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斑岩铜矿与斑岩钼矿的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斑岩铜矿和斑岩钼矿在其总储量和金属产量上分别居铜、钼各类型矿床之冠.由于经济上的巨大意义,近三十多年来对斑岩铜、钼矿床,特别是斑岩铜矿床的勘探和研究,无论是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居各类金属矿床领先地位.大量资料表明,斑岩铜矿和斑岩钼矿床形成一个极为密切的矿床系列,它们分属这个系列的端员,两者之间则是它们的过渡类型.这个系列是:斑岩铜矿(不含钼,如埃耳阿布拉、布干维尔;铜矿峪、中沙溪等矿床)→斑岩铜钼矿(铜大于钼,如宾厄姆、丘基卡玛塔,埃耳萨尔瓦多;朱砂红、富家坞、玉龙等矿床)→斑岩钼铜矿(钼大于铜,如矿物园,马厂菁等矿床)→斑岩钼矿床(不含铜,如奎斯塔、亨德逊、克莱梅克斯,前撮落、金堆城、南泥湖、赤路等矿床).  相似文献   

2.
华北地台北缘是中国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中段部位钼(铜)矿床的分布受区域EW向、NE向、NNE向断裂的联合控制。成矿带东端辽西地区以钼矿为主,西端冀北地区以铜(钼)矿为主。钼矿床的形成与燕山期中酸性小侵入体关系密切,矿床多产于花岗斑岩体之中或内外接触带中,矿床类型以斑岩型、斑岩_矽卡岩型、矽卡岩型为主。同位素研究表明,钼(铜)矿床成矿物质及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下地壳或与太古代结晶基底有关的花岗岩;钼矿的形成主要与中生代富硅、富钾质花岗岩有关,而与铜矿成因有关的花岗岩酸碱度相对较低。成矿年代学研究表明,燕辽钼(铜)成矿带大规模成矿作用发生于180Ma左右和140Ma左右2个时期,其对应的成矿动力学背景分别为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后碰撞造山阶段和中国东部构造体制大转折晚期。  相似文献   

3.
<正>流沙山钼金矿床属于斑岩矿床,相对于斑岩铜金矿床、斑岩铜钼矿床来讲比较少见,又由于钼和金的化学及物理性质差异比较大,钼金伴生成矿比较难,所以说通过对成矿区地质背景等相关的描述,分析流沙山钼金矿床的成因,为以后的找矿工作提供新的思路,由于钼金矿床的稀少,笔者大胆的提出猜想:斑岩型钼金矿床其实是在斑岩型铜(钼)矿床基础上被含金热液穿插侵入形成的或者是斑岩型铜金以及铜钼矿床的叠加作用产生的这种矿床。即在流沙山钼金矿床附近很可能会有铜矿有待发现。  相似文献   

4.
纳日贡玛矿床是我国著名"三江"北段成矿区带中最典型的斑岩型Cu-Mo矿床。在总结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通过系统总结该矿床的矿床地球化学及成矿作用相关资料,得出以下结论:1纳日贡玛矿床形成于喜马拉雅运动早期,纳日贡玛铜钼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自花岗斑岩体,成矿花岗斑岩源于下地壳;成矿流体为岩浆期后热液,矿床硫是由岩浆硫(为主)和成矿流体萃取围岩中的硫所组成的1种混合硫源。矿床的形成与青藏高原东缘区域构造和应力转换密切相关。2基于已有认识,建立了纳日贡玛铜钼矿床的成矿理想模式,认为矿体形成背景可能为逆冲挤压推覆条件下的局部拉张环境,拉张降压以及围岩的性质导致了该矿床富钼贫铜现况;矿床热液蚀变发育,绢云岩化与矿体较为密切,钾化带范围小,与成矿关系不大;纳日贡玛矿区剥蚀程度大,纳日贡玛矿床东南部剥蚀程度相对较小,在东南部外围找矿过程中,应该兼顾矽卡岩型矿体。  相似文献   

5.
朱伯鹏  林永全  吴晓贵 《地质论评》2016,62(S1):187-188
新疆包古图铜钼矿床是本世纪初在西准噶尔地区新发现的铜钼矿床(点)之一,经过后期不断地找矿勘探和综合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找矿效果。 该矿床行政区划属新疆塔城地区托里县管辖,距托里县城东南约100 km。在大地构造上,位于北准噶尔古生代陆缘活动带的玛依勒山—克拉麦里山古生代残余洋盆的西段,隶属准噶尔成矿区之达拉布特-克拉麦里Cu-Au-Cr-Sn-Fe成矿带,初步估算铜金属资源量1110 kt,已达大型矿床规模。矿床所在区域构造发育,岩浆活动期次多、规模大,是非常有利的成矿环境。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判定包古图铜钼矿床的形成与该地区构造和岩浆活动密切相关,为斑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6.
大兴安岭地区铜钼矿床成矿区带背景及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贾盼盼 《地质与勘探》2011,47(2):151-162
本文根据区域构造背景和已知铜钼矿床的分布规律,将大兴安岭地区划分为西拉木伦河钼多金属、大兴安岭南段铜钼、大兴安岭北段铜钼和额尔古纳铜钼4个成矿带.归纳了研究区铜钼矿床的成因类型,主要有斑岩型、热液脉型、矽卡岩型等,并就各成因类型进行了典型矿床的举例.对研究区铜钼矿床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总结,并按照典型矿床形成时间的先后...  相似文献   

7.
福建平和锦溪铜(钼)矿床是近年来上杭-云霄成矿带东段取得的重要找矿成果之一。矿床地质特征调查表明,铜(钼)矿床的形成与锦溪花岗闪长岩体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锆石LA-ICP-MS U-Pb定年结果表明,锦溪花岗闪长岩体成岩年龄为105~107 Ma;通过对矿体中辉钼矿的Re-Os同位素分析,获得其模式年龄为(105.7±1.7)Ma,与岩体成岩年龄非常相近。矿体中辉钼矿的Re含量指示钼矿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壳。结合已有研究成果,认为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早期(125~92 Ma)东南沿海地区在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机制影响下,岩石圈的拉张伸展作用背景下导致下地壳部分熔融而引起上杭-云霄构造岩浆带发生的岩浆-热液-成矿事件是锦溪铜(钼)矿床形成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8.
鞠楠  张森  张迪  寇琳琳 《地质学报》2015,89(Z1):148-149
<正>吉中地区隶属于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多金属成矿带,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铜-钼多金属成矿远景区,区内近年来发现了福安堡、长安堡、季德、大石河等大型铜(钼)矿床,显示出该类型矿床在该区具有很大的找矿潜力和找矿远景。其中,吉林舒兰地区产于燕山早期岩体中的长安堡铜钼矿床,属于陆内形成的斑岩型铜矿,其矿床成因和成矿时代  相似文献   

9.
<正>尼木铜矿整装勘查区位于冈底斯陆块西段北缘,南邻雅鲁藏布江板块结合带,为冈底斯铜(钼)矿带的组成部分。区内构造岩浆活动频繁而强烈,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为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贵金属矿床集中分布区之一。在该区内已发现了冲江、厅宫、白荣-岗江大型铜钼矿床,以及总训铜钼矿、彭岗铜矿、那露果铅多金属矿等一批铜、钼多金属矿床(点)和化探异常区,具有形成大型、超大型金属矿床的条件,找矿潜力巨大。本文通过综合研究,总结了尼木铜矿整装勘查区矿床成矿地质条件与成矿规  相似文献   

10.
在一定的条件下,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建造可成为矿质的来源.由此而得出的矿化与地球深部构造的联系,大体上已在理论上得到证实,或被一些地区的经验所肯定.作者于1968~1972年间研究了阿尔泰-萨扬地区的矿床与相当于成矿区、矿田、矿结规模的地壳局部非均匀性之间的关系,编制了地壳层的厚度图,查明了389个铜、锌、铅、银、钼和钨矿床及2050个矿点相对于每一地壳层及其比值的分布.  相似文献   

11.
The study of the Upper Carboniferous has been attracting much attention recently and the question as to its extent and stratigraphy has been the object of very serious discussion, but so far without any positive results. The large territory of the Soviet Union affords no doubt great possibilities for the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比分析了各大地构造学说的特点,认为在地球的各种运动形式中,最重要的是地球的自转。地球在其运动中由于向心力和离心力联合力场作用的结果而形成各个圈层,地球表面形态和各圈层的物质在其旋转过程中发生不同形式的运动,而出现各种地质构造现象及相关的自然现象,诸如大气的流动、海水的进退、岩石的形变、地幔物质运动、各层圈物质交换与变化等等。在地球发展演化过程中,地壳的结构和构造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板块、构造体系、地槽、地洼、断块、大地波浪等大地构造形迹都是由于地球自转中地壳运动的结果。各种地质现象相互联系的总体,称之谓地质体系。  相似文献   

13.
高层建筑基坑支护结构破坏原因主要有 :支护结构整体失稳、基坑土体隆起、管涌及流沙的出现、支撑强度不足或压屈、墙体破坏、支护结构平面变形超过限度。某大厦施工中由于桩身强度不足、桩尖达到的深度不够及桩间距过大等原因 ,致使管涌发生 ,造成塌方。通过对事故针对性的处理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丁宽 《地质与勘探》2007,43(2):99-102
地震波在不同状态的岩层中传播的速度不同,根据这一原理,利用KDZ1114-3型便携式矿井地质探测仪,接收岩层中传播的震波信息,解析得到震波速度,分析巷道围岩持征,而后确定巷道围岩松动圈范围,进而为巷道支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新构造运动在塔里木盆地演化中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王跃  董光荣 《地质论评》1992,38(5):426-430
在第四纪以来的新构造运动的影响下,塔里木盆地逐渐向封闭的干旱盆地演化。由于波动式的新构造运动在每阶段表现的形式有差异,因而盆地的演化也相应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该盆地新构造运动大致经历了上新世末—早更新世、早更新世末—中更新世以及晚更新世三个阶段,其中以早更新世末的一次构造运动对盆地的地貌影响最大。新构造运动是由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挤压引起的,故塔里木盆地与青藏高原的演化阶段在时间上大致吻合。  相似文献   

16.
植物根的加筋作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封金财  王建华 《地质与勘探》2003,39(Z2):322-325
文章总结了国内外在植物根对边坡稳定方面的研究成果,详细介绍了根的分布特征、强度特征,根加筋后土的强度变化以及植物加筋土边坡的稳定性;并提出了植物固坡技术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土层工程性质与其沉积环境关系分析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对江苏北部沿海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土层的工程性质进行分析对比 ,发现这两地区的土层在同一个历史时期所沉积但土层工程性质完全不一样。因此分析了该两地区在同一历史时期的沉积环境与当时的水动力条件与沉积物源的来源。由分析研究结果得到 ,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与该土层当时的沉积环境、水动力条件与沉积物源有重要的关系。因此对土层如果能了解其在沉积过程当中的沉积条件 ,更有利于分析研究该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  相似文献   

18.
生物降解原油地球化学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生物降解作用是原油的一种重要的蚀变作用,对原油的物性和经济价值有着负面的影响。全球石油大多遭受过生物降解。生物降解作用对常见生物标志物的影响得以较好的描述,综述了近年来高分子量正构烷烃、三环萜烷、25 降藿烷生物降解的新进展。目前对生物降解作用的细节、发生机理尚不十分清楚,讨论了原油喜氧和厌氧降解机制,认为厌氧作用可能起主导作用,降解速率很慢。温度是控制生物降解作用的重要因素,储层温度大于80℃不会发生生物降解作用。生物降解原油多为混源油,介绍了研究生物降解原油的多期成藏方法。沥青质不易生物降解,其热解产物及钌离子催化氧化产物在生物降解原油对比、油源对比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最后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The study of the Upper Carboniferous has been attracting much attention recently and the question as to its extent and stratigraphy has been the object of very serious discussion, but so far without any positive results. The large territory of the Soviet  相似文献   

20.
李绪善  李百祥 《物探与化探》2012,(5):760-765,771
从分析地球物理场特征着手,提出将南北向重力梯级带和重磁场特征东西差异作为划分南北构造带的依据,探讨了形成南北构造带的区域与深部地质构造背景以及地震成带分布的对应关系。重力梯级带反映的南北构造带既有与中轴构造一致的继承性,又有向西拓展的新生性,并在南北统一成带的基础上叠加了分段性,形成南压北张不同背景的控震、控热机制,同时也是构成青藏高原东界和我国大陆构造域东西分界线,对应着狭义南北地震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