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宗庆  陈敏 《现代测绘》2012,35(1):33-36
本文简要地阐述了常州市高架道路测绘工程的主要工作内容、各项目作业依据、内外业数据采集与处理流程,并探讨了采用GPS、GIS、精密水准测量、三维仿真技术等先进的现代测绘技术在常州市高架道路测绘工程中的应用,为常州市高架道路的顺利建设发挥了重要的测绘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2.
测绘成果是重要的信息资源,总结了现有测绘成果管理的国家政策法规.对北京市和兄弟省市在政策法规与标准建设、机构建设、测绘成果的汇交与发布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进一步完善测绘成果管理政策法规;成立专门的测绘成果管理机构,加强对测绘成果汇交情况的监管;建立与测绘成果汇交有关的数据标准;加大经费投入,保障测绘成果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集成整合规划监督测量成果,降低测绘成果生产成本;研发相关网站,促进测绘成果分发共享,大力开展测绘产品增值服务.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是为首都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服务并担负全市基础测绘和重大工程测绘的国家甲级勘察设计单位。建院50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市规划委的领导下,在国家测绘局的关心指导下,测绘院为首都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发展,为首都的经济和城市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测绘和工程测绘服务保障,为构建北京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对基础测绘保障服务需求的日益旺盛,急需进一步完善基础测绘运行机制,强化基础测绘设施装备,优化基础测绘组织结构,提升基础测绘建设水平。本文探讨了基础测绘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基础测绘能力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根据新型省级示范实验室——测绘工程专业校企合作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特点,阐述实践教育中心建设的必要性、目标、原则及内容,为该类型实验室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测绘工程专业校企合作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成功建设,将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工程实践平台,为信息化测绘体系的建立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有测绘应急保障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以佛山市为例,介绍测绘应急保障服务体系的建设思路。体系由基础层、技术层、管理层、应用层等四个层次构成,组成一个有机整体,该体系建立了明确的测绘应急保障机制和可操作性强的测绘应急保障预案,实现了测绘应急保障的模式化和自适应。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学校定位及专业实际出发,探讨了测绘工程专业目前存在的问题,研究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计划的基本思路及课程结构体系.从专业设置管理体制的建立、测绘工程专业专项建设经费的设立、实训基地的建设、现代化教学手段等方面对人才培养模式及培养计划实施的保障体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测绘工程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的基础,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大,其投资规模和力度也逐步扩大,同时对工程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对测绘工程监理制度建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金丽 《东北测绘》2014,(4):210-211
测绘工程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的基础,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大,其投资规模和力度也逐步扩大,同时对工程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对测绘工程监理制度建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信息广场     
科学谋划我国测绘事业发展本报讯记者陈兰芹报道一项从国家战略、国家利益的高度出发,提出测绘发展总体思路与主要任务,为我国测绘管理与决策提供基础和依据的国家测绘局重点项目——测绘发展战略研究,经过研究人员1年的努力,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于近日在项目承担单位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顺利通过国家测绘局组织的验收。项目的主要成果《中国测绘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测绘发展的总体战略思路。其战略思想是:确立以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为核心的测绘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以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为主体的测绘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测绘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可靠、适用、及时的测绘保障。指导方针是: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安全保障, 高效利用。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形成信息化测绘体系,实现公益性测绘事业与地理信息产业的协调发展,全面提升测绘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可靠、适用、及时的测绘保障,我国测绘事业的整体水平跨入世界先进行列。战略任务是建设5项工程,即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数据体系建设工程、基础地理信息变化监测体系建设工程、国家制图工程、地理信息服务与应用工程、信息化测绘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1.
联合热红外与微波的作物辐射方向性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红外遥感提供地表表层辐射信息为主,被动微波遥感可更好地提供植被和土壤背景垂直结构的辐射信息。结合热红外与被动微波遥感的优势协同反演植被和土壤组分温度是提高组分温度反演精度的一种思路。本文在对热红外辐射传输模型和微波辐射模型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构建均匀作物的统一场景,将统一场景的参数分为直接参数和间接参数。基于统一场景,修改微波辐射模型的场景结构及叶倾角分布,并增加组分温度参数以计算辐射亮温,最终构建热红外与微波辐射联合模拟模型(UEasmmes模型)。针对均匀玉米作物,利用UEasmmes模型进行联合模拟,分析了组分温度、组分发射率、叶面积指数LAI及叶倾角分布LAD对热红外与微波的方向性亮温DBT的敏感性响应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协同热红外与被动微波遥感反演植被和土壤组分温度是可行的,但对于如何克服组分发射率、LAI及LAD对植被有效发射率的影响而导致的微波辐射亮温变化以及实现热红外表皮温度与微波等效温度之间的转化仍是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满浩然  臧淑英  李苗  张鑫 《测绘科学》2021,46(3):124-132
针对无源微波遥感时间分辨率高可以克服云层影响获取地表温度的问题,该文应用AMSR-E微波亮度温度数据,分别选取了基于发射率估计的单通道反演法和多通道线性拟合法反演东北地区地表温度。在原有方法的基础上提出算法改进:对单通道反演法按照植被生长周期在生长季与非生长季分别建立发射率估计方程,探究各微波通道在每种地表覆被类型的反演能力并组合反演精度最高的通道,将微波极化差异指数作为表征发射率参数加入多通道拟合方程。结果显示,获取的地表温度剔除水体和冰雪无效像元后可用性达到100%,改进后的单通道反演法均方根误差由3.58~4.6降低至2.0~3.1,在75%的区域的误差小于2 K;多通道拟合法的最终均方根误差为2.6~3.5,同样有较高精度且只使用微波亮温数据就能获取地表温度。  相似文献   

13.
土壤湿度微波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湿度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因子,获取土壤湿度信息以制定人工干预调节措施是稳固生产的重要保证,实时、有效地监测土壤墒情显得尤为重要。利用遥感数据反演土壤湿度有多种方法,微波遥感法被认为是目前最佳的监测方法。本文总结了被动、主动微波土壤湿度遥感监测的主要模型、方法及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分析了雷达遥感监测土壤湿度的最优参数选取等,展望了微波遥感监测土壤湿度的应用前景,以期为土壤湿度微波遥感监测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GPS在工程控制测量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工程控制网自身的特点,讨论了GPS应用于工程测量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如卫星星历误差和WGS-84起算点精度对GPS基线解算的影响;GPS与TPS的综合使用和观测数据的联合处理等。所得结论对GPS在工程控制测量中的实践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李超  文鸿雁  杨振 《测绘科学》2011,36(5):139-140,152
文章分析了普通光学准直的原理和方法,根据传统自准直方法在工程测量中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全站仪的光学准直方法,为了确定该方法可应用于工程测量中高精度的方位传递及保存方位基准,对该方法进行了精度的测试.通过数据的比较,基于智能全站仪的方法与外觇标法的准直数值差值不超过2”,外觇标法与十字丝法的准直数值差值也不超过2”...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PLS-CADD软件中测量平断面图模型及由PowerTL软件格式转换为PLS-CADD软件格式的实现方法,为测量专业人员使用PLS-CADD软件和开发相应的转换接口提供参考,同时结合具体的国外输电线路工程应用,强调了在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对自主软件与PLS-CADD接口的转换结合发挥最佳的工程效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利用BG算法提高微波辐射计空间分辨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靖  王涛  张升伟  姜景山 《遥感学报》2004,8(5):409-413
将BG算法应用于增强微波辐射计空间分辨率 ,BG算法的基本原理是 ,如果测量密度大于仪器本身的分辨率 ,便可找到周围测量点的线性组合而得到一幅较高分辨率的图像 ,此原理同样适合其它遥感仪器。借鉴Stogryn的研究成果 ,在应用BG算法的同时 ,引入可调参数 ,它能够调整空间分辨率和系统的灵敏度之间的约束关系 ,使增强后的图像能够进行折衷处理 ,而不至于因为过分增强分辨率而使图像的斑点噪声增大 ,降低图像的质量。应用BG算法 ,对 2 0、5 0和 90GHz的微波仿真图像进行了图像增强处理 ,结果表明图像分辨率得到了增强 ,空间分辨率提高的倍数依赖于数据采样密度。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飞船多模态传感器中辐射模态1B产品数据的处理以及生成全球亮温图的方法,对辐射模态数据与SSM/I和AMSR-E星载微波辐射计对应通道进行了星星比对分析,建立了对应通道之间的线性关系。结果表明,飞船辐射模态亮温与SSM/I及AMSR-E的测量值在绝对幅度上相差较大,但却高度的线性相关,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SZ-4辐射模态各通道亮温对地表微波辐射响应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TMI被动微波遥感资料用于地表洪涝特征分析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星载被动微波遥感资料为云天条件下地表洪涝特征分析提供了可能。微波极化比 (PR)可以有效刻画地表洪涝特征 ,宏观反映地表湿度信息。正演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地表粗糙度、地表植被覆盖状况和地表湿度对上行微波亮温有影响 ;TRMM/TMI低频微波通道微波极化比能减弱大气因素的影响 ,清晰反映地表的洪涝特征。合理确定分类阈值 ,对 1 998年长江流域洪涝区进行地表洪涝特征分析 ,可以在TMI像元尺度 ,将洪涝区分类为不同等级。洪涝区分类结果与经过天 -地校验过的机载和星载SAR资料地表洪涝分类实况对比 ,TRMM/TMI低频微波通道微波极化比 1 0GHz的PR1 0和 1 9GHz的PR1 9的分类正确率不低于 75 %。  相似文献   

20.
SSM/I的云南思茅微波发射率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游然  杨虎  卢乃锰 《遥感学报》2009,13(5):894-906
利用装载于美国国防卫星上的特种微波成像仪SSM/I资料和相应的气象台站观测地面和探空资料, 在微波辐射传输模拟分析的基础上, 对云南思茅的微波发射率特性的稳定性进行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中国云南思茅地区地表植被覆盖度较好, 地表微波发射率稳定。地表微波发射率有弱的正弦季节变化(变化幅度很小, 最大不超过0.02), 在1—4月有很小的年际变化(发射率最大差异约0.008), 这些在有地面和探空观测的情况下, 可以通过模式模拟得到跟踪订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