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英国地质调查局在2000年制定了《可持续发展的根基》的战略计划,经过5年的具体实施之后,再次筹划未来,于2005年6月发布了新的战略计划———《英国地质调查局战略科学计划(2005~2010年)》。该项战略计划由英国“国家自然环境研究委员会(NERC)”出资,确保英国地质调查局实施基础性的、公益性的地质调查任务,实现战略环境知识和数据的获取、分析和传输。新战略科学计划包括八个科学主题和五个“交叉问题”(cross-cutting issues)。八大科学主题是:(1)英国大陆的3维地学框架;(2)地质-环境信息;(3)海岸、大陆架和大陆边缘的3维表征;(4)可持续…  相似文献   

2.
国际水文计划第四阶段(IHP-Ⅳ,1990~1995)取名“变化环境中的水文学及可承受开发的水资源”,已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5届大会(1989年10~11月,巴黎)批准,于1990年起开始执行。这项为期6年的中期计划自信“将揭开水科学和水管理发展  相似文献   

3.
塔里木盆地显生宙的沉积历史始于早震旦世,深入研究其含油气性时,有十大风格引人瞩目:(1)静海盆地相和举足轻重的加里东运动;(2)从沙漠—海湾相、古亚洲定局到华力西最后一次碰撞事件;(3)两类三个三叠纪盆地;(4)中—新生代两个前陆盆地共拥一个中央隆起;(5)背冲推覆和前陆滑脱是两类基本构造样式;(6)典型的前陆盆地及明显的前渊迁移有序性;(7)普遍存在不整合与削截圈闭;(8)晚期成藏和“大气晚成”;(9)南天山和铁克里克隆起下面都有影子盆地;(10)四个并存和多源多期成藏。  相似文献   

4.
3、本刊将不定期地刊登一些专家学者本人的最精华的成果与理论 ,并以百字形式刊登出来 ,您最希望了解的问题是什么 ?他们都是谁 ?(1)工程地质热点问题 ,学科前缘 ,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 ,重大项目预告 ;(2 )在工程地质学科领域中指导性 ,方向性的精辟论述 ,以及本人所从事的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分析 (土和土体的研究 ) ;(3)前缘性的工程应用及理论热点 ;最好是院士等知名人士 ;(4)百字精髓应是专家本人的成就介绍 ,主要就是理论贡献介绍等 ;(5 )百家精髓最难写 ,不要写成“名人简介”或“成果要点” ;(6 )院士或大师等人在理论与实践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5.
正主办单位:中国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分会承办单位:宁夏大学协办单位:《岩土力学》杂志社《建筑科学》杂志社会议征文内容:本次会议旨在展示和交流近年来全国在建筑地基基础领域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发展趋势及热点难点问题,确定会议征文内容如下:(1)地基基础设计理论;(2)山区地基;(3)软弱地基;(4)桩基础;(5)地基处理;(6)基坑  相似文献   

6.
《现代地质》2006,20(2):224-224
“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是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重要项目,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主办。地球科学领域首届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将于2006年10月11-14日(暂定)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承办,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协办。论  相似文献   

7.
“第二届干旱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2007年9月11~13日在中国兰州举办。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局(CMA);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甘肃省人民政府。会议议题:(1)干旱区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及社会发展的影响;(2)干旱气候监测、预测及评估技术;(3)干旱区陆面过程特征及模拟;(4)沙尘气溶胶对天气气候的影响;(5)干旱区环境蠕变问题;(6)干旱区气候资源和水资源合理利用。会议日程安排:2007年9月11日08:30-20:30报到2007年9月12日09:00-10:00开幕式10:00-12:00大会报告12:00午餐14:00-17:30分会场报告2007年9月13日09:00-12:0…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是大数据的时代,数据、模型驱动下的科学研究新范式与知识发现成为当今科学领域的新态势。本文介绍了在“深时数字地球”(Deep-time Digital Earth, DDE)国际大科学计划框架下构建的DDE-岩浆岩数据库。该数据库以“数据+编图+研究”三位一体的建库思路,基于岩浆岩知识体系,构建了岩浆岩数据库,包括后台服务(云端)、网站(Web端)和科研工作平台(桌面端)。数据主要来源于公开发表的文献、研究团队测试、实验室测试数据等,涉及全球重要造山带、克拉通及部分海洋(大洋钻探数据)等。此外,还设立了22个地域性、学科性专题数据库。数据类型为岩浆岩岩石类型、产状、空间位置等基本信息,以及年代学、地球化学、(Sr-Nd-Hf-Pb-O)同位素及非传统(或新兴)同位素数据。与国际最常用的有关数据库相比,本数据库具有以下优势:(1)“数-图-文”三位一体的设计思路,拥有编图和研究平台;(2)以研究为导向,组织构建了22个专题数据库,更多一线专家参与数据库建设,在某些地域和领域(如中亚、非传统同位素等)形成优势;(3)对数据都尽可能挖掘和补充了年龄、经纬度等时空信息;(4)创建了学科专...  相似文献   

9.
<正>主办单位: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承办单位:香港大学,广东省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宏大爆破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学术大会主题:"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由大到强的岩石力学与工程"香港国际分会场主题:"灾难性岩土破坏的机理、预测与防治"会议专题:(1)岩石力学与工程中的新理论、新方法及发展方向;(2)岩石的力学性质与本构关系;(3)岩石工程数值仿真与反演分析;(4)多场耦合作用的岩石工程问题;(5)岩石动力学与工程防护;(6)岩体工程精细爆破技术及安全控制;  相似文献   

10.
《岩土力学》2012,(5):1600
主办单位: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承办单位: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环境岩土工程分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工程安全与防护分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下空间分会;江苏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河海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大会主题:岩石力学与重大工程中的新挑战会议专题:(1)岩石力学基本性质与本构关系;(2)岩石力学新理论、新方法;(3)岩石工程数值分析与仿真;(4)岩石动力学;(5)岩石高边坡工程;(6)岩石地下工程;(7)环境岩土工程;(8)岩土工程加固的新原理、新方法和新技术;(9)岩土力学试验研究方法;(10)岩土工程风险分析;(11)岩石工程实例分析;(12)其他岩石力学与岩土工程问题。  相似文献   

11.
对地观测与地理信息系统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20世纪地球科学进步的一个突出标志是人类开始脱离地球从太空观测地球(Earth Observation from Space),并将得到的数据和信息在计算机网络以地理信息系统形式存储、管理、分发、流通和应用。比较全面地介绍了上述过程的若干关键技术:航空航天遥感技术、GPS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最新发展及其未来计划。重点介绍了气象卫星、资源卫星、制图卫星、EOS计划以及我国航空航天遥感的主要成就;GPS全球定位系统及在我国的应用、卫星测高技术、我国的甚长基线干涉测量与卫星激光测距;GIS的发展历史及其特点、我国GIS的发展概况与现状等,最后提出“Geo-Information for all”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全球变化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文中主要从以下 4个方面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全球变化研究进展与展望 :(1)国际全球变化研究进展与全球变化结构的重大调整 ;(2 )中国全球变化研究进展 ,包括我国全球变化研究的国际性贡献 ,国内全球变化研究队伍和研究设施的基本情况等 ;(3)中国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技术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已经启动和即将启动的与全球变化研究有关的项目或行动计划 ;(4 )中国全球变化研究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13.
材料科学和地质学的发展及前景(英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材料科学可定义为一门涉及化学、物理学、矿物学、地质学、冶金学和合成材料等领域的科学。“工具制造者的人类” ,主要是使用石器 ,并由此而增进了其智能的发育。燧石、石灰岩中氧化硅富集体提供了制作武器和工具的材料 ,土壤则可用于制陶业和陶瓷业。材料科学主要是由研究工业矿物演化而来 ,它与地质学的关系密切 ;合成材料以其特殊的性能满足了人们的需求。火和压力在处理天然材料的工艺发展中起着头等作用 ;金银铜铁及其它金属能用作装饰品、防御武器和制造工具。有些金属的使用显示了人类各历史时期的特点。人们后来发现某些结晶体具有特殊的性质 ,如石英的压电性、红宝石激光 ,钻石和刚玉的高硬度 (可用作磨料 ,将来仍具开发潜力 )。合成材料和在太空合成的材料具有远大前景 (如碳的同素异形体carbyne car bynoid)。在材料科学中 ,特种玻璃 ,硬而防火的陶瓷、磨料、特殊耐火材料 ,只不过是材料科学中业已开发的几种工艺矿物而已。材料科学的发展对于现代文明和解决人类当今和未来所遇到的各种问题都极其重要。与世界人口增长相关的问题 ,可以通过科学、绿色革命和生物技术 ,以及一切天然资源的合理开发来解决 ,这将有助于避免“南北对抗”。肯定地说 ,材料科学及其未来的发展 ,会有助于人类去应付  相似文献   

14.
浅谈固体地球科学与地球系统科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球科学在20世纪的诸多进展中,对后来科学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基本认识之一是地球演化的行为具有整体性,其不同的圈层确实通过多种途径相互作用,且人类活动已成为地球演化的重要营力之一。这些认识导致地球系统科学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并使不同圈层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机理、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成为21世纪基础科学研究的前沿。地球系统科学强调地球不同圈层、不同单元相互作用的整体性和关联性,因而科学研究必须从"整体地球系统"的视野出发,但研究过程又必须从关键区域入手。我国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关键地区之一,未来研究应立足地域优势和特色,攻克全球性重大科学问题,解决社会对地球科学的知识需求。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西南科技大学科技中心南侧滑坡工程地质条件及滑坡发育特征的研究,分析滑坡的形成机制,并运用传递系数法进行滑坡稳定性评价,表明该滑坡在天然状态下处于不稳定~暂时稳定状态。为保证校区E道路的正常运行及拟建科技中心的安全,本文提出了采用抗滑桩及挡土墙为主,辅以地表、地下排水工程等综合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6.
叙述了云南省永胜县期纳镇三道河泥石流的发育特征、危害对象,并对该地区泥石流成因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并对物源区物源条件等局部滑坡崩塌情况进行分析。描述并分析了泥石流诱发因素及形成机制。提出三道河泥石流以"拦固排护结合,以拦排为主"的治理方案,以保护三道河流域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7.
地球空间信息学与数字地球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叙述了地球空间信息学和数字地球的基本概念。讨论了地球空间信息学的形成、理论基础和技术体系,以及数字地球的关键技术和应用。分析了两者的相互关系,提出空间数据基础设施是数字地球的基本建设,发展数字地球为传统测绘行业带来了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和一系列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News and Notes

International Earth Science Olympiad — 2011: A Report — R. Shankar (National Coordinator, Earth Science Olympiad; Email: rshankar_1@yahoo.com)  相似文献   

19.
地球系统演化原因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简略回顾了地球系统的研究历史,指出人类数千年来关于地球系统的研究可分为古代、大分化和大融合 3个阶段,提出"地球系统学"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将是地学研究的主流。第二部分探索地球系统演化的原因,指出:"热"是影响地球系统的途径,但地表面受热的准周期性变化不应是整个地球系统演化的主要原因;对于各种引力的准周期性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归纳出这样一条可能的途径:天体引力→地核环流变化→通过地幔热柱影响软流圈波动变化→通过地热影响气候变化;宇宙磁场通过"变压器效应"调制地核中的Lorenz力,使地核环流变化,进而影响地球系统演化。第三部分提出"外核环流是主导地表系统演化的总枢纽"假说。最后指出:一定要从宇地相互作用中寻求地球系统演化的原因;宇地之间相互联系的热、力和电磁三种物理过程中,"磁"是最值得予以关注的;核幔边界层很可能是推动地核环流和地幔对流的能源区。  相似文献   

20.
泥盆纪是地史时期海洋生物迅速演化的时期之一,以发育显生宙以来地球上最大规模生物礁生态系统及其彻底崩溃为重要特征。泥盆纪的生物礁经历了吉维特-弗拉期和法门期的繁盛,造礁生物分别以珊瑚-层孔虫和菌藻类为主导;在吉维特中晚期、弗拉-法门期(F/F)之交和泥盆纪-石炭纪(D/C)之交,则遭受多次生物灭绝事件的打击,随后在石炭纪的杜内早-中期生物礁基本消失,而后生动物礁直到13 Myr之后(维宪期)才再次出现。通过最新的地球化学资料研究发现,中泥盆世海水表层温度适宜、大陆风化程度较低。因此,全球后生动物礁规模空前,异常繁盛;而晚泥盆世海水表层温度及大陆风化程度较高,导致法门期后生动物礁衰落,而菌藻类生物礁繁盛。通过灭绝事件的详细研究表明,Taghanic事件中海平面的快速上升、温度的急剧升高造成珊瑚和层孔虫消失,后生动物礁数量大幅减少;Kellwasser事件中的温度突变、全球性海平面升降以及缺氧等因素则引发了后生动物礁彻底崩溃;而Hangenberg事件中短暂复苏的后生动物礁受温度降低和海平面下降的影响而最终消失。因此,在众多影响泥盆纪生物礁发育的因素中,全球性的温度和海平面变化占据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