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公共地图服务的普及是人们步入数字生活、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一步。如何准确地探测群体用户访问行为的时空聚集访问模式,将网络虚拟空间访问行为映射为现实世界行为,是提升公共地图服务和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所在。探寻了群体用户访问公共地图服务产生的热点聚集区域的时间及空间规律,基于海量用户访问日志记录,结合分组分析、时间序列统计分析和时空三维图可视化方法,挖掘得出公共地图服务热点区域具有明显的以星期为单位的周期自相似特征,多数热点区域在周期内连续出现;基于箱形图和频率密度图的统计方法,分析得到热点区域间距在空间上呈“小间距多,大间距少”的聚集分布形态,且在不同的图层中热点区域间距分布迥异。公共地图服务用户访问时空规律揭示了用户行为意图,可将人类活动数字化,促进智慧城市建设中人地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基于地图标注数据和技术开发研究了海量地图标注分类查询和电子地图表面注记交互式查询。设计高性能的数据组织与存储方案,研究客户端快速显示技术和服务器端高并发访问技术,实现了电子地图海量标注与表面注记交互式查询,提高海量地图标注查询效率,改善电子地图查询与显示的用户体验,增强用户使用网站的粘性。  相似文献   

3.
空间数据基础设施(SDI)要面向多领域、多层次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自适应信息服务,基于网络挖掘技术分析了SDI中职能部门的用户背景、服务访问行为和制图规则的关系,提出了自适应部门空间模型和基于地图服务访问日志的用户偏好挖掘方法,着重讨论了尺度偏好、语义偏好和要素偏好的挖掘过程.通过对真实服务日志的分析,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用户访问服务负载均衡的分布存储要求和磁盘连续读取的合并存储要求之间的矛盾,提出一种基于用户访问行为的综合考虑存储节点连续读取效率和网络负载均衡效率的空间数据存储组织方法(combined strategy of data placement and load balance,CSDL)。该方案根据用户访问行为,通过空间数据的访问相关性计算,将热点数据分布存储在不同的服务器上,以实现用户并发访问时的负载均衡;同时,通过对存储在相同服务器内数据的并发度计算,将并发度高的数据存储在连续的磁盘空间上,以实现磁盘存储服务的连续读取。CSDL方法试图同时从上层应用的负载均衡和底层磁盘效率两个方面对空间数据的存储进行分布组织,以提高地理信息系统服务效率。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可有效提高45.2%~245.3%的系统平均请求响应时间,与此同时,分布式服务器节点的负载均衡度可提高约0.5%~440.9%,能满足大规模分布式环境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5.
唐权  陈珺 《现代测绘》2017,(3):55-57
江苏省水利地理信息服务平台涉及水利部门省、市、县三级用户,不同部门的用户根据业务需求在平台中注册了不同类型的服务资源,包括地图服务、专题地图制作服务、业务报表定制服务、降雨等值线绘制服务等等。数以千计的平台资源,特别是当用户及其所属部门发生改变时给平台日常维护管理带来了较大难度。为实现平台地图资源的高效组织、管理,从资源组织方式、轻量级目录访问协议的角度,探讨了基于LDAP实现地图资源目录管理的技术方法,将LDAP运用到平台资源目录管理中,设计出相应的四级目录结构,实现了省、市、县目录同步,为水利地理信息服务平台中的资源目录管理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从分析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技术特征及服务资源的角度出发,面向政府、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大众用户不同层次的应用需求,提出了在线地图系统、可配置、可定制程序模板、地图API、地理信息服务接口、平台前置等5种平台服务模式,深入分析了不同服务模式的特点,并以"天地图·南京"为例,给出了不同服务模式下的典型应用案例,为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推广应用及二次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础部分,面向政府部门、企业及个人,提供着全方位的地理信息在线服务。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利用其资源动态伸缩,自动监控,分布式存储,使得用户群体自订制IT基础设施资源成为可能。广东省地理信息公共平台通过试验依托云平台组建服务器集群,实现了高可配、高性能,为下一步平台全面使用云计算的升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利用用户事件模型的网络地图服务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Web地图服务存在的并发用户数量受限、响应时间过长、静态瓦片地图服务更新困难、难以满足用户高时效性要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事件模型的网络地图服务策略,通过网络节点用户的访问状态来启动特定级别地图的渲染过程,并结合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缓存策略来改善用户体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有效地缩短了地图服务的响应时间。  相似文献   

9.
云计算是目前信息产业最热门的技术之一,GIS厂商纷纷将GIS软件迁移至云计算环境。与国外云计算部署不同,国内更青睐私有云技术,企业、政府机构纷纷搭建私有云GIS平台。针对风电场设计的特点,本文基于目前云计算应用和研究,构建了私有云GIS平台的体系框架,并对平台所涉及的主要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探索,对私有云GIS模式下的资源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包括核心服务、服务管理、用户访问接口3个部分。其中,核心服务将硬件基础设施、软件运行环境、应用程序抽象成服务,可满足多样化的风电场设计应用需要。  相似文献   

10.
城市公共管理对地理信息数据有着迫切的需求。本文从如何将海量地理信息与城市公共管理服务相结合入手,分析了目前城市公共管理平台地理信息可视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用面向资源的地理信息服务共享模式,构建了城市公共管理云平台架构,实现了海量多元数据的纵横联通和有效集成。在此基础上通过浏览器端地理信息可视化架构,帮助用户提高视觉注意力,可以更好地为政府决策、社会公益服务等提供有效的地理信息服务支持。从我们建立的湖北省襄阳市城市公共管理平台来看,通过面向资源的一体化可视化技术,能够将城市地理信息数据与公共管理服务相结合,更有利于提高城市公共管理信息可视化的查询效率。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The geospatial sciences face gr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challenge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data intensity, computing intensity, concurrent access intensity and spatiotemporal intensity. These challenges require the readiness of a computing infrastructure that can: (1) better support discovery, access and utilization of data and data processing so as to relieve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of IT tasks and focus on scientific discoveries; (2) provide real-time IT resources to enable real-time applications, such as emergency response; (3) deal with access spikes; and (4) provide more reliable and scalable service for massive numbers of concurrent users to advance public knowledge. The emergence of cloud computing provides a potential solution with an elastic, on-demand computing platform to integrate – observation systems, parameter extracting algorithms, phenomena simulations, analytical visualization and decision support, and to provide social impact and user feedback – the essential elements of the geospatial sciences. We discuss the utilization of cloud computing to support the intensities of geospatial sciences by reporting from our investigations on how cloud computing could enable the geospatial sciences and how spatiotemporal principles, the kernel of the geospatial sciences, could be utilized to ensure the benefits of cloud computing. Four research examples are presented to analyze how to: (1) search, access and utilize geospatial data; (2) configure computing infrastructure to enable the computability of intensive simulation models; (3) disseminate and utilize research results for massive numbers of concurrent users; and (4) adopt spatiotemporal principles to support spatiotemporal intensive applications. 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a discussion of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spatial cloud computing (SCC).  相似文献   

12.
针对公众的高精度位置服务需求与CORS高精度定位一直局限于极少数行业(如控制、测图等)的矛盾问题,融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探索基于CORS的位置服务云平台架构设计及CORS高精度、高并发技术方案。通过构建格网化的高精度位置差分池,实现了高精度、高并发的位置云服务。搭建的Demo云平台服务测试表明:系统运维效率提高26倍以上,有效用户并发量达5万以上,CORS云服务的网络RTK/RTD成果服务精度无损。   相似文献   

13.
基于CORS的分米级GNSS差分定位云服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向GNSS大众应用领域海量高精度位置服务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CORS的分米级差分定位云服务建设方法,采用虚拟格网用户生成改正数的形式,通过设计解算服务器与业务服务器分离的云服务模式,解决了传统CORS服务中基准站数据安全风险大、用户并发访问数量受限的问题,并以API和SDK形式面向用户和开发者提供应用服务,降低了高精度位置服务专业技术门槛。同时,依托本文研究成果,基于湖南省位置服务平台(HNCORS),设计并实现了基于CORS的分米级GNSS差分定位云服务架构,并以丢包率、外符合精度、高并发访问为指标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云服务架构具有较好的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在高精度位置服务应用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也可为其他省级CORS网的高精度位置服务云平台建设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云计算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安全问题。云计算应用的无边界性、流动性等特点,较之传统的IT模式有很大差异。在云计算环境下,服务方式发生变化,安全的责任主体也发生了根本改变。作为云计算服务提供商,需要建立安全的云计算平台,为云安全服务提供保障;同时,服务一定是开放的、安全的,要保护云用户敏感信息的安全。整合桌面安全管理技术是行之有效的。云安全应用研究主要是从云计算平台系统安全和网络安全设备、安全基础设施的“云化”突破几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与信息化时代的优势越来越突出,应用越来越广泛。时空信息平台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管理海量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因此,海量数据的管理成为时空信息平台设计的关键。以智慧唐山建设为例,结合云计算技术,探讨时空信息平台数据库的构建,针对云平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体系、云平台数据库体系架构以及云平台数据库管理系统等方面进行设计,明确基于云计算时空信息平台数据库建设内容,探讨适用于智慧城市建设的时空信息云平台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为确保基于VRS的网络RTK定位性能,提高VRS的服务质量,本文系统地构建了面向海量并发用户服务的格网化VRS方法,建立了VRS格网的两种划分方法。顾及电离层延迟的空间相关特性,选定中纬度和低纬度两个区域的CORS网络进行试验测试,分析并确定不同区域条件下,格网化VRS的有效服务间距。结果表明:在中纬度地区和低纬度地区,格网VRS有效服务间距限值分别为12 km和7 km。与非格网化VRS(以标准定位服务结果建立)相比,可大幅度降低VRS产生和计算负荷,有效提升服务器对海量用户的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7.
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优化配置是实现城市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要途径。近年来,时空大数据、智能决策与仿真等技术蓬勃发展,引发了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模型研究的革命。基于以上时代背景,本文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优化配置模型的近期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①优化决策模型朝着精细化方向快速发展,优化决策目标将更加多元化;②多源地理大数据和时空数据挖掘方法的城市公共服务需求建模动态化;③多目标群智能优化算法使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优化决策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并行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GIS领域的广泛应用与集成,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优化配置模型将越来越朝着精细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耿晴  周青 《地理空间信息》2012,10(6):91-93,2
GISCloud是建立在云计算基础上的GIS系统,能够高效地进行数据管理并为用户提供稳定可靠的GIS服务。GISCloud以海量的地理空间信息数据作为基础,通过云计算来进行海量数据的处理。针对GISCloud的数据存储和访问需要,提出了区域化网络拓扑结构:云由多个区域化后的子网构成,无网络中心;子网内采用区域子网中心节点来进行管理,并可进行扩展。区域化网络拓扑以GIS数据特征及其交换方式等为核心将分布式拓扑结构与集中式拓扑结构结合在一起,从而构建出高效稳定可靠的GISCloud基础网络。  相似文献   

19.
网络地图缓存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地图服务应用的延伸及并发访问数不断增加,网络地图服务平台的性能需求越来越高。地图缓存技术有效地减轻了服务器计算负载和网络传输负担,极大地改进了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交互效率,提升了网络地图服务应用水平,改善了客户端用户体验,是网络地图服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但其仍存在地图缓存制作时间长、占用空间大以及瓦片数据更新困难等技术难点。本文通过对目前主流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与归纳,重点分析了地图缓存技术各个环节的研究内容和现状以及分布式环境下的地图缓存技术研究进展,挖掘出了地图缓存技术在静态缓存瓦片数据更新、静动相结合的缓存策略切换、按需切图响应效率优化、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组织模型同步、混合模式存储设计、大范围瓦片数据更新以及分布式环境下的地图瓦片数据弹性存储等方面可进一步提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环节,期望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