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介绍了美国卡林型金矿的地质特征及分布特点,从赋矿地层及含矿岩性、控矿构造、围岩蚀变、矿物组合、元素共生组合、金的赋存状态和粒度、金银比值及其他方面详细阐述了甘肃省舟曲—文县一带卡林型金矿地质特征,总结了卡林型金矿的找矿标志,通过与美国卡林型金矿的类比指出了该区具有金矿找矿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2.
根据长期的工作和研究成果,本文归纳总结了赣西卡林型金矿的成矿特征和找矿标志.赣西卡林型金矿产于扬子板块东南缘萍乡-高安坳陷带内,赋矿围岩为二叠系下统茅口组和三叠系下统大冶组等层位的细碎屑岩和不纯碳酸盐岩,金矿体产于断裂破碎带、层间破碎带、不整合面、密集裂隙带等构造部位,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金成矿受地层岩性、构造等因素的控制,在金矿床上均有化探金异常.找矿标志:1/5万化探分散流Au、AS、Sb、Hg组合异常;地层标志为大冶组和长兴组地层的细屑岩和不纯碳酸盐岩;构造上应在不整合面、断裂破碎带、密集裂隙带中.重点找矿远景区是坳陷带内两大推(滑)覆构造对冲带南侧的化探金异常区.  相似文献   

3.
卡林型金矿找矿新进展及其意义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在我国,卡林型金矿曾被当作典型层控矿床。但近年来在美国卡林型金矿带的一系列找矿新进展说明,地层对于成矿的意义不如构造和深源的成矿流体。对于第三纪热点活动、岩浆作用及卡林型金矿形成之间相互关系的新认识,为卡林型金矿的找矿突破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我国滇黔桂、陕甘川等卡林型金矿集中区在许多方面可与美国卡林型金矿对比,在找矿方面也应打破单一沿层找矿的旧框框,开拓新思路,注意在有利的构造部位及有岩浆或深源热液  相似文献   

4.
黔西南烂泥沟金矿黄铁矿热电性研究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金属或半导体矿物在温差条件下产生的热电效应原理,系统研究了烂泥沟卡林型金矿床黄铁矿热电性及其与微量元素的关系,认为矿物热电性对卡林型金矿深部找矿方向和远景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提出了矿物热电性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5.
何维基 《矿产与地质》1998,12(5):329-334
赣西红土层分布广泛,红土风化壳具有典型的红土剖面特征,红土型金矿主要形成于杂色粘土带中,分为蛇屋山式和大坊式两类。矿体呈线型—面型分布,以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产出,产状较平缓。矿石构造为土状、花斑状、角砾状,矿床规模小—中型。通过分析红土型金矿构造地貌条件与红土风化壳、含金矿源体、卡林型金矿的关系,认为在萍乐坳陷带中成矿条件较好,含金矿质来源丰富,构造相对稳定,地貌多低山丘陵,对成矿有利。并指出萍乐坳陷带中与卡林型金矿母岩风化有关形成的红土区是寻找红土型金矿最有利的地区,认为赣西红土型金矿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6.
张震 《贵州地质》2002,19(4):235-239
作者以烂山沟卡林型金矿勘查成果资料为依据,着重阐述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初步总结了它的挖矿条件和找矿标志,并提出其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7.
秦岭地区类卡林型金矿成矿特征和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涂怀奎 《地质找矿论丛》2005,20(4):258-263,275
秦岭金矿床产于浅变质沉积岩区,韧-脆性剪切带和大型断裂带控制金矿和成矿带的分布,矿床地质特征与美国卡林金矿类似,故称类卡林型金矿.秦岭地区金矿分为南带和北带,在阐述各带大中型矿床成矿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的找矿方向和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8.
卡林型金矿为华南低温成矿域重要的矿产。贵州为南盘江—右江卡林型金矿聚集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我国重要的金资源产地之一, 其大地构造位处江南复合造山带西段。本文采用成矿系列理论研究方法, 深入研究典型矿床特征, 系统总结了卡林型金矿时空规律。建立了贵州卡林型金矿矿床式10个、成矿亚系列5个、成矿系列3个, 建立了基于构造蚀变体的南盘江—右江卡林型金矿多层次构造滑脱成矿系统。建立了贵州卡林型金矿综合找矿预测模型, 据此开展了区域成矿预测, 圈定找矿预测区24个, 明确贵州卡林型金矿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9.
赣西卡林型金矿床成矿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维基 《地质找矿论丛》2004,19(3):173-176,195
赣西卡林型金矿床产于扬子板块东南缘萍乡-高安坳陷带内,赋矿围岩为二叠系下统茅口组和三叠系下统大冶组细碎屑岩和不纯碳酸盐岩,金矿体产于断裂破碎带、层间破碎带、不整合面、密集裂隙带等构造部位,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产出.金成矿受地层岩性、构造等因素的控制,重点找矿远景区是坳陷带内两大推(滑)覆构造对冲带南侧的金矿化异常区.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赣西卡林型金矿与基底地层、地层层位、岩性、构造及岩浆岩的关系,金的迁移富集形成与条件,建立了赣西卡林型金矿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1.
甘肃早子沟金矿是西秦岭成矿带上矿床规模较大,研究程度较高的构造蚀变岩性金矿典型代表。针对早子沟金矿床深部找矿方向与成矿潜力,本文采用三维地质建模手段,成矿有利信息提取方法,开展基于找矿地质模型的三维建模与综合成矿预测。研究结果表明:甘肃早子沟金矿适用于控矿断裂+有利岩体+有利围岩蚀变+等间距控矿的综合地质找矿模型;地质异常变量定量分析与提取结果在地质认识上均得到较好的印证,综合成矿预测结果显示矿床明显受多期次构造控制矿化叠加富集,Au1、Au9、Au30、M16等主矿体深部具有良好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仁化县书楼丘铀矿床三维地质建模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嘉嘉 《地质与勘探》2021,57(2):305-314
综合地质、地球化学等资料进行多元信息成矿预测是目前深部固体矿产主要工作方法。广东仁化县书楼丘铀矿床位于诸广南铀矿田北部,是诸广南铀矿田重要的组成之一。本次为了拓宽书楼丘矿床深部找矿思路,探讨其找矿潜力,在前人研究和勘探基础上,总结了矿床综合信息找矿模型,以三维定量预测研究理论基础,根据矿床成矿条件和找矿标志特征,提取地质、化探、钻探资料的成矿有利信息,并利用COCAD软件构建了地形-地表、岩体、构造、矿体等地质模型,对信息进行综合成矿有利分析,运用信息量法进行研究区深部矿产资源预测,共圈定了3片靶区。  相似文献   

13.
长排铀矿床位于诸广岩体南部长江铀矿矿集区中部,区域上处于岩浆岩带、断陷带、深大断裂交会区和华夏古陆隆起与凹陷的交会部位,成矿地质背景有利。区内多期次岩浆活动和白云母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等多种蚀变叠加,北北西向含矿断裂发育,成矿条件优越。通过对该矿床勘查成果的总结和成矿预测研究,认为长排铀矿床由小型到大型的突破,是在开拓找矿思路、创新找矿方法、总结前人找矿经验和棉花坑矿床成矿模式,以及建立区内地质、物探、化探"三位一体"勘查模式的基础上取得的。进一步分析区内构造、蚀变、岩性界面、成矿热液活动及铀成矿环境等控制因素,提出含矿断裂带膨胀、分支复合、多期次热液蚀变叠加等部位为成矿和赋矿的有利部位,结合物化探测量成果,预测矿床南部长坑地段60、78号带和水石地段71、73、86号带等成矿条件好,其深部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界河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论述了与成矿有关的上庄岩体特征、控矿断裂特征、矿床地质特征,指出其成因与区域金矿化具统一性;研究了矿化富集规律;总结了找矿标志;综合预测了3个外围找矿远景地段;通过断裂面形态模拟及构造地球化学研究,预测了2处深部找矿有望地段。  相似文献   

15.
南秦岭沉积岩区浸染型金矿床区域成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南秦岭旬阳地区成功地开展卡林型金矿区域成矿预测研究。建立了地层一岩相、构造、地球化学与矿化和蚀变岩的普查预测前提与标志。划分了三个级别的预测目标,并对其成矿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侯西金矿床的控矿断裂特征,矿体地质特征,矿石特征;总结了矿化富集规律和找矿标志,指出了深部及外围的找矿方向,并探讨了矿床的成因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切特未斯铜(银)矿的地质特征、围岩蚀变特征、矿床成因基础上,通过与典型角砾岩型矿床和典型斑岩型矿床矿化特征、蚀变特征进行对比,认为该矿床成因类型为斑岩型。根据此类型矿床找矿标志和控制因素,结合区域地质条件研究对比,初步分析了找矿方向,圈定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8.
粤北花岗岩型铀矿找矿潜力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部构造环境、长期活动的深大断裂和成群成组的成矿构造带、多期次构造岩浆活动和蚀变叠加、多期次地幔流体和成矿流体的频繁活动,以及花岗岩丰富的铀源、良好的还原条件和封闭成矿环境等优越的成矿条件,使粤北成为得天独厚的花岗岩型铀矿矿集区。通过分析下庄矿田330南西地区“群脉型”、中洞地区“交点型”铀矿化,以及南雄矿田坪下水地区、棉花坑-书楼丘地区“硅化碎裂岩型”铀矿化等成矿条件好、找矿线索明显的地区,表明区内有较大的铀资源潜力和找矿潜力,为下一步的工作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赵海鹏  程飞 《吉林地质》2006,25(1):20-24
介绍了金矿床的地质特征、矿石特征、矿化富集规律,最后确定了找矿标志及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侯西金矿床的控矿断裂特征、矿体地质特征、矿石特征;总结了矿化富集规律和找矿标志;指出了深部及外围的找矿方向,并探讨了矿床的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