.为了实现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成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土地利用数据信息变更动态管理自动化、信息化是必然趋势.目前随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不断深入,土地利用规划及管理工作作为土地利用管理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基于 MO组件和VB开发语言,以抚州市东乡县土地利用基础数据为例,设计和研究支持图文表一体化管理、适应土地利用规划业务管理需要的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8.
以烟台市为例,从生态环境协调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接受性等方面,构建了2004年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特尔斐等方法计算了其可持续利用度。结果表明,烟台城市土地利用目前仍处于可持续利用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19.
西部开发中水资源利用可持续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西部开发的关键。本文就西部开发中水资源利用可持续性评价问题,从西部水资源对于全国的意义、西部水资源及利用现状两个方面论述水资源利用可持续性评价的重要性;提出将水资源评价纳入不同层次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最后提出包括建立有效的水资源财产权结构、进行水资源价值核算、实施水资源利用总量控制和水资源补偿在内的可持续管理对策及有关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常学向  赵文智 《冰川冻土》2009,31(6):1201-1210
树木水分利用的研究总体上可分为三个尺度, 即叶片、林木和林分尺度. 近年来, 林木水分利用的定量研究显得日益重要, 森林生理学和森林水文学的发展以及应用都与林木水分利用的定量研究密不可分. 对国内外近年来林木尺度水分利用研究的方法、 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提出了今后林木水分利用定量研究需开展的重点工作, 以期促进林木水分利用定量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