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低成熟石油概念厘定及其多元多源复合连续成油特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沈忠民 《地质论评》1997,43(6):577-585
本文指出了低成熟石油概念和实际划分上的不统一和不规范,并给出了初步定义,另外,对代成熟石油的相关在烃母质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低成熟成烃母质的定义,指出了低成熟石油成烃母质的多元性和油源的多源性特点,同时还指出了低成熟石油是沉积有机质在地质埋藏过程中波动烃连续模式之部分,其具有多元多源复合成烃行为和分阶段连续演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盐湖相有机质成烃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德云  张国防 《地球化学》1994,23(C00):173-181
通过泥岩和泥岩顶底板加NaCl的生排烃模拟,指出盐湖相未成熟或低成熟石油是沉积岩石中分散有机质经化学降解聚集的产物,并对早期成烃机制进行了探讨,对常用的烃源岩母质类型、成熟度等参数提出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低成熟石油烃源岩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对东营凹陷下第三系沙河街组沙四段上部具有不同自然熟化程度的低成熟石油烃源岩进行动力学研究的结果。结果表明,浅埋藏、低成熟、低有机丰度且与碳酸盐岩相关的源岩具相对较高的烃产率和平均活化能;平均活化能可能会掩盖低熟成烃特征。依据研究结果,指出当前进入门限埋深以下且具有低活化能生烃母质存在的牛11样品可能在浅埋藏、低成熟时曾为该区(八面河低熟油田)低成熟石油的形成提供了油源。另外,笔者通过对样品可溶有机质抽提前后活化能分布对比研究,指出了低活化能分布范围内的生烃母质主要为可溶有机质。并且进而提出本区低成熟石油的成油下限埋深划分至2800m为宜,其对应的下限反应活化能不超过177KJ/mol。  相似文献   

4.
金岭寺—羊山盆地北票组烃源岩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采集的岩样进行地球化学综合分析,得出金羊盆地北票组为盆地主要烃源岩,为盆地油气生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北票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不高,属差一中等烃源岩;干酪根类型以腐殖型为主,成烃母质为陆地高等植物:金羊盆地北票组烃源岩已经进入成烃门限.并处于成熟阶段中的低成熟到中成熟阶段。  相似文献   

5.
柴达木盆地第三系油源对比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本文利用生物标记化合物,着重讨论了柴达木盆地第三系内陆盐湖相地层中的油源对比问题.主要应用甾烷的母源参数与成熟度参数相结合的方法,和油/岩综合指纹类型曲线对比法.查明了这组同时代但不同成熟度的原油,各有其相应成熟级别(未成熟、低成熟、成熟和高成熟)的源岩.表明它们是不同成烃演化阶段的产物.研究证明,迄今柴达木盆地所找到的石油,大部分是低成熟的,而成熟和高成熟的油气资源还有很大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6.
浅析中国中西部盆地煤系烃源岩成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烃源岩作为石油、天然气的母源,在油气地质研究和油气勘探中占有相当重的位置。伴随着传统生油理论“源控论”的发展,煤系烃源岩的发展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研究内容也不断拓展。根据煤系烃源岩的有机质度及相关指标,指出煤系烃源岩可以成烃,只是作为未成熟-低成熟的向油气转化阶段,同时也能够在一定条件下成为工业性价值的煤系地层油气藏。中国西北部地区广泛存在煤系地层,同时也发现煤系有机质转化为烃类,对比西北部,中国中西部的含煤地层,存在构造的复杂因素,在转化过程中考虑的因素很多,因此在研究煤系地层的成烃作用时,必须慎重,结合综合指标才能判断。  相似文献   

7.
地质微生物作用与油气资源的生成、保存、破坏、开采和勘探的各个环节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微生物(细菌)本身不仅是良好的成烃母质,还是促使有机物转化为石油烃的主要营力。微生物作用使沉积有机质向更有利于生烃的物质转化,并使有机质中表征成熟度的一些指标在尚未受热成熟作用前就显示成熟特征。沉积环境中微生物的发育对有机质的贡献与保存有积极作用,细菌对有机质的降解也有利于有机质中成烃组分的保存与富集。微生物作用生成的天然气、煤层气和甲烷水合物在世界各地已成为有商业开采价值的资源。然而,微生物对已成藏的油气资源又具有破坏作用。储层中喜氧与厌氧菌的存在,不仅破坏石油储量,还使原油质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8.
地质微生物作用与油气资源的生成、保存、破坏、开采和勘探的各个环节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微生物(细菌)本身不仅是良好的成烃母质,还是促使有机物转化为石油烃的主要营力.微生物作用使沉积有机质向更有利于生烃的物质转化,并使有机质中表征成熟度的一些指标在尚未受热成熟作用前就显示成熟特征.沉积环境中微生物的发育对有机质的贡献与保存有积极作用,细菌对有机质的降解也有利于有机质中成烃组分的保存与富集.微生物作用生成的天然气、煤层气和甲烷水合物在世界各地已成为有商业开采价值的资源.然而,微生物对已成藏的油气资源又具有破坏作用.储层中喜氧与厌氧菌的存在,不仅破坏石油储量,还使原油质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9.
<正> 未熟油是一个与干酪根晚期成油理论中成熟油相对的概念,具有低的源岩演化程度和不同于成熟油的石油有机地球化学特征,R_o 值大致在0.2%~0.7%,相当于干酪根生烃模式的未成熟和(或)低成熟阶段。这一概念与有机体生化作用早期成烃理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1)它承认有机质完整的三阶段演  相似文献   

10.
吐哈盆地煤成油形成的地质条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长毅  赵文智 《沉积学报》1997,15(A12):16-23
吐哈盆地是典型的煤成油气盆地。通过对该盆地煤成油形成的地质条件分析,认为煤成油藏的形成是特定地质条件下的产物。(1)盆地构造演化控制了煤系生储油岩系发育;(20存在低成熟成烃母质以利于烃类排出:(3)成煤沼泽氧化还原环境与成煤植物差异造成了煤原始怪程度的不同。下三角洲平原沼泽及分流间湾沼泽是煤成烃发育的有利场所,流水沼泽相是煤成烃最有利的相带;(4)适合古地温梯度及后续盆地继承发展以保持源岩熟化,  相似文献   

11.
页岩油资源量潜力巨大,作为一种重要的接替能源,寻求页岩油的有效开发与经济利用的途径,对缓解能源供需矛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分析页岩油原位转化/改质各种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总结了页岩油裂解生烃转化的温度时间条件与结构演化特征,根据物质与能量平衡原理,提出了页岩油化学生热原位转化开采理论与方法,论证了该方法温度水平、热量供给和固相体积变化等技术可行性,提出了关键技术可能突破的工艺路径。得出了如下结论:当前中低成熟度页岩油和油页岩地下原位转化/改质方法主要面临热效率低、污染风险高和储层沉降失稳等瓶颈难题; 提出了页岩油化学生热原位开采理论,采用氧化钙与水反应为有机质原位转化提供热量,通过热量平衡与固相物质平衡分析、高压氧化钙水解试验,证明了该理论方法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性; 建立了页岩油化学生热原位转化开采方法,提出了氧化钙粉末表面包覆改性、氧化钙微球、氧化钙羟基注入液、高压空气氧化钙粉末注入等核心技术工艺路径。  相似文献   

12.
Previous researchers in Dazhuoma area of Southern Qiangtang Basin have found some sporadic oil and gas on the surface and collected a small amount of source rocks for analysis, but the exploration degree was generally low and they have not carried out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generation, storage and cap of oil and gas. Based on the previous data, the authors in this paper have studi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urce rocks, reservoir rocks and cap rocks in Dazhuoma area of Southern Qiangtang Basin by means of field petroleum geological survey, sample collection, indoor analysis and comparative research.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mudstone and shale of Adula Formation in the study area are considered as good source rocks, and the mudstone and silty mudstone of Sewa Formation are poor-medium source rocks, while Buqu Formation, Shari Formation and Suowa Formation are poor source rocks. The main reservoir rocks are the sandstone of Adula Formation and the dolomite of Buqu Formation. The cap rocks are argillaceous rocks, limestone and gypsum, and are mainly Ⅰ and Ⅱ cap rocks. Furthermore, the discovery of oil exposure shows that this basin has underwent the process of oil and gas generation, migration, gathering and losing, which builds the material foundation of oil and gas generation and the petroleum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more drilling should be arranged in Darzhuoma anticline with good oil and gas storage conditions, and further deep research should be carried out to achieve oil and gas breakthrough in this area.  相似文献   

13.
前人在南羌塘达卓玛地区零星发现了一些地表油气显示并采集了少量的烃源岩进行分析,但勘查程度总体较低,未开展系统的生、储、盖研究。结合前人资料,通过野外石油地质调查、样品采集、室内分析、对比研究等手段,对南羌塘盆地达卓玛地区的烃源岩、储集岩、盖层等油气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认为研究区阿堵拉组泥岩、页岩为好烃源岩,色哇组泥岩、粉砂质泥岩为差—中等烃源岩,布曲组、夏里组和索瓦组发育差烃源岩; 储集岩主要为阿堵拉组砂岩和布曲组白云岩; 盖层有泥质岩、灰岩和石膏,以Ⅰ、Ⅱ类盖层为主。野外调查中发现了大量地表油气显示,盆地经历了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和散失的过程,具有油气生成的物质基础和成藏的油气地质条件。建议在油气存储条件良好的达卓玛背斜布置钻井,进一步开展深部研究,力争实现该地区油气突破。  相似文献   

14.
云南保山盆地第三系成烃地球化学特征及其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振亚  贝丰 《矿物岩石》1999,19(3):23-29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保山盆地保参1井第三系成烃地球化学特征,并对其油气显示,天然气成因及古地温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盆地第三系虽然具有一定规模的形成烃源岩的物质基础,但其有机质成熟度表现偏低,羊邑组(N2y)属于未成熟带,南林组(N1n)属于低成熟带,成熟的烃源岩展布规模有限,生物成因天然气及未成熟,低成熟油是保山盆地主要的油气资源。  相似文献   

15.
生烃母质的结构及其演化特征是石油地球化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随着新的分析测试方法的出现,生烃母质结构组成的研究已从基本的元素分析向官能团分析方向发展。固体核磁共振13C(NMR)分析已成为研究物质结构及其演化的一种有效手段,它可以测定不同类型含碳官能团的定量分布,从而计算各种结构参数,提供有关碳骨架最直接的重要信息。将这些结构信息从烃源岩的生烃潜力评价、烃源岩的生烃演化过程及机理、烃源岩的热演化判定等角度考虑实际存在的地质问题,发现脂族碳是油气的主要贡献者,油气潜力碳含量的高低决定了烃源岩生烃潜力的大小,芳核平均结构尺寸是有效的热演化衡量标尺。固体13C核磁共振分析为石油地球化学的研究打开了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马来盆地烃源岩包括湖相页岩和河流三角洲相煤、页岩.湖相烃源岩为盆地主力烃源岩,K组页岩是盆地中生烃潜力最好的烃源岩.盆地中部源岩通常都是过成熟,边缘大多处于生油窗或未成熟.中-晚中新世马来盆地发生构造反转,反转主要集中在盆地的东南部和中部,构造反转与油气成藏关系密切.盆地中央的反转强度比侧翼大,东南方向反转强度增加.马来盆地大致划分为4个成藏组合带:基底成藏组合带、下部成藏组合带、中部成藏组合带和上部成藏组合带.晚渐新世-中中新世构造成藏组合带为马来盆地内最重要的一个成藏组合带,其石油储量占整个盆地的85%,天然气占48%.盆地烃源岩经历多期生烃和混合生烃的过程,在盆地南部烃源岩生烃受到抑制.油气运移以横向运移为主,垂向运移为辅.油气藏分布主要受烃源岩成熟度和盆地形态的控制,呈现东南部和中部为油藏、北部为气藏的分布格局.将马来盆地划分为6个大勘探区域,其中东南挤压背斜区是马来盆地主力油气产区,石油储量占整个马来盆地的69%,天然气储量占62%.提出9个潜在有利目标区,其中3个为潜在勘探有利区,6个为新兴勘探区.  相似文献   

17.
马来盆地烃源岩包括湖相页岩和河流三角洲相煤、页岩.湖相烃源岩为盆地主力烃源岩,K组页岩是盆地中生烃潜力最好的烃源岩.盆地中部源岩通常都是过成熟,边缘大多处于生油窗或未成熟.中-晚中新世马来盆地发生构造反转,反转主要集中在盆地的东南部和中部,构造反转与油气成藏关系密切.盆地中央的反转强度比侧翼大,东南方向反转强度增加.马来盆地大致划分为4个成藏组合带:基底成藏组合带、下部成藏组合带、中部成藏组合带和上部成藏组合带.晚渐新世-中中新世构造成藏组合带为马来盆地内最重要的一个成藏组合带,其石油储量占整个盆地的85%,天然气占48%.盆地烃源岩经历多期生烃和混合生烃的过程,在盆地南部烃源岩生烃受到抑制.油气运移以横向运移为主,垂向运移为辅.油气藏分布主要受烃源岩成熟度和盆地形态的控制,呈现东南部和中部为油藏、北部为气藏的分布格局.将马来盆地划分为6个大勘探区域,其中东南挤压背斜区是马来盆地主力油气产区,石油储量占整个马来盆地的69%,天然气储量占62%.提出9个潜在有利目标区,其中3个为潜在勘探有利区,6个为新兴勘探区.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沉积和剥蚀作用对孙虎地区油气生成、聚集的影响,认为两者对于本区油气的生成、聚集和保存都不太有利。首先,在沉积演化中缺少深湖相沉积,只在孔店组和沙河街组发育干盐湖相和滨浅湖相沉积,使得本区的油源有机质丰度不高,类型较差。其次,在洼陷边缘发育的冲积体系由于距油源远,缺少连通通道而难以成为良好的储集岩。另外,本区地层在老、新第三纪之间遭受的强烈抬升剥蚀(最大剥蚀厚度达3000 m),对本区的油气生成和聚集更是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一方面导致源岩层的温度、压力下降,油气生成、排出作用大大减弱;另一方面,使得已排出并聚集成藏的油气遭到破坏。强烈的构造活动导致了埋藏史的差异,本区可划分出3种类型的埋藏史,即持续沉降型、早期沉降型和二次沉降型。持续沉降型埋藏区地层埋藏较浅,只有沙三段局部地层进入生、排烃门限,生烃潜力不大;早期沉降型埋藏区地层埋藏较深,孔店组和沙三段均具有生排烃能力,但早期排出的烃存在一个保存问题;二次沉降型埋藏区经历了两次大幅度的沉降,均达到了生排烃门限,具有二次生排烃过程,是目前圈闭条件下寻找油气的较理想地区。  相似文献   

19.
人造金刚石钻进中岩石研磨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据金刚石钻进过程的特点,提出了用模拟方法确定岩石的研磨性。利用专门的装置与材料。笔者研究了人造金刚石和钻头胎体的磨损机理、岩石和金刚石之间的动摩擦系数及其变化范围;在统一的操作规程下测定了19种岩石的研磨性。除分析了岩石的物理机械性质、研磨性和破岩参数之间的关系外,还提出了岩石按研磨性分级表;并初步探讨了胎体耐磨性与岩石研磨性之间的适应性及其判别式。  相似文献   

20.
昝灵  柴方园  印燕铃 《沉积学报》2021,39(5):1068-1077
原油的物性和地化特征是油气成藏过程的综合反映,能预测油气运移距离、母源性质、保存条件等成藏要素。将溱潼凹陷的原油划分为超重油、重质油、中质油三类。平面上,相同层系的原油从深凹带向外斜坡带物性逐渐变差、成熟度降低,含硫量增加。纵向上,从深层向浅层原油物性逐渐变差。原油成熟度与形成环境具有良好相关性,低熟原油形成于咸化泥灰岩。外斜坡普遍发育低成熟油,深凹带阜二段烃源岩在三垛初期生成低熟油,三垛末期生成成熟油,低熟油先充注,后期成熟原油驱替低熟油不断运聚到外斜坡成藏。溱潼凹陷斜坡带油源比较充足,原油经过较长距离运移,阜三段剥蚀带也是有利的勘探区。原油物性受油源、油气运移、氧化作用、生物降解等因素影响,油源差异和油气运移对原油物性的环带状分布起主要作用,而保存条件对于局部原油物性变化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