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西大厂矿田高峰锡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海  苏文超  沈能平  谢鹏  蔡佳丽  甘文志 《岩石学报》2018,34(12):3553-3566
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田是世界著名的锡矿产地之一。矿田内绝大部分锡锌资源量分布在西成矿带的高峰和长坡-铜坑两个矿床之中,其中赋存在中泥盆统生物礁灰岩中的高峰100号体以其品位高(Sn 1. 79%、Zn 10. 1%、Pb 5. 21%、Sb4. 8%、Ag 235g/t)、规模大(矿石量超过1300万吨)而在整个大厂矿田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在扫描电镜-阴极发光(SEM-CL)图像分析的基础上,对高峰锡多金属矿床成矿早期锡石-毒砂-磁黄铁矿阶段和成矿晚期硫化物-硫盐-碳酸盐阶段的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学及其气相成分的激光Raman光谱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成矿早期锡石-毒砂-磁黄铁矿阶段石英和锡石中主要发育富含CO2和CH4气相流体包裹体,其均一温度和盐度分别为360~410℃和3%~6%Na Cleqv;成矿晚期硫化物-硫盐-碳酸盐阶段石英中则仅发育气-液两相盐水流体包裹体,具有相对低的均一温度(270~310℃)和盐度(3%~6%Na Cleqv)。石英和锡石的H-O同位素组成指示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热液。对比矿田内其他矿床,进一步发现高峰矿床富CO2气相流体的盐度(3%~6%Na Cleqv)与拉么矽卡岩型Zn-Cu矿床富CO2气相流体的盐度(7%~9%Na Cleqv)相近,认为高峰矿床与拉么矿床可能具有相同的成矿流体来源,两者均来源于深部岩浆房中分异出的超临界流体。高峰矿床成矿流体可能主要来源于深部矽卡岩阶段富CO2气相流体的压缩和冷却(vapor contraction and cooling)。流体冷却过程可能是锡石-硫化物成矿的主要控制因素。高峰矿床-200m中段以上矿体,锡石和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以富CO2和CH4气相流体包裹体为主,而缺失多子晶流体包裹体组合,推测高峰矿床-200m中段以下可能存在富含成矿金属的高密度卤水,从而形成高品位的锡多金属脉状矿体或矽卡岩型Zn-Cu矿体。  相似文献   

2.
吴宅铅锌银矿是个盲矿床,第四系厚达60余米,1:1万地磁200~400γ。是继小茅山铜矿发现后,又经13年的反复研究,钻探验证攻克了坚硬岩石钻进关,穿过了100余米花岗斑岩,找到了逆掩断层的下盘地层,解决了剩余磁异常后才发现的一个中型矿床。矿体产出部位矿床内共有铅锌矿体48个,其中Ⅰ矿带矿体21个,Ⅱ矿带矿体27个。另有铁矿体10个,黄铁矿矿体6个,铅锌银金属储量以  相似文献   

3.
块状硫化物矿床主要有两种类型:火山岩容矿型(如日本黑矿)和沉积岩容矿型(如加拿大苏利文矿床)。近年来,在西班牙和葡萄牙的伊比利亚区发现了一条长250km,宽25~70km的黄铁矿带,其中产有若干世界级的超大型锡多金属块状硫化物矿床。根据对这些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流体包裹体、H、O、S、Pb同位素及成矿环境和成矿模式的研究表明,它们具有明显不同于火山岩深矿型沉积岩容矿型块状硫化物矿床的特征,而一种新  相似文献   

4.
试论大厂锡多金属矿田矿化蚀变化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斌  罗德宜 《广西地质》1999,12(3):17-23
大厂矿田矿化蚀变化带特征十分明显,在水平方向,整个矿田可分为西,中、东3个矿带。西、东矿带主要产出锡石一硫化物型矿床,围岩蚀变类型主要有硅化,钾长石化,电气石化,等。中矿带主要分布矽卡岩型锌铜硫化物矿床,并有锑钨石英脉型矿床叠加其上。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黑河市争光金矿流体包裹体研究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黑龙江省黑河市争光金矿床位于大兴安岭东北缘的多宝山矿集区,矿体呈脉状产于闪长岩体与中奥陶统多宝山组凝灰岩的接触带,受断裂构造控制.流体成矿作用可分为4个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方解石-石英-硫化物阶段、碳酸盐阶段.其中阶段2和3具有复杂的金属硫化物组合并含金,即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自然金.石英及方解石中流体包裹体类型单一,主要为气液两相水溶液包裹体,大小集中于3 ~ 15μm,气液相比集中于5%~10%.包裹体均一温度介于119 ~ 305℃,盐度集中于0.3% ~ 10.4% NaCleqv,密度介于0.760.99g/cm3.从阶段2至阶段4,流体均一温度从150~ 220℃,经140~190℃,降为130~150℃.综合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流体研究,认为争光金矿床属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6.
瓦子屋埸金锑钨矿床,由当地群众采锑时发现,经武警黄金16支队勘查,确定为金锑钨矿床,并提交了相应的地质报告。该矿床地处白马山岩体北东部,赋存于震旦系江口组、南陀组内,为含矿石英脉型矿床。已发现并评价了三条矿带:Ⅱ号矿带长400m余,宽1.5~5m,走向近东西,倾向北,倾角80°,见金、钨矿化显示;Ⅱ号矿带长600m余,最宽7m,呈北西走向;Ⅰ号矿带与Ⅱ号矿带近于平行,倾向南西,与Ⅲ号矿带相反。经勘查,在Ⅰ、Ⅲ号矿带各圈出1个主矿体,长138~217m,厚0.24~4.54m,金品位达13.21~16.73g/t,锑品位7.33~15.63%,WO_3品位0.184  相似文献   

7.
成永生 《矿物学报》2012,(Z1):20-21
大福楼矿床位于我国著名的丹池成矿带的东带,矿床类型以锡多金属矿为主,矿区内主要产出顺层矿体(21、22号矿体)以及穿层矿体(0号矿体)两种类型,主要的金属元素包括锡、铅、锌、锑、铜、钨等,目前以采锡矿为主。本次根据22号水平似层状矿体最新揭露的地质现象以及  相似文献   

8.
新疆包古图斑岩铜矿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19,自引:20,他引:19  
新发现的包古图斑岩铜矿床位于准噶尔盆地西缘,达尔布特断裂以南的包古图地区。通过对 V 号主要赋矿岩体及钻孔岩心的野外和镜下观察,研究了矿体矿化情况、蚀变分带特征和矿石组合。对该矿床的流体包裹体分类研究表明,主成矿期成矿温度在180℃~450℃,包裹体的形成压力多在1~9MPa。由此得出的斑岩体的侵位深度在100~600m。黄铜矿和黄铁矿的δ~(34)S 变化范围分别是-2.4‰~-0.8‰和-2.7‰~ 0.7‰。对该矿床的初步研究认为,矿床是在埃达克质岩浆侵位到地壳浅部冷却成岩后,经历了两期含矿热液的作用而成矿的。早期形成 Cu、Fe、Mo、Zn 的硫化物矿物,可划分为4个成矿阶段;晚期形成 Cu-Te-Bi-Au-Ag 的复杂矿物组合。早期矿化形成的辉钼矿 Re-Os 年龄是310Ma。  相似文献   

9.
四川平武钨锡铍矿床成矿流体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四川平武新近发现多处规模较大的产于晶洞中的绿柱石、锡石和白钨矿宝石矿。本文对矿石矿物绿柱石、锡石和白钨矿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分析,直接获取了成矿期的流体信息,由于绿柱石、锡石的结晶均较早,故更为接近原始成矿流体的性质。平武钨锡铍宝石矿中流体包裹体有气液两相包裹体、CO2三相包裹体和含子矿物包裹体三种类型。包裹体完全均一温度最佳取值区间为260~300℃,盐度范围为0.53%~8.73%NaCleq,压力估算小于10.5MPa,矿床类型属于浅成中低温热液型。绿柱石中含子矿物包裹体和CO2三相包裹体共存,二者均一温度平均值较为相近,显示了不混溶流体包裹体的特征。绿柱石包裹体的完全均一温度和盐度平均值均高于白钨矿和锡石,绿柱石和白钨矿包裹体液相成分中F^-、Cl^-离子含量高于锡石。绿柱石、白钨矿和锡石三种矿物沉淀的先后顺序为:绿柱石→锡石→白钨矿。  相似文献   

10.
湘南骑田岭芙蓉锡矿田流体包裹体特征和成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芙蓉矿田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从成岩到主成矿阶段的有关矿物中,以富含CO2包裹体和出现大量高盐度包裹体为特征.从成矿作用早期到主成矿期直至成矿期后无矿石英脉,其均一温度由290~560℃逐渐降至230~450℃(主成矿期),无矿石英脉仅为150~220℃;其盐度w(NaCl)相应由47%~67%逐渐降至10%~57%,最后为4%~6%.似伟晶岩石英、矽卡岩的透辉石中群体包裹体的气、液相成分研究表明,成矿流体的主要成分是H2O(w(H2O)=66.34%~71.54%)和CO2(w(CO2)=28.33%~33.5%),其CO2含量比大脉型W,Sn矿床中的CO2含量高出一个数量级,同时远远高于大厂锡石-硫化物型锡矿床中的CO2含量;溶液中的阳离子主要是Na+,其次是K,Na+/K+=16;阴离子中Cl-很高,其Cl-/H2O比值较大脉型W,Sn矿床高一个数量级以上,但与大厂锡石-硫化物型锡矿床中的Cl-/H2O比值较接近.似伟晶岩石英、矽卡岩的透辉石和锡石-硫化物石英中单个包裹体的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同样表明,其成矿流体主要是H2O,其次是CO2,液相中x(H2O)= 66.9%~89.1%, x(CO2)=8.1%~15.5%.  相似文献   

11.
小尖山金矿床产于东天山康古尔韧性剪切带南缘,对该矿床流体特征和矿床成因类型了解较少.矿区普遍发育低绿片岩相变质,矿床由多条走向为100°~120°的陡倾斜蚀变岩型矿体组成,金平均品位3.11×10-6~24.99×10-6;成矿过程可划分为3个阶段:① 黄铁矿-磁铁矿-绿泥石-绢云母-石英阶段;② 黄铁矿-黄铜矿-自然...  相似文献   

12.
桐木山云英岩型锡矿床是湘东锡田锡多金属矿田中一个典型矿床,在详尽的野外考察、矿石结构观察以及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流体包裹体组合的研究方法,利用冷热台、激光拉曼等测试手段,对矿床中锡石中流体包裹体进行直接测定,同时开展与锡石共生的石英及切割矿体的后期石英脉石英中流体包裹体对比研究.结果显示,锡石中流体包裹体...  相似文献   

13.
金路金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和中亚造山带的结合部位,矿体受北东向韧-脆性断裂控制,赋矿围岩为太古宇小塔子沟组变质岩和三叠纪片麻状二长花岗岩。以流体包裹体和电子探针分析为研究手段,讨论了成矿流体的特征、演化及其与金矿化的关系。其热液成矿过程可划分为乳白色石英阶段(Ⅰ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Ⅱ阶段)、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Ⅲ阶段)和碳酸盐阶段(Ⅳ阶段) 4个阶段,自然金主要产于Ⅲ阶段的石英和黄铁矿中,以粒间金、裂隙金和包体金的形式产出,成色较高。石英中原生包裹体主要有水溶液包裹体、含微量CO2水包裹体、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3种类型。Ⅰ阶段石英中以水溶液包裹体和含微量CO2水包裹体为主,均一温度较高,为365~405℃,盐度为7. 9%~11. 7%,密度为0. 61~0. 70 g/cm3;Ⅱ阶段石英中3种类型包裹体均发育,均一温度为335~390℃,盐度为4. 3%~36. 1%,密度为0. 62~0. 79 g/cm3;Ⅲ阶段(主阶段)石英中发育3种类型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70~367℃,盐度为1. 7%~37. 8%,密度为0. 64~1. 1 g/cm3。成矿流体属H2O-Na Cl-CO2体系,成矿温度和流体盐度呈逐渐降低趋势,密度则呈现逐渐增大趋势。根据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和矿床地质特征,认为流体沸腾作用和硫化作用是本矿区金沉淀成矿的主要机制。综合分析认为矿床成因类型为岩浆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4.
广西大厂矿区黄铁矿的标型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方面对大厂黄铁矿进行了标型特征研究。指出大厂黄铁矿的标型特征是:高s/Fe值,高As、Se,低Co、Ni、Te,Co/Ni<1;热电系数高正值;晶胞参数a_0偏大;弱顺磁性。黄铁矿的微量元素特征表明矿床形成与岩浆热液有关,并反映了矿化演化的方向。应用黄铁矿的Sn/Cu比值可以区分矿区内不同的矿床类型。大厂锡矿体中锡石品位与黄铁矿含砷量呈正相关关系,因此,黄铁矿的高砷含量可作为寻找矿体内富锡地段的标志。  相似文献   

15.
广西金牙金矿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矿床地质概况广西金牙金矿床位于桂西坳陷西林—百色断褶带北部,凌云隆起东侧边缘。矿区出露地层有二叠系、下三叠统和中三叠统。矿体主要赋存于中三叠统百逢组的浊积岩系中。载金矿物主要为毒砂和黄铁矿。矿床的形成经历了沉积期和热液期(又分早、晚两期),热液晚期...  相似文献   

16.
江西岩背锡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与成矿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岩背锡矿床位于武夷山南段江西会昌县境内,是一个大型独立斑岩锡矿床.矿床产于花岗斑岩和流纹斑岩的接触带内,矿体以富含原生黄玉为特征.矿石构造以浸染状、细脉浸染状和脉状为主.矿石矿物主要有锡石、黄铁矿、黄铜矿和辉钼矿等;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黄玉、萤石、绿泥石、绢云母等.对岩背锡矿各阶段石英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岩相学观察、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探针分析.结果表明,流体包裹体的类型主要为富液相气液两相包裹体,其次为富气相气液两相包裹体、含CO2三相包裹体和含石盐子矿物多相包裹体.成矿前期和成矿后期以富液相气液两相包裹体为主,均一温度分别为228 ~ 433℃、147 ~ 195℃,w(NaCleq)分别为4.34%~17.26%、1.91%~6.3%.成矿期4类包裹体均发育,以富液相气液两相包裹体为主,均一温度为180~349℃,w(NaCleq)为3.87%~15.47%.激光拉曼分析显示,流体包裹体的气相成分主要是H2O、CO2、SO2、HCl和HF.已有的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水,晚期有大气降水的混入.矿床的初始流体来源于岩浆水,低温度、低盐度大气水的混入,导致流体温度、盐度降低和锡石的沉淀.  相似文献   

17.
孙卫志  王振强 《地质论评》2012,58(4):671-680
本文针对小秦岭金矿田大湖钼金矿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矿区浅部为石英脉型金矿体,向深部延伸出现石英脉型钼矿体,F5断层是大湖矿区内金、钼矿主要的含矿构造,钼矿体与金矿体共生或独立存在。钼矿体顶板围岩主要发育钾长石化,而金矿体顶底板围岩则发育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其中绢云母化和中细粒黄铁矿化与金矿体关系最为密切。含金石英脉流体包裹体气相组分以CO2、H2O为主,含有少量CH4、C2H2等还原性气体,液相组分主要为Na+、Ca2+、Cl-、F-等离子。钼矿体与金矿体的H、O同位素数据显示钼矿脉与金矿脉的成矿流体主要都是来自岩浆水,但是两种矿体的H、O同位素组成又表现出一定的差异。辉钼矿化石英脉与金矿体中钾长石化和黄铁矿化石英脉中的稀土组成具有明显的不同,辉钼矿化石英脉具有较高的的∑REE和轻重稀土分馏,指示金矿体与钼矿体成矿流体来源不同,金、钼可能形成于不同的成矿期。  相似文献   

18.
大厂锡多金属矿田铜坑-长坡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铜坑-长坡锡石硫化物矿床是桂西北大厂矿田中的一个超大型矿床,由浅部的脉状矿体和中-深部的层状矿体组成。文章应用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对铜坑-长坡矿床进行了系统的流体包裹体参数和成分的测试。结果显示,铜坑-长坡矿床脉状和层状矿体的流体包裹体具有相同特征,包裹体的类型主要有CO2型和NaCl-H2O型。3个成矿阶段的均—温度分别为:270~365℃,210~240℃和140~190℃。早阶段(Ⅰ、Ⅱ阶段)成矿流体成分主要为CO2和H2O,含少量CH4和H2S,密度为0.324~1.093g/cm^3,盐度w(NaCleq)主要集中于1%~7%;晚阶段(Ⅲ阶段)成矿流体成分主要为H2O,且Ca^2 和Mg^2 含量增加,密度为0.893~0.972g/Cm^3,盐度w(NaCleq)主要集中于3%~10%。流体包裹体特征和He、Ar、S同位素组成共同表明,铜坑-长坡矿床脉状及层状矿体具有相同的成矿物质来源和相同的成因,成矿作用与燕山期构造、岩浆热事件有关。基于^3He/^4He比值高和富CO2流体的存在,认为在铜坑-长坡矿床成矿过程中有深部地幔流体的参与。  相似文献   

19.
滇西昌宁-孟连缝合带铜厂街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莉  王立全  王保弟  刘函 《矿床地质》2015,34(3):617-631
铜厂街矿床位于昌宁-孟连缝合带北端,是一个以铜为主的小型矿床。含矿岩系为下石炭统平掌组下段一套变质拉斑玄武岩系列的海相火山岩组合。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出,与围岩界线清晰。网脉状矿化发育于块状矿体之下。矿区含矿玄武岩主量、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其具有N-MORB型洋脊玄武岩的特征;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显示,黄铁矿主要落入岩浆热液型黄铁矿区;磁铁矿主要落入岩浆岩磁铁矿向沉积变质磁铁矿过渡区,且不同晶型、粒度的磁铁矿及其中心和边部在成因上都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和规律性。矿区石英和方解石中气液包裹体分析结果表明,均一温度范围131~362℃,盐度w(NaCleq)为2.07%~9.34%。结合矿区成矿地质特征,认为铜厂街矿床为与海底火山活动有关的VMS矿床,后经历了喜马拉雅期的变质改造。  相似文献   

20.
西岭锡矿已有五十多年的开采历史.据不完全统计,共采出精矿10000余吨.矿体走向长300多米,宽80~100米,采深120米左右,矿化面积0.03平方公里,锡含量一般为1~2%,富者可达3~5%.锡石颗粒2~5毫米,锡石回收率在80%以上. 该矿到1980年止,主要的锡矿体已全部采完,面临闭坑,目前主要回采矿山外围的磁黄铁矿. 西岭锡矿虽已采完,但对矿床的成因,特别是矿体的围岩,探矿因素,物质来源等问题尚未得到统一的认识.由于西岭锡矿具有品位富、颗粒大、回收率高等优点,吸引了许多单位对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