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傍河水源地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述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国东  丁晶 《水科学进展》1998,9(3):289-295
当前傍河水源地地下水资源评价的方法主要是水动力学方法和地下水管理模型,包括平面二维流模式、饱和三维流模式、饱和-非饱和流模式以及以这些水流模式为基础的地下水管理模型,其中以完整河流假设的平面二维流模式和非完整河流(实际河流)的三维流模式应用较为广泛。但平面二维流模式计算的开采量偏大,容易引起不良的环境影响,应推行使用饱和三维流甚或饱和-非饱和流模式预测傍河水源地地下水开采量。  相似文献   

2.
傍河水源地取水井堵塞特征及缓解途径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傍河取水技术是一种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利用的开发模式。该技术既可以保障水资源开采量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又可以通过入渗过程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降低水处理成本。但河水入渗过程导致的取水井堵塞现象一直是困扰国内外傍河取水的难题。如何缓解取水井堵塞是保证傍河水源地可持续运行的核心所在。通过总结国内外傍河水源地的运行实践,分析了堵塞作用的原因及类型,探讨了河流水动力条件、河流的水质状况、傍河水源地取水井的分布及取水量对堵塞作用影响的机制,提出了适时洗井、定期监测河水水质、合理设计取水井井群、控制取水量4条缓解取水井堵塞的途径,为傍河水源地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应急开采对郑州市傍河水源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傍河水源地是郑州市重要的地下水供水水源.在出现极端干旱或极端事故(如水质污染)的条件下,傍河水源地将启动应急开采满足城市供水的需要.通过建立郑州市350m深度内松散岩类孔隙水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对黄河水位下降情况下的地下水应急开采方案进行了预测,分析了应急开采对黄河侧向补给的影响及傍河水源地地下水位的演变趋势.结果表明,应急开采方案下激发了黄河的侧向补给,一年的预测期末傍河水源地没有出现地下水位持续下降、降落漏斗进一步扩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傍河水源地地下水资源评价中,如何确定河流的补给量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本文利用室内试验,探讨了河流渗漏补给量与排泄水位,介质渗透性的关系,分析了在河流与地下水脱节前后,地下水位随河水位,排泄水位而变化的规律,建立了河流补给地下水的非线性渗透模型。  相似文献   

5.
黄河下游(河南段)影响带属于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地下水系统,黄河对地下水的影响范围为5-23km,面积为9417.6km^2。在建立水文地质概念模型的基础上,运用FEFLOW软件建立了研究区三维地下水流模拟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识别。运用模型确定地下水多年平均补给资源和可开采资源评价;预测新建傍河水源地开采条件下,地下水位在5-10年内趋于稳定;定量研究黄河与地下水的补排关系,傍河水源地开采量的65%-75%来自黄河水,黄河大堤防渗墙工程深度为20m和45m情况下,黄河侧渗量分别减小5.72%和8.12%。  相似文献   

6.
傍河水源地地下水水流数值模拟的不确定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按客观随机性与主观不确定性,对傍河水源地地下水水流数值模拟中的不确定性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处理地下水系统中随机不确定性的方法改进一次二阶矩法,并将其应用于傍河水源地地下水可开采量的可靠性分析中.评价结果得出:考虑参数的随机不确定性因素后,水源地以4.7×104 m3/d进行开采时发生地下水超采的风险率为19.31%.  相似文献   

7.
河水入渗补给是傍河水源地的主要补给来源,确定河水补给强度对于促进水源地长期安全的开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沈阳黄家水源地为研究区,通过对比研究区河水、地下水的水化学及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分析了水源地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及强度。结果表明:傍河水源地地下水主要接受河水的入渗补给和区域地下水的侧向补给;受河床沉积物和含水介质的岩性及结构在空间上的差异影响,河水入渗补给后在向地下水位漏斗中心流动的过程中具有浅层和深层两条地下水流路径,深层地下水与河水的水力联系更为紧密;河水对地下水的补给强度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特点,表现为雨季河水入渗强度明显大于旱季,并且随着与辽河距离的增加,水源地地下水获得的河水补给量呈逐渐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间歇性河流傍河水源地地下水开采量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供水水文地质勘探中,常把水源地选择在靠近地表水体的有利部位。这主要是由于傍河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十分有利于地下水的储存和补给,在一般情况下都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傍河水源地的出水  相似文献   

9.
傍河地下水水源地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再生 《城市地质》1997,9(4):33-35
1傍河地下水水源地的特征在紧靠常年性河流旁侧建立的地下水水源地称为傍河地下水水源地,它具有如下特征;1)供水的水量和水质都可得到保证。地表河水入渗补给量成为开采水量的主要部分。河水对水源地的补给状态可分为稳定补给和周期性补给。前者河水常年不断流,且流量充沛,河床渗透性能好。后者地表河水的补给是周期性或断续性的,枯水期需动用傍河含水层的储存量进行调节。2)傍河的含水层,般由第四系的更新统和全新统地层构成,河流由上游到下游,傍河含水层的颗粒由粗到细。山间河谷和盆地含水层一般为砾卵石、粗砂层,山前冲洪积…  相似文献   

10.
泥沙     
一、水流里为什么会有泥沙: 天然河流都攜帶泥沙,我國黄河、永定河含沙特多,終年濁流滾滾,南方河流則除汛期漲水泥沙稍多外,枯水季節清澈見底,但在中泓附近,仍可見河底偶而有沙石滾动。因此不免有人要問,河水中为什么会带泥沙呢?不同河流或同  相似文献   

11.
郑州北郊水源地地下水流三维有限元模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从傍河水源地地下水流动的三维特征分析入手,结合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模拟了两组大型抽水试验,识别和反求含水层参数,进一步对地下水开采方案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2.
浅谈渭河电厂傍河水源地管井的修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志奇  李少锋 《地下水》2000,22(3):129-130
本文对渭河电厂傍河水源地管井事故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经过作者现场实践,边比较、边总结,基本上形成了适合该地区的修复方案和工艺流程,可有效指导该地区管井的修复工作。  相似文献   

13.
保持黄河不断流是傍河水源地存在的必要条件,黄河频繁的断流威胁傍河开采水源地的稳定性。本文建立了黄河下游影响带地下水系统模拟模型,模拟预测黄河下游在断流和恢复过流条件下,傍河开采时黄河侧渗量的变化趋势及傍河开采水源地地下水的演变趋势。研究表明:断流条件下,因傍河水源地开采而激发的黄河侧渗补给量增加幅度达28.4%-126.4%;小浪底水库运行对于傍河水源地实现稳定开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确定傍河水井河流补给段,并对此段河水水质进行必要的保护,是傍河水井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背景均匀流中傍河水井附近的稳定流场,分别提出了地下水补给河流和河流补给地下水背景情况下傍河水井河流补给段的计算方法,并通过算例证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测定水中氢氧同位素的变化来对兰州市傍河水源地地下水体的形成和循环机理进行分析探讨。分析了兰州市马滩水源地水质恶化的程度,探讨了恶化的原因。对其工作原理及方法作了较详尽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测定水中氢氧同位素的变化来对兰州市傍河水源地地下水体的形成和循环机理进行分析探讨。分析了兰州市马滩水源地水质恶化的程度,探讨了恶化的原因。对其工作原理及方法作了较详尽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合理设计开采方案对傍河水源地地下水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以德惠典型傍河地下水水源地为研究区,在查明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以管井为例,运用解析法确定了最佳开采方案和水源地地下水允许开采量,并对最佳开采方案的合理性和可靠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开采井沿河流呈直线形单排布井方式,井数为12眼,井河距离为200 m,井间距离为150 m,单井开采量为2 960 m3/d,总开采量为35 520 m3/d时,取水保证程度较高,面对河流突发性污染具有一定的抵御能力,不会对区域水环境和其他用户造成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与河水脱节的实验与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傍河取水是我国北方城市一种常用的供水模式,由于河道径流量较小,在枯水季节河流附近的地下水与河水产生脱节。本文用砂槽模型进行了地下水与河水脱节的物理模拟,然后再应用饱和流与变饱和流模型进行理论模拟。物理和理论模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和几点新的认识:地下水与河水脱节之前,河水浸润曲线是一条弯向河流的上四曲线;脱节点不位于河床面而在河床面以下的含水层内部;脱节后在河床下形成一个悬挂饱和层。  相似文献   

19.
季万才 《地下水》2012,(5):178-180
分析多泥沙河流产生特性及国内泥沙研究治理现状、水沙灾害,剖析多泥沙河流泥沙产生机理以及由于自然、人为因素造成的多泥沙河流泥沙加剧的成因。提出在遵循源头拦截下游疏导的传统治理思路下,研究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对多沙河流泥沙进行适时监测,开展河流泥沙基础理论及数字模型、数学模型、数值模拟技术等研究,为最大限度减少河流泥沙灾害,减少河流沙漠化,维持河流生态平衡,科学拦截合理疏导提供理论指导,为江河治理与防洪、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河库水电开发等领域工程建设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河流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河流系统中,稀土元素(REE)受区域地质背景、风化作用、溶液化学以及水与颗粒物相互作用等因素的影响发生分异。河流悬浮物显示轻稀土(LREE)适度富集;河水显示重稀土(HREE)富集,或在HREE富集的基础上又有适度的中稀土(MREE)富集;与其它微量元素相比,REE在河水与颗粒物之间有较小的分配系数(K≈10-6);河流沉积物多显示平坦的REE配分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