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山西煤矸石中的微量元素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山西煤矸石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分布、来源及赋存状态,通过矸石淋溶模拟试验及自燃模拟试验,评价了微量元素给环境造成的影响。结论认为矸石对土壤质量没有明显影响;矸石淋溶液进入地表水或地下水源会对人体造成一定污染;矸石自燃对释放出的部分微量元素会对大气质量造成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过采集山东省兖济滕煤炭基地不同类别煤矸石(砂质矸、泥质矸、新鲜矸、风化矸、自燃矸)样品,对其矿物组成及微量元素含量进行分析测试。结果显示:矸石样品矿物组成主体均为高岭石、石英、伊利石/蒙脱石混层、蒙脱石、长石、方解石、白云石及黄铁矿等矿物,所测样品中未发现绿泥石。各种类型煤矸石样品中微量元素含量差别较大,砂、泥质含量不同的矸石样品中微量元素含量不同。砂质矸中微量元素含量低,泥质矸含量相对高。自燃矸大部分微量元素含量高于新鲜矸和未自燃风化矸,Co、Ni、Cu、Mo、Cd元素在自燃矸、风化矸中均显示富集的性质,但自燃矸比风化矸对元素的富集作用更为明显,因此泥质矸、风化矸、自燃矸可以释放出更多的有害微量元素,综合利用中应予以注意。  相似文献   

3.
兖济滕矿区煤矸石长期露天堆放,既造成大量土地资源浪费,又造成矿区水体、土壤、大气等环境污染,是不容忽视的环境污染源地。从矿区煤矸石的化学成份和矿物成份分析可以看出,煤矸石的化学成份以SiO2为主,其次为Al2O3;矿物成份以高岭石为主,其次为石英。选用大量测试数据对煤矸石中有害微量元素对水环境、土壤环境的污染效应进行了研究,认为:煤矸石在酸性条件下淋溶析出的重金属的含量均超过了生活饮用水标准;碱性条件下,除Cu、Zn、As外,其余的也超过了地面水环境质量V类水的标准:煤矸石回填区的As、Cu、Pb、Zn四种重金属对矿区水环境影响不明显;填矸石的汇水区以及矸石山附近的水井水化学类型已由重碳酸型转变为硫酸型,部分区域已经受到了SO4^2-、总硬度、固形物的污染;矿区煤矸石堆放对附近土壤的影响并不显著,但某些有毒有害的重金属元素远远大于背景值,植物在土壤中对其吸收与积累可能形成潜在危害性。最后指出了降低煤矸石污染、提高煤矸石的综合利用才是解决矿区固体废弃物生态环境效应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采集了那哥铜多金属矿床主断层(宰便一加榜断层)、次级矿化断层及含矿次断层上下盘样品和辉绿岩样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等进行了微量元素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地层中成矿元素cu、Pb含量低,而构造破碎带内和那哥辉绿岩体中成矿元素cu、Pb等含量高;地层、构造及岩体样品中成矿元素As、zn等含量基本相同。地层、构造及岩体微量元素对比结果显示,那哥铜多金属矿床成矿元素主要来自岩浆活动,但不排除青白口系浅变质沉积岩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柴北缘开采矿区煤矸石进行系统采样和分析,得到研究区煤矸石矿物组成、化学组分、微量元素、热值等信息,指出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伊利石、高岭石、云母,化学成分以SiO2、Al2O3为主,微量元素中Ga,Zr含量均超过伴生有用组分要求,具有回收利用价值。对照煤矸石利用技术要求,提出研究区煤矸石可用于制砖、烧制陶粒、生产水泥、发电、配制加气混凝土,综合利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淮南矿区煤矸石的物质组成特征及资源化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各种测试方法,对淮南谢桥、新庄孜和张集煤矿采集的不同层位来源的240个煤矸石样品的化学成分、矿物成分和微量元素的进行测试与分析,得出了淮南矿区不同煤矿煤矸石的化学成分特征及其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变化,评价了煤矸石中有害元素的环境影响作用。结合煤矸石基本特征,提出了合理的资源化利用途径,为煤矿开采过程的主要固体废物煤矸石综合利用和资源化、煤矿环境保护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7.
以天津盐碱荒地农垦过程为例,分析盐碱荒地农垦为水田种植水稻后土壤环境中微量元素的变化特征.结果袭明,随着垦殖年限的增加,Cd、As、Hg元素大量富集在0~20cm土壤中,其原因与污水泡田相关;Cu、zn、Mn等植物生长必需的元素在20~40cm的土壤中的含量高于O~20cm土壤中的含量,与0~lOcm土壤中这些元素有一部分已经被植物吸收有关,B的含量在Oh2Ocm中较高,与人工施肥有关.污水灌溉仍是农业生产中土壤微量元素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Li、Ga和Sc是重要的"三稀"矿产资源,在铝土矿中广泛分布。贵州北部务—正—道铝土矿矿集区现已探明10个大型矿床,其中伴生的Li、Ga和Sc金属资源量巨大。文章以务川瓦厂坪、道真新民和正安新木—晏溪3个大型铝土矿床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含矿岩系及其上覆和下伏岩石中Li、Ga和Sc分布规律的系统研究,发现含矿岩系垂向上,Li、Ga和Sc含量表现为矿层中部最高,下部次之,上部最低;矿石类型上,Li在鲕状、致密块状矿石中的含量高于碎屑状矿石,土状矿石中Li的含量最低,Ga在土状和鲕状、致密块状矿石中更富集,而Sc则在碎屑状矿石中相对富集;区域上Li、Ga和Sc含量总体呈北高南低的态势,暗示这些有益伴生元素的空间分布可能与源岩岩性、风化作用和沉积分异等有关。由于Li、Ga和Sc与Al、Ti等元素常呈类质同象置换或以离子吸附态形式赋存于金红石、锆石、磷钇矿等矿物的表面,重视这些重矿物的选矿,对综合利用Li、Ga和Sc等伴生有益元素具有重要意义。此外,通过Li、Sc和Ga分布特征和富集规律的研究,进一步佐证了务—正—道地区铝土矿形成于陆相河湖盆地环境。  相似文献   

9.
胶东山后金矿床地质体微量元素特征及找矿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胶东招平断裂上的山后金矿34个钻孔进行了原生晕测量,分析了Au、Ag、cu、Pb、zn、As、Sb、Bi、Mo、Hg等10种元素,统计了胶东岩群、荆山群、玲珑花岗岩及招平断裂蚀变带中微量元素含量及变化.变质岩、花岗岩均富Bi、Ag,而贫Hg、Sb、Au、Cu、zn、As;胶东岩群、荆山群中金的丰度值相近,它们均为金矿的矿源岩;在招平断裂蚀变带中Au、Ag、Pb、Mo、Bi等元素出现了明显富集,而Cu、zn、Sb、Hg等元素没有富集,矿床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不发育;根据聚类分析结果,Au与Ag、Cu、Pb、zn生成于不同的成矿期,招平断裂中的Au矿体形成于金成矿期,招平断裂上盘荆山群地层中的Au、Ag、cu、Pb、Zn多金属矿体形成于金银多金属成矿期;招平断裂北段的成矿条件要比南段好;根据As、Mo元素含量的变化,确定出山后金矿深部矿体预测的简单准则,并对金矿深部进行了简单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10.
渝南地区蕴藏着丰富的铝土矿资源,但大多数品位较低,开采成本较高。而其中伴生的Ga等有益微量元素却具有巨大的潜在经济价值。但有关重庆地区铝土矿中镓的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的研究程度较低,为提升铝土矿的开采价值,综合利用其中的伴生有益组分,本文以重庆车盘向斜南东翼铝土矿含矿岩系为研究对象,依据41个样品的主量、微量元素分析测试数据,利用统计学原理分析了Ga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Ga在不同厚度的矿体及各类岩石中分布不均匀,Ga含量与Al2O3呈弱正相关、与SiO2呈弱负相关;Zr-Cr-Ga图解显示含矿岩系物质主要来源于基底韩家店组(S2h)粉砂质页岩,石炭系黄龙组灰岩为部分黏土岩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支持。物源中Ga含量直接影响含矿岩系中Ga的含量,Ga在铝土矿中的存在形式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另外,潮湿、炎热且酸性环境也有利于铝土矿的形成,有利于Ga的富集。  相似文献   

11.
煤矸石中潜在有害微量元素析出过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入LCA(生命周期评价法)中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系统地对煤炭开采的副产品——煤矸石整个“生命周期”中微量元素的析出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煤矸石的整个生命周期是一个微量元素析出—富集—析出的长期过程,随着风化程度的增强,煤矸石的环境影响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2.
在特定环境下,煤中能够富集锗、镓、锂、稀土等金属元素。我国北方煤炭资源丰富,已发现大量的煤-金属矿点(床),并且这些矿点(床)的分布展现出一定的时空特征:石炭-二叠纪煤中金属主要以镓、锂富集矿点为主,主要分布在华北赋煤区北部煤田及山西平朔、晋城等矿区;早-中侏罗世煤,以镓富集为主,主要集中在新疆准东、吐哈盆地,青海木里等煤田,二连盆地早侏罗世煤发现煤-稀土异常,是很好的找矿线索;早白垩世煤主要以二连盆地、海拉尔盆地煤中锗矿点为主。我国北方聚煤期时间跨度大,聚煤环境多样,含煤盆地类型多样,聚煤期和成煤后北方频繁剧烈的大地构造演化过程、多样的煤岩类型,能为煤中不同微量元素的富集提供物质来源、迁移条件与通道和沉积聚集条件,具有良好的煤中金属资源前景。建议进一步加强煤中,尤其是煤矸石、粉煤灰中金属矿点(床)资源的调查研究工作,为煤中金属资源赋存与预测提供参考,并加强金属的提取利用技术研究,同时通过制定资源保护政策,加强对煤中金属资源的保护。   相似文献   

13.
丁帅帅  郑刘根  程桦 《岩矿测试》2015,34(6):629-635
煤矸石是我国堆存量最大的工业固体废物,本文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逐级化学提取法和相关性分析研究了淮北临涣矿区低硫煤矸石中10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及赋存状态,并运用风险评价指数法评价其环境效应。结果表明,低硫煤矸石中Ba、Co、Cr、Mn、Ni、Pb、V含量均高于淮北煤和中国煤均值,Mn、V的富集系数大于1,有一定迁移风险。微量元素主要以残渣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存在,两者质量分数之和为68.87%~92.93%,其中Cd、Co、Cr、Cu、Ni、Pb、Zn赋存于硫化物矿物中,V赋存于黏土矿物中,Mn赋存于碳酸盐矿物和硫化物矿物中。10种微量元素对环境的危害性大小为:MnZnNiPbCdCuBaVCrCo,表明低硫煤矸石堆存过程中活性态Mn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可能性最大,由Mn可能引起的煤矸石山周边地区土壤及水体污染应当重视。  相似文献   

14.
随着大型煤系稀有金属矿产的发现,煤中伴生微量元素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但目前对我国西北地区的煤系地层中稀有元素的研究程度较低。选取新疆东北部的准东煤田为研究区,基于煤样的煤质分析和微量元素数据,研究了煤中镓的分布规律、赋存特征及富集成因。研究表明:(1)准东煤田的中侏罗统煤层中镓明显富集。12个矿区煤中镓平均含量在20.78~47.98 μg/g,大多高于或接近煤中镓的边界品位(30 μg/g)。(2)煤田中镓的分布规律性明显。平面上,盆地周围煤中Ga含量较中部矿区高,特别是东北部和西南部由于分别受克拉美丽山和博格达山物源区的影响,煤中Ga含量异常高,部分区域超过了60 μg/g,而中部矿区(ZD10740、ZD10464、ZD10407和ZD10841)的煤中Ga含量表现为从矿区边缘向中心逐渐富集;垂向上,大部分矿区煤中Ga含量从中侏罗统底部向上降低,而受到早燕山运动影响,靠近博格达山的矿区(ZD10740)表现相反。(3)煤中Ga主要以高岭石为载体,部分Ga也存在煤的有机质组分中。镓主要以细粒物质(胶体或有机络合物形式)搬运到沉积盆地,在潮湿覆水沉积条件下发生聚积。  相似文献   

15.
论文对新邱露天矿不同风化程度的煤矸石在不同固液比条件下溶解释放污染物的规律进行了浸泡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煤矸石溶解释放的主要污染物为总硬度(CaCO3)、硫酸盐(SO42-)、钠(Na )、总溶解性固体(TDS)、氟化物(F-)、耗氧量(OC)和总铁(Fe)等,氯化物(Cl-)、锰(Mn)、锌(Zn)等少量,其它重金属和砷等微量。pH值接近中性。煤矸石风化程度越高,溶解释放的无机盐类污染物量越多,新鲜混合煤矸石溶解释放出较高的氟化物(F-)、耗氧量(OC)和总铁(Fe);固液比对煤矸石中污染物的溶解释放有重要影响。固液比越小,浸泡液中污染物浓度越低,越有利于煤矸石中污染物的溶解释放,单位质量煤矸石溶解释放的污染物量越多,煤矸石中污染物的溶解释放规律受扩散控制;在同一固液比条件下,各污染物浓度变化与浸泡时间成对数曲线关系,即Ct=a bLogt。  相似文献   

16.
Coal gangue with/without wild puff balls growing on or covering up were analyzed by means of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 (ICP-AES) and 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AFS) to detect the contents of heavy metal elements in the plants. Seven heavy metals were chosen to do the experiments, which showed that the puffballs have strong enrichment capacity for heavy metals (As, Pb, Mn and Ni). The highest enrichment level was Mn, 220.3 mg/kg (dry weight) for puffball fruiting bodies, and the highest As, Cr and Pb enrichment levels for puffball mycelium were 111,265.3 and 86 mg/kg, respectively. Cd, Mn and Ni could transfer from puffball mycelium to its fruiting bodies, while As, Cr, Pb and Co mainly accumulated in the mycelium. The contents of five organic acids (tartaric acid, glycolic acid, lactic acid, citric acid and malic acid) in puffballs were determined with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water, ethanol and ethyl acetate as solvents, the puffball extracts performed dissolution reactions with coal gangue, in which the water extract (containing a large amount of organic acids) was most effective in releasing heavy metals, especially As, Pb, Cr, Mn, Co and Ni from coal gangue. As a pioneer species, puff balls absorbed the hazardous trace elements in coal gangue matrix to reduce its eco-toxicity, on the other hand, it raised the pH value of coal gangue, improving the vegetation growing conditions for coal gangue matrix to a certain extent and laying the foundation f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coal gangue dumps.  相似文献   

17.
煤中微量元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30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在煤炭开采、运输、洗选、淋溶(滤)、燃烧等其它加工利用过程中,煤中的微量元素要发生迁移、析出,并入侵到大气、水、土壤和生态环境中,最终影响人类生存和生活环境。煤中微量元素十分重要,是因为它们与环境问题、动、植物及人类健康密切相关。在研究微量元素时必须考虑微量元素的性质及毒性,它们主要依靠其含量、种类、存在形式、pH值、氧化-还原条件及其它因素。在全面综合国内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煤中微量元素的发现、分布规律、赋存状态、成因机理及微量元素的应用等方面研究的历史、现状,并对今后研究的重点内容和发展方向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和分析,并指出在进一步深入研究煤中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的基础上,加强微量元素环境学方面的研究是今后煤中微量元素环境地球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鸡西煤田是东北地区重要的炼焦煤基地,由于受成煤环境的影响,原煤灰分较高,影响了煤炭精细加工利用和环境。采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等分析方法对鸡西煤的无机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显示,煤中的主要矿物为石英、方解石、粘土矿物、黄铁矿和菱铁矿等,它们分别以不同的状态赋存于有机质中。煤灰的主要成分为SiO2和Al2O3,其主要源自流水带入泥炭沼泽的石英和粘土等同生矿物。元素分析表明,煤中硫、磷及微量元素锗和镓等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