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下水质模型在人工回灌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水文地质工作的不断深入和计算技术的发展,在地下水质研究方面,已由定性研究发展到定量研究,开始应用地下水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地下水质模型是应用数学模型研究地下水中可溶物质弥散迁移时,浓度的时空变化规律,预测被污染地下水的瞬时状态与扩展范围,对污染物质在地下水中的迁移作出定量评价,为制定合理有效的防治污染措施提供科学依据。近年来,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已开展了地下水质模拟研究,建立了若干相应的水质模型。我国从1980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地下水源热泵运行对地下水环境(地下水化学、水质及微生物)的影响,本文利用沈阳市已建地下水源热泵工程场地,对回灌井定期(2013年7月至2015年10月)监测水质及微生物,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源热泵系统运行对地下水化学类型(由HCO3·SO4-Ca·Mg型变化为监测早期的HCO3·SO4·Cl-Na·Ca及监测后期的HCO3·SO4-Na·Ca·Mg型)及微生物的生长速率(温度变高或变低均抑制微生物的数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地下水中稳定化学组分的浓度影响不大,对"三氮"及Fe、Mn浓度产生波动,导致地下水质量等级略有变化.因而今后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热泵系统运行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监测.  相似文献   

3.
文章根据抚顺矿区地下水环境背景值、水质长期监测数据,分析了矿区地下水水质演变规律。针对1991年、2004年水质实际状况,对该区地下水污染程度进行分级,并综合评价了地下水水质。研究了地下水质污染机理、污染因子变化规律、水化学类型变化规律,并提出地下水污染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遵义市地下水污染趋势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秀忠 《贵州地质》2004,21(4):258-261
近年来遵义市两城区地下水污染日益加重,对地下水水质污染分布及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掌握地下水水质污染变化趋势,是当前区内地下水水质污染防治研究的首要任务。文中根据地下水综合水质评价指数F和累计超起始值污染指数Pi的计算结果,对地下水超起始值污染指数进行趋势面分析,并对水质污染态势进行类型分区,然后提出地下水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殷秀兰  李圣品 《地质学报》2021,95(5):1356-1365
地下水质动态变化及其趋势研判是区域水资源调配决策的重要依据.本文以全国2007~2017年国家级地下水监测网水质数据为基础,结合典型地区的代表性监测组分超标特征及动态趋势,开展了地下水质动态变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全国地下水监测中以Ⅳ类水质点占比最大,其次为Ⅱ类水质点;Ⅰ~Ⅲ类水质点数量较少,而且占比以降低为主,Ⅳ和Ⅴ类地下水监测点逐渐增加,其中Ⅳ类水质点的比例由40.50%增加至51.45%;全国地下水质主要的超标组分为pH、总硬度、总溶解性固体、硫酸盐、氯化物、高锰酸钾指数、铁、锰、氟化物、"三氮".以华北地区、华东地区、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为代表,分析研究典型地区地下水质的动态变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在地下水位变化较大的地区,地下水质状况随着地下水位变化明显,在地下水位波动较小的地区,地下水质状况也基本上变化较小.研究成果对于科学评价地下水资源、合理制定区域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防治地下水污染等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查清罗城县地下水情况,根据罗城县地下水监测数据和水质特点,选取高锰酸盐指数、硝酸盐氮、总硬度、氨氮、铁和锰作为评价因子,以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为评价标准,同时运用内梅罗指数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罗城县9个地下水监测点位(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工业园区和矿山开采区)进行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以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进行分析,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地下水质良好,均达到Ⅱ类水质标准;工业园区有1个点位地下水水质超标,超标因子为总硬度;矿山开采区地下水质情况较差,有2个点位监测因子铁、锰超标,为Ⅴ类水。最后,针对罗城县地下水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松嫩盆地的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水质变化规律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廖资生  林学钰 《地球科学》2004,29(1):96-102
松嫩盆地位于东北腹部, 是我国主要的大型地下水盆地之一.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 但水质问题复杂, 原生水质状况不佳, 人为污染比较严重.根据水利、地质部门多年积累的地下水水质监测资料, 对地下水中原生有害组分和人为污染组分的形成机理和区域分布规律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入的研究, 着重分析了在人为活动影响下, 盆地不同地下水系统内地下水水质的多年变化规律.认为地质构造上的封闭性、强还原/弱碱性/富含有机质的水文地球化学环境、地下水运动滞缓是盆地地下水中多种原生有害组分富集的基本条件.近半个世纪以来强烈的人类活动, 则是导致地下水水质发生趋势性变化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改善区域地下水交替循环条件, 治理环境污染, 治理和更新已成为污染通道的水井, 利用洁净松花江水开展地下水人工回灌等改良与保护地下水水质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地球科学》2011,36(3)
为查明土著微生物活动对高砷地下水形成的影响,利用河套平原高砷地下水中分离出的土著微生物(YH002)进行了微宇宙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高砷地下水中加入的葡萄糖提供了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碳源,微生物大量繁殖,分泌的有机酸使溶液的pH值降低.在缺氧条件下,溶液中的OD值最高达到了0.189,pH值最低为6.22;在有氧条件...  相似文献   

9.
王雅男 《吉林地质》2021,40(4):62-67
吉林省乾安县位于松嫩低平原中央凹陷带,受继承性沉降运动影响,白垩纪晚期以后,在断裂构造的基底上沉积了新近系的弱胶结地层和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为地下水赋存提供了有利条件.全县主要取水水源为地下水,局部地区(县中心)地下水受集中开采影响,形成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导致地下水质受到污染.为进一步查明该区地下水赋存,分布以及水质变化规律,本文对该区水文地质特征进行全面分析,进而对地下水资源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可为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某大型铁钛矿区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该矿区重点部位地下水质分析数据,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法对该矿区地下水质进行了分析,显示除亚硝酸盐和高锰酸盐指数有超标现象外,该矿区地下水其余指标均能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中III类标准水质要求,说明该矿区内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状况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