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对美国、德国等国家地震台网的调查研究,本文就法国全球宽频带地震台网的台站建设及数据资料进行相关介绍。吸取国外全球台网建设的经验,致力于建设我国全球地震台网,进一步提高地震监测水平。  相似文献   

2.
全球数字地震台网所积累的大量地震波资料已经成为研究地震活动性、震源机制、地壳上地幔结构等最基本的数据源。为了使用全球数字地震台网事件带,必须了解其文件类型和内容以及数据格式。本文介绍了上述有关情况。特别是本文介绍了全球数字地震台网事件带中所包含的新的数据格式,弥补了这方面资料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由于社会的需要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经历了卫星的探测、对月球和其它星球的探测、量大而面广的大陆反射地震剖面探测以及全球数字地震台网的建立,并促进了三维地震层析技术的发展之后,现在正处在一个新的起点之上。  相似文献   

4.
GEOSCOPE是由宽频带地震台组成的全球台网,目的为法国和国际科学界提供宽频带地震数据。基于对美国、德国等国家全球台网的研究,本文就GEOSCOPE法国全球宽频带地震台网的建设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
回顾北京遥测地震台网走过的30年历程,面对长城脚下的世纪钟,我们将和北京遥测地震台网一同跨入新世纪。为了完成我国防震减灾任务的总目标,必须加强地震观测。地震观测是开展地震学和地震预报研究工作的基础。我国地震观测的历史开始于单台观测,后来发展为地方地震台网,区域地震台网,地震台网联网和数字化地震台网。对于地震观测来说,地震速报和地震预报今后仍然是相当艰巨的任务。1 北京遥测地震台网的诞生(1966年4月)我国现代地震观测始于19世纪末。当时建立了20多处地震台站,其地震的观测方法大多是有人职守的单…  相似文献   

6.
为了中国全球地震台网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本文对日本高灵敏度地震台网Hi-net进行了调研,获取了Hi-net台网布局、台站选址方法与设计等资料,为我国全球地震台网的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经过国际地震专家组现场检验和评审,中国数字地震台网已经通过验收,得到国家地震局和美国地质调查局的确认,并已开始投入运转。中国数字地震台网(简称CDSN)和全球数字地震台网(简称GDSN)的资料也已开始交换。 CDSN和GDSN的台站分布、仪器性能和资料检测简况见图表。数字地震记录是一种新的高质量的数据源,为加快和深化科研与预报、满足科技界需要,尽早得到效益,从即日起可向国内各界用户提供下列期间的数字磁带、现有磁带的时段  相似文献   

8.
苏联亚美尼亚破坏性地震发生之后,地质学家们希望加快由高灵敏度地震仪台站组成的新的全球地震台网的建设,这些台网将以前所未有的准确度监测全球的地震。目前至少有7个较大的国家与国际性的地震台网正在建设之中,这些台网由许多具有新的数字记录设备的台站组成。从事新台网设计工作的科学家们说,他们不仅将提供更准确、及时的地震预报,还将揭示地球内部的性质及使大陆不断运动的力。科学家们说,这些新台网的设计工作已进行了几年,有些已接近完成。但由于缺少经费,有些精心设计的很有价值的计划被砍掉了。科学家们希望,在亚美尼亚发生的令人恐惧的地震能促使人们对建立新台网给予更多的  相似文献   

9.
刘贤伦 《内陆地震》1998,12(2):170-173
引言长期以来,我们主要依靠模拟记录的地震图来研究地球结构和确定地震参数。随着地震科学的发展,人们需要对地震的震源过程及其机制有更进一步的认识,要求提供大动态、高分辨率和高精度的地震数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使这种愿望变成了现实。从本世纪70年代起,美国的全球数字地震台网(GDSN)、欧洲13个国家的欧洲数字地震台网、日本的环太平洋数字地震台网相继建立。1983年,中美双方签定了合作建设中国数字化地震台网(CDSN)的协议[1],并于当年6月开始筹建,8月全面展开建设。1986年7月台网…  相似文献   

10.
一种用来测定地震和核爆炸的先进的微型计算机系统于1983年7月14日在日内瓦提交给裁军委员会的地震专家小组。这个地震专家小组正在着手建立一个交换世界各国地震台网的地震资料的国际系统,其目的在于最后全面禁止核爆炸。美国研制出的微型计算机系统便于全球地震资料的交换。美国设计的微型处理机系统可以接收到地震敏感元件能够探到的所有信息。通过使用固  相似文献   

11.
段刚 《地球物理学进展》2021,36(4):1379-1385
地震台网记录的人工爆破事件波形特征与天然地震有相似之处,如果不能及时的予以识别和筛选,会混淆依此记录所建立的地震目录,影响日后地震学的研究工作.因此连续地震信号中的天然地震和人工爆破的识别分离有助于破坏性构造地震的监测预警.同时,随着地震仪的大规模部署以及建设行业活动的持续增强,记录的爆破事件增多,增大了识别的难度和工作强度.为了解决人工识别天然地震与爆破存在的问题,本研究基于卷积神经网络,设计了一个具有13层深度的网络模型(CNN-Epq13),选用福建数字地震台网历史地震记录和人工爆破记录,利用TensorFlow深度学习框架,采用TFrecord文件形式作为训练集,训练得出事件类别识别模型.此模型在训练中识别准确率为98.438%,损失为0.0646.用新的数据进行测试,模型能准确识别事件类别,区分天然地震和人工爆破,可以进一步在日常工作中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12.
由散布于地球表面的114台地震检波器组成的全球台网能监测到地震、火山喷发和核爆破引起的地震波。但是,陆地上的地震台网不能满足对大部分地球海洋地区的监测。因此,约有70%的地球表面未被监测到,留下了全球低震级地震和地球深部数据覆盖的空白。一个由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和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的科学家们组成的被称作海洋地震台网(OSN)的国际研究小组,打算在全球的远海地区安装20台永久性海底地震检波器,以填补全球台网的空白。在海洋钻探计划(ODP)和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资助下,海洋地震台网的科学家们已经从建在夏…  相似文献   

13.
为了中国全球地震台网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对GEOFON地震台网进行了调研。获得了GEOFON地震台网布局、组网协议、台网台站主要组成仪器等资料,为我国全球地震台网建设提供了翔实的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14.
"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分中心地震波形数据管理和服务"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分中心负责分析处理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和区域有人值守数字地震台网的资料,为了更好地使这些数据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作用,分中心开发研制了一套地震波形数据的管理和服务系统。  相似文献   

15.
应中国全球地震台网建设预研项目的要求,对德国主导的GEOFON地震台网数据中心进行了调研。研究表明,GEOFON数据中心应用自己的软件包SeisComP3,实现实时数据采集、自动地震定位、信息发布、数据存储、数据共享、数据质量控制、数据产品等一系列功能。为中国全球地震台网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2000年以来我国地震观测系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已建成了由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区域数字地震台网,火山数字地震台网和流动数字地震台网组成的新一代中国数字地震台网。本文介绍了中国数字地震台网的仪器配置情况和各种仪器的主要参数,并结合我国数字地震台网中使用的地震观测系统,阐述了仪器传递函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地震目录和震相数据在地震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中国地震台网、全球地震台网地震目录数据库和震相数据库的内容和查询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8.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全球地震台网都对汶川8.0级地震作了快速反应,仅仅地震速报已经无法满足特大地震的挽救生命及救灾的需要,本文研究了世界主要地震台网在汶川特大地震后的反应和产出,提出了我国地震台网必须反思只重视"地震速报"的作法,建议我国地震台网必须结合大地震救灾实际,研究地震台网综合快速地震动和震源参数产出,以适应政府和人民抗震救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和美国合作建设的中国数字化地震台网今天正式投入运转,中美双方和被邀请的法国、联邦德国和挪威的地震专家今天上午在北京地震台参加了剪彩仪式.根据1980年中美两国签订的中美地震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地震观测的发展状况和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全球地震观测系统和观测的发展概况,微震台网在技术上正向数字化,高灵敏度,地传输的方向发展,在“九五”期间,我国地震观测系统的建设和发展呈现出中央和地方,地震专业系统与非专业系统联合建设,共同发展的趋势,并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社会各方面对地震台网(台站)的要求比以往明显提高;数字化成为地震台网(台站)发展的潮流;地震台网与计算机网络建设相结合;对数字化地震台网的认识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