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郝埃俊 《东北测绘》2012,(5):162-164
介绍了基坑监测的目的意义、监测内容和方法,以及监测频率,阐述了深基坑监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对于深基坑监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自然资源、自然资源资产监测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然资源、自然资源资产监测是实现自然资源统一管理和确权的基础性工作。本文通过对自然资源、自然资源资产监测概念和内涵的研究,从行政监测、航天监测、航空监测、地表监测、地下矿产监测、水资源监测、海洋监测等角度介绍了我国自然资源监测研究及工作实践的方法和手段;并对科学界定自然资源内涵与分类及监测目录、国家自然资源监测网络整合与建设、自然资源监测时空框架构建等主要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深基坑工程监测具有监测周期长、监测频率高、监测内容多、监测数据多等特点,变形监测的可视化可以直观的将监测数据与设计值进行对比、分析,对于及时、可靠确定和优化下一步施工工艺和参数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因此可视化实现对深基坑监测显得极为重要。基于BIM技术,利用Autodesk Revit软件实现了深基坑监测工作的可视化,并成功应用在海口市某深基坑监测项目中,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剖析了地理国情和地理国情监测的内涵,明确了测绘地理信息与地理国情监测的关系,分析了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开展地理国情监测的优势和劣势,对今后开展地理国情监测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对利用高精度全站仪、自动水位计等多种监测方法开展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花马湖水系综合治理工程施工以及运营期安全监测工作进行了研究;详细介绍了基坑、连通渠等不同监测对象采用的监测方法,并对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实现了对项目安全施工的监测预警,消除了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能为同类项目安全监测提供监测经验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地理国情和地理国情监测的概念,地理国情监测的意义,地理国情监测的措施和地理国情监测的测绘高新技术。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基于全站仪的自动化监测系统的组成,设计了深基坑工程施工影响下地铁自动化监测方案,给出了监测系统的数学模型和精度分析方法,并用实际数据验证了自动化监测方案的有效性,对地铁自动化监测常见的难点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提高观测精度的若干思路。  相似文献   

8.
为满足国家监测要求、探索城市监测特色、服务城市规划内容为建设目标,本文以城市规划视角,探索城市地理国情监测的内容指标、数据获取、分析模型、应用服务、工艺流程和监测模式等技术和方法集成,研究制定了城市地理国情监测内容与指标体系,创建了城市空间格局动态监测模式,构建了数据快速获取、自动化处理、智能化分析的监测技术体系,探索了减量提质发展的技术评价模式和方法,创建了生态文明建设应用模式方法,支撑了城市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9.
针对地理国情监测中变化监测技术问题,从基于遥感数据的地表覆盖变化监测与地表形变监测两个方面展开研究,综合分析了各技术的发展现状和特点。结合地理国情监测使用的数据源以及地理国情普查构建的本底数据库成果优势,总结了各优化算法在地理国情监测中的应用模式和工艺流程,并提出了以分类前直接比较法进行地表覆盖变化监测和以小基线集差分干涉测量进行地表形变监测的技术路线,为地理国情相关监测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文章阐述了开展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地理国情监测的现实背景和意义,依托地理国情普查和常态化监测,结合京津冀一体化发展需求,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地理国情监测的总体思路、研究内容、关键技术和研究方法等,并开展了京津冀地区自然生态空间变化监测、高等级公路和铁路交通网络变化监测、重点大气颗粒物污染源空间分布监测等重要地理国情信息监测研究,成果已经在京津冀地区可持续发展评价、京津冀生态文明建设、空间规划管理等工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静力水准自动化监测系统具有精度高、自动化性能好、可实时监测等特点,在自动化监测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结合港珠澳大桥拱北隧道静力水准自动化监测项目的应用实践,对静力水准自动化监测系统的测量原理、现场安装方法、系统调试、数据采集与分析及监测精度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从工程的完成情况及数据反映来看,静力水准自动化监测系统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可以较稳定地替代人工进行施工期内的隧道监测。  相似文献   

12.
以某露天煤矿排土场边坡GNSS变形监测项目为例,在设计变形监测系统的基础上,利用华测HCMonitor变形监测系统专用软件,对监测数据采用不同卫星监测系统数据进行了组合定位,分析和对比了解算数据,探讨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的应用效果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国家环境遥感监测体系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桥  刘思含 《遥感学报》2016,20(5):1161-1169
随着国家空间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中国遥感监测体系研究与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从无到有形成了国家环境遥感监测能力,并业务化实现了主要环境遥感监测要素产品的生产与服务,为新时期环境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分析国内外环境遥感发展及中国环境遥感监测需求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国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研究了国家环境遥感监测体系的建立与业务化运行,提出了中国环境遥感监测体系发展思路与下一步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4.
首先阐明地质灾害监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分析了目前应用于滑坡安全监测自动化远程监测设备和技术,并重点介绍了GPS天线阵列变形监测系统,接着根据某矿山的一个滑坡现场,进行GPS天线阵列监测方案设计,并在实地进行数据采集测试,最后对采集数据进行处理,对几期结果的较差和精度进行分析,得出在矿山自动化监测技术中,GPS天线阵列变形监测系统是一种性价比很高的监测技术,很适合滑坡安全监测。  相似文献   

15.
为保障电站建设和运行安全,小湾电站构建了全国规模最大的工程安全监测系统——基于GPS精确定位技术的工程变形监测系统,先后成功应用于小湾电站枢纽区工程边坡、大坝和水库库岸滑坡体的变形监测。介绍布设于上述工程部位的的GPS变形监测系统的架构组成、技术特点和监测成果,为水电工程建设GPS变形监测系统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基于多台测量机器人的监测网络系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出了用多台测量机器人组成监测网络系统,详细论述了系统的设备、软件组成以及系统功能特点。并对其在广州地铁隧道局部结构变形监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利用GALILEO全球监测网络和中国地壳运动监测网络分别对GALILEO系统完备性指标SISMA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全球完备性监测SISMA结果不稳定,随地理位置的变化较大,不能满足局部地区的生命安全服务要求;利用适当布设的局域监测网络进行的SISMA局域监测数值稳定,变化较小,结果明显优于全球SISMA监测结果,可以满足生命安全服务要求,可信度达到100%。在我国进行局域SISMA监测,是对全球完备性监测进行的有效和必要补充,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定位可信度。  相似文献   

18.
北斗二代卫星导航系统(BDS)监测站建设是在北斗一代的基础上进行的,为方便管理,监测天线安装在各监测站楼顶上,稳定性不够,同时北斗二代卫星导航系统目前采用的2000中国大地坐标系,归算误差较大。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分析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监测站由时变效应引起的位置变化量和地表沉降对监测站坐标维持的影响,论述了目前时变效应处理方法存在的误差的量级,讨论了美国GPS所使用的WGS-84坐标框架的维持与更新方法。最后,结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监测站的建设现状,从监测站的建设、数据处理等方面提出了建立测站坐标时间序列,维持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监测站坐标的可行性方法,并提出了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水资源监测是水资源管理的基础和支撑。随着中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从水量、水质、用水效率3方面的水资源管理开始向精细化和动态化管理转变。水资源要素具有时空变异大、通量变化快等特点,单独依靠地面监测手段难以开展大范围动态高效监测。目前中国水资源监测体系的建设,总体上以地面监测为主,还不具备水资源精细化和动态化管理需求的监测能力。随着卫星遥感等数据资源的不断丰富和陆面同化系统的不断发展,建立地面观测、卫星遥感和陆面同化系统三位一体的立体监测体系,探讨不同监测方式、多要素的协同监测机理、水资源监测要素的组织机制,对提升中国水资源监控能力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实现城市地价动态监测的关键算法,设计了城市地价监测系统的系统结构、实现流程及模块划分,并基于Supermap Object5.0进行了系统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