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基于我国钴资源分布分散、且多为伴生、品位低的现状,对某铜钴矿化区钴矿石中的钴碳酸盐矿物、含钴铁氧化物和具有吸附态的粘土矿物进行了钴的赋存状态和浸取试验研究.查明了钴的赋存状态,并以此为依据,运用逐一条件试验和正交试验相互验证的办法,确定了最优化的浸取试验方案,该方法对此低品位氧化钴矿石中钴的浸出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2.
基于我国钴资源分布分散、且多为伴生、品位低的现状,对某铜钴矿化区钴矿石中的钴碳酸盐矿物、含钴铁氧化物和具有吸附态的粘土矿物进行了钴的赋存状态和浸取试验研究,查明了钴的赋存状态,并以此为依据,运用逐一条件试验和正交试验相互验证的办法,确定了最优化的浸取试验方案,该方法对此低品位氧化钴矿石中钴的浸出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3.
为合理有效地提取和利用大洋金属资源,在对大洋锰结核化学成分及矿物组成进行测定的基础上,采用分布溶解法对钴的赋存状态进行了分析.选择还原氨浸法对大洋锰结核中的多金属进行了浸取实验,并用铵黄铁矾法对浸取液进行了除铁及用硫化沉淀法对钴进行分离提取等实验.结果表明:大洋锰结核中钴的质量分数可达0.30%,且主要以硅酸钴、氧化钴和硫化钴的形式存在.氨浸提取可以有效地使金属离子从结核中溶出,其中钴的浸出率最高可达93.25%;铵黄铁矾法可将浸出液中的铁全部去除.提取的硫化钴中除含有少量铬外未见其它杂质元素.  相似文献   

4.
堪苏祁铜钴矿床是中非铜带刚果(金)境内近年发现的氧化程度较高的铜钴矿床之一。对堪苏祁铜钴矿床矿石组构、矿石共生组合及矿物特征研究表明,矿石内主要铜钴矿物为孔雀石、羟水铜氯矿、水钴矿、菱钴矿,硫化物含量极少。铜的赋存形式有自由氧化铜、硫化铜、结合氧化铜3种,钴的赋存形式有自由氧化钴和结合氧化钴2种。铜钴矿物的形成、富集与热液成矿作用和表生氧化作用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系统地研究了用 N H4 H F2 和柠檬酸浸取粘土矿物中嵌晶态硅酸钴的新方法。实验过程中对浸取剂的用量、水浴时间、温度等影响因素进行了正交实验设计,选出了最佳的浸取条件。结果表明,该方法浸取粘土矿物中嵌晶态硅酸钴的浸出率达 9605% 以上,相对标准偏差为122% 。  相似文献   

6.
氧化钴矿石中钴镍铜的萃取分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来雅文  甘树才 《岩矿测试》2000,19(4):298-300
研究了氧化钴矿石浸出液中Co、Ni和Cu的萃取分离,探讨了不同萃取剂对上述元素萃取的影响因素,浸取液用Lix984、三癸基甲基氯化锓和正辛酸分别萃取Cu、Co和Ni,萃取率分别为99.4%、98.6%和98.1%,适用于氧化矿石中Co、Ni和Cu的萃取分离。  相似文献   

7.
我队根据化探普查找矿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以下三种化探分析方法进行了部分改进:1、矿石中硫化物的铜、钴、镍物相分析用饱和溴水和几滴浓溴浸取以硫化物形式存在的铜、钴、镍,比加拿大地质调查所介绍的方法(以抗坏血酸和过氧化氢混合溶剂浸取12小时)速度快,提取较完全.据1973年分析870个矿样的结果整理、计算、作图后,通过硫和硫化物中铜、钴、镍几何平均值的对比,发  相似文献   

8.
本分析了采自十红滩铀矿床31线和39线勘探剖面中10个矿石样品的铀含量和铀价态,并对其中具代表性的两个矿石样品进行了浸取试验。矿石样品的U^4 /U^6 比值较大的变化范围(0.82~1.81),表明了矿石中铀价态的多样性和赋存状态的复杂性。在基本达到浸取平衡的条件下,浸出率曲线在不同浸取液浓度、不同浸泡时间和不同氧化条件下,呈现较好的变化规律,据此可半定量确定矿石中的活性铀与可溶性铀的含量。结合矿床地质和矿石特征,认为十红滩铀矿床矿石中的铀主要以分散吸附状态存在,从试验的角度证实了其具有可浸取性。  相似文献   

9.
某铜矿矿石中钴主要赋存于黄铁矿中,含钴量一般均达到工业要求.早期晶出的黄铁矿中有辉钴矿共生,品位更高,含钴黄铁矿在矿体中分布除构成铜钴矿石外,并可形成具有工业价值的钴(含钴黄铁矿)矿石.由于矿石中含钴黄铁矿的确定和进一步明确了铜钴矿物的分布特征,从而确定了该矿床中钴的工业意义.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钴矿石浸出液中Co、Cu、Fe的萃取分离 ,以及不同萃取剂萃取上述元素时的影响因素。提取液用P2 0 4 、LIX984 和正辛酸分别萃取Fe、Cu和Co ,萃取率分别为 99.9%、99.4%和 98.1%。成功地实现了复杂钴矿石中Co、Cu、Fe的分离与提纯  相似文献   

11.
新疆哈密磁海铁矿床中钴的地球化学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磁海铁矿是一个富硫、富钴的磁铁矿矿床。矿床中的钴,主要产于黄铁矿、磁黄铁矿等硫化物中,并有钴的独立矿物辉砷钴矿和斜方砷钴矿。磁铁矿矿石中含钴较高,个别富硫化物磁铁矿矿石中钴可达0.16%,达到综合利用价值。对磁海铁矿床中钴的产出特征、化学成分、赋存状态研究,结合铁和钴的元素地球化学性质,认为该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较深;铁和钴在岩浆-热液成矿过程中属于不同阶段的产物,钴趋于在热液晚期阶段富集。  相似文献   

12.
中非刚果(金)加丹加铜钴矿带主要矿化类型及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文章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勘查实践与认识,简要概括了加丹加铜钴矿带的区域地质背景、岩石地层划分、构造演化及沉积环境的变迁、铜钴矿床的空间分布及层控特征.在同生沉积成因理论的基础上,依据铜钴矿床在卢菲利弧内的空间分布规律、加丹加造山运动对矿床的改造程度,将加丹加铜钴矿带的层状铜钴矿床归纳为受D1变形作用改造的同生沉积铜钴矿床以及受D2-D3变形作用改造的同生沉积-热液改造铜钴矿床2种类型.前一类型矿床主要分布在外部褶皱推覆带的北侧,赋矿地层为罗安群的矿山亚群,褶皱构造控制着矿体的形态与空间展布,矿床受热液改造的程度低,氧化程度亦较低,氧化带深度一般为20~50 m,带内矿石矿物以孔雀石和辉铜矿为主,铜主要以结合氧化铜形式存在,矿床的钴含量相对较低,铜钴比值较大.后一类型矿床主要分布在外部褶皱推覆带的南侧,赋矿地层为罗安群的迪佩特亚群和木瓦夏亚群,线型构造如韧性剪切带控制着矿体的形态及空间展布,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受热液改造程度高,矿床氧化程度较高,氧化带最深可达300 m,带内矿石矿物以孔雀石和水钴矿为主,钴含量高,铜钴比较值小,铜和钴主要以自由氧化铜及自由氧化钴形式存在.文章解剖了典型矿床的特征,并指出了进一步找矿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维拉斯托锌铜多金属矿床矿石中富含多种元素,其中铜、铅、锌、砷、银、钨、钴等元素具有综合利用价值,矿石类型属于比较难选多金属矿石.采用混合浮选铜铅(-0.076 mm为65%)-依次浮选锌、砷(钴)-再浮选钨-重选(摇床)选钨的选矿工艺流程,对选矿pH值、药剂种类及用量等系列选矿条件进行了实验研究,达到较为理想的选矿效果,为矿山生产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4.
东天山维权银铜矿床中钴矿化发现及成因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疆东天山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钴成矿带之一,在多个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铜镍硫化物矿床和磁海铁矿床中伴生有中小型钴矿资源。最近,笔者在研究东天山维权矽卡岩型银铜矿床物质组分的过程中,通过显微镜观察、电子探针扫描和成分分析发现了独立钴矿物辉砷钴矿,不仅代表了东天山含钴矿床的新类型,而且具有综合利用的前景。文章对维权矿床中铜银钴矿石类型、矿石中辉砷钴矿和其他主要金属矿物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划分出铜矿石、铁铜矿石、含银铜钴矿石、银矿石、含钴铁铜矿石和铅银铜矿石6种矿石类型,认为它们可能是铁铜、钴、银3期成矿作用叠加的产物,钴成矿作用为独立的一期中高温热液成矿作用,含钴铁铜矿石是钴成矿作用叠加在铁铜成矿作用之上形成,而含银钴铜矿石是银成矿作用叠加在钴成矿作用之上形成。  相似文献   

15.
采用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偏光显微镜下矿物组成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鲁中莱芜地区矽卡岩铁矿石的工艺矿物学性质进行研究,以期对选厂的生产工艺流程和选矿指标优化提供技术资料。研究发现,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为磁铁矿、黄铁矿、黄铜矿、辉铜矿,各金属矿物共生关系密切,磁铁矿含量为52%,矿石全铁品位为40.86%,其中磁性铁占有率为91.31%,磁铁矿嵌布粒度以中细粒为主,大多在0.1mm~0.01mm之间;铜矿物包括黄铜矿和辉铜矿以及少量孔雀石等氧化铜矿物,铜品位为0.131%,其中硫化铜占有率为65.65%,黄铜矿和辉铜矿均以微细粒嵌布为主,粒度主要在0.08 mm~0.01mm;矿石中钴品位为0.018%,其中硫化钴占有率为30.56%,大部分以氧化钴的形式存在于磁铁矿中。综合各金属矿物的工艺矿物学性质,该矿石中的铁矿物弱磁选铁理论回收率为91.31%,铜矿物浮选铜理论回收率为65.65%,而钴矿物浮选钴理论回收率为30.56%。  相似文献   

16.
张一帆  范裕 《岩石学报》2023,(10):3156-3168
关键金属钴的赋存状态是研究关键金属成矿作用的核心问题之一。由于含钴矿物粒度较小,难以在矿床尺度查明关键金属矿物的种类、含量、粒度、分布特征以及与其他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的共生关系,因此亟需建立一套成本低且效率高的钴赋存状态研究流程。本次工作以龙桥铁矿床为例,建立了新的采样与制样流程,提高了样品的代表性,并大幅缩短了样品前处理与制样的时间。通过综合矿物分析技术(TIMA)分析,查明了不同钴含量的三类矿石样品中矿物的含量,在6个实验矿石样品中寻找到了辉砷钴矿、铁硫砷钴矿和硫铜钴矿三种钴矿物共753颗,并使用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SEM-EDS)对钴矿物进行了核验与半定量分析。最后,在同一个树脂靶上利用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仪(LA-ICP-MS)对磁铁矿和黄铁矿进行了原位点分析,进一步查明了样品中钴的赋存状态。本次研究建立了关键金属钴在矿石中赋存状态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流程,具有制样简单便捷、分析时间短、分析费用低和分析精度高等诸多优点,为矿床尺度上关键金属空间分布规律和赋存状态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对某地钒矿石进行了成份分析、赋存状态的分析,证实了该矿石含20%以上的钒云母。为了提高该矿钒的浸出率,研究了盐酸浸取、硫酸浸取、未经焙烧样品的浸取、焙烧后样品的浸取、添加剂的用量对浸出的影响、焙烧温度及浸取时间等对浸出率的影响。建立了无盐焙烧、稀硫酸浸取,使浸出率达90%以上,为后续工业设计和生产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
尕林格地区铁多金属矿床的围岩为富钙铁矽卡岩类,矿石类型为磁铁矿和硫化物磁铁矿矿石.矿石与围岩具相似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可能来自于同一源区.矿床形成于中高温条件,形成过程中遭受了多次地质作用的改造.矿石矿物的硫、氧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物质中硫主要为岩浆来源,成矿流体中水则主要源于喷流热液.本研究认为尕林格铁-钴-铋金多金属矿为热水喷流沉积-矽卡岩化改造型矿床.  相似文献   

19.
珲春金铜矿中铁的单相浸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铁的各相态单矿物在化学溶剂中溶解度和溶解速度的不同,用选择溶解的方法对铁的单相浸取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铁矿石单相的系统浸取方法,克服了连续浸取中由于误差传递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陈希泉  周涛发  王彪  刘鑫  彭康 《岩石学报》2023,(10):3121-3138
武山铜矿床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九瑞矿集区内典型的层控-接触带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铜资源量达到大型,此外还共生硒、碲、钴、镓、铊等关键金属矿产,具备良好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前景,但矿床中关键金属的分布规律、赋存状态和富集机制等研究尚未开展。本文以武山铜矿床为研究对象,系统采集了矿床南矿带接触带矽卡岩型矿体3条勘探线(W3-2、S4-2、N6-1)、北矿带层控硫化物型矿体3条勘探线(E9-2、E2-1、W4-1)和层控矽卡岩型矿体1条勘探线(E7-3)代表性岩矿石样品。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的观察,结合全岩地球化学和矿物原位LA-ICP-MS分析,查明了矿床中硒、碲、钴等关键金属的空间分布规律与赋存状态,初步探讨了硒、碲、钴的迁移沉淀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矿床中伴生硒、碲、钴的估算资源量分别为5513t、611t和9597t,均达到大-中型规模;武山矿床是成矿带内硒含量最高、潜在资源量最大的矿床。北矿带矿体中Se、Te、Co含量明显高于南矿带,北矿带中部成矿中心向东西远端,矿体中Se、Te、Co含量规律性增高。矿石中Se、Te、Co含量与S含量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矿石中硫化物的含量是关键金属含量主要控制指标;Se和Co富集于含铜黄铁矿矿石、含铜白云岩矿石、含铜矽卡岩矿石(高硫)中;Te富集于含铜黄铁矿矿石和含铜白云岩矿石中。矿床中硒、碲主要以独立矿物和硫化物中类质同象替换两种赋存形式,钴则主要以Co^(2+)类质同象形式进入黄铁矿矿物晶格。矿床中硒、碲随着成矿流体温度降低、硫逸度升高、氧逸度降低、pH值升高逐渐沉淀富集;钴主要随着硫化物的沉淀富集在黄铁矿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