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石家庄市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数值预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范引琪 《气象》2001,27(4):7-11
应用CAPPS城市大气污染潜势和污染指数预报系统,对石家庄市主要大气污染物(SO2,NOX,TSP)的污染指数(API)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用CAPPS作城市大气污染预报时,应加入污染物排放的时间系数(Ti)订正和经验系数(Ki)订正,对北方城市而言,还须加入扬尘百分率(F)订正,用加入Ti,Ki和F订正后的CAPPS预报系统,对石家庄市大气污染物(SO2,NOx,TSP)进行模拟,结果SO2,NOx,TSP三种污染物的预报值与其监测值的相关系数分别提高到0.951,0.854和0.880。  相似文献   

2.
试用MM5输出产品制作空气质量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MM5输出产品和临沂市两个空气质量监测点的三种污染物浓度逐日监测资料,利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建立临沂市逐日空气质量统计预报模型,试报结果表明,对空气质量和首要污染物具有较强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3.
阐述应用城市污染指数预报系统,结合统计预报、污染潜势分析、天气形势经验分型等综合业务。使用VB和VFP语言,实现沈阳大气主要污染物浓度预报在Windows环境下的自动运行。  相似文献   

4.
文慧  陈爱忠等 《气象科技》2002,30(6):328-333
文章通过污染物浓度时间序列的持续性和气象要素的相似性,进行了城市空气质量短期统计预报可行性分析。以深圳市空气中可吸入性颗粒物的污染指数预报为例,发展了一个基于MM5输出量的自知识统计模式,该预报方法在预报量本身的持续性水平上,预报效果改进15%左右,效果显著。该方法克服了常规预报方法的地域限制,只要积累足够量的污染场资料和气象要素资料,就可以自动、客观地完成具有一定准确度的空气质量短期业务预报。  相似文献   

5.
沈阳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预报方法与业务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应用城市污染指数预报系统 ,结合统计预报、污染潜势分析、天气形势经验分型等综合业务 ,使用VB和VFP语言 ,实现沈阳大气主要污染物浓度预报在Windows环境下的自动运行。  相似文献   

6.
广州市空气污染的变化特征及预报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利用2002年11月-2004年9月广州市空气污染指数(API)和PM10、NO2、SO2等污染物逐日浓度资料,采用小波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广州市空气污染的变化特征及与同期地面气象要素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采用最优子集回归方法分别建立冬、夏季API指数及污染物浓度的预报方程。结果表明。PM10是广州市的主要污染物。其次为NO2、SO2。除SO2外,广州市API指数、NO2、PM10等污染物浓度具有冬半年(11-4月)偏高,夏半年(5-10月)偏低的变化规律。API指数及各种污染物浓度均具有明显的年周期振荡及5-7天的准单周、10-20天准双周、30-60天左右的季节内振荡,且30-60天的季节内振荡在冬半年较强而在夏半年较弱。冬半年API指数和PM10、NO2、SO2浓度与气压、风速、降水呈稳定负相关,与温度、相对湿度等呈稳定的正相关,而夏半年主要与风速、降水具有较好且稳定的负相关。增加前一天的污染物浓度作为预报因子后,所建的最优子集回归方程比单选用气象因子要稳定。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7.
刘聪  金龙山 《气象科学》1996,16(3):225-232
本文就区域尺度大气污染物浓度预报,提出一种以天气气候学分型为基础,结合大气污染物输放散区域污染物浓度区域分布逐日预报模式;并用该模式作预报试验,结果表明:模式的预报结果能达到一定的正确率,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南京地区霾预报方法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支持向量机(SVM)方法是基于统计学理论的一种新的机器学习方法,对解决小样本条件下的非线性问题非常有效.利用2004~2007年南京站的逐日常规观测资料以及同期南京市环境质量监测点的逐日污染物浓度资料,使用SVM分类和回归方法分别建立了南京地区霾日分类预报模型和有霾日14时(北京时间,下同)能见度预报模型.预报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9.
运用石河子市2015—2020年6种污染物浓度,研究了石河子市近6年空气质量及污染物浓度时间变化特征。结果显示:石河子市近6年空气质量有所改善,首要污染物主要以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为主,并有明显的采暖期和非采暖期之分。冬季空气质量对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为负贡献,各污染物浓度的峰值多出现在白天。分析石河子市相对湿度、气压、温度等气象要素和空气质量指数的相关性,并建立拟合方程,结果显示石河子市除冬季外其他时间最小相对湿度、最低气温和空气质量指数相关性较好,在预报空气质量过程中可重点考虑。  相似文献   

10.
CAPPS1和CAPPS2数值预报模式对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雄 《气象科技》2004,32(6):414-416424
对CAPPS1模式和CAPPS2模式预报广西污染物进行了对比分析。主要对比了其污染扩散原理、气象预报模式、操作系统、运行时间、预报时效及预报效果。分析表明:CAPPS1和CAPPS2模式对各种污染物预报的相关系数均在0.44以上,两种模式预报广西空气污染都是可行的;两种模式均对SO2的预报效果最好,NO2次之,PM10相对最差;CAPPS2模式对各种污染物的预报值与实测值相关系数均比CAPPS1高,其中NO2的相关系数提高幅度最大;CAPPS2模式对NO2和PM10的预报准确率比CAPPS1偏高,而对SO2的预报准确率比CAPPS1偏低;CAPPS2预报首要污染物正确率比CAPPS1高出11个百分点,而预报首要污染物等级正确率则高出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ECMWF业务预报模式(以下简称ECMWF)的地面气温预报不一致性问题,本文利用2015年12月1日—2016年11月30日业务预报中常用的地面气温预报数据,研究ECMWF地面气温预报产品在不同季节里的不一致性指数分布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各个季节不一致性指数有不同的特点,冬季不一致性指数最大,大值区主要分布在除华南和青藏高原外的大部分区域;而夏季不一致性指数最小,在青藏高原地区不一致性指数相对较大;春、秋两季不一致性指数大小均处于冬、夏季之间。此外,研究还发现冬季地面气温预报不一致性指数单日变化较大,而夏季较小。夏季不同起报时间的地面气温预报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12.
一种新的预报晴空湍流综合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晴空湍流及其相关的湍流指数,以及通过对9个指数进行加权综合得到的一个综合预报算法。利用T213模式资料,计算了9个湍流指数,并分别用12个北京地区的飞机颠簸个例进行验证,得到各湍流指数的预报结果;在此基础上,应用新的综合算法,得到一个综合预报结果。计算结果表明,虽然理查孙数和风相关指数、MOSCAT概率预报因子指数的预报效果相对较好,但是这三个指数的预报范围和强度均偏大,容易出现空报;综合算法则较好地综合各个指数,预报区域相对集中,预报强度也较符合实际情况,空报的情况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善,总体预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基于TIGGE资料的东亚地面气温预报的不一致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TIGGE资料中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和中国气象局(CMA)3个集合预报系统的地面气温集合预报资料,运用跳跃指数研究了3个集合预报系统中东亚地面气温的控制预报及集合平均预报的不一致性。结果表明,各个集合预报系统地面气温预报的时间平均不一致性指数差异较大。ECM WF时间不一致性指数最小,NCEP次之,CM A最大。另外NCEP的控制预报、ECM WF的控制预报和集合平均预报,这三者的时间平均不一致性指数随预报时效延长而增加,且集合平均预报一致性优于控制预报。而对于CMA预报的不一致性,无论是控制预报还是集合平均预报总体上都稳定地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此外,ECMWF的地面气温冬(夏)季预报的不一致性相对较强(弱),且单点跳跃随预报时效延长变化不明显,而控制预报和集合平均预报的异号两点跳跃以及三点跳跃出现的频率总体上随预报时效延长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14.
在利用CAPPS2.0进行空气质量自动化预报的前期工作中,为了验证模式的准确性,对辽宁省14个主要城市2003年1月的31 d、4月、7月和10月各12 d作出了模拟,分别得到各城市SO2、NO2和PM10的污染指数预报值。将各污染指数每天模拟的预报值与实际监测值进行对比,发现春、夏、秋季的预报效果非常好,而冬季预报值明显偏高。对预报值与监测值的相关性检验表明两者相关性非常显著,冬季预报值出现的是一个系统误差,可以通过修改模式进行订正。  相似文献   

15.
刘宁微  马雁军 《气象》2009,35(10):84-89
利用城市大气污染数值预报系统CAPPS的第三版(CAPPS3),经过安装、调试和本地化、自动化处理,建立起适合于辽宁的区域空气质量数值预报系统,用于预报辽宁的城市污染指数和等级以及各污染物的日均浓度分布.通过模式预报结果与监测资料的对比,发现辽宁14个主要城市SO2、NO2预报准确率的总体水平明显高于PM10.区域污染物浓度分布位置和大小的预报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污染物小时浓度的演变也与实际风场的变化趋势保持一致,表明CAPPS3模式系统能够及时准确地预报出区域污染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6.
利用1957-2010年冬季中国东北地区90站气温资料,应用REOF和聚类分析方法将东北划分为南、北两个冬季气温变化子区,分析讨论其冬季气温的变化趋势和冷暖异常特征,及其与主要环流指数之间的同期和滞后关系。使用向后去除变量选择法,选取最优预测因子,并建立了全区和各子区的回归统计模型。结果表明:东北冬季增温较明显,平均上升速率达到0. 45 ℃/ 10 a,北部略高;与同期欧亚纬向环流指数之间存在着较显著相关;前期8月东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面积指数、前期10月亚洲区极涡面积指数和前期8月北半球极涡面积指数与东北冬季气温存在着显著相关,复相关系数达到0.70,并且是回归方程最关键预测因子。在对冷、暖冬预测时,可以把选定时段和区域副热带高压和极涡面积指数作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且误报率较低。  相似文献   

17.
介绍北京市空气污染预报业务显示服务系统。该系统包括资料处理、动力统计预报、数值预报等模式计算及资料采集、处理、模式运行,预报显示、结果分发、资料查询、效果检验等多种功能。系统采用菜单技术,VB5.0编程,能正确运行各模式,完成所需功能。具有界面友好、可操作性强、功能丰富、简洁、易用、快捷、直观的特点。在业务应用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气象条件与对烟花爆竹燃放的影响,针对政府应急安全管理和空气污染应对等工作开展相关服务,综合考虑了影响烟花爆竹燃放安全、燃放后污染物的扩散和清除,以及空气质量状况3方面的气象条件,采用隶属度乘积和函数最大值方法研发了烟花爆竹燃放气象指数。烟花爆竹燃放指数由低到高分4级,分别表示适宜、不太适宜、不适宜和极不适宜。燃放指数的发布对政府应急决策和公众理性燃放引导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介绍了燃放指数的分级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空气质量预报系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介绍了广东省气象系统开展空气质量预报的概况,包括使用的预报工具,其预报能力与业务运行的预报质量分析,以及进一步提高预报水平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单模式系统臭氧(O3)预报的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活动区间的多模式超级集成的、高效的预报方法。本研究基于长江三角洲(长三角)地区多模式空气质量预报系统,将改进后的超级集成预报方法(AR-SUP)运用到2015年长三角地区的O3预报中,并与滑动训练期的超级集成预报(R-SUP)、多模式集成平均预报(EMN)、消除偏差的集成平均预报(BREM)对比,结果表明AR-SUP对预报效果的改善最明显,其在暖季和冷季的均方根误差(RMSE)较最优单模式平均下降了20%和23%。将AR-SUP运用到48 h和72 h预报中发现,当预报时效增加时该方法依旧保持较高的预报技巧。多项统计数据均证明AR-SUP在研究时段内所有站点均能显著减小O3预报误差、提高整体相关性和一致性,有效提高当前短期(三天)预报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