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玉艳 《地球》2019,(9):18-23
暗夜是一种资源,也是人类的共同遗产。近几十年来,光污染的曰益严重,威胁和破坏了地球的夜间坏境和星空资源,人们能看到的星空正在失去往昔的清晰和璀璨。为了响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机构关于防止和控制光污染的呼吁,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星空工作委员会(简称中国星空会)发出倡导,在需要并具备条件的地方建立暗夜星空保护地。  相似文献   

2.
郭盖  温博 《地球》2012,(12):106-111
地球三四十亿年的生命交响乐,它的主旋律是碳的化学演变。没有碳,就没有生命。碳,是生命世界的栋梁之材。我们来自何方?将去往何处?从远古的蛮荒直至今天的文明,这种疑问始终与人类相伴相随。几乎每一个人,在他有限的一生之中,或多或少都给过类似的问题以思考时间。或许因为,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类思考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而流于一时无所事事的灵光乍现。所以迄今为止,有关生命的来源,我们仍然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3.
滕玲 《地球》2019,(9):11-17,10
“世界上唯有两个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一个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一个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这是德国著名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1788年发表的一段名言,_直广为流传。然而,两百多年过去了,现在的人们在夜晚抬头仰望,还能看到灿烂的星空吗?街灯、霓虹、景观照明、车灯、LED屏幕……城市的黑夜早已被各沖人工灯光所淹没,满天星辰的璀燦夜空已成为很多人遥远的儿时记忆。  相似文献   

4.
正什么是暗夜星空?暗夜星空保护是指通过控制和治理光污染,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发展符合标准的暗夜保护,推进以星空保护、星空科普和星空旅游为基本内涵的星空文化产业,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关注夜间环境、关爱美丽星空。不久前,我国西藏自治区的"中华暗夜星空保护地·那曲"和"中华暗夜星空保护地·阿里"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暗夜顾问委员会正式收入"世界暗夜保护地名录",成为我国首批得到国际组织认可的暗夜保护地,填补了我国暗夜保护地在国际名录的空白。  相似文献   

5.
如所周知,在具体选择建筑场地时,小区域烈度划分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在同一大区域中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不同的地点上,其地震烈度可能会相差很大。这些差异的造成,不仅与地基土的性质、裂隙情况、分层情况以及和小地形等因素有关,而且也与地下水位的深浅有密切关系。但是如何考虑地下水的深浅,前人一般是用年平均水位,我们认为这是不安全的,因为大地震前震中地区及其附近地下水位上升很厉害。本文基于我国大震的震前水位变化情况来讨论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陈宏毅  樊聪 《地球》2022,(5):60-65
<正>玻璃陨石,由于它奇特的造型,靓丽的色泽,加上扑朔迷离的身世,在观赏石和陨石收藏界,以及科学界一直备受争议。争议的焦点包括它是不是陨石,它来自何方以及如何形成的。为了解答这些问题,笔者翻阅大量文献资料,并经实地考察和实验分析,形成本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地球》2011,(11):6-7
关键句:一千五百年前的幸福至今还在 1500年前,意大利的一对夫妻合葬,1500年后,他们依旧对视着。当考古人员发现这一幕时,他们为之动容。 近日,在意大利摩德纳翻修一座宫殿时,工作人员无意中挖出两具合葬情侣的骸骨,从其姿势可以看出,他们死后仍双手紧握,女方似乎仍深情地望着对方。考古学家认为,这对夫妇并不富有,因为他们的墓室非常简单,他们可能居住在附近的一个农场里。  相似文献   

8.
郭盖  温博 《地球》2013,(5):109-112
正人类发现煤炭的那一天,将永远是一个谜。时间曾精确地记载了那一刻,却又漫不经心地磨灭了那一刻。煤炭所饱含的亿万年前的太阳的力量,必将成为推动人类进步的主要动力。现在,我们到了该追随人类的时候了。凭着野兽留下的蛛丝马迹追捕猎物,是人类最早学会的技能之一。这种古老实用的方法,被考古学家们沿用至今。他们"嗅觉"灵敏,游走于世界各地,在历史的河床中挖掘着我们每个人的家族故事。  相似文献   

9.
赵文津 《地球》2009,(5):7-7
李四光先生留给我们的丰富的科学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记的。在今天,我国面临着新的能源矿产资源瓶颈问题之际,重温这些思想倍感亲切,并越发感受到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地球》2016,(5)
正澳大利亚天文摄影师迈克尔近日用镜头捕捉了西澳的南邦国家公园的璀璨星空,照片中巨大的星河天幕美不胜收。这组照片拍摄于他在西澳南邦国家公园的盐湖旅行途中。他利用手持式无线远程装置拍摄了这组精彩照片。照片中,他独自一人身处星空的环绕下,周围一片寂静,平静的湖面映照出璀璨  相似文献   

11.
因为我们都认为对地震如何发生及如何预测地震的问题,我们知之甚少,所以我们要研究这个问题,并最终达到相对满意的解决。问题是,我们是给搞预测研究的人以有效的财政支持和便利(这是此项人道主义努力所应享有的)呢,还是迫使个别科学家在难以保证的业余时间去艰苦奋...  相似文献   

12.
《地球》2014,(1)
正前言冬季供暖,使北方空气污染更加严重,致使很多地区多日雾霾。一次次的雾霾,在持续几天后终于渐渐消散了。而这,主要归功于呼啸的大风!好在,大自然总是要刮风,要下雨,冬天会有冷空气南下,这样,我们就能够相信雾霾总是会散去。但我们也知道,雾霾还会到来,将城市和乡村掩映在朦胧之中……有报道说,现在日本、韩国甚至远隔重洋的国家,都会把空气质量的下降归罪于中国的雾霾。因为雾霾不是气象问题,而是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3.
巨大的2004年亚齐?苏门答腊地震是自1960年智利特大地震和1964年阿拉斯加特大地震以来记录的最大地震。地球自由振荡得到很强的激发,并被大量台站记录到,其信噪比极好,即便低频的振型也如此。这些特殊振型非常有意义,因为这些分隔良好的分裂自由振荡的相位携带了有关大地震(Mw&gt;8)震源的运动学信息,尤其是有关长度、持续时间和平均破裂速度的信息。使用单峰剥离技术,我们研究了几个宽带永久台站[地球透镜、地震学联合研究协会(IRIS)和全球地球动力学计划(GGP)]记录的一些地球最低频自由振荡(0S2、0S3、0S4、1S2、0S0和1S0),以恢复各个单峰参数:相位、频率和品质因子。我们使用这些参数约束了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地震和2005年3月28日尼亚斯地震的震源时空展布。我们主要使用地震仪和超导重力仪的垂直分量数据,因为这些数据的噪声比水平地震数据低,但我们还需指出,对2004年地震也可使用水平分量(1S2)。根据本文给出的初始相位测量结果,我们得到2004年地震断层长度约为1250km,持续时间约为550s。对于2005年地震,我们测定所倾向的模型是,南段约40s之后破裂,但破裂的双向性质及其空间尺...  相似文献   

14.
通常通过收集热梯度资料和温度-深度曲线来研究水热系。这些资料包括流动场、水热系演化,主要热源位置和性质的重要信息。用“前向”方法对资料进行了解释、根据选择的如温度和渗透性分布这样一些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计算了热场。如果计算的热场与资料相符合,所选取的条件就被认为可能是正确的。因为有许多组初始条件可以得出相似的热场,因此,“前向”方法的使用者或许因没留心,未找到一组正确的初始条件,适合于“反演”资料的解释方法,也可以通过与问题的定义一致的所有可能的解。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提出了一个反演水热系地热资料的方法,并与更一般的方法进行了比较。我们借助于比较这些方法在Lau(1980,a)和Kasameyer等人(1984)所述的SaltonSea地热田的应用,说明了方法之间的差别。在这个特殊的例子中,用反演方法得到水热系的年龄和流体流入水热系的总速率。  相似文献   

15.
黄河诞生记     
马云川 《地球》2012,(7):112-112
你当然不会忘记自己的生日是哪天。或许你也记得身边亲朋好友、尤其是母亲的生日。因为这是我们表达对母亲赋予我们生命的一种感恩方式。可是,黄河,养育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你能记得她"老人家"的生日是在哪一天吗?其实,黄河不是从来就有,而且,她的诞生和青藏高  相似文献   

16.
现代地震学和测震学的发展要求拾震器具有频带宽、动态范围大、稳定性好的性能和指标。因为地震波频谱的范围很宽:约从千分之几到几十赫甚至还高。而振幅范围也很大:从毫微米至米。为了这一需要,我们设  相似文献   

17.
段雯娟 《地球》2012,(12):68-69
玛雅,一个曾经活跃在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热带雨林中的古老民族。1200多年前,在中美洲现今危地马拉地区,出现过一个辉煌的古代文明——玛雅。公元七八世纪时的玛雅社会已具有高度发展的、完善的阶级制度,形成了金字塔式的社会阶层组织。玛雅,像神一样美丽的名字,我们用探望星空的目光与它接触,我们喜欢它被层层迷雾包裹的样子。它站在那里,关乎人类、历史和智慧,它欲言又止,  相似文献   

18.
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等等与人类始终相依相伴,这些资源都是来自地球的恩赐。因为有了这些资源,我们的生活才能变得丰富多彩。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本文从森林资源的角度谈谈如何合理利用好森林资源,保护好森林资源,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相似文献   

19.
现代物理学——耗散结构论认为,自然界具有复杂性,这是正确的。我们进一步认为在复杂性中还可能有高层次的简单性。这一点对灾害科学是很重要的,因为灾害可能与每个人有关,而高层次中的简单性易于为广大群众所掌握。本文仅以七兆数为例讨论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彭静博士、哈达森主席、阿格巴比主席,代表们,科学家和工程师们,这是我一周内在旧金山作的第二次讲话。第一次谈的是关于采用政治途径来确保人类美好生存和人类安全的问题。这次讲话的目的相同,但采用科学和技术的途径。只要我们一谈到我们所面临的许多全球性问题时,这两种途径都是需要的。有几方面的原因使我对能有机会参加第八届世界地震工程会议感到十分欣慰和荣幸,因为我的专业是地震研究。能有机会和这么多有多年之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