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2 毫秒
1.
利用改进遗传算法求解整周模糊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邢喆  樊妙 《测绘科学》2011,36(3):110-113
本文首先通过整数高斯变换,降低了各整周模糊度分量之间的相关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均匀设计与遗传算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整周模糊度搜索,最后进行了基线解算实验。解算结果表明,该算法用于模糊度求解极大提高了搜索效率。  相似文献   

2.
GPS作业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勇  王伟  刘卫国  唐枢 《北京测绘》2007,(3):50-53,42
从GPS作业过程的网形设计、外业观测和基线解算等方面简述了在GPS静态定位测量中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并对网形设计、外业观测和基线解算进行了分析,详细分析了影响GPS基线解算结果的主要因素,给出了判别这些因素方法,并对如何消除这些因素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针对精密单点定位解算结果质量评估方法的单一性,提出了对精密单点定位解算结果进行可靠性评估并总结了三种可靠性评估方法,利用实测数据根据三种评估方法分别从静态和动态定位两方面对精密单点定位解算结果的可靠性进行了评估,验证了其解算结果的可靠性,并提出了提高精密单点定位解算结果可靠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采用了模拟数据解算及变基线敷设航线的方法,自动解算了地形、相机参数及飞行器参数最优重叠度,设计出最适合该测区的航线。  相似文献   

5.
首先阐述了多频观测数据解算模糊度时所用到的矩阵转换的一些方法,讨论了由矩阵变换方法和CAR方法可以引申出的模糊度解算方法,指出TCAR/MCAR方法模糊度解算精度低的原因并改进,对短基线利用TCAR/MCAR方法进行模糊度解算,并与矩阵变换法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以南宁市轨道交通框架网的建设为例,利用两种不同的基线解算软件对框架网基线进行了解算,并进行了初步比较;然后利用不同的网平差软件进行平差解算,对利用不同解算方法的解算精度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7.
利用多频观测数据快速解算整周模糊度的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阐述了多频观测数据解算模糊度时所用到的矩阵转换的一些方法,讨论了由矩阵变换方法和CAR方法可以引中出的模糊度解算方法,指出TCAR/MCAR方法模糊度解算精度低的原因并改进,对短基线利用TCAR/MCAR方法进行模糊度解算,并与矩阵变换法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基于整体最小二乘法的线性回归建模和解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基于自变量和因变量误差的回归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研究,证明了两种方法的实质并未解决同时考虑自变量和因变量的误差问题,其解算结果和不考虑自变量误差的解算结果完全相同.给出了能同时顾及自变量和因变量误差的新的回归模型,并推导了具体的解算方法.算例结果和基于矩阵分解的整体最小二乘法解算方法的结果相同,说明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反演理论的大地测量形变分析与解释的理论和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党亚民 《测绘学报》1999,28(4):370-370
论文在综合国内外反演理论最新发展的基础上,系统论述了基于概率理论的大地测量反演解算理论.论文研究了贝叶斯方法和在大地测量反演中的应用,并据此导出了基于贝叶斯方法的大地测量线性和非线性反演的具体解算公式.论文还研究了基于最优化理论和线性规划理论的反演解算方法,这类反演解算通常被称为基于算子的反演解算.  相似文献   

10.
针对姿态测量基于短基线精密相对定位,而观测值的周跳直接影响基线解算精度,将导致姿态解算结果数据质量下降的问题,提出了姿态测量应用中的周跳组合探测修复方法。文章在分析姿态解算原理及误差影响程度的基础上,结合经典电离层残差法和多项式拟合法,探讨其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周跳探测修复的方法原理、缺陷及对北斗数据探测修复效果,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姿态测量应用中的组合探测修复方法。采集真实数据实时解算,定量计算了修复后的基线解算精度和姿态测量效果,验证了所提出的方法可用于实际测量解算,处理后的姿态测量精度满足使用需求,研究结果对北斗姿态解算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两个准则矩阵——精度准则矩阵与可靠性准则矩阵出发,导出了一种新的测量控制网优化设计方法。利用它不仅能实现同时顾及精度与可靠性的二类优化设计,还可进行以准则矩阵为基础的一类优化设计。另外,这种方法可将一类、二类设计问题同时解决,从而为测量控制网的混合设计开辟了新路。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阐述了大地网三类设计的意义和研究进展,分析了传统三类设计理论的弊端;针对大地网三类设计中评定网的改进质量的标准问题,引入了功效函数法,并指出了这一方法从总体上给出新增观涮值对原网改进的实际贡献,为改进大地网的累积误差和总体系统误差提供了依据,而且计算十分简单。为了证明本理论的正确性,文中作了大量模拟计算。  相似文献   

13.
讨论了电子地图支持下的控制网设计,将地理环境信息、网优化设计理论、技术设计规程相融合,介绍了“大地网技术设计系统”的基本功能,从技术角度探讨了其软件开发的4个关键技术。此类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可以代替测量规范中有关技术设计部分的操作;这也是大地测量生产中软件开发向可视化和支持质量控制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The general problem of the optimal design for a geodetic network subject to any extrinsic factors, namely the first-order design problem, can be dealt with as a numeric optimization problem. The classic theory of this problem and the optimization methods are revised. Then the innovative use of the simulated annealing method, which has been successfully applied in other fields, is presented for this classical geodetic problem. This method, belonging to iterative heuristic techniques in operational research, uses a thermodynamical analogy to crystalline networks to offer a solution that converges probabilistically to the global optimum. Basic formulation and some examples are studied.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适合于工程控制网的二类优化设计方法。文章通过对准则矩阵合理设计的讨论,构造了适合于工程控制网的二类优化设计的模型,并讨论了相应数值解算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连续网精度数字化分析的结数,建立了适用于大规模连续网优化的快速选择最优附加观测量的方法。借此,成功地将解析模拟法应用到较大规模连续网的优化设计和改进中。  相似文献   

17.
 The proper and optimal design and subsequent assessment of geodetic networks is an integral part of most surveying engineering projects. Optimization and design are carried out before the measurements are actually made. A geodetic network is designed and optimized in terms of high reliability and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obtained by the robustness analysis technique. The purpose of an optimal design is to solve for both the network configuration (first-order design) and observations accuracy (second-order design) in order to meet the desired criteria. For this purpose, an analytical method is presented for performing the first-order design, second-order design, and/or the combined design.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geometrical strength of a geodetic network, the results of robustness analysis are displayed in terms of robustness in rotation, robustness in shear, and robustness in scal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robustness parameters were affected by redundancy numbers. The largest robustness parameters were due to the observations with minimum redundancy numbers. Received: 14 August 2000 / Accepted: 2 January 2001  相似文献   

18.
全国天文大地网与空间大地网联合平差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天文大地网与空间大地网联合平差,对于检核、控制与加强天文大地网以及建立与扩展地心坐标系,都具有重要意义,全国天文大地网与全国GPS大地网联合平差(I期)于1998年初完成,本文报告平差采用的原则和模型,并提出平差结果,通过联合平差,消除了天文大地网尺度的系统偏差,减弱了它的局部变形,改善了它的整体精度,更重要的是建立了由近5万个大地点坐标体现的地心参考系,其地心坐标的水平分量精度好于0.5m。  相似文献   

19.
整数规划在施工控制网观测精度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岑敏仪 《测绘学报》1992,21(1):34-41
使用数学解法来获得最优的控制网观测量的权,必须转换成观测方案后才能实现。怎样才能使转换后的观测方案既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又具有最优的设计功能,是本文所力图解决的问题。文章顾及施工控制网原始数据误差的影响,提出利用整数规划进行观测精度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使优化设计理论更趋完美。文章最后通过算例说明该法在控制网观测精度优化设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从海底控制网设计、布设、测量、数据处理和海洋声速场构建几个方面介绍了海底控制网建设的现状。结合国家海洋战略需求和海洋大地测量技术发展,分析了现阶段海底控制网建设面临的问题:认为目前的海底网规模小,缺乏信息共享,功能单一;设计与布设原则未与控制网等级关联,多为定性描述,缺乏操作性;声速场精度和分辨率偏低;测量和数据处理仅考虑了海底控制点的定位问题,难以满足大区域、高精度海洋PNT(positioning, navigation, and timing)基准网建设需求。据此,利用海洋声道的远程通讯和测距定位能力,提出了建设联合北斗/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定位和通信导航功能的通导遥一体化深远海PNT基准及服务网络的构想,针对该网络的功能和布放设计、高精度、高分辨率海洋声速场模型的构建、各类PNT基准点的测量和整体网平差处理、海底PNT基准点的自校准和自维护、覆盖水域的位置增强服务、目标和环境的遥测和感知服务等几个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实施方法和设想,以期解决当前海洋控制网大区域建设面临的缺乏通讯、布网原则和测量方法不完善、功能单一等问题,为新一代高性能海洋大地测量及PNT导航定位服务网络的建设提供支撑。认为随着长距离布网优化设计、增强位置服务、精确授时和时间同步、远程通讯及网络功能的拓展和应用服务等难题的突破,所构想的网络体系必将引起海洋PNT建设的一次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