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刘振国 《辽宁地质》2010,(11):49-49
近日,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对违反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行为报告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地进一步完善零报告制度和定期报告制度,切实改进专项报告制度,明确和落实责任,及时制止和查处违法行为,提高执法监察效能,维护国土资源管理秩序。  相似文献   

2.
《浙江地质》2012,(3):14-15
为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运用现代科技信息手段规范和创新管理的指导意见》的指示精神.在宁波市国土资源局的具体指导下,奉化市国土资源局经过深入调研、多方论证,着手建立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信息系统,全力构建“天上看得清、地上查得实、网上管得住”的执法监察长效管理机制,实现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信息化、智能化。  相似文献   

3.
政策     
1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发文要求加强和规范对违法行为的报告工作 近日,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对违反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行为报告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地进一步完善零报告制度和定期报告制度,切实改进专项报告制度,明确和落实责任,及时制止和查处违法行为,提高执法监察效能,维护国土资源管理秩序。  相似文献   

4.
日前,沁阳市国土资源局新修订完善了《沁阳市土地执法监察动态巡查责任制度》(以下简称《制度》),进一步明确了国土所长在土地执法监察中承担的责任,规定执法不力的国土所长将就地免职。  相似文献   

5.
《山东地质》2009,(7):63-63
2009年,泰安市被国土资源部列为全国国土资源执法监察联系点,为做好执法监察联系点创建工作,泰安市积极探索创新执法监察工作新路子,以健全和完善国土资源执法监管长效机制为目标,加强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和解决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升国土资源系统执法监察水平,在全市上下形成依法管地依法用地的良好局面,努力将泰安市建设成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新机制的创新点、突破点、示范点。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加强全县国土资源执法监管工作,逐级落实资源保护责任,确保各级各部门以最严的标准、最大的力度、最硬的措施,有效遏制和打击各类国土资源违法行为,全力维护好全县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良好局面。沂源县县委、县政府建立健全了国土资源执法监管长效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将土地、矿产资源违法违规行为监管工作纳入对各乡镇政府的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  相似文献   

7.
为加强做好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文登市国土资源局在认真贯彻落实好国土资源部执法监察各项规定的同时,在建立健全村级土地协管员、信访信息员、土地监督员的基础上,全市全面推行"分级负责,层层监管"的执法新机制,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国土资源管理,变国土部门一家管为大家管,扭转了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的被动局面,是当前做好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卫片执法检查作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的一个重要执法手段,在维护国土资源管理利用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工作周期较长,部分基层政府和部门将大量时间和精力花在卫片执法检查上,导致日常执法监察工作因时间因素,无法有效开展,造成了“重卫片检查、轻日常监管”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文登市国土资源局在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中,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明确工作目标、更新执法理念、创新执法机制、强化执法手段。通过强化执法监察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和实施部门联动等措施,提高了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水平,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0.
《河南地质》2012,(3):13-13
各省辖市国土资源局,各省直管试点县(市)国土资源局、地质矿产局:近年来,全省国土资源执法监察系统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狠抓制度建设,努力构建共同责任机制,严格土地管理责任追究制,初步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执法监管新格局。执法人员敢于碰硬,不怕得罪人,严格执法监管,查处了一大批国土资源违法违规案件,执法监察威慑力显著增强,执法监管形势持续向好。特别是在2010年度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中,我省周密部署,强力推进,  相似文献   

11.
部委     
《湖南地质》2009,(11):8-8
01《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巡查工作规范》(试行)印发日前,国土资源部印发了《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巡查工作规范》(试行)。此举将切实提高执法效能,实现对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的“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置”,促进地方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组织、有效开展巡查工作,切实履行“保障发展,保护资源”职责。(王博)  相似文献   

12.
6月17日,全省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会议在商丘召开。会议号召大家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坚定信心,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深入探索新形势下做好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的新思路。各省辖市国土资源局主管副局长、执法科长,部分县(市)国土资源局局长,省厅有关处室负责人,厅有关直属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3.
《浙江地质》2010,(3):1-1
2009年,面对严峻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国土资源管理的双重压力、两难局面,我省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坚持积极主动服务、严格规范管理,不断创新工作机制,认真做好执法监察、依法行政、征地裁决、信访维稳等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我们坚持“严”字当头,国土资源执法监管更加硬朗了;坚持依法行政,国土资源工作法制基础更加扎实了;坚持协调为主,  相似文献   

14.
《浙江地质》2008,(2):10-10
为总结2007年全省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分析当前执法监察工作面临的形势,研究部署2008年的主要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更加坚定信心,克服畏难情绪,扎实推进2008年执法监察各项工作,省国土资源厅日前在衢州召开全省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15.
申永强 《辽宁地质》2010,(12):53-54
明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未来五年中,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落实新举措,实现新跨越,是摆在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部门面前的新课题。作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部门,应当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要未雨绸缪,前移工作关口;要创新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长效机制,推进国土资源管理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6.
2009年以来,梁山县国土资源局全面落实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动态巡查制度,设立土地动态巡查专管员,建立完善执法监察网络,确保每亩土地都有动态巡查责任人。该局出台了《梁山县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动态巡查责任制及考核办法〉,对执法监察大队、基层国土资源分局(所)的巡查职责进行了划分,全面落实国土资源动态巡查责任制。梁山县国土资源局与各基层国土资源分局(所)签订了《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动态巡查工作目标责任书》。设立土地动态巡查专管员,实行土地动态巡查周报告、零报告制度,将全县691个行政村、965km2土地划分为56个巡查区域,每一个巡查区域设立一名巡查专管员,确保全县每亩土地都有动态巡查责任人。并根据区域经济、土地类别、交通状况、人口密度、矿山分布和矿业秩序等情况,结合辖区国土资源违法的特点,划分一、二、三级巡查区。要求巡查专管员对辖区内一级、二级巡查区每周要至少巡查2次,对三级巡查区每周要至少巡查1次。  相似文献   

17.
吴慧 《浙江地质》2011,(10):61-62
一是四大保障健全齐抓共管网络。连续出台《关于建立健全土地执法共同监管责任制的通知》、《关于建立土地违法案件协同查处机制的实施意见》等政策,强化政策保障。建立市土地长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并下设办公室,强化组织保障。设立公、检、法驻国土资源联络室,新招录30名国土资源协管员队伍,实行监察大队大队长高配为副局级,强化人员保障。  相似文献   

18.
《山东地质》2014,(5):56-56
2012--2013年度,全省各级国土资源部门严格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国土资源部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国土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决策部署,持续推进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改革创新,着力健全完善以共同责任机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努力推动执法监察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国土资源管理秩序持续向好,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  相似文献   

19.
南方视野     
《广西地质》2012,(9):53-56
瞭望八桂南宁:建立制止和查处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联动工作机制近日,南宁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建立制止和查处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联动工作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确定建立制止和查处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加大执法监察工作力度,及时、有效制止和查处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行为,确保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意见》明确,制止和查处违法用地违法建设实行政府组织、部门协作、信息互通、实行违法用地违法建设案件首查责任制和移送的联动工作机制和信息共  相似文献   

20.
《辽宁地质》2010,(4):61-61
目前,葫芦岛市国土资源局根据国土资源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移送涉嫌国土资源犯罪案件的若干意见》精神,成立了葫芦岛市耕地破坏鉴定委员会。葫芦岛市耕地破坏鉴定委员会由葫芦岛市国土资源局主管执法监察的领导任主任,协管执法监察的局长助理任副主任,成员由市国土资源监察支队支队长等有关人员组成。各成员科室将根据各自职责和鉴定工作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