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湖南省城步县落家冲钨矿床是近年通过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的工作新发现的一个钨矿床。该矿床位于苗儿山复式岩体北西部接触带中的北东向钨铜成矿带上,发育有2种不同类型的钨矿脉,分别是:(电气石-)石英细脉带型钨矿脉和构造蚀变带型钨矿脉。其中(电气石-)石英细脉带型钨矿可类比湖南省汝城县高坳背钨矿和广东省乐昌市和尚田钨矿,为一种全新的具有“五层楼+地下室”成矿特征的钨矿,具有成为大中型钨矿床的远景。该矿床的成岩成矿时代均为加里东晚期,且成矿时间略晚于成岩时间,表明该矿床的成岩和成矿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具有密切的联系,同时也表明加里东晚期是南岭地区一个重要的成岩成矿时代。该矿床的发现对于重新探讨苗儿山复式岩体的成矿时代和成岩成矿机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对于在苗儿山岩体中,乃至整个南岭地区寻找新类型的钨矿床——产于花岗岩中的具有“五层楼+地下室”成矿特征的钨矿床,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南岭成矿带是世界最重要的钨锡铍铌钽成矿带,过去工作集中在中段及东段,西段苗儿山岩体一带工作相对较少。燕山期成矿广泛重视,印支期、加里东期岩浆活动与成矿关系研究少。近年来,苗儿山岩体西接触带平滩钨矿取得重大突破,新发现了构造蚀变花岗岩型白钨矿、构造破碎带型白钨矿两个新的矿床类型共三条矿脉,初步估算333+334 WO3资源量6.4万吨,达到大型以上规模。但对成矿物源、流体运移及富集、成矿时代、构造控矿规律等方面综合研究较少。本文从钨矿成矿理论和研究方法上着手,以平滩钨矿为例进行初步探讨,为苗儿山岩体一带钨多金属矿找矿工作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界福山钨铜矿床发育有石英细脉带型钨矿脉和层间矽卡岩型钨铜矿脉两种不同类型的钨(铜)矿脉。其中石英细脉带型钨矿为一种全新的具有"五层楼+地下室"成矿特征的钨矿。该矿床与成矿有关的岩体形成时代为加里东期,成岩和成矿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具有密切联系。该矿床的发现对重新探讨苗儿山岩体的成矿时代和成岩成矿机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对在苗儿山岩体中,乃至整个南岭地区寻找具有"五层楼+地下室"成矿特征的钨矿床和层间矽卡岩型钨铜矿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成矿台阶     
成矿台阶系指同一成矿区、同一成矿系列的同一类型矿床的主要矿体赋存在相应的标高范围内.湘南-粤北地区,铌钽矿床的成矿台阶为640~980m;石英脉-黑钨矿床600~1 400m,石英脉-白钨矿床100~400m,矽卡岩型白钨矿床100~860m;浅源重熔岩浆系列铅锌矿床600~1 100m,深源同熔岩浆系列铅锌矿床-200~100m,最深可达-700m;石英脉型锡石矿床650~1 400m,锡石-硫化物、蚀变花岗岩型、云英岩型锡矿床450~650m,香花岭、界牌岭锡多金属矿床-200~270m.利用成矿台阶新理念,指导上述矿床的勘查,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探矿效果.  相似文献   

5.
东天山成矿带是我国重要成矿带之一,以古生代大规模成矿为特色。近年来,东天山成矿带陆续报道了一批印支期的成矿年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此,初步总结了东天山印支期矿床的地质特征、成因类型及成矿规律。结果表明:东天山印支期矿床的成矿元素丰富,金、钼、钨、铼、铷等均达到大型—超大型规模,还蕴含了锂、铍、铌、钽、钒、钛、铁等金属矿床,显示出东天山印支期成矿的重要性。印支期矿床的成因类型多样,既发育了岩浆型钒钛磁铁矿床、花岗岩型铷矿床、伟晶岩型锂铍铌钽矿床等岩浆矿床,又发育斑岩型钼铼矿床、矽卡岩型钨钼铷矿床、石英脉型钨矿床、造山型和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等热液矿床。在空间分布上,印支期矿床集中分布于康古尔韧性剪切带和中天山地块及其东南缘,而其他构造单元成矿信息较少。虽然印支期矿床的分布具有时空相似性,但关键控矿要素明显不同,矽卡岩型钨矿床明显受中天山前寒武纪基底控制,钒钛磁铁矿床、花岗岩型铷矿床、伟晶岩型锂铍铌钽矿床和斑岩型钼矿床受不同性质的侵入岩控制,而造山型金矿床明显受韧性剪切带和断裂构造控制。因此,东天山印支期造山作用的资源潜力已初步显现,未来应加强东天山甚至新疆地区的印支期成矿作用研究...  相似文献   

6.
邢家山大型钼钨矿床位于胶东栖霞-蓬莱-福山金及多金属成矿区东部,矿床主要赋存于晚侏罗世二长花岗岩外接触带的变质地层中,倒转向斜分布区是钼钨成矿有利部位。幸福山岩体为成矿母岩,粉子山群的碳酸盐岩既易交代成矿亦形成了屏蔽层,NW向张扭性断裂导矿,层间裂隙、节理和矿物间隙沉淀成矿。钼钨矿化作用与矽卡岩化、钾化、硅化密切相关,矿床工业类型属矽卡岩型-斑岩型,成因类型属于岩浆期后热液矿床,矿石建造属钨钼建造,该成果对在胶东地区寻找同类型钼矿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卡里果玛钨钼矿床位于秦祁昆造山系中一南祁连弧盆系北侧。矿区内共圈出18条矿体,其中钨矿体12条,钨钼矿体2条,钼矿体4条,矿石类型主要有热液型白钨矿矿石、辉钼矿矿石及少量的萤石脉型、石英脉型白钨矿矿石,围岩蚀变比较发育,其中硅化、砂卡岩化、萤石化与成矿关系较为密切。研究表明,矿体受北西向断裂及与其平行的次级断裂控制,白钨矿矿体的形成受古元古界托赖岩群片麻岩组、加里东期二云母二长花岗岩体及断裂构造多种因素的控制。初步分析认为,卡里果玛钨钼矿床成因类型为高温热液型。  相似文献   

8.
朱溪钨铜多金属矿床是近年在赣东北地区新发现的与岩浆活动有关的超大型矽卡岩型矿床。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最新勘探成果,论述了该矿床基本地质特征,并通过将该矿床与传统意义上矽卡岩型矿床对比,从蚀变分带、成矿温度、成矿阶段、钨铜共生机制、控矿因素等对其独特性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并简要论述了朱溪矿床成矿作用过程,建立了朱溪式矽卡岩型钨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式,指出了今后区域上应重视推覆构造带内中酸性岩浆侵位于碳酸盐岩地段的找矿,朱溪矿区应重视北西侧及深部矽卡岩型和蚀变花岗岩型钨铜多金属矿、北东侧脉型铜锌银矿的找寻。   相似文献   

9.
小秦岭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金钼矿产基地。以构造-岩浆-成矿系统为指导,综合研究认为区内金钼多金属矿床可分为印支期—燕山期与重熔型花岗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金(钼)矿床成矿系列和与深源浅成型花岗岩、碱性岩有关的钼(金钨)矿床成矿系列。金(钼)矿床类型主要包括石英脉型、构造蚀变岩型、糜棱岩型、爆破角砾岩型和复合型等,以前两者为主;钼(金钨)矿床类型主要包括斑岩型、斑岩-矽卡岩型、斑岩-爆破角砾岩型、石英-碳酸岩脉型和构造蚀变岩型等,也以前两者为主。该区三叠世以来共发生过3次岩浆侵入活动,每次都伴有不同程度的钼金矿化作用,并分别对应于不同的钼金矿化高峰期。钼的成矿作用分为印支期(210~220 Ma)和燕山期早白垩世早期(140~145Ma)、早白垩世中晚期(110~138Ma);金的成矿作用分为印支期(约220Ma)和燕山期早白垩世中晚期(约130Ma);钼、金成矿在印支期和燕山期早白垩世中晚期叠合,而在燕山期早白垩世早期分离。整体上,区内岩体与断裂构造控矿特征明显,燕山期金钼成矿作用强烈发育。该区娃娃沟—峪耳沟、峪耳沟—曹家沟、太子坪—葫芦沟—荒地沟与文公岭北坡等地区为金钼多金属矿的有利找矿靶区,并应特别重视中酸性小岩体的含矿性评价。  相似文献   

10.
洒西钨铍矿床位于滇东南老君山钨锡多金属成矿区。确定早期似层状矿体和晚期脉状矿体的流体性质、来源和演化过程, 并对其流体地球化学和同位素进行约束, 可以有效探讨洒西钨铍矿床成矿机制, 为老君山矿集区下一步找矿工作提供理论思考。洒西钨铍矿床脉状矿体的形成经历了硅酸盐阶段、氧化物-硫化物阶段和碳酸盐-萤石阶段, 白钨矿和绿柱石主要形成于前两阶段。对洒西钨铍矿床脉状矿体不同阶段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岩相学特征、显微测温、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等研究, 并对早期似层状矿体和晚期脉状矿体矿石中石英的氢-氧同位素组成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 该矿床内脉状矿体的流体包裹体主要有富液相包裹体、富气相包裹体和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3种类型。流体包裹体的气相成分以H2O主, 含少量还原性气体如C2H2等, 液相成分也以H2O为主。从硅酸盐阶段到碳酸盐-萤石阶段, 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和盐度(NaCleq)峰值范围分别为240~360℃、2.35%~13.81%;220~310℃、4.03%~9.86%和190~270℃、2.41%~6.88%。从硅酸盐阶段到碳酸盐-萤石阶段, 成矿流体的温度呈现降低趋势, 盐度也呈降低趋势。成矿流体总体上属中-高温度、低盐度、贫CO2、含部分还原性气体的NaCl-H2O流体体系。早期似层状矿体石英样品δDV-SMOW值变化范围小, 为-102.8‰~-99.0‰, δ18OV-SMOW值为11.7‰~13.0‰, δ18OH2O值为3.16‰~6.46‰; 晚期脉状矿体氧化物-硫化物阶段石英样品δDV-SMOW值变化范围较大, 为-99.6‰~-69.5‰, δ18OV-SMOW值为11.2‰~14.1‰, δ18OH2O值为3.08‰~6.73‰。综合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是岩浆水, 混合有少量大气降水或有机水, 流体可能发生了沸腾作用, 加之温度的降低, 导致晚期脉状矿体氧化物-硫化物阶段主要成矿物质的沉淀。洒西钨铍矿床属于中高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1.
VSHMS型矿床是近年来研究块状硫化物矿床的新动向,埃塞俄比亚北部阿迪戴斯塔矿床为一个铜锌异体共生、伴生银的大型VSHMS型铜锌多金属矿床,通过对该矿床的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指出铜锌矿床赋矿地层为新元古代特沙里特浅变质火山-沉积岩群,矿带具有"双色蚀变带"特征,并与典型VSHMS型矿床对比,初步探讨该矿床的成因类型及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2.
Over the recent three decades,exploration of a large-size Sn-Fe polymetallic ore deposit at the Huanggangliang, the Da Hinggan Mountains, Inner Mongolia, China, has been largely focused on the premise that the mineralization represents epigenetic magmatic hydrothermal ore deposit in genetic connection with the Mesozoic magmatism. The Huanggangliang Sn-Fe polymetallic ore deposits occurred in Permian strata, with siltstone/marble of the Zhesi Formation and spilite/andesite/tuff of the Dashizhai Forma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eological and geochemical data demonstrated that sedimentary hydrothermal mineralization occurred during the basin evolution at the Permian, rather than representing epigenetic magmatic hydrothermal genesis with the following evidences. The ore-bearing skarns are stratiform with underlying metasedimentary rocks and overlying volcanic sedimentary rocks. Sedimentary hydrothermal textures and structures are observed in the stratabound ore-bearing skarn such as bedded-laminated skarn and magnetite ores with small-size folding or soft deformation, synsedimentary breccia of skarn and magnetite ores and concentric shell structure of magnetite ores. So the stratabound ore-bearing skarns associated with magnetite ore and micro-disseminated tin, are peculiar examples of exhalite. The REE contents of the stratabound ore-bearing skarns display ΣLREE-rich (36.91×10-6) but ΣHREE-depletion (6.42×10-6), with positive Eu anomaly (Eu/ Eu 1.28) and negative Ce anomaly (Ce/Ce 0.88), which is totally different from REE pattern of the Huanggang magmatic rocks(with ΣREE 277.73×10-6, ΣLREE 220.24×10-6, ΣHREE 57.49×10-6, Eu/Eu 0.06, Ce/ Ce 1.52), which is comparable with modern sea-floor hydrothermal fluid,sedimentary hydrothermal ore deposit and associated hydrothermal sedimentary rocks. Calcite samples with δ13CPDB from -5.400 ‰ to -4.397 ‰ and δ18OSMOW from 9.095 ‰ to 9.364 ‰ in the stratabound ore-bearing skarns show sedimentary hydrothermal genesis of the Huanggangliang deposit. This proposition is useful not only for interpretation of the genesis of the Huanggangliang large Sn-Fe polymetallic ore deposit but also significant for mineral exploration in the area especially for finding large deposits caused by sedimentary exhalative mineralization processes.  相似文献   

13.
山东龙口大园矿区金矿121号脉产于胶西北著名的玲珑金矿田北部,矿体直接产出于玲珑花岗岩体内,受NEE向压扭性断裂构造控制。矿床成因类型为中低温热液石英脉型。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矿石类型、围岩蚀变、找矿标志及矿床成因等方面的研究,对矿床成因进行分析,总结了成矿规律。玲珑帚状构造控制了该区金矿床的分布,NEE向断裂构造控制了矿体的产出,黄铁绢英岩化碎裂岩夹石英脉是找矿的直接标志,通过综合研究,在121号脉走向上有一定的找矿空间,在-400m深部以下亦是有利的找矿地段,为进一步勘查工作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4.
秦楼铜金矿是三铺地区以金为主的矽卡岩型铜金矿床,位于安徽省濉溪县四铺乡秦楼村北部.矿区位于三铺岩体北接触带东端,岩体复杂,接触带及围岩层间裂隙为主要控矿构造.通过对秦楼铜金矿地质特征及矿床特征的认识,结合矿床物探异常特征,系统总结了三铺地区铜金多金属矿地质和物探找矿标志.研究表明:寒武纪中上统碳酸盐岩地层是三铺地区铜金...  相似文献   

15.
威海罗家地区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家金矿为中低温热液黄铁绢英岩型金矿床。矿区NNE向断裂与其他方向断裂交会部位及其附近为金矿有利成矿部位,矿床具分带现象,花岗细晶岩脉与成矿关系密切。矿石类型以黄铁绢英岩型为主,含金石英脉型次之,矿石含金品位较高,并伴生较高的Ag,Cu等有益元素。通过对金矿床的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及矿床成因的研究,在分析找矿标志的基础上,提出应进一步查证物化探异常,加大矿区深部及外围的找矿力度,以期发现新的金矿体。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丰镇市开花山银多金属矿床赋存于太古宙集宁(岩)群片麻岩分布区的构造破碎带中,为小型银多金属矿矿床,共揭露3个矿体,矿体规模较小,矿石结构简单,矿石品位相对较稳定。岩浆热液和断裂构造破碎带对成矿、控矿具有重要作用。矿床成因属浅成中低温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17.
对华南小岩体找大矿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内外一些规模很大的金属矿床常常出现在一些规模不大的小岩体附近或者小岩体本身就含矿,由此出现了"小岩体成矿"甚至成大矿的现象,如江西德兴铜矿田、湖南骑田岭钨多金属矿集区、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集区、广东贵东铀矿田等都存在这种现象。通过对华南扬子成矿省和华南成矿省小岩体成矿多种现象的分析,认为小岩体成矿对于成矿时代、矿床类型、矿种及成因等并无特定的选择,但可能更多地反映了矿床的保存条件,而其深部往往有大岩基。大岩基周围的小岩体尤其值得重视,而孤立的小岩体可能成矿不好,大岩基内部的小岩体以往被忽视了,斜向侵位的小岩体对于结晶分异和多矿种组合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华南地区目前对于小岩体成矿的问题,探讨更多的实际上是小岩体的找矿问题,而对于小岩体成矿机制的研究程度还比较低,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18.
五莲七宝山多金属矿是目前山东省内最大的多金属矿床。矿床的发现,得益于转变传统找矿思路,从寻找隐爆角砾岩型金铜矿,转变为寻找受断裂控制的铅锌银铜多金属矿。通过分析矿床的发现和勘查历史得到重要启示有:要勇于突破传统的找矿思维,要充分利用物化探资料,要有效发挥"资金+技术"的作用,要勤于实践与思考,要因地制宜地对矿床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9.
论栾川南泥湖钼(钨)矿田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已有资料和区域地质情况②,通过对区内钼(钨)矿田各矿床(点)地质特征和控矿因素的综合分析研究,并结合近几年大量的实际开采情况,运用本区的钼(钨)成矿地质理论,有针对性地分析了黄背岭—竹园沟一带与钼(钨)矿化有关的各种地质因素,深入探讨了区内钼(钨)矿床的成矿规律、成矿系列和成矿机制,对中鱼库—竹园沟和黄背岭—榆木沟西洼一带的成矿有利地段,根据区域地质条件,结合物化探成果资料,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评价。为区内寻找同类矿床,扩大钼(钨)资源前景储量和普查找矿远景区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