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对西盟锡矿Ⅲ号矿体进行岩矿测试工作中,发现具经济意义的以锡石——毒砂——带云母组合为特征的锡矿石类型。带云母在国内尚未见报道,锡石——毒砂——带云母型锡矿石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西盟的带云母是一种富锂镁贫铁的热液充填交代的产物。它呈鳞片集合体,与毒砂、锡石、石英及部分电气石(交代残余)、硫化物伴生。标本上呈很淡的棕黄色;镜下显无色,部份具弱多色性,Np为无  相似文献   

2.
辰砂是常见的汞矿物。不同矿床类型中辰砂的特征是不同的。本文以铜仁—万山一带汞矿为例,讨论该类型辰砂的基本特征。 铜仁—万山汞矿位于湘黔汞矿带南部。矿体产于寒武系石灰岩和白云岩中,区域内未见火成岩分布。矿体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均由含辰砂的碳酸盐脉组成。辰砂是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TTG片麻岩—绿岩带与麻粒岩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
东天山脆—韧性变形转换带与金矿带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东天山脆-韧性变形转换带是该地区一条重要的构造变形带,该带近EW向波状延伸,长600km,宽10-20km,分为南北两个子带。独特的构造背景,使其成为东天山金成矿带的主体部分。脆-韧性转换变形是与区域性韧性剪切带密切相关的一类构造现象,其过程是一个动力学过程,变形转换过程中的一系列动力学行为,是带内成矿流体活动的主导因素,成矿流体的活动又促进了岩石矿物变质、变形作用,因此脆-韧性变形转换带具有极其重要的成矿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应变测量与剪切热场分析计算结果,论证了闽东南沿海漳浦—东山—带的基本构造特征,指出:漳浦—东山构造带是一条大型“平移剪切缝合带”,附贴于其东侧的“杜浔—古雷地体”,为一“剪切平移地体”。  相似文献   

6.
辉发河断裂带的朝阳镇--黑石段以北地区广泛发育不同型式的褶皱及断裂,这些皱及断裂规律地沿北东向展布,显示着一种特殊的构造样式。本文认为这种特殊的构造样式是逆冲推覆构造运动的反映,并提出兰家网一带为吉昌-磐石逆冲褶皱推覆构造带根带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7.
造山带沉积学之二——弧造山带的弧内沉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阐述弧造山带的弧内沉积盆地的沉积作用。在岩浆弧内出现弧内盆地和弧背前陆盆地。笔者选取典型实例,说明2类盆地的大地构造位置、盆地边界特征、盆地包含的沉积环境、沉积物类型、沉积物源和盆地构造特点。  相似文献   

8.
9.
龙泉—南平—带蛇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作者分析了大量国内外金矿模式,并根据浠水-梅川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金活化阶段、金初始富集阶段、金成矿阶段,并分别与韧性、韧脆性、脆性剪切变形相对应。成矿主要与脆性变形有关,韧性剪切变形向脆性剪切变形至关重要。从韧性剪切带向脆性剪切带转变的过程中,Au、Ag、Cu、Pb发生大规模的活化迁移,并在较窄的脆性断裂中明显富集,形成矿体或矿化体。剪切带中的成矿流体在金矿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变形机制、构造环境变化引起成矿流体沸腾作用并导致金矿形成。金矿成矿过程为:在挤压构造环境下,深层次韧性剪切带中形成原生富气相的(动力)变质流体;随着变质流体向上运移,温度逐渐降低,水蒸气开始逸出,液相成分增加,在伸展构造作用下,岩浆流体沿剪切带上升,不断改造和稀释着变质流体,最终形成以岩浆流体为主的成矿流体;随着伸展作用的继续进行,成矿流体静水压力不断降低引起流体沸腾,从而导致金矿形成。  相似文献   

11.
班公湖—怒江构造带西段三叠纪—侏罗纪构造—沉积演化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王冠民  钟建华 《地质论评》2002,48(3):297-303
班公湖-怒江构造带西段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特提斯构造域东端,横跨班公湖-怒江断裂带。三叠纪-株罗纪期间,其构造-沉积演化经历了大陆初始裂谷(T)、原洋裂谷(J1)、残余弧后盆地(J2-J3)阶段。初始裂谷阶段的拉张是呈南断北超的半地堑式由东向西进行的,逐渐形成地堑式原洋裂谷盆地。中晚侏罗世,南部新特提斯洋壳开始北各俯冲,产生的区域挤压应力使原洋裂谷逐渐封闭,裂谷盆地的小洋壳表现出以南向俯冲为主的双向式腑冲,同时伴生区域热沉降,盆地具残余弧后盆地的性质。该阶段,羌南地区发育碳酸盐岩为主的稳定陆缘沉积,冈度斯-念青唐古拉板片北部则形成广泛南超的近源碎屑沉积。  相似文献   

12.
林仟同  苏超 《福建地质》1993,12(1):41-47
本文阐述了崇安—石城构造带存在的依据、地质、地貌、物化探特征及其演化简史,论证了崇安—石城构造带总体上属于具一定规模的壳型构造带,它不宜被称为深断裂带。提出了其构造形变具早期塑一韧性、晚期脆性变形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高黎贡山—潞西地区的区域变质—混合岩化—交代花岗岩—重熔再生花岗岩的特征和成岩成矿系列。认为龙瑞地区中下寒武统公养河群中—基性火山岩是本区锡矿之矿源层,经区域变质—混合岩化、花岗岩化过程矿质活化,在有利的含矿部位富集形成工业矿体。提出锡石石英脉型矿化为本区主要锡矿类型。  相似文献   

14.
燕辽金矿带地质—地球物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地球物理资料为基础,以地质资料为依据,从规律着眼进行资料处理和解释,讨论了燕辽金矿带控制因素和金矿集中区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最后从3个不同类型金矿床的地球物理特征,了解矿带中各个矿床的地球物理共性与个性.  相似文献   

15.
赣榆—焦作由东向西深部挤压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加桂 《地球学报》2000,21(4):345-349
赣榆-焦作由东向西深部挤带是作用提出的新观点,深部挤压发生在上地幔和下地壳,由黄海下部上地幔的扩攻作用产生,从大量的地球物理、浅层构造、应力和应变资源反映它的存在,该带控制了大量强烈的地震的发生,预测将来会有强烈地震发生在挤压带的北侧,推测挤压带深部有大量的地热资源。  相似文献   

16.
目前研究中运用了断层带厚度和位移数据在log-log坐标中推测这两个参数间的总体线性关系,并根据这种经验关系提出了一些断层生长模式。仅在线性图上审查各组原始数据表明许多数据具有广泛的统计可变性,沿断层出现较大的位移量,一般只与断层带厚度的增加有关。早先的数据不能证实具有相同位移的各种断层存在厚度-位移关系,也不能证实相似岩石类型的各种断层存在类似关系。这种关系不明显的原因可能是岩石类型众多、构造背  相似文献   

17.
桐柏—大别山高压超高压变质带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桐柏—大别山高压超高压变质带自南向北可划分为3个带:绿帘-蓝片岩相变质带,高压榴辉岩相变质和超高压榴辉岩相变质带,超高压变质带形成于加里东期洋壳俯冲作用过程中,而前两个高压变质带则是印支期陆-陆俯冲-碰撞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18.
辽北—吉南地区太古宙绿岩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北-吉南地区出露南有现任中类型绿岩带,清原型绿岩带原原岩建造为连续分异的火山-沉积岩系组成,主要由下部拉斑玄武岩,少量钙碱性玄武岩和中上部的钙碱系列安山岩-英安岩一流纹岩和沉积岩所构成,其形成的古构造环境为类似于现代岛弧的大陆边缘活动带,其中赋存有丰富的块状硫化物矿床,其次为铁矿和金矿,夹皮沟型绿岩带的原岩建造为相对分异的火山-沉积岩组合,主要由下部的拉斑玄武岩,少量钙碱性弱武岩和中上部的长英质  相似文献   

19.
盐源—丽江构造带是新生代陆内造山带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盐源-丽江构造带处于扬子大陆与青藏特提斯的结合部,其造山时代的确定,不仅对正确认识该区的构造性质与发展历史及指导矿产勘查有重要意义,而且有助于判定印度-欧亚板块碰撞事件对欧亚板块内部影响的广度和深度。通过系列构造-成矿测年,结合地层、构造、岩浆活动、成矿作用的综合研究,证实盐源-丽江构造带是新生代陆内造山带,而不是印支造山带。其造山作用主要发生于中-晚始新世之交的喜马拉雅期,与欧亚-印度板块碰撞触发的扬子大陆岩石圈向青藏特提斯岩石圈俯冲有关,表现为地壳多层次拆离、剪切和沉积盖层的滑脱、褶皱和推覆,属陆内造山,系印度-欧亚板块碰撞事件的一种远程效应。  相似文献   

20.
狮泉河、古昌、永珠等地区出露的超镁铁岩具有各种典型的蛇绿岩套特征。它们构成一个完整的带,中间的不连续地区为白垩系所覆盖。该蛇绿岩带是班公-怒江蛇绿岩带的李生分支,是西藏板块内部在中生代中期张开又封闭的残留构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