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星图     
我对星图的熟悉不亚于任何一张地图。因此,仅就此项技术而言,我完全可以在哥伦布时代做一个合格的水手。当时船在大洋中航行,晚间是离不开星星导航的。同时代稍早,郑和的船队也是如此,他的副手制定了一套严密的“牵星法”,使得远洋航行成为可能。人们把天上的星星分...  相似文献   

2.
参考译文     
《地图》1992,(2)
哪种地图最好? 为求变形最小,地球仪上的地图是最好的一种,因为它正确地显示了所有地理关系。但地球仪笨重、昂贵,而且缺乏一览性。平面地图则对大多数用途都更适用些。哪种地图投影对世界图最好?冒失的回答是“没有任何一种”。但这不是一个恰当的提问。较好的提问是:对给定用途的地图哪种投影最好?人们可以通过若干决定因素使选择范围缩小一些。这包括:他是否希望尽可能显示要素的形状或真实情况,或较好地兼顾形状与大小,或者显示地球的圆形特征,或者易于显示由此到彼的距离,或者满足其他什么要求等。  相似文献   

3.
地球形状问题是不可能离开引力来研究的。依牛顿以来的解释,如果地球的质量依离地心的距离作规则性的分布,而同时地球又依一个经过地心的轴作等速自转;那么,有规则性分布的引力和离心力相互作用着,表现地球形状的大地水准面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一个极端接近的旋转椭圆体面。这里并不存在什么矛盾。  相似文献   

4.
测绘科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形状并把它表现在地图上的科学。为了研究地球的表面,必须进行大地测量和航空摄影测量;为了把地面的形状表现在地图上,必须研究制图学。这门科学与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地球在各种力学机制的作用下产生了形变,形变又导致地球引力位的变化,即形变附加位或Euler引力位增量。本文基于矢量球函数的基本理论,讨论了引潮力和地表应力对地球形变和引力位增量的影响。认为地球潮夕形变和负载形变只有球形场位移,而没有环形场位移。而地表应力产生的形变既有球形场位移又有环形场位移。  相似文献   

6.
在百科全书和一些专业词典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对“地图学”这一词汇的释义“地图学”是关于地图制作的科学、艺术和技术,而地图是描绘地球表面的作品;“地图学”是大地测量科学的一部分。属于大地测量、摄影测量和地理学学科范畴:“地图学”是对地表景观各要素的图形表示,给观图者一个地表的视觉景观……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一组新的具有“放大镜”效果的方位投影,它适用于突出重点地区而以其周围地区衬托的地图。在此组投影上,包围重点地区的圆的内部是一个标准等距或兰勃特等面积方位投影。在该圆与外围圆之间,方位角保持正确,而向径或面积比例尺分别地保持为常数,但缩小了一个定值。在其他四个投影上,其内部是一标准方位投影,可能是球面、球心或上述两者,但该部分之外向径比例尺逐渐缩小到零。带有矩形界线的这类投影也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8.
《地图》1991,(3):39-43
引言空间图像提供了地球的壮观景色,它通常显示的是一个不同于空间背景的弯曲地平线,并且陆地和海洋形成鲜明对照。这些由地球轨道卫星拍摄的图像是一种形成于照相机聚焦平面上的透视投影。透视点或照相机的焦点是一个位于地表与无穷远之间某一空间位置上的点,照相机的聚焦平面通常倾斜于焦点与地球球心的连线。空间图像通常可以以一组经线、纬线和陆地轮廓线的透视投影来模拟,投影面就是位于透视点和地球之间的某个空间点上的倾斜平面。透视  相似文献   

9.
应用人造卫星观测资料研究地球形状和地球重力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球形状和大小问题是大地测量学中的基本问题,同时也是天文学和地球物理学中的重要问题。研究这个问题的途径甚多。大地测量学家利用地面的直接丈量方法以及天文测定来推算地球的半径和它的扁率,这就是所谓弧度测量。应用近代的、比较严密的量测方法来进行这项工作已达150年,得出了不少结果。但是,由于量测上的误差以及作为天文测定的基准的垂线的偏差,这些结果彼此相差甚多。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料所推算出来的形状,只能反映出该地区的特点,而不能代表整个地球。所以,要推算总的地球形状(其中包括半径、扁率以及其偏差),必须将天文-大地测量布及全球。但是,由于地球表面70%以上是海洋,在那里布设天文-大地网是不可能的,而各大陆上的天文-大地网也被海洋所分裂。因此,单纯地应用弧度测量来解决地球形状问题是很困难的。  相似文献   

10.
陈阳 《中国测绘》2022,(4):58-61
<正>如今,穿行于大型城市,我们偶尔会看到一些别样的汽车:与普通汽车相比,它们的“头顶”通常会多出一个柱状探头;在部分大型商场,我们还能看到穿戴着颇具科技感背包的工作人员在室内踱步;而在野外林区我们可能也会看到几架“腹部”装着大家伙的无人机往复飞行。这些情景对于生活在当下的我们来说已经不再是电影中的场景,只要我们注意观察,会发现这些已经在悄然间融入大众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11.
大地测量有两个目的:一个是为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实际应用;另一个是为着科学研究。对于前者是要建立起平面的(或椭圆面的)和高程的控制网以作为测图和建设的基础;而对于后者是为着研究地球的外表形状和内部构造以及地壳和地极的移动。因此有人把大地测量学分为实用的和理论的,或者几何的与物理的。其实它们都是属于一个整体而不可分割的,它们之间不但有密切的关系,而且也是相互推动、彼此促进的。所以大地测量学所包含的范围不应当仅仅是三角测量、精密水准、地图投影、平差计算等等而大地天文、重力测量和地球形状理论也应当属于大地测量学的范围之内。因此要发展大地测量的事业、教育和科学必须从广义的范围内谋发展。为着要满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要在一个相当的时间内赶上世界先进测量科学的水平,我们必须先要了解现代世界各国在大地测量学上发展的情况,才不至于长期的落在时代的后面。  相似文献   

12.
《地图》1990,(4)
地图的数学基础是地图重要特征之一。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要正确理解地图的数学基础,必须要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表面是一个高低不平、极其复杂和不规则的自然表面,通常以假定海水处于静止状态向大陆延伸形成的大地水准面来代替地球的自然表面。但是由于地壳内部物质分布不均匀,致使这个表面仍是不规则的。也就是说,它不能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表达出来。为了便于计算,人们选择了一个绕地球短轴旋转的椭圆所构成的椭  相似文献   

13.
星载GPS GEO卫星定轨的太阳光压宏观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基于太阳光压宏观模型的星载GPS定轨方法,用于在星上确定地球静止卫星轨道.融合卫星运动学信息和星载GPS观测,采用积分滤波法得到连续的轨道解;针对星上太阳光压难以建模的问题,利用宏观模型方法计算GEO卫星所受的光压力.给出了作用在平面板、球形和圆柱形上的光压计算公式,并以“风云四号”卫星为例,建立了相应的宏观模型...  相似文献   

14.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的无线电测定服务解决了"何人、何时、何处"的相关问题,实现了定位报告和态势共享,是北斗系统与其他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竞争的一个优势。利用北斗系统的无线电导航服务,可以使无线电测定服务摆脱对高程库的依赖,提高定位精度。研究了北斗系统时差定位报告的原理及形成时差的中圆地球轨道卫星的选星方法。模拟分析了北斗系统时差定位报告位置精度衰减因子随用户及北斗系统中圆地球轨道卫星位置变化的情况,得出如下结论:位置精度衰减因子主要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纬度影响,中圆地球轨道卫星位于70°~80°N时,位置精度衰减因子最小;北斗系统时差定位报告选星时,在符合观测条件下,应选择纬度较大的中圆地球轨道卫星。为实现快速选星,推导了粗略估计卫星纬度的方法,仅利用5个卫星轨道参数实现快速计算卫星的粗略纬度。  相似文献   

15.
"数字城市"及其关键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数字地球”是一个可以嵌入海量地理数据的,多分辨率的,真实地球的三维表法。自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提出“数字地球”概念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探讨如何实施本国的“数字地球”战略,力争在当今科技制高点上台据一席这地。在实施“数字地球”战略时,作为地球表面人口,资源,环境,信息最密集的地区,城市必然成为主要切入点之一。“数字城市”研究是当前地理信息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与“数字地球”不同,“数字城市”是在城市数字化基础上建议的一个能够实现综合管理与决策支持的,虚拟的,具有开发放性的城市模型。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利用地面重力资料确定地球形状及其外部重力场,存在着实测资料不足的问题,尤其是海洋上的重力资料更为缺乏,而海洋面积又占整个地球的70%以上,因此确定海洋上的大地水准面和重力异常,对于研究地球形状及其外部重力场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地图》1992,(4)
一些投影以更为有限的方式,如地图上沿着一个单一方向或一二条线上,把大圆表示为直线。例如正圆锥投影和圆柱投影把南北方向的大圆(子午线)表示为直线,圆柱投影上赤道形成的大圆也显示为直线。要“强迫”两点位于在投影上成为一条直线的大圆弧上是可能的。这就需要把“地球倾斜”,使得地图对投影的正常赤道定位呈横轴(90°)或斜轴(小于90°)的关系。例如图3(见上期64页原文,图4、图5同)展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通常在给重力下定义时.总是说它是整个地球内部质量的引力和地球的惯性离心力的合力,这种定义实际上是将地球看成是宇宙空间中的一个孤立天地,而且它的形状和质量分布也是固定不变的。随着重力测量精度的提高,上述重力定义已显得不够了。因为我们利用高精度重力仪可以毫不困难地记录出随时间而变化的重力数据。所以有必要对重力定义加以扩充既要考虑宇宙空间的其它天体,而且还  相似文献   

19.
地球及其形状非对称性的重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卫星重力、大地水准面观测结果,对表示地球形状的大地水准面异常进行了不同阶次的球谐函数计算和分析,发现2~6阶大地水准面异常表现出了地球双重非对称的基本形状,而高于6阶的大地水准面异常只表示了地球形态的局部变化特征。另外,采用阻尼最小二乘方法,利用全球地震层析成像资料和大地水准面异常资料联合反演了三维全球地幔密度异常。结果显示了地幔密度异常不仅在横向上,而且在纵向上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均匀性。对比分析低阶大地水准面异常和地幔密度异常结果表明,地球形状非对称性主要是由下地幔的物质密度不均匀引起的。  相似文献   

20.
灯火     
最喜爱的词中,有一个是“灯火”。简单的笔画中,却蕴涵着一腔温热,有一种恍惚的温暖冲向心头。古代的人总是那么有智慧,把一横一直安排得井井有条,还要在其中灌注进去无穷的想象,让你看到的是两个字,而心中闪现的,却是一个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