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新疆哈密红石铜矿控矿构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红石铜矿是一个新近发现并勘查的超大中低温火山热液型铜矿床。文章通过对矿区构造特征、控矿构造形式的研究,阐述了红石铜矿的控矿构造主要表现为:矿区的EW-NWW向、SN向断裂是控岩(火山岩)控矿构造;断裂构造类型、活动方式控制着矿脉(体)形态、矿石组构;成矿期后构造叠加改造强烈,NE-NEE向断裂构造是破矿断裂;构造应力场方向为成矿前期近SN向挤压,主成矿期为NNE向,成矿期后变为近SN向。  相似文献   

2.
毛坪铅锌矿构造控矿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彬  韩润生 《云南地质》2003,22(3):295-303
本文着重研究毛坪铅锌矿的构造控矿特征,认为猫猫山倒转背斜是NW—SE向构造应力作用的产物。矿床伴随褶皱的演化而形成。“多字型”构造是矿区主要控矿构造型式,NE向毛坪断裂是矿床的主要导矿构造,倒转背斜NW翼层问压扭性断裂是主要容矿构造。在此基础上,提出该区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3.
滇西北北衙金多金属矿床是西南"三江"多金属成矿带新生代斑岩型矿床的典型代表,是近些年来取得找矿突破的超大型金多金属矿床。运用矿田地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大比例尺构造剖面精测,进行典型控岩控矿构造力学性质的鉴定,分析构造对斑岩成岩和成矿作用的控制机制。认为北衙金多金属矿床万硐山矿段自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早期以来主要经历了近EW向→近SN向→近EW向三期构造主压应力的转变,形成了典型的褶皱–断裂–节理控岩控矿构造系统。构造控岩控矿过程为: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早期,在近EW向主压应力作用下,形成北衙矿区控岩控矿构造格架,为斑岩侵位和成矿作用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成岩成矿构造环境,并伴有石英钠长斑岩的侵位;喜马拉雅中期,主压应力方向转变为近SN向,伴随构造活动发生石英正长斑岩的超浅成侵位和成岩作用,并发生斑岩型金成矿作用,在层间断裂破碎带、断裂带及节理构造内形成带状、"似层状"和脉状金矿体,在岩体内形成斑岩型浸染状金矿体,在斑岩与围岩接触带形成矽卡岩型金矿体;喜马拉雅晚期,本区再次经受近EW向挤压作用,主要对先期形成的斑岩和金矿体产生变形、变位,并造成风化剥蚀,成矿作用主要表现为氧化淋滤富集型金矿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福建政和上山岗金银矿位于政和—大埔深大断裂带东侧的东坑火山盆地中,为受断裂控制的火山-次火山热液型金银矿床。通过对矿区地质构造的研究,认为矿区断裂发育,主要有NE向、NW向、近EW向和近SN向4组,均为控岩-控矿构造,为矿区内重要的找矿标志。其中,NE向和近SN向断裂为主要的控矿和容矿构造,NW向和近EW向断裂为主要的控岩构造,常切割破坏矿体。金银矿体(脉)的产出严格受火山盆地中的断裂控制,与赋矿围岩的具体岩性关系不明显;矿体(脉)的大小与所在断裂的规模密切相关。矿区外围及深部与主干断裂平行的次级断裂可作为矿区进一步找矿的有利构造。  相似文献   

5.
都龙锡锌铟多金属矿床位于华南板块西南缘之滇东南老君山矿集区南部,是中国重要的锡锌铟多金属资源产地,构造控矿特征明显。对铜街、曼家寨两个典型矿段及外围构造变形分析及控矿构造解析表明:区内各地质体之间均为构造接触,构造变形主要存在伸展滑脱及左行走滑等构造样式;F0、F1、F2三条南北向断裂组成的早白垩世伸展滑脱构造控制了矿区的矿化蚀变及矿体空间产出形态,是矿区最主要的控矿构造;成矿后北西向马关—都龙左行走滑断裂为破矿构造,但其正断的性质使矿区受剥蚀程度相对较低,对矿床保存有利。根据控矿构造组合特征及区域构造背景建立了构造控矿模式,认为矿区南部深部、西部寒武系地层与新寨岩组深部为进一步寻找锡锌铟矿的有利区域,矿区深部找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6.
云南富宁安那金矿控矿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那金矿赋存于中泥盆统坡折落组硅质岩夹薄层状灰岩中。东西向安那不对称褶皱构造是主要控岩控矿构造,次级北东向断裂和层间断裂是矿区的储(容)矿构造;矿区的金矿化与基性岩浆活动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胶东西北部是我国重要的金矿聚集区,矿床主要受断裂构造控制。前孙家-洼孙家断裂是研究区内主要控矿断裂。依据该构造南段前孙家、金华山两个金矿的岩石、构造、矿体分布、矿化蚀变等特征,对两矿区的构造控矿型式、构造控矿规律进行了探讨,认为该区成矿热液活动具有多期性。成矿预测表明前孙家矿区4号脉的深部可能存在盲矿体,2号脉在深部有一定的延伸;金华山矿区1号脉的下盘可能存在与1号脉平行的雁列脉矿体;1号脉、2号脉在深部应有交汇,可作为重点找矿位置。  相似文献   

8.
湖南宝山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南岭东西向构造带与耒阳—临武南北向构造带的复合部位,是该区大型—超大型矿床的典型代表之一。矿床(体)与燕山早期花岗闪长斑岩体在空间上关系密切,均明显受构造控制。在大比例尺构造剖面精细解析基础上,分析构造类型及其主要特征,总结构造控岩控矿规律。研究认为:矽卡岩型铜钼矿体主要受北东—北东东向褶皱控制;热液脉型铅锌银矿体主要受褶皱翼部层间断裂及北东向压扭性断裂控制。构造应力场最大主应力方向经历了成矿前近南北向→成矿期近东西向→成矿后北东—南西向的转变。北东—北东东向压扭性断裂为导矿构造,北西西向张扭性断裂为控岩构造。构造不仅控制了成矿岩体的展布,而且控制了成矿类型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构造控岩控矿模式,指示已知矿体北西侧深部是有利的找矿地段。该研究为深部找矿预测提供重要依据,对坪宝矿田的找矿部署和深部勘查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浙江芙蓉山地区是个多金属成矿区,分布有Pb,Zn,Cu,Au,Ag,U等矿产,十分引人注目;然而,其成矿因素众说纷纭,有帚状构造控矿论,有混合岩化变质的成因说,还有新华夏系控矿等。我们调研认为,深大断裂,燕山期火山作用及其所形成的破火山口是引发和控制该区种种类繁金属及非金属矿化的主要因素。并认为该区基本具备了形成富大铀的矿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10.
豫西地区是国家重点金多金属成矿区带,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区内金及多金属矿类型多样。通过对研究区地质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的分析,得出区内金及多金属矿矿床形成受多重因素控制,包括地层、构造以及岩浆岩因素,并且在这些因素中,构造控矿占主导。在此基础上,将研究区内金矿矿床类型分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构造破碎带型金矿床、斑岩型金矿床以及爆破角砾岩筒型金矿床4种类型,并对每一种类型选取1个典型的矿床进行具体讲述。依据对研究区成矿地质特征以及5种构造控矿类型的叙述,论述了拆离-变质核杂岩构造对金矿成矿的构造控矿作用和构造控矿规律,并根据该区金矿矿床成矿规律,提出选取找矿靶区的8项依据,最后优选出7处找矿有利靶区。  相似文献   

11.
额仁陶勒盖银矿床成矿作用的地球化学标志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张乾  董振生 《矿物学报》1996,16(2):152-157
内蒙古额仁陶勒盖大型独立银矿床产于以安山岩-玄武岩为主的火山一次火山岩中,矿体顺断裂构造产出,主要矿体分布于南北长近10km,东西宽约15km的范围内,除银外,伴生的铅,锌,锰等均不具工业价值,该矿床已发现银的独立矿物20余种,主要与黄铁矿,菱锰矿及少量方铅矿,闪锌矿共生,地质特征显示出矿床相对围岩的后成特点,地球化学表明该矿床的形成是以火成岩(火山-次火山岩)为矿源岩的后成改造型银矿床。  相似文献   

12.
湘西雪峰山中段金矿区主要断裂带构造特征及其控矿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论述了雪峰山中段金矿区基本构造特征及控矿作用,着重指出,NE向韧-脆性剪切带是该区主要的导矿构造,而NW向断裂带则为本区主要的容矿构造。现已探明的金矿体也均沿此方向展布。   相似文献   

13.
吉林抚松西林河银矿床是吉林东部近期发现和评价的产于太古宙古花岗岩和元古宙大理岩接触带的中低温热液矿床.矿床位于龙岗断块北东端韧性断裂带中,矿体产状受韧性断裂控制,矿体形态主要为脉状并具有分支复合、尖灭再现等变化.矿石结构主要有自形-半自形结构、他形粒状结构、包含结构、填隙结构、压碎结构、内部解理结构、乳滴结构、侵蚀结构.矿石构造主要为细脉状构造、稀疏浸染状构造、块状构造、角砾状构造.矿石中金属矿物有辉银矿、锑银矿、自然银、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黝铜矿、铜蓝、辉锑矿等.矿石中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石英、绢云母及方解石、绿泥石.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充填型银矿床,主要控矿因素为构造、岩石地层和岩浆岩.  相似文献   

14.
于都县银坑矿田F1断裂特征及其控矿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都县银坑矿田的F1断裂是该矿田区域性推覆前峰,其断裂规模大,活动时间较长,在银坑矿田控制了地层、岩浆岩和多金属矿化的展布。本文主要从断裂的形象特征入手,浅析了断裂的控矿作用,同时指出F1断裂不但具有导岩导矿意义,耐用还有储矿作用。断裂本身亦具有重要的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15.
若尔盖巴西金矿床铜锌矿(Cu2Zn)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罗梅  王月文 《矿物学报》1999,19(1):20-22
若尔盖巴西金矿床产于中上三叠统碎屑岩与印支-燕山期闪长岩入体的接触过渡带中,金矿化围冉为交代硅化石英岩,在矿石中发现铜矿矿。该矿物为缺氧、硫并在较高熔融温度的强还原环境中的产物,根据本区含矿岩石中发现火山凝灰质碎屑岩及邻区三叠纪时期存在区域裂陷与岩浆活动的特点,认为巴西金矿的成矿来源与海底火山喷发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6.
陕西旬阳淋湘金矿地质特征和成矿流体属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淋湘金矿床产于南秦岭古生界泥盆系地层中 ,容矿围岩主要为碳酸盐岩和粉砂质千枚岩、千枚岩 ,金矿体主要受近东西向断裂控制。第二、三矿化阶段为金的主要矿化阶段 ,主要载金矿物为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石英、褐铁矿 ,矿床的同位素和成矿流体特征表明 :金属矿和硫来源于造山带围岩地层 ,属容矿岩石类的沉积岩中浅层渗滤同生热盐水型金矿床 ,成矿时代为燕山期  相似文献   

17.
塔里木南缘浅变质岩系变质矿物特征及变质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塔里木盆地南缘和田地区的阿其克、皮牙曼、杜瓦、康开依、桑株水库一带断续出露一套浅变质岩地层,主要岩石类型有变质杂砂岩、变质钙质砂岩、细粒片岩及少量千枚岩、变质砾岩、大理岩等.岩石中主要变质矿物为绿泥石、白云母、石英、方解石和少量黑云母、钠长石.本文着重就岩石中片状变质矿物绿泥石、白云母、黑云母的发育特点、化学成分特征、变质矿物组合以及它们的晶体化学成分所反映的变质温、压条件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推断出该套变质岩属于由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引起的低绿片岩相变质产物.  相似文献   

18.
长坑金矿床地质特征与成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含矿复成因角砾岩带特征,金矿物,微量元素,稀土,硫、氢、氧稳定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研究,确定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下石炭统碳酸盐岩,滑脱断裂叠加不整合面为控矿构造,矿体主要赋存在复成因角砾岩带中,成矿流体以大气水为主,矿床成因属浅成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铁山庙式铁矿床为沉积变质矿床,总储量达数亿t,矿石类型为磁铁矿、赤铁矿型。为了研究矿床氧化带的分布规律,指导采矿、选矿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二铁”矿床进行了现场踏勘、取样测试,结合有关资料比较系统地研究了河南省铁山庙式铁矿床氧化带的分布,以及对采选工作的影响,探讨了铁矿的形成过程和不同地质时期的氧化作用。结果表明,氧化矿硬度变低、密度变小、易于开采;氧化带东厚西薄、东深西浅;氧化矿与原生矿呈上下交叉、水平交叉出现;氧化带的分布与现代地形无关,仅与古地形有关。  相似文献   

20.
大别山区域成矿体系与成矿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别山主要金属矿床基本特征及其形成的地质背景研究基础上,通过对燕山期岩浆岩、金属矿床形成的物源一流体的综合研究,在大别山初步建立了两个燕山期岩浆一物源一流体一成矿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就区域矿床的形成规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