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地震学研究中,高效的微震检测方法是既重要又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本文对波形模板匹配检测方法、匹配定位技术、波形自相关检测技术进行详细介绍和对比,对国内外应用实例进行总结,并展望微震检测方法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利用基于图形处理器加速的匹配定位技术和双差地震定位法,对北京地区19个台站记录的2015年连续地震资料进行分析。基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提供的地震目录,筛选出245个地震事件作为模板事件,检测得到1229个地震事件,约为地震台网原始地震目录数量的5倍。精定位结果可显示小震沿黄庄-高丽营断裂周边小断裂分布形态特征,本文微震检测和定位结果可为研究北京地区地震活动性与发震断层深部构造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
地震定位研究及应用综述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地震定位是地震学中最经典、最基本的问题之一,提高定位精度也一直是地震学应用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就目前各种地震定位方法进行了大体分类并概述了基本原理及其应用,介绍了目前在国内各实时地震观测系统中应用的台网定位方法,同时将部分台网方法应用于黑龙江省绥棱爆破的定位。  相似文献   

3.
微地震是岩石的微小破裂.微地震的另一个重要特性是剪切破裂或具有很强的剪切破裂成分.通常人们感兴趣的是监测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微震活动,为环保、安全、提高生产效率、以及一般地学科研提供参数和建议.观测微震信号,以及对其实施的数理、地质、工程等的分析研究,构成整个微震监测系统.对此系统的每一步骤,从观测仪器研制、微震台网布设、微震记录的整理和去噪、微震或其释放能量分布的定位,到分析微震时空活动规律,以及这些规律与监测目标之间关联的解释,都必须从上述微震的两个特性出发.微震监测照搬常用勘探地震学和一般小震以上的天然地震学软硬件是不恰当的.微震监测方法的研发必须严格服从地震学基本原理并进行大量实验.本文对微震及其监测进行了一般综述,说明了由于微震的两个重要特性及其监测的艰难程度,也由于微震监测成为伴随生产生活的性价比较高的常规手段的需求,而不得不研发基于微小信噪比数据记录、实施地面监测的微破裂向量扫描技术,较详细地描述了其原理、微震仪器、台网布设原则、去噪、分析解释原则、和应用中所得到的重要分析结论,以及目前存在的技术问题和展望.  相似文献   

4.
数字观测时代的全球三维结构与地震定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棋福  张跃勤  周静 《地震》2001,21(2):29-40
概述了地震学观测研究取得的地球内部结构的一些基本认识,并介绍了在数字地震观测时代,地震层析成像研究取得的一些进展,如敏感性分析、结构和定位联合反演、非线性反演和非规则的参量化方法等。同时就地震学的传统定位问题,概述了利用地震走时进行地球深部结构反演所涉及的一些基本问题,即数据资料、模型参量化、反演计算和敏感性分析中的具体细节问题。中就国际地学界近年来利用三维结构开展地震定位研究的动向,从地震精定位在地震成核、精细地质结构刻画、核查和震源破裂过程研究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角度,希望在中国能尽快推进相应的地震精度定位工作。  相似文献   

5.
在地震参数的测定中,对于震中经纬度和震源深度的测定,简称地震定位。地震定位的研究,是现代地震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随着应用数学和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及其在地震学领域的应用,以及地震学本身观测系统的改进,才使得地震定位的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同时,地壳和上地幔的研究成果也逐步用于改进地震定位的方法,这对提高地震定位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6.
微震技术与应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震,是指微小的震动.在不同应用领域微震大小的尺度划分也各不相同.对于这种微小的地震信号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金属矿山、油田、火山和地震预报等.随着近年来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微震监测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地下工程当中,如油田开发、矿山的安全生产、隧道的施工建设、水库大坝的选址等诸多方面,并逐渐工程化、系统化,形成实时监测微震的可视化系统.此外,利用自然界大量的微震现象,可以通过震源定位、速度和衰减成像等方法研究大断裂、火山活动、地震的发生发展趋势以及震源机制等.本文总结了各类微震技术与方法,并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另外分类整理了微震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分析其不同应用领域下的微震时频率域特征和研究方法.最后得出结论微震技术无论是在科学研究还是工程生产中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针对小尺度微震活动监测的需要,本文基于DFP优化算法以传感器监测到时和计算到时的残差平方和最小为目标函数来进行微震震源位置定位,并对该方法进行了计算机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DFP算法可用来进行地震定位,其定位结果受计算初值影响较小,而受走时误差和波速误差影响较大。通过野外微震观测实验研究,证明DFP法定位精度较高,适用于小尺度微震活动定位分析。  相似文献   

8.
t-D地震定位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甘东南流动台阵的微震资料进行定位方法研究,提出了基于全局网格搜索的t-D地震定位方法.应用该方法进行地震定位时,不需要建立速度模型,其定位结果与常规定位方法相比,震中位置基本一致,深度分辨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张达  戴锐  曾志毅  冀虎  石雅倩  常莹  韩鹏 《中国地震》2021,37(2):332-348
深井高应力、高岩压诱发的冒顶、片帮、塌方、岩爆等地压灾害严重影响了矿山安全生产。随着高精度、高采样率传感器的研发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微震高精度实时监测技术不断完善,微震监测已成为矿山地压灾害监测预警的重要手段。通过设计、研发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BSN(BGRIMM Seismic Network)微震监测系统,实现了微震信号数据采集、多通道时钟同步、噪声压制、到时自动拾取、震源定位等功能,并结合统计地震学的相关方法,初步实现了基于微震活动性分析的岩体危险性评价。本文主要从矿山微震监测数据采集、预处理、定位、活动性分析等模块介绍BSN微震监测系统全流程,并对监测系统在广西某矿山的实际应用案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微震事件在震前预警、火山喷发监测、矿山安全监测、油气勘探和小当量核试验监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微震事件的自动识别工作是进行地震定位、震源属性判定和地震成像等一系列应用的基础.本文从单特征法、多特征法和综合分析法三个方面对已有的微震识别和震相拾取方法的原理、发展历程和特点进行了阐述.其中,单特征法具有算法简单,可操作性强和便于自动化处理的特点,但当信噪比较低时该类方法不适用;多特征法的抗噪能力较强,识别精度高,但计算速度慢;综合分析法在多种情况下都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但往往需要人工参与.文章认为,三类方法各有利弊,单一方法无法适用于所有情形,需要根据具体的研究对象和区域,合理选择微震识别和震相拾取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一种新地震定位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地震定位精度一直是地震学应用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目前已经发展了多种方法用于台网定位。这些方法的共同弱点是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差、震后处理时间过长、不能根据地震信息的增加自动修改速度模型而提高下一次地震定位的精度。开发地震台网资源,使之实现地震预警的功能,必须解决地震快速定位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地震台网资料的网格化地震定位方法。震前建立每个区间网格到台站的理论走时数据库,震时仅通过优化搜索,以每两个台站的到时差与理论走时差之间的方差最小的网格位置为震源,并得到发震时刻。通过在黑龙江省地震台网的实际应用说明方法可靠,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2.
应用广东数字遥测地震台网数据,通过对广东省周边50 km以外的62次地震重新定位,对比研究广东数字遥测地震台网数据处理软件提供的几种地震定位程序,初步认为:中国东南部、西北部地区及国外距广东地区较近的位于中国东南方向的印尼、日本等地区的地震,3种定位方法均可对其进行定位;而分布在国外较远地区的地震,用Hyposat及locSAT定位程序尚可,且locSAT优于Hyposat定位程序,而单纯型定位程序几乎不能用。  相似文献   

13.
田宵  汪明军  张雄  张伟  周立 《中国地震》2021,37(2):452-462
微地震事件的空间分布可以用来监测水力压裂过程中裂缝的发育情况。因此,震源定位是微震监测中重要的环节。震源定位依赖准确的速度模型,而震源位置和速度模型的耦合易导致线性迭代的同时反演方法陷入局部极小值。邻近算法作为一种非线性全局优化算法,能够最大程度地避免陷入局部最优解。本文将邻近算法应用于单井监测的微震定位和一维速度模型同时反演,首先利用邻近算法搜索一维速度模型,再使用网格搜索方法进行震源定位,并根据定位的走时残差产生新的速度模型,最后通过若干次迭代使其收敛到最优解。理论和实际数据结果均表明该方法能够避免局部最优解,得到较为可靠的震源位置和一维速度模型。  相似文献   

14.
介绍DIMAS软件中定位软件的使用方法,阐述方位角确定原理。结合实例,给出近震、远震、极远震的定位结果,详细分析定位过程中产生误差的原因和提高定位精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东部地区的数字化地震台网在定位西部地区的某些地震时总产生偏差,这一现象很普遍。本文利用中国地震局2001~2003年测定的中国西部地区(云南、四川、甘肃、青海、新疆、内蒙古)地震,比较上海数字地震台网的大震速报结果,对上海数字地震台网在地震定位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与处理,进而加深速报人员对西部地区地震记录特点的理解,提高东部地区的地震分析人员对西部地震的速报精度。  相似文献   

16.
段刚 《地震工程学报》2016,38(3):466-470,490
福建台网负责监测中国台湾地区地震。对于中深源地震使用何种定位方法能获得较好的地震参数,这直接影响到地震定位精度。利用JOPENS系统中交互分析软件MSDP提供的定位方法,对同一地震进行两次定位,即不使用和使用接入的台湾台站,将福建台网得出的两次结果与中国台湾公布的地震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定位精度,进而找出适用于台湾地区中深源地震的定位方法,以便进一步判断在地震速报中使用这些台站进行辅助定位的可行性,并给出相关的操作方法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单纯形定位方法在新疆数字地震台网的测定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定位是地震学中最基本的问题之一,现阶段大部分采用基于走时的方法。单纯形定位方法作为一种直接搜索类的方法,在新疆测震台网日常地震目录产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利用新疆测震台网现有布局,结合“3400”走时表,分析单纯形定位方法在新疆测震台网的测定精度。研究表明,对于新疆测震台网网内浅源地震,单纯形定位方法能够得出较为精确的震中位置,而得出的网外地震震中位置存在一定偏差;初至折射波对震源深度有一定的控制能力,速度模型的准确性对震源深度和发震时刻的测定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有时会发生震源深度300-600 km的深源地震,且地震释放能量及有感范围均较大。该地区发生M > 6.0深源地震会产生较大社会影响,对于深源地震,快速准确地确定震源参数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黑龙江省测震台网自"十五"项目投入运行以来记录的31条深源地震数据,采用LocSAT和HypoSAT定位方法进行重新定位,将定位结果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统一编目给出的目录数据进行对比,寻求更加适用该区深震的定位方法。分析表明,对于黑龙江省测震台网记录的东北地区深源地震,使用HypoSAT方法进行定位结果优于LocSAT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