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肃永靖县盐锅峡早白垩世恐龙足迹的新发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大庆  杜远生 《地球科学》2000,25(5):498-525
恐龙活动的遗迹 (足迹等 )和遗物 (恐龙蛋和粪化石等 )与恐龙骨骼一样是恐龙活动的直接证据 ,被认为是恐龙化石系列的珍品 .由于我国陆相中生界发育 ,保存的恐龙骨骼、遗迹、遗物化石丰富 ,因此恐龙骨骼及其遗迹化石的研究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我国恐龙足迹化石研究始于 1 92 9年 ,T .De .Chardin等[1 ] 首次报道了陕西神木发现的恐龙足迹化石 .之后 ,杨钟健(Young) [2~5] 先后对四川广元、陕西铜川、河北滦平、云南西双版纳等地的恐龙足迹进行了研究 ;赵资奎[6] 研究了河南内乡的恐龙蛋和恐龙足…  相似文献   

2.
摘要: 以于都盆地恐龙蛋化石产地调查为基础,通过研究化石赋存岩性和实测地层剖面特征,明确了恐龙蛋化石集中产于晚白垩世周田组,从平面与柱状剖面上阐述了恐龙蛋化石分布特征,并结合化石出土种类、形态、数量及其赋存岩性段等特点,分析探讨了恐龙产卵滨湖-浅湖相沉积环境以及恐龙蛋化石原地-准原地埋藏环境,为进一步研究周田期盆地演化规律、古环境提供实际资料。  相似文献   

3.
浙江永康发现Faveoloolithidae恐龙蛋化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5年,在扩建永康至武义公路的施工中,于永康市区西侧西山头村边山坡上(N28°03'37″,E120°00'38″)发现恐龙骨骼和蛋化石,均产于永康群朝川组中(图1)。两者产出的位置距离约50m。恐龙骨骼化石(图2)中,其中一块股骨长150cm,断面直径约20cm,重35kg,表面颜色白皙,纹理清晰,已明显石化。恐龙蛋化石产于棕红色砂砾岩、砂岩互层的地层中。岩石标本的正面7个恐龙蛋均匀排列(图3),侧面尚有一个蛋的印模。恐龙骨骼和恐龙蛋标本保存于永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恐龙蛋蛋体呈椭球形,出露于岩石表面…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恐龙蛋化石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对河南省恐龙蛋化石的分类和命名、恐龙蛋化石在各个沉积盆地中的分布特征以及恐龙蛋化石的新类型进行了扼要综述。从含蛋层的岩性、蛋化石埋藏的古微地貌、蛋化石 在岩层中的分布和排列方式及保存形式、恐龙蛋与恐龙骨骼化石和其他生物门类化石的共生以及恐龙蛋化石的芡生组合特征等方面论述了恐龙蛋化石的埋藏特征。对恐龙的生活方式、产蛋方式及生态习性、恐龙蛋化石大量富集的机理及恐龙蛋“挂”在石板下的原因等问题进行了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恐龙蛋类型及古生态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世全  罗铭玖 《河南地质》1996,14(3):186-194,T001
河南省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重要的恐龙蛋化石产地之一,具有含蛋层位多,数量大,类型全,原始状态保存以及可供研究的K/T界线等特点,据初步统计,已有7科,10属,19种之多,且与霸王龙,鸭咀龙,蜥脚类及轮藻,孢粉,痕迹化石等共生。本文评述了恐龙蛋化石的分类系统,地层划分与时代,古生态物特征及古气候等,并论述了恐龙绝灭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河南西峡恐龙蛋壳化石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恐龙蛋壳化石的宏观和微观结构特征,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到了恐龙蛋壳化石的组织结构。对恐龙蛋壳化石做了碳、氧同位素分析,经研究发现,恐龙蛋壳化石碳、氧同位素异常主要与成岩次生变化有关。要从恐龙蛋壳化石的碳、氧同位素上去追索恐龙的食物类型、生态环境及其绝灭原因等,必须对恐龙蛋壳化石的原生碳酸盐矿物和次生碳酸盐矿物加以分离。  相似文献   

7.
恐龙蛋化石是探索恐龙起源和演化的重要研究材料,由于恐龙蛋化石的珍贵性,对其进行实体解剖的可行性较小,应用医学界CT扫描技术于恐龙蛋化石的内部形态研究具有特别的意义。早期部分学者已应用CT扫描对恐龙蛋化石进行了有益尝试,绝大多数均显示恐龙蛋化石内的胚胎结构由于成岩作用未被保存下来,仅有少数报道保存了恐龙蛋胚胎结构,但也因当时CT扫描技术不完善,结果不明确、图像不清晰等可能存在着一定问题。本次研究利用第二代双源CT(SOMATOM Definition Flash CT)以1mm层厚,1mm间距对长安大学地质博物馆馆藏18枚恐龙蛋化石内部结构进行研究,测出恐龙蛋内部各部分的密度分布数据,发现仅有一枚标本卵壳与原生质之间存在规则的空腔,可能保存了恐龙蛋胚胎的原始结构。  相似文献   

8.
潘云唐  刘荣灿 《地质论评》2009,55(6):861-861
<中国河南恐龙蛋和恐龙化石>,作为"河南省国土资源科学研究院建院五十周年系列丛书"之一,已于2008年12月由地质出版社出版. 河南省南阳地区西峡盆地,有着在全中国,乃至全世界首屈一指的恐龙蛋化石群.其分布面积甚广,蛋化石数以万计(一个采集点的蛋化石数量即可达几千枚),类型多种多样,保存十分完好.河南省其他地方也有很多恐龙蛋、恐龙化石群及其他化石群,共同构成了世上罕见的古生物奇观和自然历史宝库中的珍品、极品.  相似文献   

9.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宁夏地质局区测队在进行区域地质调查过程中,于宁夏阿拉善左旗北部,查汗熬包附近,吉兰太图幅[10-48-(4)]内,首次发现恐龙蛋化石(见照片1、2).古生物学已证实,距今约两亿多年至7千多万年前的中生代,地球上曾有恐龙生存.宁夏所发现的恐龙蛋化石,据目前了解世界上产地甚少,在我国更是罕见.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杨钟健教授等初步鉴定,认为属白垩纪化石.恐龙蛋  相似文献   

10.
山东发现侏罗纪恐龙足迹化石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山东是中国著名恐龙之乡,产有许多恐龙骨骼化石,如白垩纪著名的青岛龙和山东龙等.相比之下,恐龙足迹化石发现稀少,公开报道的仅有白垩纪的两个产地[1,2].2002年,笔者在野外地质调查时,在蒙阴县常路西南(图1)三台组发现了恐龙足迹化石,这是山东省境内侏罗纪恐龙足迹化石的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11.
鲁东诸城盆地白垩系由下向上包括林家庄组、辛格庄组和红土崖组。下白垩统林家庄组为杂色粗碎屑岩系;上白垩统辛格庄组为杂色细碎屑岩系,红土崖组为砖红色砂岩、砾岩互层沉积夹玄武岩(73.5Ma),为恐龙化石埋藏层位,并与区域上莱阳青岛龙及恐龙蛋化石等产出层位可以对比。诸城地区晚白垩世时期主要为冲洪积沉积环境,辛格庄组上部为洪泛平原粉砂岩—细砂岩—灰质土加积序列,局部夹扇中辫状河砾岩、粗砂岩,红土崖组下部与下伏辛格庄组顶部过渡部位是冲积扇泥石流、辫状河和洪泛平原粉砂泥质砾岩、砂岩加积沉积序列。识别出与冲积扇沉积体系相关的3种埋藏相类型:冲积扇泥石流、洪泛平原和辫状河河道(砂砾岩),前二者是研究区主要的埋藏相类型。所含化石主要为鸭嘴龙的残体骨骼,个体大小参差不等,互相间可叠盖一起,同时也有孤立发育的骨骼化石。高密度、单一种类恐龙残体骨骼化石的沉积、埋藏特征代表了恐龙集群埋藏—沉积事件。  相似文献   

12.
豫南南阳盆地西峡赵营村上白垩统高沟组含有较多的恐龙蛋化石,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路易贝贝”胚胎化石。对含化石地层中恐龙蛋的保存特征和古气候重建,可进一步认识白垩纪恐龙灭绝的古环境背景和原因。本文实测赵营村剖面厚约267.8 m,主要由下伏泥盆系南湾组(厚7.9 m)、上白垩统高沟组(厚259.9 m,未到顶)组成。通过地层沉积物结构构造观测和样品采集,在室内进行了元素、碳酸盐碳氧同位素组成、有机质饱和烃生标化合物等测试。结果表明,高沟组沉积物主要源于熊耳山岩浆岩的风化和短距离迁移,恐龙蛋化石主要保存于海拔200~800 m的山麓至平原过渡带的河漫滩环境,以原地埋藏为主。降雨量的变化造成河漫滩与河道频繁变化,从而导致恐龙在山麓与河漫滩之间来回迁栖。生物标志化合物分析表明,含恐龙蛋化石地层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水生植物、菌藻类和陆生植物,但植被总体不发育。利用地层沉积岩Si/Al、CIA、Rb/Sr比值,以及δ13C、δ18O等环境指标对高沟组古气候重建,该时期发生了较为快速的旋回变化,经历了暖干—暖湿—干旱—暖湿—干旱的古气候演变过程,总体上呈逐渐干旱化的趋势。通过赵营村晚白垩世早期恐龙蛋化石的埋藏、以及地层的古环境重建,说明古气候、古环境状况可能是影响恐龙生存的主要因素,大量恐龙蛋不能完全孵化以及气候的干旱化导致植被恶化可能是恐龙逐渐消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中国恐龙蛋化石及其生态地层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系统地对中国恐龙蛋化石的地理分布作了总结,并将恐龙蛋化石类型归纳为9科,13属,21种。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恐龙蛋化石古生态特征,分别从蛋化石的排列方式,恐龙产蛋的方式,不同类型蛋化石间及蛋化石与骨骼化石共生几方面作了探讨,并进一步阐述恐龙蛋化石在晚白垩世地层划分对比所具有的直接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皖南齐云山地区恐龙骨骼化石、恐龙蛋化石、恐龙足迹和尾迹化石“三位一体”,为世界罕见。描述了三大类5属7种(或未定种)恐龙化石的形态、大小、结构特点,分析了化石在地层划分方面的意义。按化石产出层位,皖南有恐龙活动的时间约为4000万年。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郧县恐龙化石分布地区古地磁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北郧县梅铺-带晚白垩世地层以盛产恐龙化石闻名于国内外,在大量地质工作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古地磁学研究,给出了该区的古应力方向,为该区建立国家地质公园和地质科学考察研究中心、地学科普教育基地提供了基础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嘉荫县恐龙化石是我国最早发现的爬行动物化石,其产地是我国发现最早并经科学记录的恐龙发掘地。嘉荫县恐龙产地位于喜荫县城南西9km处,渔亮子-小滚子沟之间。最早发现者是俄国人古洛夫。到目前为止已组装五具恐龙化石骨架,分别陈列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地质委员会博物馆、黑龙江省博物馆、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长春地质学院博物馆。化石主要产于晚白垩世晚期的渔亮子组砂岩、砂砾岩及含砾砂质 泥岩中。  相似文献   

17.
河南西峡盆地恐龙蛋化石及埋藏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世全  李占杨 《现代地质》1999,13(3):298-300
产于西峡盆地的恐龙蛋化石计有7 科、8 属、10 种以上, 主要分布于晚白垩世的高沟组和马家村组。其埋藏特征为: 含蛋层数多, 自下而上约20 层; 恐龙蛋大都为原地埋藏,成窝性好, 化石完整; 恐龙蛋集中区分布在冲积扇下、中部及洪泛平原内; 不同类型的恐龙蛋可在同一层面或上、下层中产出; 恐龙蛋在窝中的不同排列形式反映了恐龙产蛋的多样化;原地埋藏的恐龙蛋化石多产于一个正粒序层中、上部的细碎物中  相似文献   

18.
江西赣州盆地晚白垩世茅店组和河口组发现大量恐龙动物化石,且化石分布集中,大多保存完整,尤其蛋化石成窝性较好,排列较规整,属原地埋藏。文章论述了该盆地内恐龙化石赋存的地层、岩性、化石保存形式及埋藏特征等,认为该盆地内恐龙动物群聚集或恐龙化石集中分布在晚白垩世早期茅店组和晚白垩世晚期河口组;茅店组—河口组,恐龙动物化石保存形式具有"单类型→多类型组合共存"和"不同类型恐龙蛋共生→蛋与骨共生"的规律,甚至出现含胚胎恐龙蛋、恐龙骨骼和龟鳖类化石集群埋藏,为进一步探讨盆地演化和恐龙生存环境提供实际材料。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很多人都知道河南西峡一带埋藏着大量7400万年前的恐龙蛋化石,而且流传着在一枚XL-001号恐龙蛋化石里找到了恐龙DNA的说法。笔者认为,这一说法与科学事实不太相符。  相似文献   

20.
《四川地质学报》2022,(3):388-393
四川陆相中生代地层十分发育,分布广泛,沉积连续,盛产恐龙骨骼化石和恐龙足迹化石。1915在自贡荣县首次发现恐龙化石以来,已在自贡、内江、宜宾等40余个县市发现恐龙化石点达数百个,含恐龙化石的地层出露面积达10多万平方公里,其中包括一些著名的恐龙动物群和重要的恐龙化石产地。这些恐龙化石的发现使四川成为世界上开展恐龙化石研究最理想的地区之一。该研究通过分析四川恐龙化石资源的保护现状、保护方式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恐龙化石保护的原则和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