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球》2017,(2)
<正>每年的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在这一天,世界各国都会举行各种宣传活动,来推广湿地保护和生态环保的理念。到2017年的2月2日,已经是第21个世界湿地日了。这一天,这个星球上的每一个人,都不妨重温一下关于湿地的知识,一起呼喊一声"爱护湿地"的口号,一起聊聊关于湿地的话题。  相似文献   

2.
刘焕启 《地球》2014,(3):64-67
每年的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在全国人氏欢度新春佳节之际,也迎来了第十八个“世界湿地日”。  相似文献   

3.
《地球》2015,(2):77
<正>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维护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人们把湿地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1971年2月2日,历时8年之久,一个旨在保护和合理利用全球湿地的公约《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在伊朗拉姆萨尔签署,1975年12月21日正式生效至1999年12月,有106个缔约国。中国于199年1月3日批准加入该公约,1992年3月31日递交加入书,1992年7月31日对中国生效。为纪念这一重要国际公约的签署,并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1996年《湿地公约》常务委员会  相似文献   

4.
《地球》2017,(2)
<正>1971年2月2日,来自18个国家的代表在伊朗南部海滨小城拉姆萨尔签署了《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为了纪念这一创举,并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1996年《湿地公约》常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决定,从1997年起,将每年的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利用这一天,政府机构组织和公民采取各种活动来提高公众对湿地价值和效益的认识,从而更好地保护湿地。  相似文献   

5.
臧敬  焦翠兰 《地球》2012,(4):132-135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在2012年"世界湿地日"公布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30年来,我国湿地自然保护区内湿地面积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总净减少面积8152.47平方公里,占全国湿地总净减少量的9%。"虽然在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中湿地大幅减少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但仍然有面积占  相似文献   

6.
正盛开的宫粉紫荆花带香飘阵阵、万亩果林湿地风光旖旎、纵横交错的河网鱼跃鸟鸣……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是全国特大城市中心城区最大最美的湿地公园,是名副其实的广州城"绿心",保留了珠江三角洲自然河涌生态系统和万亩果园果基鱼塘生态农业,保持了生态系统的多种服务功能。不久前,2018年世界湿地日中国主场活动就在美丽的海珠湿地举办,以城央湿地典范诠释可持续发展城镇未来,彰显生态文明建设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7.
正草长莺飞,春意渐浓,而"地球之肾"——湿地,也换上了绿意盎然的春装。在不久前举行的2019年世界湿地日中国主场宣传活动上,国际湿地公约组织为吉林通化哈泥湿地等8处湿地代表颁发国际重要湿地证书,至此,中国指定的国际重要湿地达57处。在这个最适合踏青的时节,不妨去看看这些湿地,开启一场清新的自然之旅吧!  相似文献   

8.
正滨海湿地作为重要湿地类型,既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又有自己独特的生态环境效应,是地球上生产力最高、生物多样性最丰富、最具保护价值的生态系统之一。滨海湿地地处海洋与陆地的交汇地带,不仅资源丰富,还具有调节气候、调节水文、净化污染物、为生物提供栖息地等多种功能。5月13日,滨海湿地保护工作组CWCT、跨境环保关注协会、唐山市曹妃甸区在水一方湿地生态科技咨询中心联合主办的"滨海湿地保护和  相似文献   

9.
《地球》2010,(4):3-3
第三届中国(大庆)湿地旅游文化节2010年7月17日在大庆启幕,开放的大庆再次敞开怀抱,试邀八方宾朋聚焦大庆,亲近湿地。  相似文献   

10.
湿地水文调蓄功能是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定量评估对湿地生态功能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文章基于耦合湿地模块的PHYSITEL/HYDROTEL模型平台,构建了流域湿地生态水文模型,模拟了有/无湿地情景下多布库尔河流域水文过程,定量评估了湿地削减洪峰和维持基流的水文功能.研究结果表明,多布库尔河流域湿地具有显著的径流调节能力,体现在对总径流的削弱作用和对径流机制(流量、频率、历时和发生时间等)的改变作用.湿地对快径流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日、月和年时间尺度效应,尤其在洪峰期间和汛期对快径流的削减作用最明显,对快径流多年平均的削减作用为5.89%;而对日、月和年基流的影响较弱,对基流多年平均的维持作用为0.83%;湿地对总径流、快径流和基流的影响效应(削弱或增强)和强度有明显的月、季节和年尺度变化特征,但总体上发挥着削减洪峰和维持基流的功效.研究结果从发挥湿地水文功能的视角为流域湿地恢复保护与水资源综合管控提供科学依据和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地球》2015,(8)
今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我国国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换算后为144亿亩,也就是说,每18亩的土地里至少要有1亩是湿地。今年6月21日,位于北京著名的香巴拉路线末端的湿地里,一处山谷最后一注水流已经断流,山谷中遍地的芦苇以及半枯萎的水生植物还能让人看出这曾是一片湿地。走在裸露的土地上,还可以看到细柔的尘沙。这片消失的湿地让人恍惚,这片湿地中消逝的生命敲响了警钟,一处湿地的消失不知为多少鸟类带来末日。近十年来,全国湿地面积减少5094.45万亩,这庞大的减少面积当中,又不知有多少动植物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相似文献   

12.
广西红树林湿地现状与生态保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树林湿地是湿地系统中的非常重要而又较为特殊的组成部分。广西是我国几个有红树林湿地的省区之一,然而由于人类的经济活动及人类对湿地认识的片面性,对湿地的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湿地遭受破坏,功能和效益在衰退,如再不进行科学保护,将严重危及红树林湿地生物的生存,制约红树林湿地周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湿地种子库及其植被恢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近年来,受损湿地生态系统的植被恢复与重建掀起了湿地植被恢复的热潮.种子库是过去植物的"记忆库",是湿地植被自然恢复的重要潜力.本文从湿地种子库的形成、湿地种子库的规模及空间分布格局、湿地种子库的物种组成及种子库与地表植被的关系等几个方面总结了湿地种子库主要研究内容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重点介绍了湿地种子库在湿地植被恢复中的应用研究,尤其是湿地种子库幼苗萌发主要影响因素、湿地种子库种苗建群适宜生境及湿地种子库植被恢复潜力等内容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对目前湿地种子库及植被恢复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将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分析,以期对湿地种子库植被恢复理论及实践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地球》2017,(2)
<正>在中国,有这么一个地方,她被称作"亚洲第一湿地",据说这个湿地是中国最美的河谷湿地,清澈的根河静静流淌,曲水环抱草甸,岸边矮树灌木丛生,绿意盎然,湿地上花草摇曳,山间白桦林连绵成片。这里便是额尔古纳国家湿地公园。额尔古纳湿地原名根河湿地,2009年之后更名为额尔古纳湿地。湿地位于额尔古纳市郊,是中国目前保持原状态最完好、面积最大的湿地,被  相似文献   

15.
《地球》2015,(11)
<正>10月21日,中国长江湿地保护网络年会在重庆开县召开。来自长江流域十二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湿地人"齐聚美丽的汉丰湖畔,带来了各自在长江流域保护与管理湿地的宝贵经验,并以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和流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背景,共同发布了《开县宣言》。与会代表倡议:应在长江流域率先构建完善的生态安全屏障。  相似文献   

16.
盐城湿地与生态旅游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湿地与湿地生态旅游日益受到重视,盐城湿地是西平洋亚洲大陆边缘最大的海岩型湿地,它具有科学价值,生态环境价值和审美价值。盐城湿地是祥和的众生园,丹顶鹤的天堂,麋麂的故乡,应作为盐城旅游的主打产品,本文对湿地生态旅游规划基本问题作了阐述。对规划的理念、主题形象,分区与隔离带,游客中心,游息区内“露天生态馆”风格,发展生态产业以及举办湿地生态旅游节,湿地丹顶鹤麋鹿文化节等提出建议和策划。  相似文献   

17.
《地球》2017,(2)
<正>住建部近日发布《关于公布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通知》,批准了包括广东惠州市大亚湾红树林城市湿地公园在内的五个公园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分别是:江苏省盐城市大洋湾城市湿地公园、安徽省铜陵市西湖城市湿地公园、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红树林城市湿地公园、四川省成都市白鹭湾城市湿地公园、贵州省安顺市黄果树城市湿地公园。  相似文献   

18.
周静  万荣荣  吴兴华  张宇 《湖泊科学》2020,32(6):1723-1735
基于长序列遥感影像数据、水位日观测数据以及高精度湖盆地形数据,通过提取洞庭湖1987—2016年湿地植被信息,并构建表征水位波动的多周期水情变量,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识别影响洞庭湖湿地植被分布格局的关键水情变量并建立其与植被面积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1987—2016年,洞庭湖湿地典型植被面积在全湖尺度上呈增加趋势,尤其是林地面积,占比由1.77%上升为7.24%.湿地植被格局演变上,东洞庭湖呈现芦苇群落挤占苔草群落空间,并推动湿地植被整体向湖心扩张的趋势.2)影响东洞庭湖苔草和芦苇分布最关键的水情变量是丰水期水位.苔草对丰水期水情存在非线性阈值响应,丰水期平均水位维持在29 m左右,最适宜苔草生长;对于芦苇,丰水期偏枯的水情条件对其生长发育起到促进作用.涨水期和退水期水文过程是影响东洞庭湖湿地植被分布的次为重要的水情因子.涨水期、退水期水位偏低的水情条件对芦苇分布面积的扩张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由于城市化和农业垦殖等人类活动不断增强,很多湿地生态系统受到侵占或干扰.保护湿地资源需要准确的湿地分布.然而由于湿地类型复杂多样,地面调查困难,大范围湿地分布制图很难完成.目前还没有专门用于湿地保护和规划且有较高分辨率的全球湿地分布数据.采用水文、气候数据结合1 km分辨率的混合地形指数(CTI)数据,利用陆表湿地和地下水位的关系,模拟出不考虑人类活动影响状况下30 s分辨率的全球陆表湿地潜在分布区.这是最高分辨率的全球陆表湿地的潜在分布数据.模拟结果显示全球陆表湿地潜在分布区面积达到3.316×107 km2.用遥感获得的实际湿地数据对陆表湿地模拟结果进行精度验证,总体精度达到83.7%.本次模拟结果可以作为构建全球湿地实际分布数据库的基础.由于模拟过程未考虑农业灌溉、建坝等人类活动对湿地的干扰破坏,因此本文对陆表湿地潜在分布区的模拟结果大于当前几种全球土地覆盖制图产品中湿地的面积.本文采用方法所需数据相对较少,精度高于其他产品.  相似文献   

20.
邢伟  鲍锟山  韩冬雪  王国平 《湖泊科学》2019,31(5):1391-1402
沼泽湿地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区域环境稳定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导致湿地大面积退化和消失,严重影响了区域生态安全;恢复退化湿地已成为各国政府和学者关注的焦点.而了解历史时期沼泽湿地发育过程及影响因素则是建立合理湿地恢复目标的重要前提.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沼泽湿地集中分布区,其中70%的湿地面临不同程度的退化威胁;但由于数据的缺乏,东北地区沼泽湿地发育过程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仍不清楚.基于此,本研究系统分析了全新世以来东北地区沼泽湿地形成发育的动态变化过程,并探讨了东北地区不同区域沼泽湿地的发育规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理.研究发现东北地区沼泽湿地约从12 ka(1 ka=1000 cal.)开始发育,在距今8.6 ka以后开始广泛形成,约有35%的沼泽湿地形成于全新世暖湿期(8.0-4.0 ka);而沼泽湿地发育的高峰期则集中在全新世晚期.这种发育趋势与全球北方主要区域沼泽湿地大规模发育趋势显著不同.古气候重建表明,全新世早期东北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处在有利于沼泽发育的时期,促进了沼泽湿地的形成;而在全新世晚期,东北地区呈现冷湿的气候组合特征,冷湿的气候条件不利于有机质的分解,进而促进了沼泽湿地的大规模形成和发育.此外,研究结果也表明全新世以来东北地区不同区域沼泽湿地发育的时间和规模呈现显著的空间差异,而温度和降水则是影响不同区域沼泽湿地发育的最重要因素.本研究将为我国东北地区沼泽湿地的保护和恢复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