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007年秋季全省各地降水偏多,农田水分充足,2008年土壤解冻时底墒较好;2008年春季(3~5月),主要农业区气温偏高,大部降水偏多,同时出现第一场透雨,出现时间较历年略早。土壤墒情好于历年和去年同期,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利大于弊。6月份,气温正常或偏高,降水适宜。入春以来农业区大部地区10~20cm平均土壤重量含水率在15%以上,墒情好于历年和去年同期。3月上旬~4月上旬,农业区春小麦、油菜等农作物陆续开始播种,大部分地区农作物播种期较历年提前2~17d。6月份,主要农业区春小麦、油菜陆续进入拔节、抽穗、开花期;7月上旬,冬小麦普遍成熟,苗情以一、二类苗为主,长势较好。1春季以来主要农牧业区气候概况农业区春季(3~5月),气温偏高1~2.1℃,大部降水正常或偏多4成;6月份,气温正常或偏高1~2℃,大部地区降水偏多1~7成(见表1)。表1青海省主要农业区2008年3~5月、6月份气温距平、降水量距平百分率站名和民都乐助互中湟源湟通大化循隆化德贵扎尖仁同南贵和共源门树玉3-5月降水距平(%)3912-369351-9-1-10-29-3122443-5月气温距平(℃)22.11.71.91.51.41....  相似文献   

2.
1气候概况 青海省今年夏季气候呈现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大雨及以上天气过程出现站次和强对流天气日数较常年偏少、气温阶段性波动明显、入夏时间偏晚等特点。季总降水量东部农业区在151.5~275.3mm之间,比历年同期偏少约1~2成;环湖及祁连山地区在183.6~309.9mm之间,比历年同期偏多约1~2成;柴达木盆地东部在129.8-172.4mm之间,比历年同期偏多1~5成,其西部在13.6-55.8mm之间,比历年  相似文献   

3.
2008年春季(3—5月),农业区气温偏高,大部降水偏多。5月上旬,农业区大部出现透雨,对增加农田土壤有效水分十分有利,加之2007年秋季全省各地降水偏多,农田土壤底墒充足为次年春耕生产打下良好基础。3月上旬至4月上旬,农业区春小麦、油菜等农作物较历年提前2—17d播种。夏季(6—8月),大部气温正常或偏高0.1~0.9℃,降水偏少,个别地区出现了轻旱;大通、湟中、互助出现中旱,同时农业区局部地区小麦出现病虫害。  相似文献   

4.
1引言2003年6月9日凌晨,孙吴县遭受了历史罕见的霜冻灾害,全县11个乡镇的8.55×103hm2作物受灾,占总播种面积的21.8%。霜冻主要出现在山区河套,背阴坡及低洼地块灾害严重。孙吴本站6月9日最低气温为1.3℃,地面最低温度为-0.2℃。2冻害成因2.1前期背景入春以来,孙吴县连续几个月降水偏少,气温偏高。春季(3~5月)总降水量为47.1mm,比历年少36.1%;平均气温为4.2℃,比历年高2.7℃。孙吴县2003年春季气温、降水情况(见表1)。截止到6月上旬,全县各地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旱象。致使土壤含水量少,土壤热容量小,降温速度快,是此次冻害发生的一个重要原…  相似文献   

5.
青海省2007年度气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基本气候概况2007年度(2007年1~12月)青海省基本气候特点为:全省气温明显偏高,居历年同期第3位;降水偏多,居历年同期第3位;日照偏少,居历年同期倒数第3位。冬、春季局部地区发生雪灾和初春寒潮,1月上中旬北部地区出现低温天气,2月、3月、5月和春季出现了异常高温天气,4月~5月上旬、6月上旬部分地区出现的干旱,夏、秋季洪涝、冰雹、雷击等气象灾害以及强降水引发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气象灾害,秋季连阴雨等。本年度天气气候条件对农牧业的影响有利有弊;对水资源的影响较为有利,黄河上游流域降水量偏多使得黄河上游流量由枯转丰。1.1气温2007年各地年平均气温在-4.7℃(五道梁)~9.4℃(循化)之间(图1a),较历年同期偏高0.5~2.1℃(图1b),其中都兰、贵南偏高0.5℃,是全省偏高幅度最小的地区,茫崖偏高2.1℃,是偏高幅度最大的地区。全省年平均气温为3.3℃,比历年同期偏高1.1℃,与1999年和2003年并列为1961年以来气温最高的第3位,比最高年(2006年)低了0.3℃(图1c)。四季气温均偏高,冬、夏、秋三季平均气温分别为0.9℃、0.8℃、0.9℃,冬季持续偏暖,是1998年以来连续...  相似文献   

6.
3-5月,我区大部分地区气温偏低,初春气温稳定且回升缓慢,4月下旬5月初温度变化幅度大.降水主要集中在5月份,季降水量大部分地区偏多.5月份气候特殊:气温偏低,降水偏多,晴天日数少,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棉花出现烂种烂芽及死苗现象,春作物发育期推迟. 一、气候概况气温:3-5月,北疆北部的季平均气温2-4度;北疆西部、北疆沿天山一带7-10度;吐鲁番地区14-17度;南疆地区的巴州、阿克苏、喀什、和田地区则在12-14度.和历年同期平均值比较,全疆大部分地  相似文献   

7.
在运用阴阳历韵律叠加作予报中,我们发现农历立春日期与寒露风出现日期有一定关系。于是,我们对本站历年寒露风出现日期与农历立春日期进行了统计处理并制成关系表(见附表)。从附表中,我们找出了农历立春日期与当年第一次寒露风出现日期有两条规律:一、农历立春日期凡逢一到五(即初一到初五,十一到十五,二十一到二十五)(表中以Y_1为编号),则当年第一次寒露风出现日期比历年平均日期正常到偏晚(包括晚在内),机率为8/10=80.0%;二、农历立春日期凡逢六到十(即初六到初十,十六到二十,二十六到三十),则  相似文献   

8.
2011年春季(3-5月)青海省气候特点是:气温前低后高、降水前少后多,日照前多后少,主要天气气候事件有:3月中旬大部地区出现倒春寒天气,青南少数地区出现轻~中度雪灾;东部农业区、环青海湖地区及玉树南部发生春季干旱;5月8-9日,东部农  相似文献   

9.
今年夏季(6-8月),我区大部分地区气温正常略偏高.炎热期出现在七月下旬.降水:平原地区偏少,山区正常偏多.局部地区出现洪水、冰雹危害. 一、气候概况气温:北疆各地夏季平均气温为7-24度,较历年同期平均值偏高0.2-0.7度.南疆各地夏季平均气温为21-26度,较历年同期平均值偏高0.5度左右.六月份是今年夏季气温最低的一个月.全疆大部分地区的月平均气温较历年同期平均值偏低1度左右;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奇台、乌兰乌苏偏低2度.六月上旬各地旬平均气温明显偏低,和历年同期平均值比较,大部分地区偏低2度  相似文献   

10.
利用通辽国家基本气象站1980—2016年玉米作物发育期资料和同期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观测资料,通过计算玉米不同发育期与光温水条件相关系数,分析气象条件对生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1)近37a玉米播种日期在5月3日,成熟日期在9月18日,生育期140d,从播种到出苗日平均气温为21.3℃,平均最高气温27.2℃,平均最低气温15.7℃,平均日照时数为1201h,积温为2969.8℃,降水量为298.8mm。(2)玉米生育期日数与同期日照时数正相关显著,与降水量正相关,与气温负相关。(3)近37a,玉米生育期日数变化趋势不显著,但同期气温变化趋势显著,降水量和日照时数没有显著的变化趋势,但年际波动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11.
1农业气象条件概述 2006年全省主要农作物生育期内,气温偏高,降水偏少,作物生长发育的需水关键期与降水的出现时间匹配不好;春旱发生面积较大,与往年不同的是2006年夏季也出现了面积较大、危害较重的干旱;低温对农作物的高产产生了不利影响;全年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情况比历年偏轻。总体农业气象条件比2005、2004年差,与正常年份接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参考作物蒸散的空间分布和时间趋势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根据我国616个地面气象台站1975-2004年的观测资料,利用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各年逐日、逐月参考作物蒸散值(ET0)和年总量.结果表明,我国参考作物蒸散多年平均值大多界于800~1 100 mm之间,西北地区高,东北地区低.1978年出现最大值,1993年出现最低值,青藏高原以东地区波动小,西北地区波动大.参考作物蒸散变化率在-30~30 mm·(10 a)-1之间,西部和长江流域地区显著下降,东部沿海、黄河中上游和东北显著上升.造成我国参考作物蒸散出现先降后增趋势的主要因素是日照时数(净辐射)和饱和差.  相似文献   

13.
《气象与减灾研究》2014,(2):I0001-I0001
<正>重要天气过程概述江西省气象台郑婧1大雾过程2014年1—3月,江西区域性大雾日数共计12 d,较历年同期略偏少。表1大雾过程日期数量/站主要落区2014-01-14 44赣北、赣中2014-01-15 21赣中、赣南2014-01-16 16赣中、赣南2014-01-30 38赣北、赣中2014-01-31 51全省2014-02-20 31赣北、赣中  相似文献   

14.
1 天气气候背景   2 0 0 1年 2月份以来 ,留坝县天气持续晴好 ,平均气温较历年同期偏高 2℃以上 ,2月 2 6~ 4月3日降水量仅 0 .3 mm(属留坝气象站建站以来历史上同期最少的记录 ) ,日照偏多 (为近 3 0 a来同期日照时数最多的年份 ) ,蒸发量偏大 ,更有浮尘、扬沙、大风天气相继出现 ,土壤严重失墒 ,夏粮作物、黄姜等经济作物严重受旱 ,部分村组农户饮水发生困难 ;石门水库蓄水量锐减 ,严重影响了水电站发电和水库灌区的抗旱。更为严重的是 4月 9日低温降雪天气 ,使农经作物、果树林木遭受了严重的冻害。 4月 1 9日 ,新疆为一弱高压脊 ,中…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2014年阿勒泰地区沙棘萌动期—开花期—坐果期跟踪观测和历年发育期、冻害调查,发现2014年阿勒泰地区沙棘发育期较历年明显偏早10天左右,且花期遭遇轻度冻害。通过对有记录以来的气候资料分析确定阿勒泰地区大部分地方沙棘花期在4月20日以后,其中,青河在5月1日以后。本文将2014年4-5月气温与历年同期气温相比较,发现2014年4月气温存在前期高,后期低,且回升趋势和历年趋势相反的异常现象。进一步分析1954-2014年4月21日-5月15日之间的5县一市-5℃、-4℃、-3℃以下最低气温发生概率,结合2014年花期冻害程度,发现沙棘花期冻害率与最低气温和其降幅成正相关,其冻害率均在20%以下,确定阿勒泰地区沙棘花期冻害指标为-4℃。这为沙棘花期冻害预警、产量预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1基本气候概况2007年春季(3~5月)青海省气候特点是:全省气温偏高,大部分地区降水、日照时数接近常年。主要的天气气候事件是柴达木盆地东部和青南部分地区出现的雪灾、4月~5月上旬全省中南部出现的干旱。1.1气温全省气温偏高明显。东部农业区春季平均气温在5.8~11.0℃之间,比常  相似文献   

17.
该系统适合地处干旱和半干旱的农业区。可以根据使用站点不同的特点,灵活选择产区和主要农作物。依照作物生长模式可以计算生长过程中的农作物根深、土壤有效相对含水量、叶面积指数,并根据农作物不同发育期灌溉指标计算出符合实际的灌溉日期和灌溉水量,对安排田间作物合理灌溉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18.
利用运城市13个气象站1974—2019年作物生长季(4—10月)降水和气温统计数据,采用线性回归、气候倾向率和旱涝指数等方法,分析运城市近46年作物生长季降水量、需水量和农业旱涝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作物生长季降水量呈弱减少趋势,变化倾向率为-1.55 mm/10 a;春、秋季为弱增加趋势,夏季明显减少;各月分布不均,7月最多,4月最少,7—9月降水量占作物生长季总降水量的59.8%;在空间上,表现为从东南向西北的递减式分布。(2)需水量呈明显增加趋势,变化倾向率为9.12 mm/10 a;春、夏、秋三季需水量均呈明显的增加趋势,春季增加最快,而夏季需水量占比最大达52%;空间上表现为自西向东递减。(3)旱涝指数平均为0.64,总体属于中度干旱气候类型;年际变化较大,但变化趋势不明显;5月和9月旱涝指数呈弱增加趋势,其余月份均呈弱减小趋势;干旱发生频率为95%;旱灾以春旱为主,涝灾以秋涝为主;旱涝指数自西向东逐渐增大。(4)平均水分亏缺250.1 mm,其中夏季亏缺最多,秋季亏缺最少;水分亏缺自西向东减少,亏缺最严重的是西北地区;平均积分湿度指标为65%,为可旱作农业区,但整体表现为下降趋势,干旱有增多趋势。  相似文献   

19.
2002年青海省发生的气象灾害主要有雪灾、干旱、雷击、冰雹、洪涝、连阴雨、霜冻、病虫害等8种类型。雪灾主要发生在冬季(1—2月、11—12月)期间的青南和环湖部分牧区;暴雨、冰雹、雷击等强对流天气灾害提前到5月份,并持续到9月中旬;5月底贵南县发生晚霜冻;6—8月份农业区春小麦发生条锈病;7—8月,东部农业区出现短时的夏季干旱;玉树县出现夏秋冬三季连早;河南、甘德两县出现中度夏早;泽库、达日、曲麻莱三县出现轻度夏早;湟源、湟中两县9月份出现了秋季连阴雨。  相似文献   

20.
1.前言美国农业部的日常工作之一,就是对世界上的主要农业区主要作物产量进行预报。为此既需要对各种作物的种植面积做出精确的估算,还必须及时了解有关的经济因素(如机械、肥料、农药的使用情况,以及是否采用高产良种等)和整个生长期作物的健康状况与生长活力。利用常规手段进行的气象观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