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提供长春硬塑状态老黏性土可靠的地基承载力依据,探讨适宜的确定地基承载力的方法,采用载荷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等方法对长春老黏性土进行了测试研究,获取了地基承载力特征值(306~425 kPa)、静力触探锥尖阻力(1.9~3.3 MPa)、天然孔隙比(0.63~0.72)和液性指数(0.02~0.25)等试验数据。通过对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静力触探锥尖阻力线性相关,并与天然孔隙比和液性指数线性相关的结论。据此,提出了根据静力触探锥尖阻力计算长春老黏性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公式,总结出根据室内土工试验指标确定长春老黏性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数据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贵州红粘土大量实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发现贵州红粘土的稠度状态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是用含水比划分出在自然状态下贵州红粘土常处于硬塑和可塑状态且有地域性差异;二是用液性指数对贵州红粘土稠度状态进行划分,其结果与用含水比划分结果有较大偏差.结合红粘土特殊成分结构分析,认为其原因是红土化作用的程度不同和土中存在大量结合水.采用代数转换的方法分析得出适合贵州红粘土稠度状态划分的液性指数等效范围,便于与其它土类状态划分范围进行对比,体现贵州红粘土稠度状态划分上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3.
黏质土围岩分级指标的界限值确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了确定黏质土围岩分级指标界限值的依据基础上,通过分析已有研究成果资料、室内试验成果及长序列黏质土围岩统计数据,确定了设计阶段黏质土围岩的分级指标液性指数、天然密度、塑性指数分段的各段界限值。研究结果表明:依据分级指标随强度值比的变化情况确定其界限值是合理的;当隧道的埋深一定时,统计分析和室内试验都得到了强度值比随液性指数的增大逐渐减小的结论;液性指数较大时,天然密度的增大对强度值比的影响不明显;液性指数分段处界限值为0,0.25,0.5,天然密度分段处界限值为1.6,2.0 g/cm3,分级指标塑性指数分段处界限值为18。  相似文献   

4.
软弱夹层粘粒含量与抗剪强度参数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分析表明,赋存环境相同、粘土矿物成分以伊利石为主的软弱夹层,在相同稠度状态下粘粒含量与抗剪强度参数具有很好的相关性。通过现场和大量的室内试验成果,建立了各种稠度状态下粘粒含量和抗剪强度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式,揭示了在研究粘粒含量对抗剪强度参数影响时,还应当考虑软弱夹层所处的天然状态。结合《温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中提出的用粒度成分定量指标选取软弱结构面抗剪强度参数,对软弱夹层抗剪强度参数取值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老黏性土工程实践经验较多,根据其他省市地区的成熟经验,用数理统计法确定老黏性土地基承载力可根据土的室内土工试验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孔隙比、液性指数查表求得,还可根据原位测试静力触探指标和标准贯入试验指标确定.本次试验利用这些成熟经验,通过分析土工试验、原位测试指标与静载试验测得的地基承载力的对应关系,总结出用土工试验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原位测试静探指标计算老黏性土地基承载力的经验公式和经验表.  相似文献   

6.
苏通大桥地基粉质黏土物性指标相关关系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建平  罗国煜 《岩土力学》2008,29(6):1669-1674
通过大量的土工试验,对长江下游苏(州)-(南)通大桥工程区粉质黏土液性指数与天然含水率、天然孔隙比、天然密度、压缩模量、压缩系数、黏聚力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它们之间的回归关系式,并与国内其他地区的情况进行了比较,发现液性指数与天然孔隙比、天然含水率、天然密度、压缩系数呈很好的线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0.92以上。(2)液性指数与压缩模量、黏聚力呈较好的指数相关关系,相关系数达0.87以上。根据国内其他地区的地层资料,得出了液性指数与其他物理力学参数的近似相关关系曲线。比较苏通大桥工程区与其他地区的粉质黏土液性指数及其他物理力学参数的相关关系式,显示它们之间有较好的相似性。结果表明,研究结果对类似场地粉质黏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介绍了贯入试验及利用贯入试验测求土的工程地质性质指标的基本原理;通过对长春市一般建筑物主要持力层的黄土状土的微型贯入仪试验与室内土工常规试验的对比分析,经数理统计,建立了贯入阻力与土的有关工程地质性质指标的相关方程。这些相关关系,可用来快速划分土的稠度状态、土的压缩性及确定地基的承载力,对在本地区推广和使用微型贯入仪试验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工程建设的日渐增多,室内土工试验项目和数量也相应增多。在工期紧、任务急的情况下,出现不确切问题较为明显。分析认为,土工试验产生误差的原因主要是现场取样不合理、土质本身的特殊性、试验方法的缺陷以及操作的不规范造成的,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最后指出,土样加荷试验时,每块砝码的加压时间掌握在6s为宜;应采用76g锥下沉深度17mm时测得的含水率为液限标准;蜂窝结构和絮凝结构的土不能用作天然地基;窒内试验结果与野外描述有差别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分段或单独取样试验。  相似文献   

9.
通过室内变水头渗透试验和现场双环注水试验,测试了安哥拉罗安达红砂的渗透系数。基于试验结果并参考相关文献,对比分析了安哥拉红砂与中国马兰黄土的渗透特性。结果表明,室内试验测得的天然红砂渗透系数为现场试验测试结果的1/8,室内试验测得的压实红砂渗透系数与现场试验测试结果相近。红砂渗透系数的对数与孔隙比正相关,随孔隙比增加而线性增加,工程建设中可按孔隙比估算红砂渗透系数。天然状态下红砂渗透系数约为马兰黄土渗透系数的10倍,且现场试验结果均大于室内试验结果。红砂和马兰黄土均存在水平入渗和竖直入渗,但红砂的入渗距离大于马兰黄土。红砂入渗过程主要为非饱和渗透,而马兰黄土入渗过程主要为饱和渗透。研究结果可为红砂地区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土工格栅低温下蠕变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郭军辉  程卫国  张滨 《岩土力学》2009,30(10):3009-3012
土工格栅蠕变特性是影响土工格栅加筋结构长期工作性能的重要因素。通过室内蠕变试验,对土工格栅的低温蠕变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塑料土工格栅在低温下蠕变特性与常温下明显不同,20 ℃常温状态下1 000 h后,当伸长率接近14 %时且60 % Pmax(Pmax为断裂强度)下,变形仍没有稳定迹象,而在同等荷载下-20 ℃低温状态时,仅100余小时,变形就趋于稳定,且伸长率不足2.5 %。结果表明塑料土工格栅蠕变性能受温度影响很大,并且温度越低蠕变值越小。  相似文献   

11.
黄芳 《地下水》2012,(4):176-177,186
在土工室内试验中,直剪试验的C、φ值是估算地基承载力等得重要指标,而自重应力状态下的直剪与超固结条件下的直剪试验结果存在很大的差异性,通过工程实例,对自重应力状态下与超固结条件下的直剪试验结果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塑料土工格栅拉伸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杨广庆  庞巍  吕鹏  周乔勇 《岩土力学》2008,29(9):2387-2391
进行土工格栅加筋土结构现场试验时,如何将实测应变有效地转换成拉应力对正确分析结构的作用机制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不同拉伸速率对3种强度的HDPE土工格栅拉伸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土工格栅的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随拉伸速率的降低而降低,峰值应变随拉伸速率的降低而增加。土工格栅强度越高,受拉伸速率的影响越小。在特定的拉伸速率条件下,同一种土工格栅对应2%,5%,10%应变和峰值应变的拉伸强度依次增大,而拉伸模量却依次减小。试验结果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根据原状扬州各层土体的室内试验数据,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了该地区土体的物理指标与力学参数间的相关性,并进行线性函数和指数函数拟合。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塑性指数的增加,压缩系数和体积压缩系数逐渐增大,内摩擦角和有效内摩擦角逐渐减小;土的黏聚力随着液限与天然含水量之差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液性指数的增加而减小,且黏聚力与液性指数间的相关性更好,当含水量超过液限时黏聚力不随上述两个参数的变化而变化;此外,压汞试验结果表明扬州原状土的孔隙结构均为明显的单峰孔径分布,其颗粒间孔隙的累计量随着塑性指数增大而增加;并且各层土体孔径分布的峰值所对应的孔径随着塑性指数的增大而减小。以上结果可以为扬州地区土体力学参数的估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加筋尾矿砂的连续增强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凤江  王来贵 《岩土工程技术》2004,18(3):138-140,143
为研究土工织物增强尾矿砂结构的变形、破坏机理 ,室内进行了不同铺设层数下的三轴剪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当仅铺设一层土工织物时 ,试件的变形、破坏特征和纯尾矿砂相似 ;随着土工织物铺设层数的增加 ,试件中均出现数个水平连续增强区域 ,抑制剪切变形的进一步发展。试件达到峰值强度后 ,仍有较高的承载能力。最后探讨了连续增强区对加筋土结构强度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徐春燕  张瑛 《辽宁地质》1998,(4):290-293
辽阳市区地表浅部呈透镜状断续分布的软松土体-淤泥质粉质粘土为静水或缓慢流水环境沉积,经生物化学作用而形成的。本文对其分布、形成、物质结构及工程地质特性进行了较系统的描述。并依据大量现场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成果,分析论述了该层软土天然独特的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强度低,压缩性高,具触变性及承载力低的工程地质特性对勘察施工及建筑物稳定性的不良影响,提出了避让、挖除、选择合适桩型等科学合理的工程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天然沉积中间土的力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石名磊  张波  洪振舜 《岩土力学》2005,26(11):1753-1756
长江口北岸天然沉积土主要由粉粒和细砂粒组成,其渗透系数介于10-7~10-3 cm/s之间,既不属于完全排水的砂性土,也不属于完全不排水的粘性土,针对这样的天然沉积中间土的我国研究并不多见。通过大量的物理力学试验,探讨了天然沉积中间土的物理力学性状,结果表明天然沉积中间土具有类似于软粘土的物理性质,但原位静力触探试验显示其天然沉积中间土的原位强度却与天然含水量分布在塑限附近的硬粘土差不多。研究结果亦表明颗粒分布对天然沉积中间土的原位强度有较大的影响。同时采用灰理论中的关联度分析,对这类中间土物理状态指标与力学特征指标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认为孔隙比用于亚砂土稠度划分,含水比用于亚粘土、粘土稠度划分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7.
三峡水库蓄水后下荆江河段河床冲刷下切, 局部河段崩岸险情频繁发生。为研究下荆江二元结构河岸的土体特性及崩岸机理,结合近期该河段崩岸情况,现场查勘了6个崩岸点,并对河岸土体进行了室内土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下荆江河岸土体的垂向组成具有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下部非粘性土(沙土)层较厚,上部粘性土(低液限粘土)层较薄且松散。以河岸崩塌过程分析为基础,提出了二元结构河岸发生绕轴崩塌时上部土层稳定性的计算方法。结合近岸水动力条件计算及土工试验结果,定量分析了二元结构河岸的崩塌机理及其影响因素:① 下部沙土层的起动流速比近岸流速小得多,故该土层容易受水流冲刷;②上部粘性土层崩塌前抗冲强度很大,但多为低液限粘土且相对松散,崩塌后堆积在岸边容易分解并被水流带走;③ 河岸稳定安全系数在一个水文年内呈周期性变化,落水期安全系数最小,故容易引发崩岸,该计算结果与近期崩岸实际统计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钢塑土工格栅之上辅以凸榫设计,研制出一种新型的土工格栅结构类型,即钢塑凸榫土工格栅。将钢塑土工格栅和钢塑凸榫土工格栅分别与多种不同类型的典型填料进行室内直剪试验和室内拉拔试验,证明了凸榫的设置有利于筋土界面性能的改善。通过对凸榫土工格栅的破坏模型进行理论分析,推导了凸榫格栅与岩土体间界面抗剪强度的理论公式。通过与室内试验结果对比分析表明,该理论公式求得的内摩擦角值基本符合实际,而黏聚力则不符合实际,凸榫对黏聚力的贡献值建议取2~7kPa。  相似文献   

19.
印江县杉树乡核桃坪滑坡群为自然成因的特大型滑坡,通过分析滑坡群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结合室内土工试验和反演计算,阐明了滑坡群的变形特征及成因,并运用不平衡推力法和折线计算模型对滑坡群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得出滑坡群在天然状态下均处于稳定状态,在暴雨工况下均处于不稳定状态,最后提出了采取搬迁工程、截排水沟、削方修坡、抗滑桩板墙、挡土墙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谷竹高速公路原状片岩抗剪强度的水敏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  李建朋 《岩土力学》2012,33(6):1719-1723
为了解鄂西北地区水敏性片岩在水作用下的抗剪强度特性,对取自谷竹高速公路现场的原状片岩试样开展了沿其层理面的室内天然状态直剪试验和饱水状态直剪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水对片岩的抗剪强度和破坏特征影响显著;饱水后片岩与天然状态相比凝聚力降低了36.7%,内摩擦角降低了4.6%,残余凝聚力降低了66.7%,残余内摩擦角降低了11.3%;与天然状态的脆性破坏不同,饱水后片岩破坏时具有明显的延性特征。基于试验结果,探讨了水对片岩抗剪强度参数的弱化机制,利用极限平衡方法计算了谷竹高速公路沿线某边坡的安全系数,进而对该边坡在暴雨或连续降雨工况下的稳定性做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